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索来源于人的表皮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为其进一步作为皮肤组织工程中的种子细胞或临床应用奠定前期研究基础。方法取3~9岁健康儿童包皮环切术后包皮,经分离酶处理分离真表皮,再将表皮以胰蛋白酶消化为细胞悬液,分别接种于有血清培养基DMEM和无血清培养基K-SFM中进行细胞培养,观察表皮细胞生长融合情况及克隆形成率。结果表皮细胞在DMEM和K-SFM培养液中均能融合成片,但在K-SFM中的融合成片时间明显短于在DMEM中所需时间;在K-SFM中2周时克隆形成率显著高于在DMEM中的克隆形成率。结论两步酶法分离表皮细胞接种于K-SFM中培养,是一种简便有效的表皮细胞分离培养方法

  • 标签: 表皮 细胞分离 细胞培养技术 血清
  • 简介:东方田鼠(MicrotisfortisBuechner)作为一种野生鼠,具有天然的抗日本血吸虫感染的特性,本文就东方田鼠的精子体外培养、冷冻、复苏做了初步的研究.

  • 标签: 东方田鼠 精子 体外培养 冷冻复苏
  • 简介:应用多聚酶链反应(PCR),直接从SIV感染的猴艾滋病(SAIDS)模型猴的外周血淋巴细胞总DNA中扩增出767bp的SIV核心蛋白P27基因片段。扩增产物经EcoRI及SalI双酶切后,克隆入相同酶切的表达质粒pBV^220中,获得含SIV核心蛋白基因片段的重组质粒pBVSG.并进行DNA序列分析,用该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DHBa经筛选,增殖及42℃温度诱导,SDS—PAGE表明外源基因表达蛋白含量占菌体总蛋白14.5%,Western-blot证实表达产物能被SIVP27单克隆抗体及SAIDS模型猴血清中特异性抗体识别。

  • 标签: 猴免疫缺陷病毒 核心蛋白基因 大肠杆菌 表达
  • 简介:大便失禁属于肛肠科疑难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大便失禁治疗方法繁多,疗效尚不肯定,作用机制尚不明确,因其动物模型尚不成熟导致动物实验等基础研究欠缺。本文总结、整理国内外几种典型的大便失禁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进行了深入阐述,为今后大便失禁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 标签: 肛门失禁 大便失禁 动物模型 疾病模型
  • 简介:参照人的T细胞分离方法用于猪T细胞分离,经二次绵羊红细胞分离的T细胞,用PHA从功能上鉴定获得纯度很高的T细胞,能进一步用于有关T细胞方面研究。

  • 标签: T细胞 绵羊红细胞 分离方法 鉴定 PHA 研究
  • 简介:目的建立一种研究肠上皮细胞的体外模型—小肠类器官培养体系,探索其相关病理检测技术方法,为肠道相关疾病的体外研究提供便利平台。方法将小鼠肠上皮隐窝分离并培养成小肠类器官,体外模拟肠上皮的生长发育过程。通过制作石蜡切片,探索应用免疫组化技术以及基于基质胶中类器官三维水平免疫荧光技术对相应的增殖与分化信号进行检测。结果探索并建立了小肠类器官体外培养体系,应用石蜡切片免疫组化技术与三维水平免疫荧光技术能够准确检测小肠上皮结构的生长发育状态。结论小肠类器官体外培养体系的建立与免疫检测技术的应用,将逐渐使其成为人们研究肠道相关疾病最为有利的技术手段。

  • 标签: 小肠类器官 石蜡切片 免疫组化 免疫荧光 小鼠
  • 简介:目的比较实验大鼠泰泽菌检测方法─nested-PCR、IFA、免疫抑制诱发试验-触片染色镜检和组织病理学诊断.方法根据泰泽菌16SrDNA合成引物,对16个菌株作nested-PCR扩增并进行特异性、敏感性试验、验证.将此PCR应用于20只免疫抑制Wistar大鼠和5只非免疫抑制SD大鼠泰泽菌检测,并作IFA、常规细菌学检测和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nested-PCR中仅有泰泽菌出现196bp特异性扩增条带;而15株非泰泽菌均未出现此扩增条带.该PCR能检出10pg泰泽菌DNA.将此PCR应用于大鼠泰泽菌检测,结果未检出阳性样品.nested-PCR与常规细菌学检测、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相一致.采用IFA方法,以购得的大鼠泰泽菌抗原片对上述25份大鼠血清进行检测,结果有6份血清产生非特异性反应.结论采用IFA对动物群进行筛查出现阳性结果,须采用免疫抑制诱发试验、PCR和组织病理学诊断技术组合进一步验证.本研究建立的nested-PCR方法,特异、敏感、快速,结合组织病理学诊断技术对实验动物泰泽菌感染可做出精确诊断.

