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嘉定区院外心脏(out-of-hospital cardiac arrest, OHCA)患者2015-2019年复苏后存活到院和存活出院的变化趋势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1日到2019年12月31日发生在本区由疾病因素导致的、急救人员实施复苏的成人(≥18岁)OHCA患者的资料。资料来源本中心电子病历、派遣系统记录(录音)、急救医生的纸质记录和医院内就医记录。患者(旁观者)的基本资料、急救程序和复苏结果参照Utstein模式进行分组,并按年度描述。时间变化趋势采用χ2检验,构建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存活到院和存活出院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1305例OHCA患者纳入标准,存活入院率为4.14%,从2015年的1.87%上升到2019年的7.31%(P=0.009)。出院存活率为1.23%,从2015年的0.37%增加到2019年的3.32%(P=0.003)。存活出院患者中神经功能分类(cerebral performance category, CPC)为良好(CPC1/ CPC2)的构成比没有时间趋势的变化(P=0.339)。医生/调度员总体电话识别率12.87%,识别率从2015年的7.49%提高到2019年的19.27%(P<0.01)。旁观者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的比例为17.39%,从2015年的9.36%上升到2019年的25.19%(P=0.000)。可除颤心律(室颤/无脉性室速)的比例为4.06%,该构成比没有时间趋势的改变(P=0.323)。没有发现旁观者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 AED)病例,急救反应时间为(15.45±8.71)min,从2015年的(15.10±8.12)min缩短至2019年的(13.41±6.47)min(P<0.01)。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男性患者(OR=0.315, 95% CI: 0.168~0.519, P=0.000)、不可除颤心律(OR=0.096, 95% CI: 0.043~0.012, P=0.000)和发生在公共场所(OR=2.411, 95% CI: 1.302~4.463, P=0.005)是院前存活到院的独立预测因素;男性患者(OR= 0.247, 95% CI: 0.070~0.866, P=0.029)、不可除颤心律(OR= 0.072, 95% CI: 0.016~0.318, P=0.001)、没有使用肾上腺素(OR=5.953, 95% CI: 1.222~29.012, P=0.005)和机械按压(OR=10.836, 95% CI: 1.361~86.309, P= 0.024)是存活出院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5年间OHCA患者的存活率有趋势性的改善,主要是由电话识别率的提高、旁观者CPR率增加和急救反应时间缩短等一系列OHCA生存链构建的累积结果,然而,总体存活率仍然较低,今后的重点应提高旁观者CPR质量,加快AED的布局,并鼓励旁观者使用,以进一步改善OHCA患者预后。

  • 标签: 院外心脏骤停 心肺复苏 结果 趋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每年数以万计的住院儿童发生心脏,仅有一半左右的患儿能存活至出院。及时识别心脏,尽早启动高质量的心肺复苏是改善预后的关键。在复苏过程中,心肺复苏持续时间越长,存活率越低。避免心脏节律恶化成心室颤动、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等恶性心律,尽早使用肾上腺素对改善生存是有益的。对于可电击心律,建议除颤初始剂量为2J/kg。侵入性气道在复苏中可能是有害的。对于有条件的医疗机构,选择合适的病例尽早行体外心肺复苏有利于改善预后。复苏后应维持正常氧供和常压通气,采用动脉舒张压、呼气末二氧化碳等生理监测指导复苏后管理,而亚低温治疗并未在改善预后方面带来益处。脑电图、CT、磁共振成像等影像学检查可以早期评估复苏后的神经预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S100钙结合蛋白及体感诱发电位等具有更好的预测价值,但缺少足够的临床研究。

