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70 个结果
  • 简介: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是东吴大学法学院在大陆的直接传承者.东吴大学创建于1900年,校址位于具有三千年历史传统的美丽古城苏州.作为全国最早创建的现代高等学府之一,苏州大学曾创造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史上的若干个第一:第一家以西式办学体制举办大学、第一家开展研究生教育并最早授予硕士学位、第一家创办大学学报等等.东吴大学法学院则成立于1915年,是行政上隶属于东吴大学但又相对独立的法律专门学院.

  • 标签: 苏州大学 东吴大学 法学院 传承者 法学理念 王健
  • 简介:盛振为先生曾任东吴大学代理校长,东吴法学院院长兼法律教授。在主政东吴法学院期间,他立足本国、眺望世界,提出了务实性与前瞻性相结合的办学理,务实性具体化为强调法律道德与严格办学标准,前瞻性则体现为倡导以比较法为宗旨,沟通中西文化交流与超然行政为办学守则,旨在百年树人。东吴法学院的声名远播及法律人才辈出,均受惠于他的这种办学理的倡导。盛振为先生还与我们华政有着莫大的历史关联,1981年受聘担任我校的特约教授和顾问。今年为先生诞辰110周年,将其女公子所撰写的纪念文字刊载于此,实具重大意义。在此,十分感谢盛芸女士的赐稿。

  • 标签: 先父诞辰 先生办学 办学理念
  • 简介:几乎所有论述罪名分类的文献都有把罪名分为立法罪名、司法罪名和学理罪名。关于这种分类,学者论述说:这种分类方法的分类标准是罪名的法律效力。所谓立法罪名是指由立法机关对刑法分则条文所明确规定的罪名。具体来说。立法罪名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在进行刑事立法或者在进行立法解释时,对刑法分则中的罪刑规范明确规定的罪名。

  • 标签: 罪名 学理 否定论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立法机关 分类标准
  • 简介:知识产权法教学中,应根据法学专业与非法学专业学生的不同特征和需要设定教学目标,根据知识产权法的学科特点确定针对不同对象的教学侧重点。教师应重视学生深度参与的需要、担任亲自探索和引导探索的角色,以塑造精神气质与培养专业人格为理念,采用兼顾内容专业性与传授生动性的教学方法。知识产权普及教育中应注意发掘不同专业学生的潜在优势,教师应储备司法实务知识增强课程的吸引力。重视互动、举办活动是有益的创新尝试。

  • 标签: 知识产权法 研究性学习 专业竞争力 互动 创新
  • 简介:对于解释学源流的理解与辨析,分解对比若干相似概念,并由此延伸到具体的刑法解释学领域,从一个较高的层面重新审视刑法解释学研究现状,明晰相关概念的具体含义,扭转当今刑法解释偏离其哲学本源的趋势。

  • 标签: 解释 刑法解释 诠释 理解 解读
  • 简介:替考行为的犯罪化既是立法上的犯罪化,也是司法上的犯罪化,对于该犯罪化的方案应当进行罪质与行为模式的评析。替考犯罪所侵犯的法益是国家考试制度的公共信用,其行为方式属于伪造行为。《刑法修正案(九)》草案第32条将“替代他人参加国家规定的考试”与“让他人替代自己参加国家规定的考试”规定为替考犯罪的实行行为,并设置了现行刑法中最轻的法定刑。但这种将替考双方“同罪同罚”的立法模式不符合必要共犯的法理,可能导致司法认定上的困难,也难以达到良好的社会效果。按照刑事立法的科学性要求,替考行为的犯罪化方案应当仅将替代他人考试者一方规定为犯罪主体,并重点制裁职业替考者。对职业替考者宜规定为集合犯,设置较重的法定刑。

  • 标签: 替考 犯罪化 必要的共犯 集合犯
  • 简介:<正>犯罪学理论是犯罪学的核心。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对于犯罪学理论却缺乏整体性的宏观把握和自觉反思,以至于到目前为止,在中外犯罪学界对于犯罪学理论的认识众说纷纭,并且对于其生成、建构和完善也缺乏方向性的指导。针对这种状况,笔者试图对于犯罪学理论及其建设问题谈一些自己的看法,以期有利于学界统一认识和促进其发展与完善。

