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缺氧条件下,曲美他嗪(Trimetazidine,TMZ)对胆管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使用人正常肝内胆管细胞HIBEpiC构建胆管细胞缺氧模型,分为CON组、CoCl2组(150 μmol/L CoCl2)和CoCl2+TMZ组(TMZ预处理2 h+150 μmol/L CoCl2);流式细胞技术检测胆管细胞凋亡率、活性氧(ROS)水平、线粒体膜电位水平,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胆管细胞核因子红系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抗凋亡蛋白B细胞淋巴瘤-2(bcl-2)、半胱天冬酶-3(Caspase-3)蛋白表达。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内两两比较采用Sidak t检验。结果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CoCl2组细胞凋亡率(13.86±1.47)明显高于CON组(1.15±0.26),CoCl2+TMZ组(7.30±0.59)细胞凋亡率则明显低于CoCl2组(F=93.493,P<0.05);CoCl2组细胞内ROS水平(46.84±5.83)显著高于CON组(9.19±0.53),CoCl2+TMZ组(25.69±6.04)显著低于CON组(F=29.612,P<0.05);CoCl2组线粒体膜电位水平(12.86±0.98)显著低于CON组(1.07±0.83),CoCl2+TMZ组(6.58±0.89)显著高于CON组(F=129.070,P<0.05)。CoCl2组的Nrf2、HO-1蛋白表达水平(0.617±0.042、0.895±0.036)高于CON组(0.229±0.020、0.430±0.037),TMZ预处理后(0.884±0.046、1.028±0.037)显著高于CoCl2组(F=151.190、147.650,P<0.05);CoCl2组bcl-2蛋白表达水平(0.344±0.034)低于CON组(0.803±0.055),CoCl2+TMZ组(0.612±0.050)显著高于CoCl2组(F=48.337,P<0.05);CoCl2组Cleaved Caspase-3表达水平(0.982±0.049)高于CON组(0.432±0.039),TMZ预处理后(0.630±0.053)显著低于CoCl2组(F=68.626,P<0.05)。结论缺氧条件下,曲美他嗪通过降低胆管细胞ROS产生,提高线粒体膜电位,抑制氧化应激及细胞凋亡发挥保护作用。

  • 标签: 胆管细胞 曲美他嗪 氧化应激 凋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HIV感染急性期(acute HIV infection, AHI)和慢性期(chronic HIV infection, CHI)外周血滤泡辅助性T细胞(circulating T follicular helper cell,cTfh)的动力学变化及对B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从北京佑安医院男男性行为高危筛查队列中筛选HIV感染者和HIV阴性的健康对照者(healthy controller, HC)。采用流式分析方法,分别检测AHI、CHI和HC组cTfh细胞和B细胞亚群的比例和数量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HC相比,cTfh细胞比例在AHI显著升高并持续至CHI,但AHI和CHI无显著差异(AHI vs HC:2.09±1.48 vs 0.26±0.38,t=5.25,P<0.001;CHI vs HC:2.26±1.35 vs 0.26±0.38,t=6.25,P<0.001;AHI vs CHI:2.09±1.48 vs 2.26±1.35,t=0.40,P=0.449)。B细胞各亚群中,活化记忆B细胞(activated memory,AM)、组织样记忆B细胞(tissue-like memory, TLM)和浆母细胞(plasmablast,PB)的比例在AHI和CHI均显著升高[AM(AHI vs HC:3.59±1.77 vs 0.83±0.44,t=6.65,P<0.001;CHI vs HC:3.99±2.49 vs 0.83±0.44,t=5.46,P <0.001);TLM(AHI vs HC:11.05±4.96 vs 1.30±0.93,t=8.45,P<0.001;CHI vs HC:13.91±6.59 vs 1.30±0.93,t=8.28,P<0.001);PB(AHI vs HC:3.01±2.50 vs 0.43±0.26,t=4.47,P<0.001;CHI vs HC:1.88±1.57 vs 0.43±0.26,t=3.97,P<0.001)],静息记忆B细胞(resting memory, RM)和初始成熟B细胞(naïve mature, NM)在AHI和CHI较HC显著下降[RM(AHI vs HC:20.06±9.74 vs 25.43±10.91,t=1.70,P=0.040;CHI vs HC:15.70±8.47 vs 25.43±10.91, t=3.29,P=0.003);NM(AHI vs HC:55.71±13.88 vs 66.26±11.71,t=2.90,P=0.004;CHI vs HC:58.33±14.47 vs 66.26±11.71,t=1.94,P=0.006)]。相关性分析发现,cTfh细胞比例在AHI与AM(r=0.67,P<0.001)、经典记忆B细胞(classical memory, CM)(r=0.59,P=0.001)、RM(r=0.47,P=0.010)和PB(r=0.65,P<0.001)正相关性,与NM负相关(r=-0.55,P=0.003)。CHI除与PB正相关外(r=0.56,P=0.003),未发现cTfh细胞比例与其他B细胞亚群有相关性。结论AHI引起cTfh细胞扩增,由此可能导致B细胞异常分化,从而影响抗体的产生。

