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刘丽华1丁柏英1(通讯作者)谢朝辉1张杰2齐洁敏3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14-10-20
  • 出处:《医药界》 2014年第10期
  • 机构:刘丽华1丁柏英1(通讯作者)谢朝辉1张杰2齐洁敏3贺宇2张振满5娄丽华4马建华2蔡君东1许新征2(1.承德市肿瘤医院河北承德067000)(2.承德市中心医院河北承德067000)(3.承德医学院河北承德067000)(4.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河北承德067000)(5.宽城县中医院河北承德067000)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儿童产品的市场现状及设计原则通过从色彩心理学的角度出发,阐述色彩心理学在儿童产品设计中的重要性,探讨了色彩心理学在儿童产品设计中的表达

  • 标签: 儿童 产品设计 色彩心理学 表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HE4的表达与上皮性卵巢癌临床病理生物学行为的关系以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化对80例EOC、10例交界性上皮性肿瘤及10例良性上皮性肿瘤组织进行HE4和MMP-9的检测。结果HE4表达阳性率在卵巢癌组均高于交界性及良性肿瘤组(P<0.05)。其表达与EOC的组织学分级、腹腔脏器及淋巴结转移以及PTNM临床分期有关(P<0.05)。结论HE4表达促进EOC的浸润和转移,检测HE4的表达可能作为预测和评价患者预后的生物学指标。

  • 标签: 卵巢上皮性癌 人附睾蛋白4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COX-2在肾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肾癌的发生、发展以及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对48例肾癌组织及5例正常肾组织中COX-2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并通过对患者随访,探讨其与肾癌临床病理学参数及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COX-2在肾癌组织中的表达较正常组织明显增高,且COX-2的表达与肾癌的病理分期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5)。COX-2表达阴性者的生存率低于COX-2表达阳性者,但二者之间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2的表达与肾癌的临床分期、肿瘤大小以及患者的年龄、性别均无显著相关性。结论COX-2的表达可能与肾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其有可能作为肾癌早期诊断的指标。

  • 标签: 环氧化酶-2 肾癌 生存率 免疫组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syndecan-1与结肠癌临床病理学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本文检测了结肠癌中syndecan-1的表达情况。结果Syndecan-1在正常粘膜组织中均呈细胞膜和/或细胞浆分布,阳性信号为棕黄色颗粒染色较浅,阳性率为96.00%(48/50)。结肠癌组织中Syndecan-1多为阴性表达,阳性率仅有8.33%(5/60),显著低于正常粘膜的表达(χ2=16.68,P<0.05)。但是,syndecan-1表达与结肠癌分化程度、淋巴结转、浸润深度、TNM分期及有无合并结肠腺瘤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syndecan-1主要表达在正常结肠黏膜上皮,肿瘤细胞中极少表达,而且syndecan-1表达与结肠癌分化程度、淋巴结转、浸润深度、TNM分期及有无合并结肠腺瘤无显著相关。

  • 标签: syndecan-1 结肠癌 表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色素框同源蛋白(CBX)的表达及与乳腺癌临床病理预后的关系,寻找乳腺癌治疗的新靶点。方法利用METABRIC数据库分析8个CBX基因的mRNA表达情况,并重点研究CBX2 mRNA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探讨其与预后的关系;应用CBX2 siRNA处理CBX2高表达的乳腺癌细胞株SUM159和SUM1315,观察CBX20基因敲减后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通过对METABRIC数据库分析研究发现,在8个CBX基因中mRNA表达增高最明显的为CBX2,有22.47%(445/1 980)的患者mRNA呈现高表达;CBX2高表达与肿瘤组织学分级和乳腺癌的分子分型密切相关(P<0.001);与CBX2 mRNA低表达组相比,高表达组中人表皮生长因子(HER)2型乳腺癌比例(28.1%与7.5%)和Basal-like型比例(44.5%与8.5%)均较高;CBX2高表达患者的无病生存期(DFS)和总生存期(OS)明显缩短。CBX2基因沉默能够显著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结论CBX2与乳腺癌预后关系密切,有可能成为乳腺癌治疗的靶点。

  • 标签: 色素框同源蛋白2 RNA,小干扰 乳腺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胃癌中RUNX3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临床意义,评价RUNX3基因能否作为胃癌的抑癌基因。方法基于RTPCR方法检测RUNX3基因,在mRNA水平上胃癌细胞株SGC7901、60例胃癌组织及5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表达的差异、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等。结果RT-PCR结果表明RUNX3mRNA在SGC7901细胞株中没有表达,在79.3%(47/60)的胃癌组织中没有表达表达明显下降,而在5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正常表达。统计学结果显示,与癌旁正常组织相比,RUNX3mRNA在癌组织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01)。本研究结果表明,胃癌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与RUNX3mRNA的表达异常下降有明显关系,而RUNX3mRNA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和年龄、是否有饮酒史与家族史、以及肿瘤大小和分化程度等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RUNX3基因在胃癌组织及细胞株SGC7901中表达异常下降,RUNX3基因的表达下降与胃癌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呈显著相关,RUNX3可以作为胃癌的新抑癌基因。

