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化癫痫持续状态患者入室后首次给予抗癫痫药物(AED)护理流程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类实验研究方便抽样,选择入住三甲医院神经内科ICU 8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44例重症癫痫持续状态患者为对照组,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44例重症癫痫持续状态患者为试验组,试验组在入室后实施优化后的首次给药流程,对照组实施常规给药流程。比较两组患者入室后首次给予AED的时间、给药步骤用时、负荷剂量AED储备、不同时间段癫痫发作控制情况等差异性。结果入室后首次给予AED的时间,对照组中位数(四分位数)为31.0(10.0,69.0) min,大于试验组的25.0(16.0,31.8)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2.760,P<0.05);给药各步骤用时对比:步骤1(患者入室—医嘱确认)的用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2.811,P<0.05);步骤2(医嘱确认—摆药完成)的用时比较,对照组大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4.327,P<0.05);步骤3(摆药完成—给药完成)用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为-1.137,P>0.05);对照组负荷剂量AED储备率为63.6%(28/44),试验组为100.0%(4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19.556,P<0.05);2组患者癫痫控制情况:试验组在首次给药后总控制率为93.2%(41/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4%(27/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为-3.445,P<0.001)。结论通过优化癫痫持续状态患者入室后首次的给药流程,明显缩短了入室后首次给予AED的用时,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改善。

  • 标签: 优化流程 给药时间 癫痫持续状态 有效性 对比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通过多准则决策分析法(MCDA)构建集束化干预策略,为神经重症患者早期拔除留置导尿管提供依据。方法检索文献并通过MCDA构建导尿管集束化干预策略,采用专家函询方式形成7个条目干预策略。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神经重症患者122例为研究对象。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4月留置导尿管患者61例作为对照组,实施留置导尿管常规护理。选取2019年5—10月留置导尿管患者61例作为干预组,实施干预策略。比较2组患者拔管成功率、尿管留置天数及导尿管相关性泌尿系感染(CAUTI)发生率,并对干预组不同诊断患者留置导尿管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干预组留置尿管CAUTI发生率、成功拔除率、留置天数分别为39.3%(24/61)、32.79%(20/61)、17(14,22)d,对照组分别为59.0%(36/61)、8.19%(5/61)、21(15,27)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4.723、11.775,Z值为-9.211,P<0.05或0.01),达到早期拔除尿管的目的。在干预组的研究中,脑卒中患者尿管的留置时间在7~20 d,拔除导尿管的成功率最高为36.6%(15/41),与其他疾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为-2.448、-2.109,P<0.05)。结论MCDA构建导尿管拔除策略能够明显缩短神经重症患者尿管留置时间,提升早期拔管成功率,降低CAUTI率,为临床护理提供循证依据。

  • 标签: 多准则决策法 集束化干预策略 拔除尿管 神经重症
  • 作者: 万艳慧 吕桂兰 王珂 杜文娟 刘芳 张爱琴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21年第32期
  • 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健康医学科,南京 210002,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肾脏科,南京 210002,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外科,南京 210002,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呼吸内科,南京 210002,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临床护理重点专科,南京 210002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评价国内外关于脊髓损伤患者神经病理性疼痛干预及管理的证据,为临床护理人员提供循证依据。方法按照证据金字塔"6S"证据模型,进行计算机证据检索。专家共识和证据总结采用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相应的评价标准(2016)进行质量评价,循证指南用AGREE Ⅱ进行质量评价,并对高质量证据进行提取。结果本次共纳入了6篇文献,其中指南5篇,专家共识1篇,共提取证据22条,主要内容包括脊髓损伤患者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评估方法、干预措施实施方法及健康教育要求。结论通过总结脊髓损伤病理性疼痛护理相关证据,能够为临床护理人员提供理论支持。本研究总结的证据多来自国外,在临床应用前应先充分考虑临床环境及相关因素。

  • 标签: 脊髓损伤 神经病理性疼痛 循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乳腺癌患者生育忧虑的现状,探讨心理弹性在年轻乳腺癌患者社会支持与生育忧虑间的中介作用。方法于2020年1—5月在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癌症后生育忧虑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心理弹性量表对120例年轻乳腺癌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心理弹性、社会支持与生育忧虑之间的关系以及心理弹性在其中的中介效应。结果社会支持、心理弹性均与生育忧虑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呈显著负相关(r值为-0.428~-0.126,P<0.05),社会支持对生育忧虑有显著负性预测作用(β=-0.386,P<0.001)。心理弹性在社会支持与生育忧虑中具有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35.8%。结论心理弹性在社会支持与生育忧虑间具有中介作用。护理人员可从提高患者的心理弹性水平和社会支持两个角度来改善育龄期乳腺癌患者的生育忧虑水平。

  • 标签: 乳腺肿瘤 生育忧虑 社会支持 心理弹性 中介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咽癌患者同步放化疗前后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MMP-9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以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在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46例鼻咽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病理确诊。根据侵袭程度分为早期鼻咽癌组(n=32)和侵袭性鼻咽癌组(n=14)。早期鼻咽癌组采取单纯同步放化疗,侵袭性鼻咽癌组采取新辅助化疗联合同步放化疗。收集治疗过程中4个阶段的血液样本,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MMP-2及MMP-9浓度。结果早期鼻咽癌组患者接受治疗时间越长,血浆MMP-9浓度越低(P=0.007);侵袭性鼻咽癌组患者治疗前、新辅助化疗后、同步放化疗后、治疗结束及首次预后随访时MMP-9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鼻咽癌组、侵袭性鼻咽癌组治疗前后MMP-2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鼻咽癌患者血浆MMP-2和MMP-9浓度与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肿瘤侵袭和治疗响应率无相关性(P>0.05);血浆MMP-9含量与WBC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r=0.85、P=0.004,r=0.82、P=0.003)呈正相关;MMP-9/MMP-2比值与WBC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呈正相关(r=0.86、P=0.003,r=0.83、P=0.001)。结论同步放化疗可以降低早期鼻咽癌患者血浆MMP-9浓度,但对侵袭性鼻咽癌患者血浆MMP-9浓度无影响,提示同步放化疗不能阻止侵袭性鼻咽癌患者癌细胞扩散与远处转移。