  • 标签: 滤泡辅助性T细胞 B细胞 HIV感染
  • 简介:摘要近年来,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免疫疗法作为肿瘤免疫治疗的新思路,已被证明在血液系统疾病中疗效显著。受此方式启发,学者们开始把研究方向对准肝细胞癌的治疗。目前,CAR-T治疗肝细胞癌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其尚存在实体肿瘤固有屏障、肿瘤微环境、免疫逃逸和特异性肿瘤相关抗原等问题,还需进一步探索。尽管如此,CAR-T免疫疗法将会为肝细胞癌免疫治疗提供更前沿的治疗方式。此外,应用CAR-T与其他方法的联合治疗可能是下一步需要探究的方向。

  • 标签: 癌,肝细胞 肿瘤 免疫治疗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 简介:摘要节细胞神经瘤是一种罕见的起源于交感神经元的良性肿瘤。节细胞神经瘤多无特征性临床症状,B超或CT可发现该肿瘤,多数确诊依据术后病理。本例患者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术后2周患者出院。术后预后良好,随访3个月未见复发。

  • 标签:
  • 简介:摘 要: 国内外大跨度双塔悬索桥跨度较大,可以突破单一跨径的限制,拥有极强的竞争力。但是中间塔使塔锁桥整体的 受力 能力与传统的双塔索桥存在很大差异,主梁出现的疲劳问题也较为复杂,柔性铺装正交异性钢板面板的疲劳难以克服。 为了解决当前的双塔索桥钢箱梁疲劳损伤现象,通过计算分析研究等方式,对大跨度双塔索桥疲劳部位进行分析,验证其大桥疲劳受力状况。建立大桥的有限元模型,分析野三河大桥的动力响应情况、节段横向受力以及构造细节受力。找出双塔悬索桥钢箱梁疲劳损伤典型部位,从而找出最容易疲劳的细节。本文将对双塔悬索桥钢箱梁疲劳损伤典型部位进行研究。