  • 标签: 大鼠 泰泽菌 芽孢杆菌 聚合酶链反应 荧光抗体技术 检测方法
  • 简介:关于阿拉伯数字使用方法  1.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用阿拉伯数字,如20世纪80年代。年份必须用全称,如:1989~1991年,不能写成1989~91年。  2.计量和统计数字用阿拉伯数字。如0.5、30年、2万台、3个人、1/3、10多万  3.序数词和编号中的数字用阿拉伯数字。如:新外大街86号、13次特快、第2卷、第5页、第11届。  4.书写小数点前或后四位以上数字,采用三位分节法,即从小数点起向左或右每3位为一节,节与节之间空1/4格,废弃传统的千分撇法。如:2,431改为2431。但年份、页数、部队番号、仪表型号、标准号等不用三位分节法。  5.数字或百分数为“0”时均写“0”,而不写0.0或0%等。  6.多位数不能折开移行。

  • 标签: 使用方法 数字使用 阿拉伯数字
  • 简介:目的建立一种能在临床上快速、准确地检测大鼠疑似泰勒氏病毒(Theiler’s-likevirusofrats,TLV)的方法,采用TaqMan探针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技术,特异性针对TLV病毒核酸进行检测。方法通过基因合成序列作为质粒标准品的模板,同时选择特异性的序列在3622~3729nt处,设计一对引物和TaqMan性探针,优化反应体系及条件,进行qPCR扩增,从而建立TLVTaqMan探针qPCR方法,并对其灵敏度、稳定性和特异性进行评价。结果建立的TLVqPCR检测方法,标准曲线线性关系良好,R~2值可达到0.99,灵敏性最低能够检测到10个拷贝数/μL,对比普通PCR方法,高出其100倍;对其他常见大鼠病毒均无非特异反应;重复性良好,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均小于1%。结论利用TaqMan探针建立快速检测TLV的荧光定量PCR方法,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等特点。

  • 标签: 大鼠 疑似泰勒氏病毒 TAQMAN 荧光定量PCR
  • 简介:目的研究人类疾病模型小鼠的可遗传生物学特性,建立品系的标准化维持方法.方法选用FVB/TgN、MRL/Mpj和SAMP1/Ka三个疾病模型小鼠品系作为代表性实验对象,通过测定生长曲线、RAPD同工、酶电泳、行为学试验等方法,找出三个品系相对于各自对照品系的不同特征,并建立了标准化检测指标作为维持方法的依据.结果MRL/Mpj的生长曲线相对于对照品系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FVB/TgN、MRL/Mpj、SAMP1/Ka等三个品系的RAPD图谱在阳性引物及扩增出的条带方面均不一致;同工酶电泳的结果表明不同品系的个体之间表型不完全相同;行为学试验更从多方面直观地显示了各品系的不同特征.结论人类疾病模型小鼠除了用常规检测方法外,还应建立各品系在生长曲线、RAPD、同工酶电泳、行为学试验等方面的特殊检测方法,及时检测模型小鼠品系的独特性状并作为保种依据,以避免遗传漂变的发生.

  • 标签: 疾病模型 标准化 人类 同工酶电泳 生长曲线 RAPD图谱
  • 简介: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cardiovascularcomplicationsofdiabetes,CCD)是糖尿病患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其中糖尿病心肌病(diabeticcardiomyopathy,DC)是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对于分析糖尿病心肌病的机制、早期诊断以及改进和优化治疗,心脏功能评估起到重要桥梁作用,而糖尿病动物模型直接或间接反映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是一个良好的研究载体。本文旨在综述国内外糖尿病动物模型心脏功能评价的重要方法

  • 标签: 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 糖尿病心肌病 心脏功能 模型 动物
  • 简介:目的研制一种对嗜肺巴斯德杆菌表现出强选择作用的选择性培养基,用于该菌的常规检测。方法药敏试验及抗生素最小抑菌浓度测定。结果研制了嗜肺巴氏杆菌选择性培养基(PPSM培养基)及嗜肺巴斯德杆菌增菌液(PP肉汤)。嗜肺巴斯德杆菌在PPSM培养基上,37℃48h培养,形成1mm左右,凸起、湿润、灰黑色并有金属光泽的特殊菌落;对表皮葡萄球菌和大肠埃氏菌的抑制率为100%,对变形杆菌的抑制率为76%,并能抑制其迁徙生长;通过PP肉汤增菌培养,PPSM培养基使SPF小鼠粪便中嗜肺巴斯德杆菌检出率从0增至67.2%;用小鼠咽拭子接种该培养基,其初代培养物几乎为纯培养物。结论该培养基对嗜肺巴氏杆菌具有较强的选择作用,使用该培养基对嗜肺巴氏杆菌进行检测可以简化检测程序、防止漏检、在不处死动物的情况下对嗜肺巴斯德杆菌进行常规监测。