  • 标签: 心脏骤停 预后 院内 心肺复苏 儿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每年数以万计的住院儿童发生心脏,仅有一半左右的患儿能存活至出院。及时识别心脏,尽早启动高质量的心肺复苏是改善预后的关键。在复苏过程中,心肺复苏持续时间越长,存活率越低。避免心脏节律恶化成心室颤动、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等恶性心律,尽早使用肾上腺素对改善生存是有益的。对于可电击心律,建议除颤初始剂量为2J/kg。侵入性气道在复苏中可能是有害的。对于有条件的医疗机构,选择合适的病例尽早行体外心肺复苏有利于改善预后。复苏后应维持正常氧供和常压通气,采用动脉舒张压、呼气末二氧化碳等生理监测指导复苏后管理,而亚低温治疗并未在改善预后方面带来益处。脑电图、CT、磁共振成像等影像学检查可以早期评估复苏后的神经预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S100钙结合蛋白及体感诱发电位等具有更好的预测价值,但缺少足够的临床研究。

  • 标签: 心脏骤停 预后 院内 心肺复苏 儿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心脏(cardiac arrest, CA)大鼠自主循环恢复(retur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 ROSC)后线粒体分裂、融合在心脏中的变化,探讨线粒体分裂和融合在ROSC后心肌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将健康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复苏后(post-resuscitation, PR)4 h组、PR 24 h组、PR 72 h组及假手术(Sham)组,Sham组6只,其余每组12只。以窒息法诱导建立大鼠CA模型,CA 6 min后进行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各组动物分别在ROSC后4 h、24 h、72 h行Western blot检测线粒体Drp1、Fis1、Mfn1及Opa1的蛋白表达,行RT-PCR法检测Drp1、Fis1、Mfn1及Opa1的mRNA表达,检测心肌组织ATP水平及线粒体呼吸功能,并通过光镜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学结构。定量资料多组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PR 4 h和PR 24 h组,Drp1和Fis1的蛋白及mRNA表达升高,Mfn1和Opa1的蛋白及mRNA表达下降,与Sham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R 72 h组Drp1、Fis1、Mfn1及Opa1的蛋白及mRNA表达与Sham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Sham组相比,PR 4 h和PR 24 h组心肌组织ATP水平[(8.57±0.44) nmol/g protein vs. (4.53±0.76) nmol/g protein,(8.57±0.44) nmol/g protein vs.(5.58±0.58) nmol/g protein]及线粒体呼吸控制率[(3.45±0.32) vs. (2.47±0.38),(3.45±0.32) vs. (2.97±0.24)]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Sham组相比,PR 72 h组ATP水平[(8.57±0.44) nmol/g protein vs. (7.73±0.95) nmol/g protein]及线粒体呼吸控制率[(3.45±0.32) vs. (3.39±0.3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PR 4 h组可见心肌组织病理损伤明显,PR 72 h组心肌组织病理损伤明显改善。结论CA/ROSC后早期的线粒体分裂融合失衡参与了复苏后心肌损伤的病理过程,其机制可能与线粒体功能受损有关。

  • 标签: 心脏骤停 心肺复苏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线粒体分裂 线粒体融合
  • 作者: 张茂 王天兵 白祥军 张连阳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22年第05期
  • 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急诊医学科,浙江省严重创伤与烧伤诊治重点实验室,国家创伤区域医疗中心,杭州 310009,国家创伤医学中心,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外科,北京 100044,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创伤外科,武汉 430030,创伤、烧伤与复合伤国家重点实验室,陆军特色医学中心全军战创伤中心,重庆 400042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明确窒息性心脏(cardiac arrest, CA)后的早期是否就存在缺血性心肌挛缩。方法建立窒息及室颤诱导的大鼠CA模型,31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空白对照组、窒息组和室颤组。记录诱发CA过程中的心电图与血压;于CA 0 min时行血气分析检测;于CA 0、2、4、6和8 min分别测量大鼠心脏的长度和宽度;于CA 0和8 min时分别检测心肌三磷酸腺苷(ATP)含量。结果窒息组诱发CA所用时间长于室颤组[(237±20 )s vs (3±1)s,P<0.05];窒息组大鼠在CA 0 min已发生严重的低氧血症、二氧化碳潴留及酸中毒,而室颤组大鼠血气检测各项指标基本正常;窒息组大鼠CA后心脏长度及宽度逐渐缩小,CA 6 min左右心肌挛缩达到极限,而室颤组大鼠心脏形态在CA后8 min内无显著变化;CA 0 min时窒息组心肌ATP含量已显著下降(P<0.05),而室颤组与空白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窒息性CA早期即发生心肌挛缩,可能与窒息阶段ATP大量消耗有关。