  • 标签: 双塔悬索桥 钢箱梁 疲劳损伤 典型部位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超声指导间歇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IVVH)治疗心力衰竭(HF)合并急性肾损伤(AKI)患者的容量管理。方法选择2019年4月至2022年6月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心脏重症监护病房(CCU)收治的216例行IVVH治疗的HF合并AK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成常规指导组(107例)和超声指导组(109例)。根据肾功能恢复情况拟每日12 h或隔日12 h行日间IVVH,常规指导组选择常规方法制定IVVH处方,超声指导组在常规指导组基础上加用重症超声技术调整IVVH治疗参数。分别于每次治疗前及治疗开始3、6、9 h应用超声记录下腔静脉(IVC)呼吸变异度(RVI)、右左心室舒张末期面积比值、舒张早期二尖瓣血流速度峰值/二尖瓣瓣环速度峰值比值(E/E')、主动脉血流速度时间积分(VTI)、心排血量(CO)、双肺B线范围、双肾叶间动脉阻力指数(RI),根据综合结果实时调整净脱水速率。监测两组患者IVVH治疗前及首次治疗后3、7、10 d的尿量、血清肌酐(SCr)、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和血B型脑钠肽(BNP)、β2-微球蛋白(β2-MG)、胱抑素C(Cys C)水平,记录两组患者肾功能恢复及临床预后指标。结果IVVH开始时超声指导组脱水速率较慢,6 h后开始逐渐增加,总体脱水速率明显慢于常规指导组。超声指导组应用重症超声扫查显示,RVI逐渐增大,右左心室舒张末期面积比值逐渐减小,E/E'比值逐渐下降,双肺B线范围逐渐缩小,双肾叶间动脉RI明显下降。两组患者首次IVVH开始后3、7、10 d的肾功能相关指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其中超声指导组β2-MG和Cys C在早期(3 d)的下降速度即快于常规指导组〔β2-MG(mg/L):3.69±1.31比3.99±1.45,Cys C(mg/L):2.91±0.95比3.14±0.96,均P<0.05〕,7 d时尿量、SCr和eGFR也较常规指导组明显改善〔24 h尿量(mL):1 128.23±153.92比1 015.01±114.18,SCr(μmol/L):145.86±32.25比155.64±28.42,eGFR(mL/min):50.26±11.24比46.51±10.61,均P<0.05〕。超声指导组SCr恢复时间、达多尿期时间、IVVH总治疗时间、无创机械通气时间、CCU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指导组,低血压发生率、需长期RRT率、28 d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28 d病死率均明显低于常规指导组。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超声指导组28 d累积生存率明显高于常规指导组(Log-Rank检验:χ2=3.903,P=0.048)。结论重症超声指导IVVH治疗HF合并AKI策略具有独特优势。

  • 标签: 重症超声 间歇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 急性肾损伤 容量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白细胞介素22(IL-22)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将18只健康雄性无特定病原体SD大鼠(7~8周龄,250 g左右)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组(Sham)、肝脏缺血再灌注组(IRI)、IL-22预处理组(IL-22+IRI)。构建70%大鼠肝脏IRI模型,IL-22+IRI组术前1 h腹腔注射重组IL-22(50 mg/kg),Sham组、IRI组术前1 h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缺血1 h再灌注6 h后取血及肝脏组织检测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检测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磷酸化STAT3(p-STAT3)、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和血红素加氧酶1(HO-1)的表达。结果与Sham组比较,IRI组和IL-22+IRI组血清AST[(1 923.50±92.63)U/L、(1 004.25±65.05)U/L)]和ALT[(1 172.51±180.31)U/L、(583.50±164.75)U/L)]水平升高(AST:F=293.62;ALT:F=30.33),肝组织MDA[(1.72±0.12)μmol/mg、(0.98±0.05)μmol/mg)]水平较Sham组(0.58±0.14)μmol/mg升高(F=186.73),p-STAT3、Nrf2、HO-1表达增加,IRI组SOD水平(28.51±3.85)U/mg较Sham组(70.25±5.64)U/mg降低(F=203.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IRI组相比,IL-22+IRI组大鼠血清AST和ALT水平下降,肝组织SOD活性增加,MDA水平下降,p-STAT3、Nrf2、HO-1表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IL-22可减轻大鼠肝脏IRI,其机制可能与激活STAT3以及Nrf2/HO-1信号通路和抑制氧化应激有关。

  • 标签: 再灌注损伤 白细胞介素-22
  • 简介:摘要γδ T细胞是一类独特的天然免疫细胞,识别抗原无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限制性,在抗感染免疫中起重要作用,是机体维持免疫稳态的重要防线。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打破了γδ T细胞亚群间的平衡,长期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后γδ T细胞的数量和功能并不能完全恢复。γδ T细胞数量和功能的改变与HIV感染者疾病的进展、ART后免疫重建密切相关。因此,本文将从γδ T细胞的表型功能、γδ T细胞在HIV感染中的作用及其基于γδ T细胞的免疫治疗三个方面加以综述。

