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从苦楝(MeliaazedarachL)果中分得苦楝新醇(melianoninol,Ⅰ)、苦楝醇(melianol,Ⅱ)、苦楝醇(melianol,Ⅲ)、苦楝二醇(meliandiol,Ⅳ)、香草醛(vanillin,Ⅴ)和香草酸(vanillicacid,Ⅵ)。根据波谱(IR.MS.^1HNMR,^13CNMR)分析和理化常数测定,确定了它们的结构。其中苦楝新醇(Ⅰ)为新化合物,对菜青小虫有一定的拒食作用。

  • 标签: 苦楝果 苦楝新醇 苦楝醇 苦楝二醇 苦楝酮
  • 简介:摘要:黄芪是一种草本,也是膜荚黄芪的干根。分布于内蒙古,辽宁,吉林,河北。黄芪是一种临床上广泛使用的中药。它具有补气养阳,强身扶毒生肌,补水消肿的作用。常用的药物有:慢性咳嗽、哮喘、出汗、脉搏不足、食欲不振、肺虚。

  • 标签: 中药 黄芪 化学成份 药理活性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甘草的药理作用,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2015年4月-2016年2月,医院体检中心接待的80例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达法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各40例,分别口服安慰剂、甘草颗粒,持续4周,对比治疗前后血压、血液生化指标。结果治疗后,组内比较观察组FPG、2h-PG、TC、TG、LDL、HR、Hcy、CRP低于治疗前,组间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组内比较观察组HDL、脂联素高于治疗前,组间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草具有降血糖、抗炎、调节血脂作用。

  • 标签: 甘草 临床 化学成分 药理
  • 简介:黄芪属于豆科草本植物,在中医领域内黄芪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以及重要的临床价值,对于很多疾病的治疗都具有很好的作用。了解黄芪的化学,并对其药理活性进行研究,对于正确使用黄芪治疗各种临床疾病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就黄芪化学与药理活性这一问题进行研究。

  • 标签: 黄芪 化学成份 药理活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黄酮类化学分有着较高的医用价值,在保护心脑血管、抗氧化、抗炎症和抗癌方面都有着一定的作用,因此近几年关于黄酮类化学分的提取和开发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相关研究表明,蔬菜和水果中含有黄酮类化合物,因此通过合理的膳食搭配能起到抗氧化的作用。基于此,本文从黄酮类化合物的功能入手,首先分析食品中黄酮类化学的提取,然后探究食品中黄酮类化学比较和具体应用,希望可以借此给食品中黄酮类化学分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 标签: 食品 黄酮类化合物 提取 比较
  • 简介:从中国雪参中分离得到四种化合物Ⅰ、Ⅱ、Ⅲ和Ⅳ。经理化常数测定,水解及光谱分析,分别确定为人参皂甙Rg2(Ⅰ)、Rg1(Ⅱ)、Re(Ⅲ),Rb1(Ⅳ)。四种化合物均为首次从中国雪参中分离得到。

  • 标签: 中国雪参 人参皂甙 分离鉴定
  • 简介:<正>编钟是我国古代特有的重要的乐器,目前出土的西周到战国的编钟编镈巳超过四十组,1978年湖北省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2400年前的编钟规模最宏大,十二个半音齐备,可以旋宫转调,演奏多种古今乐曲,声律准确,音色优美,显示了我国高度的古代文明。编钟作为演奏乐器,其声学特性至关重要.编钟的声学特性主要决定于编钟的几何形状,结构尺寸和制作的材料,编钟作为双音乐器,钟声的音高和音色还与敲钟的位置和敲钟的工具和手法紧密相关①本文在对曾