  • 标签: 嗜肺巴氏杆菌 小鼠 巴斯德 肉汤 咽拭子 表皮葡萄球菌
  • 简介:目的为了获得组织结构完整、功能正常的子宫内膜样本以进行胚胎着床的体外研究。方法作者比较了剪碎法、刮取法和挤压法取得子宫内膜的效果。结果挤压法得到的小鼠子宫内膜呈圆形条状;子宫内膜组织结构完整,具有内膜上皮并包含腺体、血管的基质;意外发现子宫系膜侧的子宫内膜缺损。结论挤压法是获取子宫内膜进行相关研究的理想方法

  • 标签: 子宫内膜组织 小鼠 缺损 取法 正常 体外研究
  • 简介:目的:开发一种新的培养人胚胎干细胞(hESCs)的包被基质,使hESCs的培养更加简便。方法用甲醇固定的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EF)作为包被基质,人胚胎干细胞系X-01在该基质上生长,每隔5~6d传代一次,培养10代后,对人胚胎干细胞特性进行检测,包括细胞形态、碱性磷酸酶染色、相关多能性基因的表达和分化能力。结果hESCs在新的基质上生长良好,经10次传代后仍能保持典型的hESCs克隆形态。碱性磷酸酶染色阳性,免疫荧光染色Oct4、SSEA4、Tra-1-60为阳性,体外分化可形成拟胚体。结论此种固定的基质可以大量制备,长期保存,并可以长期维持hESCs的未分化状态,为人胚胎干细胞的体外扩增探索出了一个新的途径。

  • 标签: 人胚胎干细胞 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 甲醇固定 基质 MEF蛋白质复合物
  • 简介:目的建立CAR杆菌的PCR监测方法,筛查国内部分实验动物样本中CAR杆菌携带状况。方法利用CAR杆菌的特有16SrRNA基因序列片段267bp设计引物,通过从日本实验动物中央研究所获取的CAR标准株DNA,建立实验动物CAR杆菌16SrRNA基因PCR监测方法。结果利用建立的CAR杆菌16SrRNA基因PCR监测方法对国内455份实验动物样本进行筛查,未检出CAR杆菌感染。结论建立了敏感性好,特异性高的实验动物CAR杆菌PCR监测方法,未见动物携带CAR杆菌。

  • 标签: 实验动物 CAR杆菌 16SrRNA PCR
  • 简介:目的以大鼠胆源性胰腺炎模型为对象,比较国外相关的评分标准,探讨这一实验模型合理,准确的病理学评定方法方法48只SD大鼠分善宁(16只),对照(21只)和假手术(11只)不同处理组,胰胆管内注射牛磺胆酸的诱发大鼠急性坏死型胰腺炎,参照Schmidt等普通病理学评分标准并加以改进,结合电镜超微结构观察等,评定不同标准的病理组织学评分的准确性。结果急性坏死型胰腺炎大鼠解剖时见大量红色腹腔渗液,最多者达体重的6%;光镜下见胰腺组织明显出血,腺细胞坏死;小叶破坏,结构紊乱,小叶间隔大量红细胞;肝脏,心脏,肺和肾脏也出现组织充血,出血等,不同处理组的4项组织学评分标准显示Schmidt方法不能显示组间出血的严重程度,炎症,水肿,坏死3项过于繁冗。以高倍镜下间隔红细胞数平均值和分级评分比较,组间出血显示显著性差异。结论1)腹腔大量红色渗液,胰腺组织出血坏死,微血管内微血栓形成和胰外多器官损伤等是这一模型的特征;2)在简化Schmidt评分标准中水肿,坏死,炎症等3项和出血指标以及间隔红细胞数和分级统计的基础上,作者提出新的标准,以更为准确合理地评定大鼠急性坏死型胰腺炎的病理组织学特征。

  • 标签: 大鼠 急性坏死型胰腺炎 病理特征 评定方法
  • 简介:目的以基因工程技术制备猴免疫缺陷病毒(SIV)的SIV30蛋白作为抗原诊断试剂,建立免疫梳方法(IC)用于特异性检测实验猴血清中抗SIV的抗体IgG。方法应用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构建SIVSIV30基因的重组表达质粒,并在感受态细胞BL21中表达,将该重组蛋白纯化后作为诊断抗原,建立免疫梳标准化检测程序,并应用于临床检测。结果最佳抗原包被量为0.02mg/mL;制备好的IC均能够特异性检测到相应的SIV阳性血清而不与其他病毒血清间发生交叉反应,表明该检测方法特异性强;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SIV30蛋白能够敏感地检测到1∶400倍稀释的SIV阳性血清;稳定性和重复性试验结果表明,同一样品重复检测3次,变异系数(CV)均小于10%;利用该检测方法在对10份可疑猴血清样品进行检测,IC与ELISA检测结果

  • 标签: 猴免疫缺陷病毒 SIV30蛋白 免疫梳 快速检测方法 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