  • 标签: RUNX3基因 胃癌 表达失活 抑癌基因 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中DcR3基因表达水平与肝硬化的关系。方法64名肝硬化患者和60名健康对照者各取5ml静脉血,肝素抗凝,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PBMC,TRIZOL法提取PBMC总RNA,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PBMC中DcR3基因的相对表达水平,并用t检验进行比较。结果肝硬化患者组PBMC中DcR3基因的相对表达水平为0.398±0.034,与正常对照组(0.246±0.023)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PBMC中DcR3基因的表达水平增高。

  • 标签: DcR3 基因表达 肝硬化 外周血单核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ICU重症患者施行心理护理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重症患者100例,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加心理护理,比较实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在护理前后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和对护理的满意情况。结果在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CU重症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能显著降低患者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有利于患者的康复效果,对ICU重症患者施行心理护理具有很大的临床意义

  • 标签: ICU重症患者 心理护理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理护理的应用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自2018年2月-2019年2月期间收治的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例,对参照组施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比较应用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焦虑与抑郁的发生率要明显小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含义(P<0.05),且实验组的SDS评分与SAS评分远远小于参照组,差异较为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护理中使用心理护理的方式,能够提高护理的效果,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值得推广。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心理护理 焦虑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Bmi-1基因在口腔白斑细胞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在口腔白斑恶性转化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口腔科和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口腔医学中心1996至2018年收治的109例口腔白斑患者(其中男51例,女58例,年龄18~74岁)白斑组织样本中Bmi-1表达,分析其表达水平与口腔白斑患者临床病理参数、预后的关联;采用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和Western蛋白印迹法检测正常口腔黏膜上皮细胞、口腔白斑细胞、口腔鳞癌细胞、口腔白斑组织和配对的邻近正常组织中Bmi-1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在口腔白斑细胞系Leuk-1中沉默Bmi-1基因表达后分析其对Leuk-1细胞增殖、克隆形成和凋亡的影响。结果Bmi-1在重度和轻度上皮异常增生的口腔白斑组织中的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 819±994比4 713±372,P=0.017);Bmi-1高表达的口腔白斑患者的未癌变生存率为65.5%(36/55),低于Bmi-1低表达者[88.9%(48/54),P=0.003]。Cox回归分析显示Bmi-1的表达水平可作为预测口腔白斑恶性转化的预测指标(HR=2.522,95%CI:1.128~5.640,P=0.024)。Bmi-1在口腔白斑组织中的mRNA表达水平为0.455±0.120,高于其在邻近正常口腔黏膜组织(0.063±0.009,P=0.014);Bmi-1在随访期发生癌变的口腔白斑组织中的mRNA表达水平(1.405±0.397)高于未发生癌变的口腔白斑组织(0.145±0.017,P<0.001);在口腔白斑细胞系Leuk-1中转染Bmi-1-shNC和Bmi-1-shRNA2腺病毒后,二者的克隆形成数(824±40比414±38,P=0.002)和细胞凋亡率(17.7%±2.3%比36.0%±2.0%,P=0.0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Bmi-1表达上调促进了口腔白斑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Bmi-1表达可作为预测口腔白斑恶性转化的分子标志物。

  • 标签: 白斑,口腔 Bmi-1基因 恶性转化 预后预测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LRFN4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收集2002年1月至2008年12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进行结直肠癌手术的210例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228例对应手术切缘(非癌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LRFN4蛋白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LRFN4的阳性表达率为55.24%(116/210),非癌组织中LRFN4的阳性表达率为37.28%(85/2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196,P<0.001)。结直肠癌组织中LRFN4的表达与肿瘤部位(χ2=4.133,P=0.042)、肿瘤浸润深度(T分期)(χ2=6.494,P=0.039)、区域淋巴结转移(N分期)(χ2=11.715,P=0.008)、TNM分期(χ2=13.398,P=0.004)、癌胚抗原(CEA)(χ2=6.017,P=0.049)显著相关,而与患者性别、年龄、分化程度、远处转移(M分期)无显著相关(P>0.05)。经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统计分析,LRFN4在结直肠癌中的高表达与患者总生存率升高相关(P<0.05)。此外,我们对其进行Cox比例风险模型统计分析,LRFN4的高表达(HR=0.585,P=0.018)是结直肠癌患者预后良好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LRFN4在结直肠癌组织中高表达,且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密切相关,LRFN4高表达显著降低了患者的死亡风险。