  • 标签: 我国古代 正鼓音 曾侯乙墓 曾侯乙编钟 古代文明 湖北省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同炮制法对中药地黄中所含化学分的影响。方法依据中国药典所记载的清蒸-九蒸九晒法将生地黄制取成不同批次的地黄炮制品,并利用HPLC法对各批次的地黄炮制品的主要化学分环烯醚萜类、毛蕊花糖苷以及5-羟甲基糠醛(5-HMF)的含量变化进行检测。结果益母草苷和梓醇的含量随着蒸晒次数增加而呈现下降;而地黄苷A和D却与之相反,随着蒸晒次数增加而呈现升高;毛蕊花糖苷的含量随着蒸晒次数增加而呈现下降;然而5-HMF含量随着蒸晒次数增加而呈现升高。结论对于地黄采取不同炮制方法后,其化学分会发生显著变化并因此而影响药效,因此临床上需要针对不同使用途径而应用相应的炮制方法以提高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 标签: 地黄 炮制方法 化学成分 影响
  • 简介:通过茶树品种、叶片龄期及叶片化学对茶树内生真菌分布影响的研究,发现:(1)在供试的4个荼树品种中,黄旦的内生真菌分离频率达100%,而福云六号只有7.5%,表明茶树品种不同或遗传背景不同,其叶片中内生真菌的发生存在明显差异。(2)随着茶树叶片的成熟,叶片中内生真菌的种类与数量逐渐增多,与叶片龄期呈正相关,叶片龄期影响茶树内生真菌的种群结构。(3)不同龄期叶片水浸提液对Colletotrichum、Pestalotiopsis、Guignardia三种茶树上的主要内生真菌的生长产生不同的影响;在PDA培养基中添加15%的茶多酚,对此3种内生真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抑制程度有所不同,表明茶树叶片的化学是影响内生真菌分布的重要因素之一。

  • 标签: 茶树 内生真菌 品种 叶片龄期 化学成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地锦草的化学分。方法采用硅胶、聚酰胺和SephadexLH-20柱色谱分离,通过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确定结构。结果从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萃取部分分得8个化合物,其结构分别鉴定为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Ⅰ)、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Ⅱ)、山柰酚-3-O-β-D-葡萄糖苷(Ⅲ)、槲皮素(Ⅳ)、短叶苏木酚(Ⅴ)、槲皮素-7-O-β-D-葡萄糖苷(Ⅵ)、紫云黄芪苷-6″-O-没食子酸酯(Ⅶ)、槲皮素-3-O-α-L-吡喃鼠李糖(1→6)-β-D-吡喃半乳糖苷(Ⅷ)。结论化合物Ⅲ,Ⅵ,Ⅶ和Ⅷ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 标签: 地锦草 化学成分 黄酮 短叶苏木酚
  • 简介:从泽泻(Alismaorientalis(Sam.)Juzep)块茎中分离得到六个化合物,经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胡萝卜甙(1),1-二十二醇(2)。尿嘧啶核苷(3),β-谷甾醇(4),胡萝卜甙6′-O-硬脂酸酯(5),卫矛醇(6)。

  • 标签: 泽泻 化学成分 尿嘧啶核苷 卫矛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究睡莲科芡属植物芡(EuryaleferoxSalisb.)的成熟种仁芡实的化学分,为阐明其有效成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95%甲醇回流提取,通过硅胶、PharmadexLH-20凝胶、RP-18反相柱层析进行分离,利用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从中分离鉴定了7个化合物和1个含有2个化合物的混合物,它们的结构分别为:环(脯-丝)(1)、环(异亮-丙)(2)、环(亮-丙)(3)、5,7,4′-三羟基-二氯黄酮(4)、5,7,3′,4′,5′-五羟基二氢黄酮(5)、异落叶松树脂醇-9-O-β-D-吡喃葡萄糖苷(6)、α-生育酚(7)、β-生育酚(8)和昏生育酚(9)。结论:化合物1为首次从自然界分得,化合物2—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 标签: 芡实 化学成分
  • 简介:目的:研究四川理县羌族地区产我国重要中药材羌活的化学分,并比较与其他产地该药材之间的成分差别。方法:运用各种分离材料和方法分离羌活根的化学分,采用波谱技术鉴定其结构。结果:从羌活根的70%丙酮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经波谱解析分别鉴定为:notoptol(Ⅰ)、羌活醇(Ⅱ)、紫花前胡苷(Ⅲ)、镰叶芹二醇(Ⅳ)、(10E)1,10-heptadecadiene-4,6-diyne-3,8,9-triol(Ⅴ)、10-hydroxyverbenon(Ⅵ)、(+)-bornylferulate(Ⅶ)、孕甾烯酮醇(Ⅷ)、香草酸(Ⅸ)、香豆酸(Ⅹ)、反式阿魏酸(Ⅺ)和9,12-octadecadienoicacid(Z,Z)-(2,2-dimethyl-1,3-dioxolan-4-yl)methylester(Ⅻ),化合物Ⅰ-Ⅳ、Ⅶ和Ⅷ是其主要成分,化合物Ⅴ-Ⅶ和Ⅹ、Ⅻ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结论:四川理县产羌活的化学分与其他产地的有所区别。

