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8 个结果
  • 简介:《巴师夏和凯里》手稿是马克思《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的一部分。马克思承继他之前特别是在《哲学的贫困》中对经济思想史研究的基本观点,丰富和完善了自己的经济思想史观。这一手稿对李嘉图和西斯蒙第之后资产阶级经济学发展的四种主要倾向作了阐述,这是对《哲学的贫困》提出的三种“学派”区分的深化。这一手稿揭示李嘉图和西斯蒙第之后经济学发展的“一个例外”,即以巴师夏和凯里为代表的庸俗经济学倾向的实质。《马克思恩格斯文集》中文版的编译者认为,这一手稿“第一次明确地把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和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区别开来”。在对这一中肯的评价的理解中,要注意古典经济学在李嘉图之后“结束”,并不是全面地转化为“庸俗经济学”,与“庸俗经济学”同时存在的还有其他一些经济学说或“学派”;庸俗经济学作为“一个例外”,就在于对李嘉图古典经济学和社会主义者经济学的同时抨击和诋毁上。

  • 标签: 巴师夏和凯里 经济思想史 古典经济学 庸俗经济学
  • 简介:叶剑英是中共执政后第一位提出“面向海洋”的领导人,他也是中共领导人当中第一位重视海洋的人。1950年9月20日,在广东省首届民政会议闭幕式上叶剑英提出了“巩固城市、依靠农村、面向海洋”的方针,其中“面向海洋”这一条是叶剑英主政广东时提出的最富有战略眼光和创新思维的举措,今天对于广东建设海洋大省依然具有现实意义。

  • 标签: 叶剑英 主政广东 面向海洋 海洋大省
  • 简介:作为毛泽东思想重要组成部分的党内批评思想,在长期的革命建设过程中对党的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毛泽东认为,党内批评是坚强党的组织、增强党的战斗力的武器;共产党人对自己的缺点要有完全诚意的自我批评;只有通过正确对待批评、正确开展批评,党才能永葆纯洁性和长久的执政生命力。对毛泽东党内批评思想进行梳理与探析,能为党内批评的开展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

  • 标签: 毛泽东 中国共产党 党内批评
  • 简介:人类与宇宙的关系是哲学中的重要问题,青年毛泽东从认识论出发提出'我即宇宙'的论断。在他看来,'我'与宇宙具有一体性、全息性、系统性;'自我'是世间万物的至尊者,是一切价值之原;'贵我'是贵我之精神,贵精神之'大我';自我精神是拯救民族血脉的自觉意识。青年毛泽东的'我即宇宙'思想,与现代科学密切相关。

  • 标签: 青年毛泽东 “我即宇宙” “贵我”精神
  • 简介:柏格森的哲学对于20世纪初期西方的文学和艺术思潮曾经产生过重大的影响。在柏格森哲学中,直观的重要性仅次于绵延。要理解柏格森的美学思想,必须深入到其哲学内核,特别是结合其直观概念来加以考察。科学所依赖的知性,所把握的只是通过空间呈现的表象,不能够把握真正的时间、绵延和生命。只有借助直观才能认识和把握绵延,而哲学直观和艺术直观则是两种不同的直观方式。通过艺术直观,借助于形象,文学家和艺术家得以揭示出绵延和生命。

  • 标签: 哲学直观 艺术直观 绵延 形象
  • 简介:信访分类治理是毛泽东信访思想的重要内容,是他关于信访问题最有特色的观点。毛泽东信访分类治理思想以唯物辩证法为理论基础,以信访内容和行为的分类为核心,以信访治理方式的分类为保障,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统一体系。毛泽东信访分类治理思想,为我国信访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为建立高效信访治理体制奠定了基础。重温和继承毛泽东的信访分类治理思想,对于健全我国信访分类治理体系、完善信访制度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等问题依然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毛泽东 信访分类治理 人民内部矛盾
  • 简介:官兵一致思想是指导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军队政治工作的重要思想之一,是正确处理官长与士兵关系、上级与下级关系的行为准则。它产生于中国共产党建军的初期,在各个时期得到不断的丰富和发展,并一直被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军队所坚持。

  • 标签: 中国共产党领导 官兵 毛泽东 军队政治工作 重要思想 行为准则
  • 简介:2012年11月29日,中央领导集体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深情地阐述了中国梦。他说:“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习总书记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式上强调:“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 标签: 中共中央总书记 中国梦 习近平 思想论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中央领导集体
  • 简介:本文反映了过去二十年来地理学系在文化经济领域的研究成果,评估了一些进展,这些进展与早期支持者所预料的相反。文化经济一直是一个多义词,有时候,它指的是"文化"与经济地理学融合的一类事物,主要关注的是所谓的"文化创意产业"的一些经验。其他学者将文化经济研究作为一个契机,超越文化和经济的方法论对立,对"文化"和"经济"作为学科的基本分类属性进行质疑。后一种研究路径被广泛运用在对技术、知识和社会的经验研究中。文化经济研究的逆向取径有助于地理学者们跨越原有研究范武的局限,在越来越具有专业化倾向的学科和次级学科领域中形成了令人不安的竞争。风险在于,对日益专业化研究的基础结构进行质疑后,在业已分类、学科固定的大学里,文化经济研究艰难地"谋"一席之地。在结论部分,我将讨论未来的愿景。文化经济的生命力可以通过与热点议题,诸如气候变化、人类生存和城市基础设施规划等结合的方式来接受检验。文化经济的多义性可以通过这些议题来证明构建性的技术中心主义市场"困境"的超越,回答那些关于如何才能让我们城市更"绿色"的乏味假设——相反,文化经济促使民族志在关于人类如何获得、使用、交换和评价那些作为道德伦理和社会存在的物质经济资源的整合。

