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冷战结束后,印度实施“东向”战略,包括东盟、中、日、韩及澳、新(西兰)在内的广大地域内的经济、政治、安全、军事等多领域的“东进”,进入21世纪以来更是获得极大进展。印度“东向”政策的不断推进,是其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决定的,是必然的。随着地区局势的发展,尤其是南海问题的升温、印度洋问题凸显,印度“东向”战略中地缘政治和安全战略将占据重要地位,给中国的安全和恢复中国在南海地区的领土主权和维护海洋权益带来新的战略压力。

  • 标签: 印度国家战略 “东向”战略 南海问题
  • 简介:今年1月11日,法国派战机猛炸西非国家马里的反叛势力,卷人马里国内冲突。空袭后,法军地面部队也投入了战场,与马里政府军并肩作战。法国缘何出兵马里,其前景如何,值得进一步关注。

  • 标签: 马里 法国 出兵 意图 西非国家 国内冲突
  • 简介:核武器自诞生之日起,全世界禁止使用和销毁核武器的呼声就一直不断。奥巴马登上美国总统宝座后之所以把“无核武世界”作为外交政策的首要议题.除了当今核扩散形势严峻、潜在核国家竞相发展核武器、核技术易于普及而使西方人感到核威胁外,主要在于抢占道德制高点,达到削减美国“多余”核武器、削弱俄中核力量的目的。但奥氏的“无核武世界”难以实现.一是美国不会放弃霸权和强权政治,二是美国要继续保持核优势,三是美国内利益集团的阻挠,四是核武器销毁难度极大。然而美国如果真的具有决心和诚意,在减轻核威胁方面还是能够有所作为的。

  • 标签: 奥巴马 “无核武世界” 核不扩散 核裁军
  • 简介:南海问题的本质是中美在南海地区政治、军事和外交领域的战略博弈,美国将“舆论战”作为这种战略博弈的内在组成部分,注重综合运用政府官方发声、媒体舆论炒作、学术机构解读等不同手段打“组合拳”,对外传播效果彰显、技战术特点突出:一是建立官方、学界和媒体统筹协调、紧密配合的对外传播机制;二是在策略上擅长主动出击,通过不断设置新议题打主动仗:三是在议题设置上有效利用东西方文化差异,注重玩逻辑和语言文字游戏,奉行双重标准.片面理解国际规则和秩序。美国南海“舆论战”对服务美国内政治、团结美盟友、遏制中国等发挥了重要作用,其意图后果值得东盟国家反思.其方式方法值得中国借鉴。

  • 标签: 美国 中国 东盟 南海问题 “舆论战”
  • 简介:今年5月,印度和巴基斯坦先后进行了核试验。这是冷战结束后世界形势发展进程中的一次重大事件,对世界和地区的和平与安全形势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因而引起世人的震惊和广泛关注,人们纷纷对世界形势自冷战后已走向缓和,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的主流的今天,印、巴两国为...

  • 标签: 印度核试验 巴基斯坦 印度人民党 核武器 军事战略 中印关系
  • 简介:美国不顾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执意对一个主权国家动武,必然有其深刻的战略意图.这场战争不过是美国经济、政治、军事上的需要而做出的战略选择.然而,这种战略意图为全球化和"地球村"带来了难以估量的危害.

  • 标签: 美国 对伊动武 战略意图 危害性
  • 简介:美国前助理国防部长约瑟夫·奈的演讲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美对华采取接触政策的动因和战略意图。美在亚太地区推行的“建设性接触政策”主要有三方面意图:一是在军事上凭借美日、美韩军事同盟,驾驭该地区的安全形势;二是在政治上美力图对东亚事务起主导作用;三是在经济上美要对东亚经济发挥重要影响并获取巨大利益。

  • 标签: 奈演讲 对华接触 战略意图
  • 简介:近年来,越南与印度关系持续升温,双方高层互访频繁,合作层次不断提升,合作领域逐渐扩大。虽然越南与印度加强全方位合作是两国发展战略和安全战略的现实需求,然而两国都是中国的邻国,都与中国存在领土争端并发生过战争,相互借力、制衡中国成为其强化战略伙伴关系的首要目的。尽管越印加强合作并非完全针对中国,但势必对中国的地缘政治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冲击中国在东南亚的战略利益。

  • 标签: 越南 印度 战略合作 东向政策
  • 简介:南海在上世纪70年代就已经开始逐步发生问题,但一直维持相对稳定局面,即使中越发生过几次武装冲突也没有影响南海整体稳定的大局。然而进入21世纪后,当美国与中国的结构性矛盾逐步凸显因而开始视中国为主要战略对手进而决定推行“亚太再平衡”战略时,南海问题急剧升温,日本也因与中国的结构性矛盾更甚于美国与中国的结构性矛盾而不断加大介入南海的力度.中菲南海仲裁案就是在美日等域外大国在其地区战略和全球战略的指导下不断挖掘南海战略利用价值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下一个内外交织互动的产物。

  • 标签: 南海问题 仲裁案 战略意图 结构性矛盾 相对稳定 70年代
  • 简介:近年来,日本对中国南海事务的干预力度不断增大,愈来愈明目张胆,系除美国之外介入程度最深、最积极的域外国家。其紧追美重返亚太战略步伐,密切配合美南海政策作为,主动充当东盟国家特别是相关声索国的坚强后盾,给予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各种援助,竭力煽动他们集体与中国抗衡;借南海问题恶意渲染"中国威胁论",诋毁中国国际形象,打着国际法的幌子强力制约中国,力挺菲律宾提出南海国际仲裁案,多方拉拢域外国家深度介入,推动南海问题的多边化、国际化;不惜悖逆民意,强势通过新安保法,解禁集体自卫权,频频派出海上自卫队舰艇赴南海刷存在感,访问港口,举行联合演习,配合、支持美在南海的军事行动,为日本直接军事介入南海清障铺路做准备,力争形成东、南海"联动机制",最大限度争取在东海、钓鱼岛海洋权益斗争中的主动地位,减缓中国崛起步伐,迟滞中国发展强大进程,努力夺回日本在中日战略博弈中的优势地位,取代中国成为亚洲第一强国,重振昔日军国主义雄风,实现政治、军事大国的狂妄野心。

  • 标签: 日本 中国 介入 南海问题 动向 意图
  • 简介:当前美国各界对华认知整体趋于负面,缺乏对中国文化、中国哲学、中国国情的系统性深入研究,针对中国海洋战略长期目标和意图的研判多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层面。在许多中国权威人士与媒体眼中,美国依然习惯于以冷战思维来看待中国,中美两国结构性矛盾不仅未得到缓解,

  • 标签: 中国文化 长期目标 海洋战略 文化层面 意图 结构性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