  • 标签: 羌活 伞形科 香豆素 多炔类化合物 单萜酯
  • 简介:目的:研究岩黄连(CorydalissuxicolaBunting)的化学分。方法:采用、硅胶低压柱层析、制备性薄层层析和重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舍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从岩黄连中分离得到14个化舍物,分别为:去氢岩黄连碱(dehydrocavidine,1)、黄连碱(coptisine,2)、齐墩果酸(oleanolicacid,3)、刺檗碱(oxvacanthine,4)、胡萝卜苷(daucosterol,5)、别隐品碱(allocryptopine,6)、β-谷甾醇(β-sitosterol,7)、白桦脂醇(betulin,8)、环桉烯醇(cycloeucalenol,9)、白桦脂酸(betulinicacid,10)、β-香树脂醇乙酸酯(β-amyrinacetate,11)、小檗碱(berberlne,12)、四氢掌叶防己碱(tetrahydropalmatine,13)、巴马汀(palmatine,14)。结论:化合物3—11、14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 标签: 岩黄连 去氢岩黄连碱 黄连碱 别隐品碱 巴马汀
  • 简介:目的:对栀子(GardeniajasminoidesEllis)的化学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不同柱色谱技术进行分离,通过波谱分析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14个化合物,其中6个为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croymbosin(1)、槲皮素(2)、芦丁(3)、umuhengerin(4)、nicotiflorin(5)、异槲皮苷(6);8个为有机酸类,分别为绿原酸(7)、3,4-二咖啡酰奎宁酸(8)、3-咖啡酰-4-芥子酰奎宁酸(9)、3-咖啡酰-4-芥子酰奎宁酸甲酯(10)、3-咖啡酰-5-芥子酰奎宁酸甲酯(11)、3,4-二咖啡酰-5-(3-羟-3-甲基)戊二酰奎宁酸(12)、3,5-二咖啡酰-4-(3-羟-3-甲基)戊二酰奎宁酸(13)、原儿茶酸(14)。结论:化合物2~6和14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2,3,5,6和14系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 标签: 栀子 化学成分 黄酮类 有机酸类
  • 简介:目的:研究石刁柏根茎的化学分,为阐明其有效成分提供依据.方法:利用硅胶、ODS和SephadexLH-20柱色谱进行分离,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从其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α—D—fructofuranose—1,2’:2,1’-β-D—fruclofuranosedianhyclride(1)、1,3-O-di—trans-p-coumaroylglyceml(2)、二十四烷酸(3)、山柰素-4’,7-二甲醚(4)、芦丁(5)、槲皮素(6)、5-羟甲基-糠醛(7)、L-天门冬酰胺(8)、咖啡酸(9)、阿魏酸(10)、肌苷(11)、正丁基-β-D-吡喃果糖苷(12)、乙基-β-吡喃果糖苷(13)、蔗糖(14)。结论:化合物1为新天然产物,2,4,7,10~13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 标签: 石刁柏 化学成分
  • 简介:目的:对大枣的化学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及聚酰胺柱层析等色谱技术分离并纯化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技术鉴定其结构。结果:从大枣的水提取物和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S,3S,4R,8E)-2-[(2’-R)-2’-羟基二十四烷酰胺]18.十八烯-1,3,4-三醇(1)、1-O-β—D-吡喃葡萄糖-(2S,3S,4R,8E)-2-[(2’R)-2’-羟基二十四烷酰胺]8-十八烯-1,3,4-三醇(2)、2α-羟基齐墩果酸(3)、2α-羟基乌苏酸(4)、3β,6β豆甾烷-4-烯-3,6-二醇(5)、伊谷甾醇(6)、胡萝卜苷(7)、十七烷酸(8)、二十四烷酸(9)、芦丁(10)、D-葡萄糖(11)。结论:化合物1和2为首次从枣属植物中分得的神经酰胺及脑苷脂类化合物,化合物4、5、8和9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 标签: 大枣 神经酰胺 脑苷脂 化学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