  • 标签: 结直肠癌 LRFN4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筛选胆管癌预后相关长链非编码RNA(lncRNA)GIHCG,检测其在胆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使用R语言的limma包分析TCGA中31例胆管癌组织和9例癌旁组织的数据,后用survival包及survival ROC包筛选与患者生存相关的差异基因表达lncRNA。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和免疫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检测lncRNA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采用小干扰RNA敲低lncRNA GIHCG表达水平,通过Transwell检测其对胆管癌细胞系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共筛选到2 970个差异表达lncRNAs,其中上调1 852个,下调1 118个。生存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显示lncRNA GIHCG、ROC曲线下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AUC)值最大,为0.684]及与临床资料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lncRNA GIHCG表达与胆管癌患者淋巴结转移具有明显相关性,P<0.001。lncRNA GIHCG在胆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升高,与肿瘤大小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Transwell实验结果表明,lncRNA GIHCG可促进胆管癌细胞的迁移。结论lncRNA GIHCG的表达水平在胆管癌组织中显著升高,且与患者生存、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有望成为新的胆管癌诊断或治疗分子标志物。

  • 标签: 胆管肿瘤 癌症基因组图谱 长链非编码RNA GIHCG 标志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cnd1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发生与发展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0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其中I期5例,II期9例,III期10例,Ⅳ期16例(分期标准依据1985年美国生育协会的修正分期法(AFS-r)1,I期、II期为早期病例,III期、Ⅳ期为晚期病例),对照成员为30例卵巢组织正常者。结果3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阳性表达率20%;40例卵巢巧克力囊肿组织中阳性表达率72.50%。由此可以看出ccnd1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阳性表达率较在正常卵巢组织中明显增高,两组病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0例卵巢巧克力囊肿组织中,ccnd1在早期病例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4.29%,而在晚期病例中其阳性表达率为76.92%,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p>O.05)。结论①ccnd1是种重要的细胞周期调节蛋白,在正常卵巢组织中为低表达,而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异位囊肿组织中表达明显增高,表明ccnd1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可能存在一定的关系。②ccnd1的表达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临床期别无明显相关性。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XC基序趋化因子10(CXCL10)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对脑胶质瘤发生、发展与预后的影响。方法分别利用生物信息学中国脑胶质瘤基因组图谱(CGGA), 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MetaScape、TIMER等数据库分析CXCL10在胶质瘤中的表达水平、对患者的预后意义、GO功能注释、KEGG通路富集及胶质瘤纯度的相关性。进一步收集2019年3至11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诊断胶质瘤的患者34例临床胶质瘤组织标本,应用Western 印迹和免疫组化验证其相关性。结果CGGA和TCGA数据库分析显示,CXCL10在胶质瘤中随着世界卫生组织(WHO)分级的增高表达水平升高(CGGA:F=86.69,P<0.01;TCGA:F=68.17,P<0.01)。CXCL10高表达的患者总生存率明显下降(χ2 =148.1,P<0.05)。在接受放疗或化疗的Ⅳ级胶质瘤患者中,CXCL10低表达患者总生存率明显优于高表达患者(放疗组:χ2 =6.714,P<0.05;化疗组:χ2 =5.618,P<0.05)。GO和KEGG分析表明与CXCL10共表达的基因主要富集在细胞因子介导的信号通路、调节适应性免疫反应及炎症反应等生物学过程中。TIMER数据库分析显示CXCL10与胶质瘤肿瘤细胞纯度负相关[低级别胶质瘤(LGG): r=-0.129;胶质母细胞瘤(GBM): r=-0.165;P<0.05]。同时,临床样本分析也显示CXCL10在胶质瘤中表达升高并随级别升高而表达升高(均P<0.05)。结论CXCL10在胶质瘤中表达升高,且随恶性程度的增高而升高,胶质瘤组织中CXCL10高表达与患者不良预后相关。

  • 标签: CXC基序趋化因子10 胶质瘤 预后 生物信息学
  • 简介:摘要目的〖HTSS〗检测丙肝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面CD28和CD152的表达情况,评价丙肝患者的细胞免疫状态。

  • 标签:
  • 作者: 吴振兰孙婧王丽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17-03-13
  • 出处:《中华医学杂志》 2017年第3期
  • 机构:[摘要]目的:探讨IL-17、IL-18与子痫前期的发生和发展过程的关系,并为子痫前期患者终止妊娠时机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5年11月在山东省潍坊市人民医院产二科住院的孕妇分为I组(子痫前期组)患者175例和II组(正常对照组)175例。利用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法对比各组孕妇肘静脉血中的IL-17、IL-18值。当P<0.05时有统计学差异。结果:(1)子痫前期组中外周血IL-17表达水平为65.19±22.42ng/L,明显高于其对照组的38.73±19.65ng/L,两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2)子痫前期组中外周血IL-18表达水平为70.36±19.17ng/L,明显高于其对照组的48.32±16.98ng/L,两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3)血清IL-17质量浓度在43.49ng/L时预测子痫前期的灵敏度为97.3%、特异度为64%;IL-18质量浓度在50.62ng/L时灵敏度为92%、特异度为77.1%。结论:子痫前期患者血清IL-17与IL-18的水平较正常妊娠妇女显著增高,IL-17≥43.49ng/L、IL-18≥50.62ng/L作为子痫前期的一种临床诊断指标,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提示IL-17与IL-18与子痫前期的发生具有相关性,且有望成为新的判定其发生几率的参考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