  • 标签: γδT细胞 HIV 免疫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对比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磁共振成像诊断与关节镜检查质量。方法:将我院在2020年3月-2023年接收64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共计179个半月板损伤,所有患者均接受磁共振成像诊断、关节镜检查。结果:磁共振成像诊断半月板损伤总准确性显著高于关节镜检查,P

  • 标签: 膝关节半月板 磁共振成像 关节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hsa_circ_0000231在舌鳞状细胞癌(tongue squamous cell carcinoma,TS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2014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和南通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并进行手术的舌癌患者60例(男32例,女28例,年龄36~84岁),唾液标本来自同时期的10例舌癌患者,以及10名健康志愿者(男5名,女5名,年龄40~75岁),3株舌癌细胞为TSCC常用工具细胞(CAL-27、Tca-8113、HN-4)。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检测60对新鲜配对TSCC组织、10对唾液标本及3株TSCC细胞系中的hsa_circ_0000231的表达;结合随访资料,分析hsa_circ_0000231相对表达量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选择敲低效率最高的细胞行蛋白免疫印迹法(WB)、细胞计数试验(cell counting kit-8,CCK-8)、克隆形成、Transwell侵袭和划痕试验,研究TSCC细胞的增殖、侵袭、转移及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能力;使用Wnt/β-catenin通路激活剂LiCl与TSCC细胞共培养,WB检测并研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裸鼠成瘤实验比较皮下移植瘤的生长。使用SPSS 25.0统计分析软件行数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hsa_circ_0000231在TSCC患者组织、唾液标本及细胞系CAL-27、Tca-8113和HN-4中高表达,配对癌旁组织、健康人唾液标本及正常人类口腔黏膜细胞(human oral keratinocytes,HOK)中低表达(P值均<0.05)。单因素分析显示hsa_circ_0000231表达水平、肿瘤分化程度和T分级与TSCC患者的生存预后相关(P值均<0.05)。多因素Cox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hsa_circ_0000231表达水平(χ2=5.77,P=0.016)和T分级(χ2=5.27,P=0.029)是TSCC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子。WB显示,敲低hsa_circ_0000231表达可以显著提高CAL-27和Tca-8113细胞中EMT相关蛋白即E-钙黏蛋白的表达,并降低Snail、N-钙黏蛋白和波形蛋白的表达。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干扰组细胞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β-catenin、C-myc、Bcl-2、MMP-9和CyclinD1的表达被抑制,使用Wnt/β-catenin通路激活剂LiCl与干扰组TSCC细胞共培养后,干扰组细胞中上述蛋白的表达趋势被逆转;细胞功能学证实敲低hsa_circ_0000231表达可以显著抑制CAL-27和Tca-8113细胞增殖、侵袭和转移能力;使用LiCl逆转了hsa_circ_0000231促进CAL-27和Tca-8113细胞迁移和侵袭的能力。裸鼠成瘤实验显示使用LiCl处理过的皮下移植瘤的质量和体积明显大于hsa_circ_0000231敲低组。结论hsa_circ_0000231是TSCC的独立预后因子,hsa_circ_0000231可以通过激活Wnt/β-catenin通路促进舌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转移。

  • 标签: 舌肿瘤 环状RNA hsa_circ_0000231 非侵入性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裸关节骨折伴三角韧带损伤引进下胫腓与螺钉内固定治疗的成效。方法:时间定位在2021年下半年,入选对象是患有急性踝关节骨折伴三角韧带损伤的140例患者,基于入选顺序划分两组,即接受传统三角韧带修复的普通组与接受下胫腓和螺钉内固定联合治疗的综合组,比较疾病治疗的综合效果。结果:综合组患者手术平均时间是(77.63±8.61)min、手术之后骨折愈合的平均时间是(11.20±7.49)月,优于普通组患者,普通组两项指数分别是(85.13±4.27)min、(13.40±1.48)月,p

