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80 个结果
  • 简介:近代以来,以梁启超为代表我国思想界展开了公德与私德争论。梁启超认为,无论公德、私德,本质都在于为公共利益服务,他试图以构建公德来促使个人为国家和民族利益献身,而将公德培育又纳入私德范围,强调个体道德实践。梁启超公德观以日本公德思想为中介,有其西方思想渊源。社会契约论基础上,边沁首次提出私人伦理与公共伦理区分,密尔进一步将之发展为个人道德与社会道德。公共道德是不同于私人道德外在规范,主要由社会制裁加以维护,其培育则依靠国家引导。中国古代公共道德理论是强调理想与现实相统一应用哲学,把公共道德看作是一种指导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生活艺术。在这一视野下,由于商业在当代经济活动中居主导地位,因此我们必须以商业中契约原则为核心,通过社会监督国家引导,在上层建筑领域中构建公共道德。

  • 标签: 公德 私德 社会契约
  • 简介:作者由卢梭生活经历及这些经历对卢梭政治思想影响引入,以一种整体性视角分析贯穿卢梭主要著作,特别是《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起因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中社会理想:一个真正共和国和它自主公民。作者认为,卢梭首先指出了洛克式、由个人利益财产权所驱动个人所形成社会契约既是人类不平等起源,也是人类堕落之源;而要在社会状态中保证个人利益意志不依赖/服从于他人意志,只能靠普遍同意形成、人民作为主权者社会契约。最后,要成为这样共和国公民,只能通过爱弥儿式教育才可能实现。

  • 标签: 《社会契约论》 公意 公民 自主性
  • 简介: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历史根基之所在,因此,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文试图从传统文化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根基、传统文化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丰富思想资源、弘扬传统文化本身构成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有效路径这三个方面来厘清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中所发挥作用,由此,传统文化弘扬创新与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时代任务紧密结合起来。

  • 标签: 传统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继承和创新
  • 简介:关于亚洲价值观争论不是纯学术之争。亚洲价值观不是所有亚洲人和亚洲国家一致认同价值观,而是起源于亚洲并且可能对亚洲未来发展有益价值观。亚洲人需要就是亚洲价值观存在价值。但是我们必须明确,以国家为本亚洲价值观是否已经完成了由传统身份制国家观现代契约论国家观转变;亚洲价值观中,与威权主义肯定国家观相反相成,无政府主义否定价值观强大作用力,是否被我们认识;儒家传统伦理所维护"三纲"秩序被打破以后,我们能否建立不同于"丛林法则""园林法则"伦理新秩序。认清和解决这些问题,亚洲价值观才能成为亚洲发展未来价值目标,反之则可能成为亚洲发展障碍。

  • 标签: 亚洲价值观 国家观 伦理秩序 园林法则
  • 简介:传统价值观是典型建立人类中心主义世界观立场上的人种主义价值观。它错误地理解了价值关系本质并割裂了客观世界事实关系与价值关系统一,是极其片面、错误与不合理价值观。物道主义价值观是建立物道主义世界观立场上物道存在主义价值观。它是正确地反映万物彼此之间事实关系价值关系及其二者统一关系价值观,是全面、正确与合理价值观,是对传统人种主义价值观颠覆超越。

  • 标签: 价值观 物道主义 物道存在主义 物道-物种主义 人种主义 颠覆和超越
  • 简介:启蒙就是敞开人思想,人从黑暗走向澄明阳光之下。中国传统价值观念有着其固有的基本结构,时代巨变,使得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现代转型与构建迫在眉睫。传统价值观念现代构建是一种自觉自主思想引领,具有重要启蒙意义,要求中国人告别干瘪价值条例或价值规范,走向心灵深处情感认同。戴茂堂教授新著《中国传统价值观念基本结构现代建构》兼顾传统与现代、保守创新、说理实践,凸显作者心怀社会高度责任感,有匡正时弊、直击人心之功效。

  • 标签: 启蒙 中国传统价值观念 现代 建构
  • 简介: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价值观相似相融是中国选择接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因,它增进了中国人对马克思主义心理相容、情感共鸣,关注这种相似相融宗旨却在于以马克思主义对中国传统价值观进行深刻改造现代提升。马克思主义为中国传统价值观现代转换确立了理论基础科学方法,也价值观层面上直接改造提升中国传统价值观,赋予中国传统价值观现代内涵、先进性无产阶级属性,促进了中国传统价值观从传统走向现代。