  • 标签: 文化经济 文化产业 创意产业 经济地理学 气候变化 资源
  • 简介:一种经济正义要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有效促进全体繁荣而建立的分配模式为指导原则。本文通过分析全球化复杂而歧义的现象,得出全球经济运作的基础仍然是一国政府。因此,中国经济正义应维持甚至改善它的经济转型的可持续状态,目的是实现本国最佳分配模式,从而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提供现实根据。

  • 标签: 全球化 经济正义 经济发展
  • 简介:毛泽东对建立和谐的政治关系的探索主要体现在制度、方法两个层面。在他领导下,中国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建立和谐政治关系奠定了制度基础。他对立足全局,统筹兼顾,“团结——批评——团结”等方法论的探索,为政治和谐提供了方法指南。

  • 标签: 毛泽东 政治和谐 时代价值
  • 简介:毛泽东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了群众路线思想。其基本内容主要有:一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二是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三是向人民群众负责和向党负责的一致性;四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五是相信依靠群众又要教育引导群众前进;六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领导方法。其现实意义主要表现为:一是在思想上使党员干部进一步牢固树立'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观念;二是在工作实践中使党员干部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三是在作风上使党员干部进一步保持和发扬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作风。

  • 标签: 毛泽东 群众路线 形成过程 基本内容 现实意义
  • 简介: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报告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报告指出:“人民民主是我们党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以来就以实现人民民主为目标,为此进行了28年艰苦卓越的奋斗,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继续推进人民民主,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人民民主制度,但也在人民民主建设上遭受重大挫折。

  • 标签: 人民民主思想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中华人民共和国 邓小平
  • 简介:中国共产党的为人民服务思想,是随着革命和建设各个历史阶段的实践发展而不断深化和发展的。服务客体(对象)的内涵和外延沿着由“民众”——“群众”——“人民”的方向发展;服务主体的认知沿着由“评价对象”——“关心对象”——“服务对象”——“尊从对象”(全心全意)的方向发展;服务实效(价值)沿着由“三个有利于”——“三个代表”——“以人为本”——务实清廉的方向发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内涵和外延,与时俱进,不断升华。

  • 标签: 为人民服务 全心全意 与时俱进
  • 简介:党的纯洁性是无产阶级政党党性的根本内核和阶级性的集中体现。毛泽东艰辛地探索了党的纯洁性,并提出了建设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纯洁的布尔什维克化无产阶级政党的科学思想,制定了加强党的思想纯洁性建设、组织纯洁性建设、作风纯洁性建设的一系列方针和原则规范,开创了党的纯洁性建设新局面,推动了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健康发展,为当前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方法论基础。

  • 标签: 毛泽东 党的纯洁性建设 现实意义
  • 简介:苏联和俄罗斯对毛泽东及毛泽东思想的研究,从20世纪至今经历了四个阶段,其研究、评价因两党、两国关系的变化而发生明显的变化。主要集中在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新民主义革命理论、过渡时期对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毛泽东哲学思想、毛泽东军事思想、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等方面的研究。这些研究受政治、党际意识形态的干扰明显,要予以清醒、理性的对待。

  • 标签: 苏联 俄罗期 毛泽东 研究现状
  • 简介:杨昌济的哲学贡献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反复强调哲学的重要性;二是系统地介绍了西方哲学思想;三是呼唤创立一种适合新时代需要的哲学学说。以上三个方面,对青年毛泽东都曾产生过巨大影响。

  • 标签: 杨昌济 哲学思想 青年毛泽东
  • 简介: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方向”,比过去单讲“坚持改革的方向”或“坚持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含义更明确,不容作出偏离社会主义大方向的解读和改革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包括三层不可分割的内容:由市场配置资源,排除由国家计划配置,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相结合。应正确解读和把握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 标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市场配置资源 政府监管 宏观调控
  • 简介:《中国共产党章程》是中国共产党行为规范的基础文本,它规定了中国共产党是具有马克思主义国际主义思想的政党。但是囿于思维的局限和认识的偏见,马克思主义的国际主义长期被窄化和固化为无产阶级国际主义。随着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人类共同事业认识的逐步深化,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国际主义思想产生和发展中的民族路向充分挖掘出来,赋之以全球化时代主权民族国家在相互依赖的状态下求和平、促稳定、谋合作、图发展的全新思路和国际公共精神与人类关怀的崭新内涵。

  • 标签: 《中国共产党章程》 国际主义 文本解读
  • 简介:陈云非常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思想政治教育观。陈云的思想政治教育观主要体现在明方向、只唯实、抓基础、贵结合、重身教等特色上。陈云特色鲜明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对于我们现在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 标签: 陈云 思想政治教育观 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