  • 标签: 下胫腓 螺钉内固定 急性裸关节骨折 三角韧带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癌组织中细胞分裂周期蛋白20(CDC 20)的表达及临床预后价值。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下载肝癌转录组和临床数据,使用R和Perl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整理,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分析基因CDC20的差异表达以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Kaplan-Meier和Cox回归分析肝癌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方法分析基因CDC20的调控网络,探究潜在机制。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基因CDC20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正常组织[5.25(2.19,13.59)比0.21 (0.14,0.37),Z=-11.0,P<0.01],其高表达与患者的不良预后显著相关(P<0.01);CDC20表达量与肿瘤的组织学分级(G1/G2/G3/G4分别为2.43(0.89,9.39)比4.51(1.53,10.55)比8.79(3.85,19.08)比15.12(4.42,25.10),Z=-2.69,P<0.01)、临床分期(Ⅰ+Ⅱ/Ⅲ+Ⅳ为4.70(2.16,10.57)比8.54(3.04,19.97),Z=-2.78,P<0.01)以及TNM分期中的T分期(T1/T2/T3/T4为3.95(1.57,9.13)比7.77(3.05,16.05)比8.54(1.86,20.79)比12.36(4.34,27.70),Z=-3.98,P<0.01)成正相关;GSEA分析提示,CDC20参与了细胞周期、DNA复制、肿瘤、泛素介导蛋白水解作用、Notch等信号通路;基因CDC20可作为评估患者预后的独立风险因子,可用于肝癌的诊断和预后判断。结论CDC20在肝癌组织中高表达,与患者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肝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子,其可能通过p21蛋白泛素化降解和Notch信号通路在肝癌中发挥促癌作用。

  • 标签: 肝癌 细胞分裂周期蛋白20 癌症基因组图谱 预后 基因集富集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负载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明胶/海藻酸钠/硅酸镁锂水凝胶膜板,研究其体外矿化性能及体内异位成骨能力。方法从2周龄SD大鼠(SD大鼠均购自空军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骨髓中提取BMSCs并用流式细胞术鉴定,设置实验组T1、T2、T3水凝胶分别混合P3代BMSCs,终细胞浓度分别为1×108/L、1×109/L、1×1010/L,对照组C不混合细胞。在1、3、7 d用钙黄绿素-AM/碘化丙锭染色检测细胞的存活率,7、14、21 d茜素红染色观察各组的矿化以及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成骨相关基因的表达。体内实验将4组水凝胶分别植入18只8周龄SD大鼠臀后侧肌袋内,术后1、2、4周取材,组织学观察成骨效果。两组数据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数据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结果流式鉴定细胞是BMSCs,并且在水凝胶中7 d存活率可达(92.43±0.73)%。体外培养14 d后实验组矿化结节的数量逐渐增多且T3[(211.33±17.16)个]高于T2[(56.67±7.64)个]和T1[(28.33±3.51)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9.234,P<0.05),而对照组并无矿化结节的生成;7 d各组较高表达成骨相关转录因子基因而14 d高表达碱性磷酸酶(ALP)和骨钙素(OCN)基因。体内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2周开始形成软骨细胞囊泡、成骨细胞等,而对照组无成骨分化倾向。结论明胶/海藻酸钠/硅酸镁锂水凝胶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可作为BMSCs三维培养的载体材料,复合水凝胶混合的BMSCs具有良好的矿化能力,在体内具有较好的异位成骨能力。