  • 标签: 马克思主义 传统价值观 现代转换
  • 简介:乡村精英作为村庄中先进分子,村庄生产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是,乡村精英具体村庄治理实践中究竟具备怎样角色定位、产生了哪些作用,这一问题可以从乡村治理个案中寻找答案。本文以湖北省枝江市Z村为例,梳理乡村精英角色发展基础上,试图乡村精英对村庄治理作用归纳为"三位一体":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三种功能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为村庄治理提供强有力保障。

  • 标签: 乡村精英 角色定位 村庄治理
  • 简介:于2015年出版《我故我思》是孙伟平先生多年来"边走边想"结晶。全书围绕着作者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着重描绘作者深藏心底历史回忆与现实反思。全书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通过"说故事,话人生"方式,人生喜怒哀乐与人性纷繁复杂紧密相连,深奥、睿智哲学道理与"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相连,发人深省,具有较强理论与现实意义。

  • 标签: 我在故我思 另类人生 核心价值
  • 简介:黄裕生《站在未来立场上》一书,作为一本文集,文章形式不拘一格,讨论问题亦丰富多样。但从整体上看,贯穿此书核心论题是为自由绝对优先性辩护。本文在对此书之核心观点进行总体性评述同时,尤其关注对自由与传统、自由与现实,以及自由与未来等基础问题探讨。

  • 标签: 《站在未来的立场上》 自由 传统 现实 未来 康德
  • 简介:康德伦理学中把恶作为一种隐匿、对立存在,是不符合康德原意误读。同时,忽视恶存在康德伦理学是不完整,善与恶共同构成了康德伦理学完整体系。康德伦理学体系细致分析来源、形态层次以及作用功能。抑恶伦理并不能用来概括康德伦理学,但对于有限理性人而言却是必要。善培育生成是土壤中,要在感性世界中凭借自身力量克服根据不在此恶,需要道德信念坚定、道德偏好纠正更需要勇气力量,才能彰显人德性光辉。

  • 标签: 康德伦理学 抑恶
  • 简介:家训是我国古代道德教育家庭教育一种重要形式,其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文本多样。家训精神是以仁义为本,孝亲悌长是家庭伦理核心,诚信友爱是为人处世原则,尊师重道是追求真理法门,知行合一是修身养性要诀,持戒行善是对治五毒良方。家训集德性与智慧于一体,其终极目的是通过教化使人成贤成圣。这种精神无疑对当今家庭教育有着积极借鉴意义。

  • 标签: 家训 德性 智慧 家庭教育
  • 简介:康德认为人在自然面前没有任何自由可言,即使“人为自然立法”掌握自然必然性,目的仍然是为了满足人自身物质欲求,不可能走出自然王国。由此康德提出实践理性优先于理论理性,强调只有“人为自身立法”实践理性才能够人从自然王国中拯救出来走向自由王国。康德这一命题危害是,否认人在自然面前拥有自由,人在自然面前只能遵循弱肉强食生物法则,道德地对待自然万物在学理上不具有可能性。本研究试图颠覆康德这一命题,认为人在自然面前不仅拥有本体论自由,而且这一自由还优先于认识论自由实践理性自由。人只有证明自由本真性具有生态性质,即人在自然面前能够拥有本体论自由,才能担保自身从自然王国之中真正解放出来,使保护自然环境伦理行为获得坚实哲学基础正当性理由。

  • 标签: 自由 生态 本真性
  • 简介:休谟认为道德价值在于人品质,个体品质是其行为原因,只有出于品质行为才具有必然性,才具有道德价值。美德价值来源于其愉悦性效用。美德愉悦性指向人心理体验幸福,美德效用则指向社会公益社会秩序。休谟所论美德价值两个来源实际上区分了两种道德形式,一种是主要与自然美德相关美德伦理,一种是与人为美德或正义相关规则伦理。休谟关于美德价值分析,大体上是基于常识道德立场,同时也以实践为基础,这为当代伦理学理论尤其是美德伦理学定位发展提供有价值思想资源。

