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9 个结果
  • 简介:云带电的方向部位,与云的运动方向有密切的关系。在对流层中,空气在上升过程中,由于气压降低,体积渐渐膨胀,消耗了本身的热量,所以就边上升边降温,当上升空气的水汽压高于饱和水汽压时,就会有一部分水汽以空中烟粒、微尘为核而凝结成为小水滴。这些小水滴可以看做是导电性较好的导体。这些小水滴在自然界力的作用下产

  • 标签: 饱和水汽压 云带 微尘 上升过程
  • 简介:1云检测的必要性NOAA轨气象卫星以其观测范围大、资料获取周期短及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得到人们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地球资源环境的动态监测方面轨气象卫星越来越显示出它独特的优势。卫星遥感资料是通过星载仪器探测地物对太阳光的光谱反射和地物本身向上的热红外辐射而得到的,这里所指的地物不仅仅包括通常意义下的下垫面,

  • 标签: 极轨气象卫星 遥感应用 云检测 卫星遥感资料 空间分辨率 热红外辐射
  • 简介:例1故障接收不到云图,计算机能够计算天线运行轨道坐标,天线也能够按照轨道坐标运行,接收机在接收云图时的面板信号电压表无信号指示,但有噪声电压指示。该系统由全方位天线、天线控制器、接收机、微机前置机、云图工作站五部分组成。系统的自动化程度高,天线控制系...

  • 标签: 极轨卫星 故障检修 接收机 接收系统 天线控制器 天线控制系统
  • 简介:文章首先阐明了太阳高度角的基本概念轨气象卫星NOAA/AVHRR第一、二通道探测值进行太阳高度角订正的必要性,而后对获取太阳高度角的两种方法进行了探讨和介绍,并利用正确的订正公式对卫星资料进行了订正处理。实验证明订正效果明显,大大提高了气象卫星资料的时空可比性和遥感监测的准确性。

  • 标签: 极轨气象卫星 太阳高度角 时空可比性 订正效果
  • 简介:采用2011年发布的20世纪全球大气环流再分析资料,结合长期观测序列,分析了百余年来大气中南极绕波的强弱变化和传播过程.结果显示,南极绕波有显著的年代际变化,在1940~1960年和1980~2000年附近出现和活跃,而在其他年代消失.东南太平洋南极绕波振幅最强,该区域的海气耦合过程可能是绕波信号增强的关键之一.初步揭示了百年来南极绕波和南极涛动的对应关系,偏强的南极涛动有利于南极绕波的出现,但并非决定绕波产生的唯一因素.

  • 标签: 南极绕极波 年代际变化 南极气候 南极涛动
  • 简介:1前言涡是西风带一个最强大的环流系统,它的活动规律对长期天气预报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前期涡特征量与我盟夏季降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及预报,取得了较好的预报效果。2具体分析我们用前期1~2年北半球500hPa各区的副高面积、副高西伸脊点及副高脊线位置...

  • 标签: 极涡 夏季 降水预报 遥相关分析 预报因子
  • 简介:现用的地面常规仪器中,接风担负着昼夜监测、记录风向、风速的任务。由于该仪器插头多,触点多,且其感应器,电缆常年露天工作,风吹沙打、日晒雨淋,使接风故障率较高。在各种介绍检修接风仪器故障的材料中,都有电路部分故障的检修方法和机械部分的调整方法,对电缆故障也有少量介绍.但对于一些远离盟市的艰苦台站来说,学过电接风仪器故障排除的维修人员很少,作者在实际工作中就曾多次遇到这种情况,在实践中也走了许多弯路,但也积累了一些经验,现将点滴体会进行总结、交流。

  • 标签: 故障检测 电接风 修理经验 仪器故障 检修方法 电缆故障
  • 简介:1国家轨环境业务卫星系统(NPOESS)简介1994年,按照美国总统指示,由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NOAA)负责的轨气象卫星POES项目与美国国防部的轨气象卫星DMSP项目进行了合并,新的项目被命名为国家轨业务环境卫星系统(NPOESS:TheNationalPolarorbitingOperationalEnvironmentalSatelliteSystem).NPOESS项目的成立,是美国政府倡导的军民两用气象卫星创新计划的产物。

