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肝内胆管细胞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是仅次于肝细胞癌的肝脏原发恶性肿瘤,近几年发病率逐渐增加。根据大体形态和生长方式,可将ICC分为肿块型、胆管内生长型和沿胆管浸润型,其中以肝肿块型胆管细胞癌(intrahepatic mass-forming cholangiocarcinoma,IMCC)最常见。由于治疗方式和预后表现有别于其他肝脏恶性肿瘤,因此,较早且较准确的诊断对选择最佳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MRI目前是治疗前对ICC进行诊断、分期和预后评估的首选影像检查方法。尤其是多模态MRI技术,可以综合各模态的优点,反映肿瘤组织微观结构的改变,有助于肿瘤的定性诊断及肿瘤微环境的评估,从而间接反映肿瘤的恶性程度、浸润范围等与预后相关的一系列特征。常用的多模态MRI技术包括扩散加权成像、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等。现对多模态MRI的不同技术及其在ICC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多模态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 肝内肿块型胆管细胞癌 诊断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感染性休克患者下腔静脉塌陷指数(IVCci)与全心舒张末期容积指数(GEDI)、心指数(CI)、每搏量变异(SVV)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符合纳入标准的感染性休克患者,进行以早期目标导向治疗(EGDT)为目标的动态血流动力学监测液体反应评估为指导的限制性液体复苏,6 h后记录超声参数与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CCO)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56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中男35例,女21例,年龄(45.6±3.8)岁,下腔静脉塌陷指数(IVCci)与GEDI、CI、SVV系数分别为-0.445、-0.571、0.451,IVCci与GEDI、CI负相关,与SVV是正相关。结论超声检测感染性休克患者下腔静脉塌陷指数与GEDI、CI、SVV有相关性。

  • 标签: 感染性休克 下腔静脉塌陷指数 脉搏指示连续心排出量 液体复苏
  • 简介:摘要目的依据大数据分析探索如何有效选择重点监管对象和质控指标,尝试建立依据数据分析精准定位质控管理方向和策略的科学质控管理体系。方法对2018年四川省155家哨点医院超声医学科的25个质控指标进行多元统计分析。首先对质控指标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索指标之间是否存在共线性;其次用主成分分析法将多元质控数据投影到主平面,进行异常值探索并采用最小协方差聚类判别(MCD)算法给出统计差异的95%可信区间;最终根据主成分的得分图得到医院的聚类信息以及根据主成分的载荷图发现对探测聚类贡献度最大的质控指标集。结果MCD算法可以明确指出在同级医疗机构中超声质控指标异常分布的医院。如华西二院,其第二主成分明显高于其他三级甲等医院,结合载荷图发现其低年资医师人数和硕士以上学历人员远高于其他医院,表示其人才储备最丰富。其中有6家三甲医院、7家三乙医院、6家二甲医院、6家二乙及其他医院得分异常,为重点监管对象。载荷图中的主要差异指标进行成分分析显示:年龄25~35岁的医师占比、住院医师占比、学士学位占比是三甲医院质控评价差异的主要原因;超声检查中门诊患者占比、超声检查中住院患者占比、年龄36~45岁的医师占比和病理符合率是三乙医院质控评价差异的主要原因;学士学位医师占比、学士以下学历医师占比、年龄>45岁的医师占比和超声科医患比是二甲医院质控评价差异的主要原因;年龄35~45岁的医师占比和门诊占比是二乙及其他等级医院质控差异的主要原因。结论基于大数据分析各级医疗机构超声质控数据可以精准定位质控管理对象和质控监管具体指标。

  • 标签: 超声医学 质量控制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业余马拉松运动员左心室收缩功能。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在杭州市招募的业余马拉松运动员59例,根据参加马拉松运动时限分为A组(参加马拉松运动时间>2~5年)和B组(参加马拉松运动时间>5年);另选取同期在医院体检健康志愿者31例为对照组。使用常规超声心动图结合二维斑点追踪技术测量受检者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d)、舒张末期左室后壁厚度(PW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相对室壁厚度(RWT)、左室舒张末期质量(LVM)、左室舒张末期容积(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ESV)、每搏量(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GLS)及整体圆周应变(GCS);对A组和B组受检者在完成全程马拉松运动前、运动后1 h和运动后第4 d分别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组IVSd、PWd、LVEDd、RWT、LVM显著增高(均P<0.05);与对照组及A组比较,B组IVSd、PWd、LVEDd、RWT、LVM、EDV、ESV、SV显著增高(均P<0.01)。三组间L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运动前GL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GC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比较,B组运动前、运动后1 h、运动后第4 d GLS及运动后1 h GCS显著降低(均P<0.05)。组比较:A组及B组运动后1 h GLS较运动前、运动后第4 d显著降低(均P<0.05);B组运动后1 h GCS较运动前显著降低(P<0.05)。结论长期参加马拉松的业余运动员左心室纵向应变显著降低,全程马拉松运动后出现左心室收缩功能短暂下降。

  • 标签: 超声心动描记术 马拉松 心室功能,左 斑点追踪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