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中国“封建社会”与“奴隶社会”一说值得商榷在今日看来,史学已成为当代思想的一个关键方面。中国能否更智慧、更清明,颇待乎一个全民史的浪潮,因为眼下我们不急于理想,甚至也不急于情感,所急者首先是事实——基本事实都不甚清楚,却憧憬理想、抒发情感,又如何靠得住?史,就是寻找并确定事实的过程,但几十年来,史学在方方面面形成了许多定式,令人们以为自己在接触历史,实际不过是接受从理念到理念,从空想到空想的“义理”。这远非仅在当代史中如此,现代史、古代史甚至史前史都如此。

  • 标签: 读史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基本事实 “义理” 当代史
  • 简介:生长在新中国的我们这代人,不可否认的是毛泽东的著作长大的,像父辈们直到老都可以一口气背出《论语》中的篇什来一样,我们也可以在花甲之年以及之后,毫不费力地背出"老三篇"来。我们的知识中最熟稔最炫彩的部分,正是对毛泽东的诗词和语录的烂熟于心。毛泽东的著作既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更是他个人作为伟人存在的精神和物质载体。在中国历史上,像毛泽东这样著作等身成为思想巨人的开国者还没有第二人。记得是上小学二、三年级的时候,

  • 标签: 毛泽东 《论语》 集体智慧 物质载体 中国历史 新中国
  • 简介:为什么我们党能一次次地创造奇迹?为什么我国社会主义道路具有光明的前途?为什么要以政道超越政体?为什么要以人民社会超越公民社会?由胡鞍钢、王绍光、周建明、韩毓海合著的《人间正道》一书,就此给出了答案。人类历史就是不断挑战一应战的历史。《人间正道》一书充分展现了我们党善于应对挑战的执政能力,包括:

  • 标签: 正道 社会主义道路 人类历史 公民社会 执政能力 胡鞍钢
  • 简介:近日细读常文艳所著《沁芳集》,获得不少启示。在这样一个浮躁、喧嚣无以复加的时代,本书作者还能如此坚守着自己的理念,保持着心灵的宁静,呵护着文学的净土,着实难能可贵,令人敬佩有加。我也曾做过中学教师。这是一个工作忙、压力大,燃烧自己,照亮他人的职业,因而有"蜡烛"之喻。选择了这个职业,就意味着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不得不用于重复所教课程,徘徊于被限定的领域,消耗着宝贵的心血;看着一批批学生长大、离校,立业,成家,而自己也于不自觉中韶华不再,青丝成雪。辛劳使人疲惫,重复令人倦怠,因此,中学教师于学识修养方面陷于止步徘徊,甚至落伍倒退境地者比比皆是,屡见不鲜。

  • 标签: 乾坤 中学教师 学识修养 不自觉 职业 细读
  • 简介:认识李富,既是偶然,也是必然。既是同乡,又是文友。因为我与他文也投缘,情也投缘,酒也结缘,为人处世的品性也颇相似,特别是读了他刚出版的散文集《谈盐就说咸》,不仅对他印象更加深刻,同时也品出了一个作家"心灵的味道"。

  • 标签: 味道 心灵 为人处世 散文集 品性
  • 简介:何香凝(1878-1972)既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革命家,又是杰出的画家、诗人。她的诗画与其革命实践交相辉映,充满着战斗激情,洋溢着浩然正气。

  • 标签: 何香凝 革命家 爱国精神 诗人 抗战 情操
  • 简介:为了谁、依靠谁是推进文化建设的根本问题,它决定着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方向。最近,我认真读了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选编出版的《论文化建设——重要论述摘编》(以下简称《摘编》)这本书,使我对这个问题有了更加深刻、系统的认识。

  • 标签: 文化建设 摘编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中共中央宣传部 人民 社会主义文化
  • 简介:本文依照世界观上的转变及差别,系统阐明相关学者的重要思想,以期展现西方科学哲学的发展脉络。无论是非西方国家的科学处境,还是本土化运动中千奇百怪的经验研究与摇摇欲坠的理论建构,归根到底,都在于对西方科学哲学理论的发展没有彻底的理解并吸收。在非西方学者扛着"本土化"旗帜游走江湖时,却不知西方科学哲学已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在本体论上坚持实在论的前提下,从逻辑实证主义到后实证主义的逐渐演变,是认识论层面上语言、理论本质的转变,也是科学活动及科学家性质的转变。

  • 标签: 科学哲学 实证主义 后实证主义 深化
  • 简介:《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萌芽,马克思立足于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的现实,透过现实揭露异化劳动,揭露由异化劳动产生的披着资本主义合法外衣的私有财产的本质,最终提出共产主义是对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文章从私有财产的本质出发,考察了共产主义思想的形成过程,来说明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思想的合理性。

  • 标签: 共产主义 私有财产 异化劳动
  • 简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分配问题越来越突出。许多材料证明,我国已经出现了两极分化现象。许多人提出,改革初期实行的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已经走到了尽头,目前已经到了提出解决两极分化、强调共同富裕的时候了。

  • 标签: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分配 毛泽东 所有制 两极分化现象 谈话
  • 简介: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在文化上作出重大决定是有其深刻的背景条件和现实基础;《决定》的主要内容框架大致可分为3个大板块,其核心要点可用文化强国、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产业发展、文化软实力、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5个关键词来概括,其特点主要体现在决定的内容和决策两大层面;我们党在推进文化改革发展方面提出的6条重大举措,对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 标签: 十七届六中全会 《决定》 文化体制改革 文化大发展 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