  • 标签: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三维培养 复合水凝胶 成骨分化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探讨枕下经乙状窦后入路切除侵犯内听道的岩骨背侧脑膜瘤(PPFMs)患者面神经功能损伤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纳入45例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15年12月至2019年12月采用枕下经乙状窦后入路切除侵犯内听道的PPFMs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采用House-Brackmann(H-B)分级标准评估面神经功能损伤情况,初步探讨影响面神经功能损伤的相关因素。结果45例患者肿瘤切除程度Simpson分级Ⅰ级5例、Ⅱ级26例、Ⅲ级13例、Ⅳ级1例;术后1周时面神经功能H-B分级Ⅰ级11例、Ⅱ级19例、Ⅲ级11例、Ⅳ级4例。与H-B分级Ⅰ+Ⅱ级组比较,H-B分级≥Ⅲ级组的肿瘤最大直径较大[分别为(38.6±11.7)mm、(31.3±9.6)mm],肿瘤为内听道前型[分别为53.3%(8/15)、16.7%(5/30)]、肿瘤完全侵犯内听道[分别为60.0%(9/15)、26.7% (8/30)]、面听神经位于肿瘤背侧[分别为53.3%(8/15)、13.3% (4/30)]及肿瘤为Simpson Ⅲ~Ⅳ级切除[分别为60.0%(9/15)、16.7% (5/30)]者所占的比例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年龄、性别、术中是否开放内听道,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6个月,面神经功能明显恢复者17例,轻度好转者11例,无变化者6例。结论枕下经乙状窦后入路切除侵犯内听道的PPFMs后面神经功能的损伤可能与肿瘤大小、生长方式、侵犯内听道程度、面听神经走行及肿瘤切除程度有关。

  • 标签: 脑膜瘤 面神经损伤 显微外科手术 危险因素 枕下经乙状窦后入路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探讨枕下经乙状窦后入路切除侵犯内听道的岩骨背侧脑膜瘤(PPFMs)患者面神经功能损伤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纳入45例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15年12月至2019年12月采用枕下经乙状窦后入路切除侵犯内听道的PPFMs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采用House-Brackmann(H-B)分级标准评估面神经功能损伤情况,初步探讨影响面神经功能损伤的相关因素。结果45例患者肿瘤切除程度Simpson分级Ⅰ级5例、Ⅱ级26例、Ⅲ级13例、Ⅳ级1例;术后1周时面神经功能H-B分级Ⅰ级11例、Ⅱ级19例、Ⅲ级11例、Ⅳ级4例。与H-B分级Ⅰ+Ⅱ级组比较,H-B分级≥Ⅲ级组的肿瘤最大直径较大[分别为(38.6±11.7)mm、(31.3±9.6)mm],肿瘤为内听道前型[分别为53.3%(8/15)、16.7%(5/30)]、肿瘤完全侵犯内听道[分别为60.0%(9/15)、26.7% (8/30)]、面听神经位于肿瘤背侧[分别为53.3%(8/15)、13.3% (4/30)]及肿瘤为Simpson Ⅲ~Ⅳ级切除[分别为60.0%(9/15)、16.7% (5/30)]者所占的比例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年龄、性别、术中是否开放内听道,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6个月,面神经功能明显恢复者17例,轻度好转者11例,无变化者6例。结论枕下经乙状窦后入路切除侵犯内听道的PPFMs后面神经功能的损伤可能与肿瘤大小、生长方式、侵犯内听道程度、面听神经走行及肿瘤切除程度有关。

  • 标签: 脑膜瘤 面神经损伤 显微外科手术 危险因素 枕下经乙状窦后入路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HIV感染者外周血滤泡辅助性T细胞(circulating T follicular helper cell,cTfh)比例与血浆IgG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未经抗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的慢性期HIV感染者(chronically HIV infected individuals,CHI),同时筛选HIV抗体阴性的高危暴露者(HIV-exposed seronegative individuals,HESN)作为对照。采用多色流式分析方法,分别检测CHI和HESN的cTfh、ICOS+cTfh、CD40L+cTfh和浆母细胞(plasmablasts,PB)比例。通过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浆IgG浓度。结果与HESN相比,CHI组ICOS+cTfh比例(26.97±1.62 vs. 18.83±0.99,t=4.518,P<0.01)、PB比例(1.59±0.32 vs. 0.46±0.06,t=3.982,P<0.01)和血浆IgG浓度(14.71±0.93 vs. 10.65±0.52 g/L,t=4.064,P<0.01)均显著升高。CHI组ICOS+cTfh比例(r=0.586,P=0.030)和PB比例(r=0.372,P=0.038)均与血浆IgG浓度正相关。结论HIV感染导致ICOS+cTfh的增殖可能是引起血浆IgG过度分泌的因素之一,从而引发高丙种球蛋白血症。

  • 标签: HIV感染 滤泡辅助性T细胞 高丙种球蛋白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