  • 标签: 休谟 美德的价值 愉悦 效用 美德伦理学
  • 简介:现代国家法治化进程中,公民服从法律是一项政治义务,不是单纯法律义务。公民不是简单地服从法律,而是能独立运用自己理性辨认确认法律正当性,服从法律过程中推进法治健全与完善。因此,现代国家推进法治发展过程中,作为公民政治义务,公民对法律服从至少需要思考两方面的问题:其一是公民自愿性,如何提升公民守法意识;其二是法律正当性,即法律必须是正当,符合正义要求。

  • 标签: 法律服从 自愿性 法律正义
  • 简介:作为一个伦理政治问题雾霾治理所关注核心问题是:面对共同环境危机不同个人利益诉求,我们应该遵循什么样正义原则来界定各种环境参与者所应承担治理义务,并决定不同环境治理参与者应当承担多少减排责任或受到多大程度权利限制。人们试图运用污染者付费、获利者付费、人均平等责任等原则来决定谁该承担治理雾霾成本。但这些原则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缺陷。这篇文章尝试提出一种基于机会成本平等家务负担原则,为分配雾霾治理成本提供一个不同版本方案。

  • 标签: 雾霾治理 责任原则 负担分担 机会成本
  • 简介:康德认为人在自然面前没有任何自由可言,即使“人为自然立法”掌握自然必然性,目的仍然是为了满足人自身物质欲求,不可能走出自然王国。由此康德提出实践理性优先于理论理性,强调只有“人为自身立法”实践理性才能够人从自然王国中拯救出来走向自由王国。康德这一命题危害是,否认人在自然面前拥有自由,人在自然面前只能遵循弱肉强食生物法则,道德地对待自然万物在学理上不具有可能性。本研究试图颠覆康德这一命题,认为人在自然面前不仅拥有本体论自由,而且这一自由还优先于认识论自由实践理性自由。人只有证明自由本真性具有生态性质,即人在自然面前能够拥有本体论自由,才能担保自身从自然王国之中真正解放出来,使保护自然环境伦理行为获得坚实哲学基础正当性理由。

  • 标签: 自由 生态 本真性
  • 简介:人类历史充满了暴力,而在当今全球世界,暴力正在日益增长。这意味着,我们文明并没有使我们受到教化。有时候,我们甚至为暴力提供哲学支持。为了制造暴力,我们借助感情、使用侵略性语言、唤醒历史旧伤并努力减少偏见。事实上,压迫者被压迫者都只是普通人。和平使命呼唤一种新思维。它强制我们我们身上唤醒一种新意识状态。它要求我们创造新讨论主题公众观,并为和平构建一种新哲学理论基础,劝导人们追求和平是一种更高动机。为了拥有和平,我们必须建立亚洲仁爱观,以"内在团体忠诚"为基础构建我们对人类关怀,并通过反思从亚洲文化中汲取营养。

  • 标签: 和平 意识 亚洲文化 意识形态
  • 简介:公共管理价值表达是指公共管理精神追求与价值立场。本文从目的论方法论双重视角,切入公共管理历史进程,梳理公共管理所指与能指价值所在。一是通过考察从"效率"到"公共善"管理目标的演进,从价值论视角澄明现代公共管理不同于传统行政管理、新公共管理目的论倾向;二是通过考察从权威"统治"到公共"治理"管理方法更替,从方法论视角彰显现代公共管理不同于传统公共行政价值论意义。无论是管理目的还是管理方法,现代公共管理价值表达都呈现浓浓"公共性"。

  • 标签: 价值表达 公共管理 公共性
  • 简介:SOHO办公又简称移动办公居家办公,正伴随着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全球范围内迅速蔓延。从伦理学视角审视这一现象,可以说SOHO办公出现发展是劳动方式上一场道德进步。因为SOHO办公增强了普通劳动者劳动自主性,提升了普通劳动者劳动中主体地位;改变了现代劳动组织劳动文化中不平等现象,推动了劳动平等理念实现;促进了劳动与休闲、劳动与家庭融合,是现代生活方式一个重要变革。对SOHO办公道德性质质疑源于SOHO办公尚处于起步阶段,技术、制度等方面还有诸多地方不够完善,但是这并不会对它道德性质构成严重挑战。

  • 标签: SOHO 劳动 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