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7 个结果
  • 简介:论贪污孙谦陈凤超修订后的刑法吸收了自1979年刑法以来有关贪污罪刑事立法的成功经验,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调整了贪污定罪量刑的数额标准,比较突出的特点有三个方面:一是将贪污与贿赂归属同类客体,在刑法分则中单独立章。二是明确了贪污主体的...

  • 标签: 贪污罪 公共财物 非国家工作人员 行为人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非法占有
  • 简介:徇私舞弊的修改完善冯军徇私舞弊犯罪是一种与职务相关的渎职犯罪。也是一种典型的腐败,从严惩治这类犯罪,不仅是反腐败工作的重点,也是法纪检察工作的难点。为了推动对该类犯罪的查办工作,笔者试对修订前、后刑法关于徇私舞弊犯罪规定之不同作一分析。一、法条增多...

  • 标签: 徇私舞弊罪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新刑法 司法工作人员 行政执法人员 刑法规定
  • 简介:在传播性病中,严重性病的范围应以卫生部发布的《性病防治管理办法》第2条规定的8种性病为宜。本的主观方面是行为人明知患有8种严重性病之一,而希望或放任卖淫嫖娼行为发生。本的既遂形态为行为犯。本与故意伤害发生竞合时,应按法条竞合处理,定本

  • 标签: 本罪 传播性病罪 既遂 主观方面 放任 卖淫嫖娼行为
  • 简介:<正>一、我国历代刑律对贿赂犯罪规定的演变贿赂犯罪作为一种古老的传统犯罪,具有相当久远的历史。在我国历史上,对贿赂犯罪的刑事立法,可以追溯到距今约4000年左右的夏朝。我国古籍《左传·昭公十四年》叔向断狱中说,晋国邢侯与雍子争鄐田,本来雍子无理,雍子把自己的女儿送给办案的法官叔鱼以行赇,叔鱼受赇,就把邢侯断,邢侯愤怒,便把雍子与叔鱼杀了。晋国太仆叔向断曰:“雍子

  • 标签: 贿赂犯罪 贿赂罪 受贿罪 刑事立法 行贿罪 官吏
  • 简介:论重大环境污染事故杜澎重大环境污染事故,是指违反国家规定,向土地、水体、大气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危险废物,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的行为。①该为修订...

  • 标签: 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 危险废物 行为人 有毒物质 人身伤亡 过失犯罪
  • 简介:一、关于单位挪用公款归他人使用情况的定性问题单位挪用公款给他人使用的情况,在司法实践中不断出现,其中最典型的一种情况是:为了本单位的利益,由单位负责人决定或集体讨论决定,将公款挪给他人使用.在这种情况下,是否应该对单位负责人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挪用公款定罪处罚,在理论界与实践中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

  • 标签: 挪用公款罪 争议问题 单位负责人 直接责任人员 司法实践 定性问题
  • 简介:作为一种常见多发的财产犯罪,刑法理论界对盗窃的研究颇多,审判实务亦积累了不少审判经验,但仍有不少具体问题有待明确.笔者近期抽查了上海法院一审审结的盗窃案件550件,计712名被告人,以这些案件的裁判文书为第一手资料,总结了所反映的特点和问题,并对入户盗窃、扒窃的认定,多次盗窃累计计算及盗窃的量刑平衡等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探讨,以期解决审判实务中遇到的突出问题.

  • 标签: 盗窃罪 量刑 定罪 审判实务 盗窃案件 财产犯罪
  • 简介: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是指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是指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或以吸收公众存款的名义,出具凭证,承诺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活动.具有办理存款业务资格的金融机构不能成为本主体.出于何种目的不影响本的成立.

  • 标签: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变相吸收公众存款
  • 简介: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现象在我国现阶段还不可能消除,但必须予以有效遏制。基于刑法的谦抑性原则和刑法是最后手段的理念,应当充分运用其他法律、法规的综合效应,为处罚留有相当的空间,且应加强这方面的处罚;但对危害严重的,则必须应用刑罚予以调整—定罪判刑。按照现行刑法,本的立法原意,销售金额5万元以上是本的罪与非的分界线。本不应处罚犯罪未遂。对2000年4月“两高”联合作出的《关于办理生产、销售伪劣商品刑事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解释》第二条第二款提出质疑;为完善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立法提供三种选择。

  • 标签: “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 犯罪 立法 构成要件
  • 简介:"为他人谋取利益"在受贿构成要件中的地位问题,向来引起学界和实务部门颇多争议,然而,对这一问题的合理设置不但与法条的可操作性关系密切,而且与法律能否抗制复杂多变且愈演愈烈的受贿犯罪直接相关.本文结合司法实务及国外相关立法例,从受贿犯罪的本质上,对当前理论中的各种观点进行了深入的反思.

  • 标签: 为他人 谋取利益 受贿 定性 定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