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8 个结果
  • 简介:“发菩提心,一向念”,是一个意思,还是两个意思呢?我以为是一个意思,即发菩提心,要一向地(不间断)专一地(不杂乱)忆念不忘地发下去。也就是说,发菩提心要随在何处、刹那刹那、对任何一个有情、在任何状况下做到不忘失发心。如《地藏经》中婆罗门女救母一段,她无论是在供养、瞻视、哭泣时,

  • 标签: 菩提心 随笔 意思 不间断 婆罗门
  • 简介:《般若心经》上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这中间的“行深”及“照见”说明了“惟”的重要及意义。“惟”一般人都是说“想像”或“创意”,是指以智慧来观照世间,和所谓凭空想像的创意,是有所差别的;惟也好,

  • 标签: 《般若心经》 佛教 “思惟” 教义
  • 简介:“庆祝新年是古老而普遍的传统,庆祝活动中往往包括斋戒、涤罪、振奋以及迎新送旧等仪式。复始更新是新年节日的本质,借创世周年纪念之机,重温创世的故事,祝福神灵,振兴宇宙,鼓舞人群,这种含义在世界各民族的习俗中都可发现,仅有较明显或较隐晦之区别而已”《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

  • 标签: 故事 各民族 隐晦 神灵 传统 仪式
  • 简介:一、“五十步笑百步”一外国布道家来学校讲学,其间,他谈到罪时,打了个比方。一日,他和一个朋友在乡间赶路,前遇一深坑,宽2米,若绕道,就会延误时间,误事,于是二人决定跳过去。他首当其冲,使足劲朝前蹦,结果只跳了一

  • 标签: 随笔 中间道路 末日审判 成语故事 中国古代 自我安慰
  • 简介:“平安”人皆接纳,俗语“车行千里路,人马保平安”、“安全生产”、“高高兴兴上班去,平平安安回家来”等等,这里指人们现实生活中本能的希望,期望生命和财产不受损失,可见人人都需要平安。

  • 标签: 回家 安安 财产 接纳 安全生产 损失
  • 简介:洗礼和圣餐都是基督教会的圣礼,圣礼是用看得见的物质形式,表明上帝所赐的属灵恩典。关于圣礼,使徒保罗以后的第一个大神学家奥古斯丁说:"人藉着圣礼在心里得到上帝持久不变的典,而圣礼乃是这种典外在的今世的标记。""外在"的意思是在人以外人所能看见的;"今世"指的是人在日常生活中常遇到的,如洗礼中的水和圣餐礼中的饼和酒。圣餐礼在教会里是经常举行的,但洗礼在一个人的一生中只能有一次。给人施洗是复活基督的命令(太28:19),使徒彼得在五旬节讲道时也说:"你们各人要悔改,奉耶稣基督的名受洗,叫你们的罪得赦,

  • 标签: 上帝 洗礼 使徒保罗 耶稣基督 奥古斯丁 基督教会
  • 简介:五台山是1961年被国家批准的第一批风景名胜区之一.其中,台怀镇地处由五台山五大高峰--东台、西台、南台、北台和中台形成的怀抱之中,故名"台怀".在五台山,人们把五座台顶之内的地区称为"台内",其它地区则称为"台外".

  • 标签: 五台山 杜鹃花专类园 规划 自然景观
  • 简介:周一的语文课上,老师从课本里拿出一片红叶,有人说,您去香山了吧?老师笑而不答。头排有个女同学,抬起身来仰脸靠近红叶。有个同学喊,它没香味!女同学回身说了一句,你不知道我是近视眼吗?老师把红叶给了这位女同学,她压在课本里。这是72年前我小学四年级的一件事。北京南城多是穷苦人,孩子们只守在胡同里,最多到龙潭湖、陶然亭去撒撒欢。

  • 标签: 红叶 串连 小学四年级 女同学 语文课 老师
  • 简介:王雪梅在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2月第1版《吴越佛教》(第三卷)上发表文章《略论佛教戒律的现代意义》。作者认为,如何理解和把握戒律精神及戒律精神和现代社会发展宗旨的一致性是弘扬律学的基本前提。止恶行善不仅是佛教戒律的根本精神,同时也是佛教作为宗教人世关怀的坚实基础。佛教戒律止恶行善的精神是人类追求善的本质体现,它曾经规范并提升过人类的思想行为和道德情操,

