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3 个结果
  • 简介:2006—2011年间对中国广东省的木材腐朽资源进行了7次调查,期间共采集木材腐朽标本900余号,经鉴定,共发现多孔219种。文中提供了这些多孔的名录,其中包括寄主和采集号。

  • 标签: 多样性 多孔菌目 分类
  • 简介:为阐明内蒙古白粉区系组成特点、探讨其起源和演化,对其区系多样进行了分析。区系中含有10种以上的属为白粉属(Erysiphe)、单囊白粉属(Podosphaera)和高氏白粉属(Golovinomyces),3属共104种,占总种数的84.55%。根据地理分布资料,内蒙古白粉可划分为世界广布种(13.82%)、北温带成分(26.83%)、旧世界温带成分(17.07%)、温带亚洲成分(5.69%)、地中海—西亚及中亚成分(2.44%)、东亚—北美成分(4.88%)、东亚成分(18.70%)、中国特有种(8.12%)和北美成分(2.44%)等9个分布型;内蒙古白粉区系表现出明显的温带区系特征,并且东亚成分占有重要地位;在区系亲缘关系上与甘肃、吉林和新疆较为接近,与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区系较为疏远。

  • 标签: 白粉菌科 地理分布 相似性系数
  • 简介:2006—2011年间对中国广东省的木材腐朽资源进行了7次调查,期间共采集木材腐朽标本900余号,经鉴定,共发现多孔219种。文中提供了这些多孔的名录,其中包括寄主和采集号。

  • 标签: 多样性 多孔菌目 分类
  • 简介:对长白山地区黏区系进行初步研究,结果如下:含20种以上的大科有5个,分别为绒泡科、团毛科、钙皮科、发网科和筛科,共含195种,占总种数的92.86%;含10种以上的属有绒泡属、团网属、筛属、双皮属、团毛属、钙皮属和发网属,共含144种,占总数的68.57%.从物种的区系成分上看,世界分布和北温带成分占绝对优势,二者占总种数的66.66%.另外,特有成分也较多.说明长白山黏区系丰富多彩并具有特色.

  • 标签: 黏菌 区系组成 特有种 长白山
  • 简介:簇生针齿和离心射脉革2种木腐是中国新记录种。簇生针齿采自河南省,湖南省和云南省,该种与金黄针齿比较相似,但是后者的子实层体表面金黄色,担孢子较宽。离心射脉革采自吉林省长白山自然保护区,该与辐射射脉革比较接近,但是后者具有囊状体和较小的担孢子。本文根据采集的材料对这2个种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显微结构绘图。

  • 标签: 簇生针齿菌 离心射脉革菌 分类 木腐菌
  • 简介:通过对来自中国青岛金银忍冬的调查,发现一中国新记录种——金银忍冬白粉(Erysiphecaprifoliacearumvat.caprifoliacearum)并在其上首次发现重寄生——白粉寄生孢(Ampelomycesquisqualis)。根据采集的材料对其进行了详细的形态描述和显微拍照。研究标本保存于青岛农业大学真菌标本室(HMQAU)。

  • 标签: 金银忍冬白粉菌 重寄生菌 新记录种
  • 简介:以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克氏库克(Kocuriakristinae)、粪肠球菌(Streptococcusfaecalis)、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鼠伤寒沙门氏(Salmonellatyphimurium)、阪崎肠杆菌(Enterobactersakazakii)和绿脓假单胞(Pesudomonaspyocyaneum)为受试,采用滤纸片法检测桦褐孔(Inonotusobliquus)发酵浸膏各极性部位的抑活性。利用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谱学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确定了桦褐孔石油醚提取物的化学成分及乙酸乙酯层抑单体化合物的结构。结果表明:桦褐孔发酵浸膏的乙酸乙酯层抑活性较强,通过分离纯化,从该层分离得到了苯甲酸,并确定为主要抑活性成分。

  • 标签: 桦褐孔菌 发酵浸膏 抑菌活性 苯甲酸
  • 简介:以滇中1~2年生云南松幼苗为研究对象,观察鉴定与其共生的棉革属真菌外生菌根真菌。通过形态观察发现了6种形态型菌根。文中对这6种形态型菌根的外观和显微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对rDNAITS片段比对分析结果表明,6种形态型对应6种棉革属真菌,它们分别是与Tomentellabadia、T.coerelea、T.uiridula、T.stuposa、T.subclavigern及T.bryophila相近的棉革菌种类。这一研究与前人对该属真菌的菌根形态及分娄举研察某本吻合.椭堇苗屠真荫旱云亩松1~2年幼苗期的主要共生真菌。