  • 标签: 犯罪现象 犯罪原因 曹立群 犯罪学研究导论 犯罪行为 人类社会产生
  • 简介:大学章程”是高校具有宪法性的文件,有“大学宪章”之署。大学章程对大学治理至关重要,世界一流大学皆有自己的章程。1999年我国实施的《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设立大学须有大学章程。迄今为止,我国16O0余所公立高等学校中,仅有不到30所高校制定了章程,绝大多数高校都未制定章程。高校章程的缺失,使我国高等学校的治理与现代大学制度的要求存在极大差距,甚至使高等学校的发展出现偏差。为顺应现代大学治理模式法治化要求,教育部正积极推动制定大学章程。2010年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强章程建设;同年12月,北京大学等26所大学被列为“推动建立健全大学章程”的试点单位,以期通过大学章程的制定,推进中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从已出台的部分大学章程文本看,我国大学章程的制定面临着种种不足与困惑,主要体现为章程内容严重雷同、重点不够明确、结构存在局限等。大学章程既是实践问题,也是理论问题,亟待学界展开探讨。本刊以“大学章程与现代大学治理”为主题,约请全国范围的代表性学者就高校章程制定过程中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进行专门讨论,包括大学内部治理与大学章程的关联、大学治理结构及转型、大学章程的性质、功能和特征,大学章程的制定主体、程序等。斫轮辨微,以飨读者。

  • 标签: 大学章程 大学章程基本理论 大学治理 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 简介:"二战"以来行政指导在市场经济国家陆续出现和广泛运用具有多方面原因.从社会学法学、综合法学以及现代行政法注重平衡之理论倾向的影响来看,行政指导乃是注重社会效果和权益平衡等理念的产物,尽管它也存在一些固有缺陷和负面效应.厘清此点,对于行政指导理论与实务的健康顺利发展,包括行政指导程序立法,都有参考意义.

  • 标签: 行政指导理论 法学理论 平衡理念 社会学法学 社会利益 行政管理
  • 简介:中国宪法学在大的脉络上可以分为规范主义和功能主义两大基本流派,其中以规范主义中的自由规范主义占据学术的主流地位。规范主义内部又分为保守规范主义、新保守规范主义和自由规范主义。历经改革三十年的发展,中国宪法学理论流派初步形成并在"良性违宪争议"与"物权法草案违宪争议"中得到体现。随着改革的深入,中国宪法学术对于时代命题的把握与回应将更加深刻,也必然更有分歧,而这正有利于中国宪法学术的繁荣与进步。

  • 标签: 宪法学流派 规范主义 功能主义 新保守主义
  • 简介:<正>欧洲的法律融合——也称法律的"欧洲化"(Europ(?)isierung)——即通过各个欧洲国家创设同一的、相近的国家法律,抑或以融合为基础创立超国家的统一的欧洲法律——这一运动过程今天正方兴未艾。我们可以根据四个维度来对此加以考察:即该运动的容量(Volumen)、强度(Dynamic)、更新率(Aktualitt)以及

  • 标签: 法学理论 民事诉讼法 超国家 集团诉讼 更新率 法学方法论
  • 简介:“法学理论前沿博士论坛”到今年已经是第四届了,张文显是这个“论坛”的创始人。它是由吉林大学论法学研究中心主办、法学理论专业博士生导师及特邀专家共同主持、每届博士生轮流组织的一项制度化的重大学术活动。“论坛”的宗旨主要是为法学理论专业的博士研究生们创造一个自由、开放、严谨的学术环境,

  • 标签: 专业 博士生导师 博士研究生 学术环境 前沿 大学
  • 简介:本书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分则第八章所规定的贪污贿赂罪所涉具体罪名为研究对象,参照最新刑事立法、司法解释对各特定犯罪的规定,结合国内最新司法判例和贪污贿赂犯罪理论研究对定罪量刑中热点、疑难问题的最新研究成果,是国内第一本以判解性。

