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护理新模式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于2015年5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护理部参加科室查房80次,依据查房模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依据传统模式进行查房,观察组实施护理新模式,比较患者对不同护理模式的感受。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查房的各项指标的感受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经检验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跨科室查房、医护联合查房护理新模式,可显著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护理 查房 新模式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结合家庭护理干预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0年1月1日至2021年1月31日接受治疗的106例儿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人性化护理结合家庭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家庭护理满意度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的基础护理、事故风险管理、病房护理、病历书写得分、家庭成员对护理服务的总体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1,P<0.05);研究组静脉炎、液体外渗及其他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儿科护理中个性化护理与家庭护理相结合,可以有效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家庭满意度,同时减少儿童不良反应。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家庭护理 儿科护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喉癌患者术后的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总结我院25例喉癌患者术后伤口、饮食及心理护理。结果通过护理,25例患者住院第20-25d好转出院,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针对患者的病情、心理特征、术后要注意和需要解决的护理问题,从而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喉癌 全喉切除 部分后切除 术后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专科护理在慢性高原性心脏病伴肺动脉栓塞护理中的作用分析。方法:本次调研时间在2020.1-2020.12期间,所选取病人例数为慢性高原性心脏病伴肺动脉栓塞病人,本次调研共计纳入病人例数为(90)例。参与本次调研病人均接受对症治疗与护理,按照护理方案进行分组,共分为2个小组,每组所纳入病人为(45)例。按照护理方案进行命名,分别为(研究组)、(常规组)。常规组对病人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则采用专科护理。总结、探讨护理结果。结果:对比组护理配合程度低于研究组,两组差异明显,P值

  • 标签: 专科护理 慢性高原性心脏病 肺动脉栓塞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性创伤骨科患者围术期采取人性化护理联合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遴选本院2021年12月~2022年12月骨科收治的70例急性创伤患者,采用信封法分为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n=35)和观察组(实行人性化护理联合心理干预,n=35),然后比较分析2组的负性情绪、心理弹性、生理应激性及满意度。结果护理前,2组负性情绪、心理弹性及生理应激性对比无显著差异;护理后,观察组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各分量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对骨科患者采用心理护理联合人性化护理护理满意度突出,患者负面情绪逐渐改善与消退,预后效果与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 标签: 心理护理 人性化护理 骨科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采血车上对血液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针对2016年1月至2016年7月我站流动采血车在风险评估、人员培训等环节,比较风险管理前后护理满意度及献血不良反应发生人数。结果风险管理后采血人员不良反应发生人数显著少于风险管理前人数且采血者对满意程度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管理前评分(P<0.05)。结论采血中的风险管理要注重采血前的质量控制、采血环境监测、感染控制,同时,也要加大医务人员理论与技能学习。

  • 标签: 采血车 采血 护理风险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通过临床观察高通透性聚砜膜F60滤过器进行血液透析滤过对尿毒症患者小分子溶质和β2微球蛋白(β2-m)的消除作用及对抗感染腔消毒方法和血滤机消毒方法改进的护理,总结出血液透析滤过能有效消除小分子、中分子尿毒症毒物,与普通透析技术相比,患者有较好的耐受性,提高了透析效率。另一方面,对于延长抗感染腔使用寿命和减少血滤机故障率的出现,降低费用成本,具有临床实际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血液透析滤过 高通透性聚砜膜 Β2微球蛋白 抗感染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临床护理路径在肝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讨论。方法选择在2015年1月至2015年10月期间于我院进行肝癌手术的患者74例,将其依据不同的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卧床时间皆短于对照组,且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上述各组间数据差异的对比皆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7.3%显著优于对照组73.0%,数据差异经检验有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可降低肝癌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对其生命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肝癌手术 护理满意度
  • 作者: 魏晓琼 夏秋萍 罗玲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01-09
  • 出处:《护理前沿》2023年1期
  • 机构:乐山市市中区中医医院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骨科患者围术期采取围术期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遴选本院2022年1月~12月骨科收治的70例患儿,采用信封法分为对照组(2022年1月~6月实行常规护理,n=35)和观察组(2022年7月~12月实行围术期优质护理,n=35),然后比较分析2组的负性情绪、心理弹性、生理应激性及满意度。正态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结果护理前,2组负性情绪、心理弹性及生理应激性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各分量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14%)显著高于对照组(80.00%)(P<0.05)。结论对骨科手术患儿实施围术期优质护理观念干预,可以减少院内感染,缩短患儿住院时间、手术时间,降低住院费用。

  • 标签: 优质护理 骨科手术 患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护理的干预效果。方法:将医院收治的8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抽签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实验组行早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生活质量、心理状态、护理依从率。结果:护理后,实验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与Fugl-Meyer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77、3.218,P<0.05);护理后,实验组心理状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037、10.582,P<0.05);护理后,实验组生活质量5个项目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59、12.293、9.139、10.777、11.868,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20,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运用早期康复护理内容,护理效果明显,能促使患者的病情尽快改善,提高生活质量,满足患者的需求,使他们对护理的满意度更高。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 脑卒中 运动功能
  • 简介:摘要实习是学校教育的深化和延续,是将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知识相结合的纽带。带教质量的高低影响着护理人才的培养效果。而儿科专业性强,涉及面广,病情变化快,临床带教存在诸多问题和难点。现就儿科带教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 标签: 儿科护理实习生 带教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标准化镇静护理在ICU有创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2018年2月-2018年8月来我院就诊的78例ICU有创通气患者为研究对象,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设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常规镇静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标准化镇静护理。统计临床疗效。结果统计后,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53.85%相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9.74%显著增高,组间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标准化镇静护理在ICU有创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给予有针对性的安全护理,提高了治疗总有效率,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 标签: 标准化镇静护理 ICU 治疗总有效率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