  • 标签: 心脏骤停 窒息 室颤 缺血性心肌挛缩 三磷酸腺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强离子间隙(strong ion gap, SIG)对于成人心脏(cardiac arrest, CA)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研究对象来自美国重症监护室电子病例数据集(MIMIC-Ⅲ,2001—2012年)中首次入住重症医学科(intensive care unit, ICU)的成人CA患者(≥18岁)。依据SIG三分位数法,将患者分成3组。比较CA患者临床基线特征和相关数据。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CA患者28 d和90 d累积生存率生存曲线,同时用log-rank检验比较不同组间生存曲线的差异,并建立Cox回归风险模型,以分析SIG是否为CA患者全因病死率的独立预测因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606例成人CA患者,依据SIG(mmol/L)三分位数法,将患者分成<3.91(n=202),3.91~7.32(n=202)和>7.32(n=202)3组。年龄(66.91±15.95)岁,男性382例(63.04%),其中ICU住院期间、28 d和90 d全因病死率分别为36.47%、49.17%、56.93%。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IG、阴离子间隙、pH、乳酸、白细胞、凝血酶原时间、肌酐、血钾、血磷、高血压、冠心病、心源性休克、ICU住院期间、28 d和90 d全因病死率等指标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组CA患者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随着SIG指标的上升,CA患者28 d、90 d累积生存率会逐渐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IG水平上升(>7.32mmol/L)是该类患者28 d(HR=1.610,95%CI: 1.177~2.203,P=0.003)和90 d(HR=1.506,95%CI: 1.123~2.019,P=0.006)全因病死率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入ICU时高SIG(>7.32 mmol/L)是影响CA患者28 d和90 d全因病死率的独立预测因子,通过计算此类患者的SIG水平有助于早期识别预后不良的人群。

  • 标签: 重症医学科 强离子间隙 心脏骤停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院内心脏(in-hospital cardiac arrest, IHCA)的影响因素,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2008—2019年美国重症监护医学信息数据库-Ⅳ中进入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 ICU)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排除未成年、重复入院及ICU停留小于24 h的患者,随机将人群分为训练集和内部验证集(7∶3)。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IHCA的影响因素并建立列线图模型,通过校正曲线、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以及决策曲线分析(decision curve analysis, DCA)对模型进行评价。选择急诊重症监护室合作研究数据库的重症人群数据对模型进行外部验证。结果本研究共纳入41 951例重症患者,随机分为训练集(n=29 366)和内部验证集(n=12 585)。多因素分析发现心肌梗死、肺源性心脏病、心源性休克、呼吸衰竭、急性肾损伤、呼吸频率、葡萄糖、红细胞压积、钠、阴离子间隙、血管活性药物和有创机械通气是IHCA的独立影响因素,结合以上变量构建列线图。在训练集中,列线图ROC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为0.817(95%CI:0.785~0.847),校正曲线显示其预测概率和实际概率具有一致性,DCA显示其具有良好的临床净获益。在内部验证集中,列线图对IHCA具有相似的预测价值(AUC=0.807,95%CI: 0.760~0.862)。在外部验证集(n=87 626)中,列线图预测IHCA的能力同样稳健(AUC=0.804,95%CI: 0.786~0.822)。此外,列线图对院内死亡同样具有预测价值(AUC=0.818,95%CI: 0.802~0.834)。结论本研究基于IHCA的危险因素建立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并且在外部验证中预测效能稳健,有助于临床医师评估院内危重症患者发生心脏的风险。

  • 标签: 院内心脏骤停 重症监护室 危重症 列线图 临床预测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