  • 标签: 云南松 棉革菌属 外生菌根 形态型
  • 简介:报道了中国担子纲一新记录属——哈宁管属Henningsomyces,并对采集于云南省迪庆州香格里拉县千湖山冷杉倒木上的一新记录种雪白哈宁管Henningsomycescandidus进行了详细描述?该最典型的形态特征是担子果由许多白色小管直立排列而成,菌丝体为一体系,同时具有简单分隔和锁状联合,担孢子薄壁、光滑、近椭圆形,管口的菌丝呈明显的树状分枝。

  • 标签: 云南 雪白啥宁管菌 分类
  • 简介:云南是我国生物多样高度丰富的地区之一,蕴藏着丰富的黏资源.根据作者的研究、复核和考证,作者汇录了目前已知的分属于6目10科33属的云南黏135种10变种,其中27种为云南省首次记录,团孢发网(StemonitisuviferaT.Macbr.)为中国新记录种.

  • 标签: 黏菌 云南 新记录
  • 简介:通过对黄褐筛(Cribrariaaurantiaca)和小筛(Cribrariamicrocarpa)的孢囊及囊被进行显微结构观察,为筛属黏分类提供了图鉴资料。

  • 标签: 黄褐筛菌 小筛菌 子实体 囊被网
  • 简介:初步研究了中国海南省的革,共发现37种革,其中绝大部分种类为海南首次报道。锗边刺革孔(Hymenochaeteochromarginata)为中国一新记录种,并对该种进行了描述。台湾丝齿(Hyphodontiataiwaniana)为大陆首次发现。名录中列出了每个种的标本信息。

  • 标签: 锗边刺革孔菌 木材腐朽菌 分类
  • 简介:综述了羊肚(MorchellaDill.exPers)的种类、成份及在食品和医药方面的开发应用情况.现在对该属有两种分类方法,一种将其分为28个种,另一种分为3或4个种,并且在分子生物学和生化上应用一些方法证明了羊肚属内只含少数几个种.在成分方面主要研究的是羊肚的多糖、氨基酸和脂肪类化合物,另外关于酶、吡喃酮抗生素、无机元素及其他成分也有报道.羊肚的开发利用主要侧重在食用方面,尤其是在羊肚的液体培养上;药理学研究上证明羊肚具有多种活性,主要是增强免疫力.

  • 标签: 羊肚菌 种类 化学成份 多糖 氨基酸 食用价值
  • 简介:利用有机生态对发酵床养鸡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有机生态制剂养鸡具有无臭味、无污染、可提高鸡的免疫力等优点,同时省工省饲料,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 标签: 有机生态菌 发酵床 养鸡 提高免疫力 无污染
  • 简介:采自吉林省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的冷杉产丝齿(Hyphodontiaabieticola)是中国新记录种,一般生于针叶树上。该种特征为子实体平伏,子实层体表面深赭色,具有长管状的囊状体和圆柱形至近腊肠形的担孢子。根据采集的材料对该种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显微结构绘图。

  • 标签: 冷杉产丝齿菌 木生真菌 分类 木腐菌
  • 简介:在对黑龙江省东部和南部地区木腐调查中,发现两种多孔:红斑波氏(PostialateritiaRenvall)和烟曲色干酪(TyromycesfumidicepsG.F.Atk),均为中国新记录种.前者发现于宁安市地下森林公园内的松树倒木上,后者采集自虎林市七虎林林场内的阔叶树上.根据采集的材料对其进行了详细描述和显微结构绘图,并对相似种进行了讨论.

  • 标签: 黑龙江省 多孔菌 分类
  • 简介:寄生真菌能寄生在其他真菌并抑制其生长这一特性,在防治病原真菌时显示巨大潜力。综述了近年来寄生真菌在寄生过程中的识别、信号传导、侵染机制等方面的研充进展,并讨论寄生真菌的应用前景。

  • 标签: 菌寄生真菌 识别 信号传导 侵染 水解酶
  • 简介:为掌握辽宁省的黏资源,在位于辽宁省宽甸县的白石砬子国家自然保护区和桓仁县的老秃顶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了黏标本的采集,并根据形态特征进行了鉴定;复核了吉林农业大学菌物研究所标本馆保存的辽宁省产的黏标本,明确了辽宁省已知黏5目8科24属90种,其中有5个属为辽宁省新记录属,有34个种为辽宁省新记录种。

  • 标签: 黏菌 新记录种 辽宁省
  • 简介:记载和描述了伞菌目(Agaricales)、小皮伞科(Marasmiaceae)、脉褶属(CampanellaHenn.)真菌3种,确认采自吉林省长白山地区的暗淡脉褶[Campanellatristis(G.Stev.)Segedin]为中国新记录种,并提供线条图。

  • 标签: 伞菌目 小皮伞科 暗淡脉褶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