  • 标签: 判解 学理判 犯罪疑难问题
  • 简介:强力教授(经济法学院)强力,男,汉族,陕西彬县人。1961年10月出生。1983年7月毕业于西北政法学院经济学专业,获经济学学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现为西北政法大学教授、经济法学院院长、金融法研究中心主任、经济法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组组长。主要社会兼职:中国法学会银行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证券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理事、陕西省法学会金融法学研究会会长、陕西省法学会经济法研究会副会长、陕西省人民政府法律顾问、陕西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

  • 标签: 大学教授 陕西省人民政府 西北政法学院 决策咨询委员会 中国法学会 经济学专业
  • 简介:考察行为人的特别认知对于不法归责的实质作用,对于重新认识故意与过失、正确界定“制造禁止风险”及反思刑法归责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否定特别认知对于不法成立具有影响的规范主义观点,其结论和论证均不能自圆其说。目的主义和客观归责论均试图在统一的归责模式下来论证特别认知对于不法成立的意义,但要么存在主观优先的方法论问题,要么无法消解体系内部的矛盾。要正确认识特别认知在不法归责中的相关性,需要以法益保护中的“制造禁止风险”为链接,使特别认知这一存在要素成为规范体系的评价对象。在理解“制造禁止风险”时,两对误解亟待澄清:一是风险是否存在和风险是否容许不可混淆,二是过失犯和故意犯存在不法构造上的本质差异,不可适用统一的归责模式。故意犯以“行为人的实际认知”支撑主观不法的成立,因此当行为人基于特别认知开启风险实现可能时,就制造了禁止风险。过失犯中行为人的特别认知不能产生特别的注意义务,特别认知的存在不能证立义务违反性的成立,仅当注意义务要求行为人避免特别认知到的法益风险时,才可能成立过失不法。

  • 标签: 特别认知 故意 过失 制造风险 实现风险
  • 简介:本文论述了德国股份法中董事会责任的改革需求。一方面,经营判断规则在实体法层面上很大程度上致力于提供必要的企业活动空间。另一方面,在责任请求权的执行这一层面上存在巨大逆差。尤其迄今对股东以股份公司的名义提起股东诉讼,为维护公司的利益向董事会提出相关请求的激励仍较小。本文主张多方面的优化,同时也主张责任减轻,即通过公司章程预设责任减轻的可能性。

  • 标签: 机构责任 董事会 经营判断规则 股东诉讼 重大过失 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保险
  • 简介:作为福利权“例外主义”的美国,并不积极承认并确保福利权的实现。晚近以来,美国福利权的理论探讨继续围绕福利权的性质、司法审查问题展开,但是已开始日渐带有鲜明的路径色彩,例如女权主义等。实践中,自福利改革之后,美国福利权的实现也面临着新的问题。通过这些学理、实践进展的梳理,可对中国相关研究和实践问题有所裨益。

  • 标签: 福利权 司法审查 福利改革 争议
  • 简介:现代犯罪学留给我们至少11种互不融合的理论结构,但它们的要塞基础随着现代社会理论的消亡而土崩瓦解.在后现代社会里,能否建构起一种一般性的犯罪学理论或融合不同的犯罪学理论?怀疑不是绝望的理由,而是意识到需要采取创造性行动的证据.

  • 标签: 犯罪学 后现代 建构
  • 简介:刑法解释的目标是刑法条文的真实含义(客观解释),而不是立法者制定刑法时的本意(主观解释);对于刑法文字表述的缺陷,应当通过解释予以补正,批判刑法不如解释刑法;刑法的真实含义是从生活事实中发现出来的;解释者应当心中永远充满正义,目光不断往返于刑法规范与生活事实之间;扩大解释与类推解释的区别具有相对性。

  • 标签: 刑法 客观解释 主观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