  • 标签: 佛教戒律 宗教文化出版社 根本精神 社会发展 道德情操 思想行为
  • 简介:宗教与道德是人类重要的精神现象,与人类的发展相伴。从原始社会开始,宗教如影随形,始终伴随着人类发展、演变和进步。而道德的历史同样十分悠久,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再到社会主义社会,道德始终存在,并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 标签: 道德 宗教 意义 社会主义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原始社会
  • 简介:在中文圣经的历史长河中,《和合本》占了一个世纪的篇幅,直至近年修订成《和合本修订版》(《和合本2010》)。《和合本》是目前通行历史最悠久的中文圣经,流通数量大、范围广。中国教会不少语言和概念,与这部圣经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和合本》的历史起点,也与当时的环境和需要息息相关。

  • 标签: 和合 历史 意义 中国教会 圣经 中文
  • 简介:黄檗希运(?-855年),闽人,是南宗禅史上地位极其重要的一位禅学宗师。他的以《传心法要》、《宛陵录》为代表的禅学思想,是继《肇论》、《大乘起信论》之后佛教中国化的又一座理论丰碑,对中国禅学思想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 标签: 禅学思想 《大乘起信论》 佛教中国化 智慧 黄檗希运 《肇论》
  • 简介:一、引言,天主教有七大圣礼,而基督教新教只有两大圣礼,即洗礼和圣餐礼。改教先导马丁·路德(MartinLuther,1483—1546)主张圣礼包含两件事:上帝话语的应许和圣礼的媒介,而媒介本身,如洗礼中的水和圣餐礼中的饼和酒本身不是圣礼。圣礼必须是经由上帝设立,再加上他的应许之礼仪。应许是指领受圣礼的人必须藉着信心领受罪得赦免,得着上帝所赐的应许。约翰.力口尔文(JohnCalvin,1509—1564)则认为圣礼是上帝给人的表记,以证实他的应许是可靠的。

  • 标签: 基督教 圣餐礼 神学意义 上帝
  • 简介:读了本年4月份《天风》登载的马红姊妹的一篇证道,使我心潮澎湃、思绪万千,久久不能平息。“基督徒为什么受苦”?我带着这个问题读了一些有关的经文。《圣经》中有一卷专门讨论苦难问题的书,就是《约伯记》。约伯是一个义人,“完全正直,敬畏上帝,远离恶事”(伯1:1)。但是一天之内约伯的财产和儿女都遭到毁灭,他自己也从脚掌到头顶长满毒疮,坐在炉灰中等

  • 标签: 基督徒 上帝 《约伯记》 受痛苦 《圣经》 道成肉身
  • 简介:文殊菩萨在大乘佛教中,位于诸菩萨之首.他在释迦牟尼四十五年的弘法中,始于《华严》,终于《涅槃》,凡是大乘法会,大多有他参加,他在弘扬大乘佛法上,做出了不朽贡献.他不仅是大乘空宗的奠基人,而且也是密教的祖师之一,为大乘佛教所崇奉.这还因为,他的智慧是般若,而般若是三世诸佛之母,一切菩萨之师,所以,在大乘佛教中,他的地位尊崇显赫,思想博大精深,影响广大久远,信仰传遍全球.

  • 标签: 思想现代 文殊菩萨 现代意义
  • 简介:卍(Wan,万)字在梵文中作Srlvatsa(室利靺蹉),意为“吉祥之所集”,它是佛和十地菩萨胸部之吉祥相,为佛的三十二相之一。菩提流支译此语为“万”字,玄奘则译作“德”字,取万德庄严之意。武则天长寿二年(693)制定卍读“万”音。今卍为相而非字,故可译为“吉祥海云相”。印度以右旋为吉祥,如礼敬佛或塔,要求右绕三匝;佛眉间白毫右旋婉转等。因此有人认为古来写作“卍”形有误(楞严经卷一有“即时如来,从胸卍字,涌出宝光”),如唐代慧琳《一切经音义》卷二十一认为应以“卍”为准。

  • 标签: 《一切经音义》 三十二相 慧琳 吉祥海云 菩提流支 卍字
  • 简介:对我们来说,在有机会得到宝贵人身的时候,努力寻求内在的方法达到心的平静是非常重要的。

  • 标签: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