  • 标签: 业务环境 卫星系统 美国总统 极轨气象卫星 Satellite 美国国防部
  • 简介:1会议背景世界气象组织(WMO)计划将南亚第三区域气候服务纳入全球气候服务框架下,并通过制作优秀的区域气候产品为周边地区和国家的气候活动提供支持,从而提高WMO特定地区成员气候服务的能力。

  • 标签: 区域气候 WMO 会议简介 三极 规划 服务框架
  • 简介:无线掩星探测技术可以生成有关电离层电子密度、平流层温度、对流层温度和水气垂直结构的独立资料。借助电离层的电子廓线对全球电子密度的分析,有助于改进对空间天气的分析与预报,同时对减少影响社会的大量问题也非常重要,这些问题包括卫星故障和难点、对宇航员和飞机乘客的辐射威胁、通讯中断和无线干扰、管线腐蚀和电力问题等。

  • 标签: 掩星探测技术 无线电掩星 GPS 电子密度 无线电干扰 垂直结构
  • 简介:当前气象台站使用的接风向风速计指示部分仍用传统的白炽灯泡作为16个方位的指示灯。这种指示灯的缺点是使用寿命短(几百小时),由于耗电大(工作电流85mA以上)。感应部分8个方位块容易烧焦氧化.针对白炽灯泡的缺点,本人想出利用发光二管代替白炽灯泡作为指示灯.就可以取到事半功倍之效果。

  • 标签: 电接风向风速计 指示器 白炽灯泡 发光二极管 指示灯 气象台站
  • 简介:在具备了基本的维修方法(见文献[1]),明白了检修中必须注意的问题后,系统维修功效就取决于系统维修思路.轨卫星接收处理系统维修流程图(简称流程图),是根据作者从业30余年,所接触过的上海1050研究所、南京大桥机器厂、中国科学院远望公司、国家气象局风云公司和星地通公司等推出的轨卫星接收处理系统,依据系统原理,结合自身实践归纳整理的.借鉴流程图,灵活应用文献[1]介绍的方法,能很快将系统故障范围缩小到或划定在某一个框内.

  • 标签: 接收 极轨卫星 维修流程 维修方法 检修 图纸
  • 简介:利用全球月平均海平面气压资料以及海表温度资料,采用旋转经验正交函数分解(REOF)、Morlet小波分析、相关分析及合成分析等方法研究了亚洲一太平洋地区(20°N~70°N,40°E~120°W)冬季海平面气压异常的空间结构与时间演变特征,并进一步分析了该地区冬季海平面气压异常与全球海温异常的关系。结果表明:亚太地区冬季海平面气压场异常既存在近乎纬向的偶型(反位相)分布,也存在明显的经向的偶型(反位相)分布。冬季海平面气压变化最显著的区域主要有4个,分别位于亚洲东北部地区(60°N~70°N,110°E~150°E)、北太平洋副热带地区(25°N~35°N,150°E~170°w)、我国西北部地区(35°N~45°N,85°E~110°E)及阿留申群岛~带(50°N~60°N,170°E~165°W)。亚洲东北部地区与北太平洋副热带地区之间,以及我国西北部地区与阿留申群岛地区之间分别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即冬季海平面气压异常存在一个经向的偶极子振荡和一个纬向的偶极子振荡。两个偶极子存在明显的年际变化,变化特征都具有显著的3~4年周期;而纬向偶极子指数还有16年左右周期的年代际变化。偶极子指数与海温异常(SSTA)的相关系数分析,以及对应强正(负)偶极子指数所作的合成SSTA分析一致表明,太平洋和印度洋的SSTA对亚太地区冬季海平面气压的异常有重要影响,不同的海温异常型将导致不同型的海平面气压场偶极子振荡模的出现。冬季北太平洋的SSTA从赤道东太平洋到堪察加半岛南有“-、+、-、+”式(“+、-、+、-”式)波列状分布特征,以及在西北太平洋近岸海区均为负(正)海温异常,将有利于亚太地区冬季海平面气压场出现经向型振荡的正(负)位相模。冬季北太平洋40°N附近(北太平洋西风漂流区)的明显SSTA负(正)异�

  • 标签: 海平面气压 偶极子 REOF展开 小波分析 海温异常
  • 简介:笔者在下站验收“百班”的工作中,发现一些站对自记风向风速不正常记录的处理方法存有偏差,或理解偏面,处理不准确、不统一;或未按规定精神办,违犯了原则。现就接风不正常记录处理方面的一些体会和对有关规定的理解介绍给大家,不妥之处,欢迎读者批评指正。

  • 标签: 批评指正 风向风速 迹线 最大风速 处理方法 陕西气象
  • 简介:涌保护器(SPD)是电气设备防雷击电磁脉冲和其他瞬态或暂态过电压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装置。在实际工作中发现,人们对涌保护器(SPD)的了解有些模糊。通过对涌保护器(SPD)在防雷中的重要性、作用、分类和原理,以及在电源、信号和天馈线路中的应用做一简单阐述,以提高人们对涌保护器的认识和了解。

  • 标签: 电涌保护器 认识 应用
  • 简介:接风由感应器、指示器、记录器3部分组成.感应器安装在室外、指示器和记录器安装在室内,感应器用一根12芯长电缆和指示器连接,指示器与记录器之间用一根12芯短电缆连接.

  • 标签: 型电 接风风速计 检修调试
  • 简介:谈高空大气无线探测的技术体系赵义勇(内蒙古气候中心)从1930年原苏联巴甫洛夫斯克高空观象台莫尔恰诺夫教授施放世界上第一个时间间隔式遥测无线探空仪到现在已整整65年了。在这半个多世纪里,无线探空仪已发展到能够探测并描述从低空几百米到高空30多公...

  • 标签: 无线电探测 探空仪 高空探测 数据处理
  • 简介:利用全球月平均海平面气压资料和各标准等压面的位势场、风场,以及我国160站的降水和温度资料,研究了亚洲-太平洋(20°N~70°N,40°E~120°W)地区(简称亚太地区)冬季(12~2月)海平面气压异常偶型振荡(偶模)的时间变化特征,以及该异常偶模与我国冬季气候异常的关系。结果表明:近半个世纪以来,亚太地区冬季海平面气压场异常以经向型(ME)偶模负异常和纬向型(z0)偶模正异常为主,其中又以ZO正异常发生的频数较高。对应ME模,其各空间层的高度场异常形势和高度场与MEI(经向型指数)的相关系数分布形势十分类似;对应ZO模则主要表现为与阿留申地区高相关中心的一致性特征,说明阿留申低压的变化对其起着重要作用。ME模与我国冬季东部的降水异常和气温异常关系密切,ZO模仅对东北地区的降水异常有影响,因为ZO模的异常对我国上空大气环流异常的影响相对较小;这一结果同我们传统上在冬季比较关注纬向气压差的变化(即ZO模)有些相左,提示我们在冬季更要关注ME模的情况。大气环流形势的分析表明,MEI正异常时,即西伯利亚-蒙古冷高压的北半部气压异常偏高,副热带西北太平洋地区气压偏低时,利于东亚大槽的加深加强,东亚冬季风因而也会偏强;但是由于此时我国东部主要为下沉气流控制,暖湿气流难于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我国境内,从而造成此时冬季我国东部尤其是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偏少。反之,当MEI负位相时,大气环流异常利于造成我国东部大范围的冬季降水。

  • 标签: 亚太地区 冬季气压偶极模(偶极型振荡) 中国冬季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