  • 标签: 鼻咽肿瘤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基质金属蛋白酶2 放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中国北方三级医院神经疾病科室对患者肠内营养(EN)支持现状。方法2020年6月选取中国北方收治神经疾病患者并采用EN支持的123家三级医院临床医生进行问卷调查。入选的科室包括神经内科、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ICU)、神经外科ICU和综合ICU。评估的指标包括:营养支持设备和人员配置、EN筛查、评定及实施方法的应用情况、EN时机、EN输注途径及方式、营养相关指标监测情况等。结果我国北方地区123家三级医院在EN支持方面,82.9%有体重测量仪,85.4%配置了EN输液泵,74.8%应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量表或危重症营养风险(Nutric)评分量表等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71.5%应用营养评定量表,74.8%进行EN输注时床头抬高≥30度。仅30.1%配备有间接能量代谢测量仪(代谢车),31.7%有本单位编写的营养标准操作程序,46.3%具有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技术或经皮内镜下空肠造口技术,46.3%有营养治疗小组,48.0%在48 h内开始EN支持,57.7%开始EN输注依据洼田饮水试验,58.5%停止EN输注依据洼田饮水试验。结论我国北方三级医院神经疾病患者EN支持设备基本充足、相关指标的评估与监测基本完善,但一些EN支持理念的实施仍有待改进。

  • 标签: 神经疾病 肠内营养支持 三级医院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患儿造血重建后人类细小病毒B19(HPV-B19)感染的血液学表现。方法对9例allo-HSCT后合并HPV-B19感染的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例患儿占同期接受allo-HSCT患儿的8.04%(9/112),男8例,女1例,中位年龄9(3~13)岁,均采取清髓性预处理方案。HPV-B19感染中位时间为移植后61(36~114)d。allo-HSCT并发HPV-B19感染患儿血液学表现具有异质性,9例患儿以血红蛋白伴网织红细胞下降为主要特点,7 d内网织红细胞比例、绝对值下降幅度中位数分别为90.4%(24.7%~98.7%)、90.7%(18.6%~99.0%)。除常见红系造血停滞表现外,allo-HSCT后合并HPV-B19感染的患儿还具有非红系的血象及骨髓变化:5例患儿外周血出现中性粒细胞下降,但骨髓涂片未见粒系增生受抑;6例患儿骨髓涂片查见巨核系增生减低,其中5例患儿外周血血小板下降。同时,allo-HSCT造血重建后合并HPV-B19感染的患儿骨髓红系受抑并非必要表现,9例患儿虽然均出现血红蛋白下降,但仅5例患儿骨髓红系增生减低。结论血液病患儿allo-HSCT造血重建后合并HPV-B19感染的血液学表现具有异质性,血红蛋白伴网织红细胞下降对HPV-B19感染早期诊断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人类细小病毒B19 造血干细胞移植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乳腺癌患者生育忧虑的现状,探讨心理弹性在年轻乳腺癌患者社会支持与生育忧虑间的中介作用。方法于2020年1—5月在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癌症后生育忧虑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心理弹性量表对120例年轻乳腺癌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心理弹性、社会支持与生育忧虑之间的关系以及心理弹性在其中的中介效应。结果社会支持、心理弹性均与生育忧虑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呈显著负相关(r值为-0.428~-0.126,P<0.05),社会支持对生育忧虑有显著负性预测作用(β=-0.386,P<0.001)。心理弹性在社会支持与生育忧虑中具有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35.8%。结论心理弹性在社会支持与生育忧虑间具有中介作用。护理人员可从提高患者的心理弹性水平和社会支持两个角度来改善育龄期乳腺癌患者的生育忧虑水平。

  • 标签: 乳腺肿瘤 生育忧虑 社会支持 心理弹性 中介作用
  • 简介:摘要随着以患者为中心的多学科诊疗等创新医疗模式的推广,越来越多的药师在多学科诊疗中发挥重要作用。药师出于自身的教育背景、知识结构和职业敏感性,会更加关注药物不良反应/不良事件的防范,通过进行药物重整、参与治疗方案制定、开展药学监护和患者用药教育等工作,与多学科团队中其他医务人员密切配合,互相支持,提高疑难复杂病例药物治疗的安全性。药师应积极主动参与多学科诊疗工作,探索建立标准化的多学科诊疗药学服务流程和模式,开展相关临床研究,及时进行经验总结和分享,推进多学科诊疗药学服务的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药师在保障患者用药安全中的作用。

  • 标签: 药学服务 药师 多学科 用药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医学生在专业班主任引导下构建专业认知的过程,并寻找影响医学生专业认知结局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对北京大学医学部2018级至2020级的1 111名医学生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医学生的一般情况、专业认知的建构过程以及专业认知结局。采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影响医学生专业认知结局的影响因素。结果在专业班主任的引导下,67.6%(751/1 111)的医学生丰富了已有的专业认知和理解;27.2%(302/1 111)的医学生纠正了对专业最初的认知和理解;5.2%(58/1 111)的医学生认为专业班主任的教育和影响与其初始的认知完全一致。目前所学专业为第一志愿专业的医学生丰富、纠正原认知的可能性更小(OR值分别为0.301和0.235,均P<0.05);经常接触专业班主任的医学生丰富、纠正原认知的可能性更大(OR值分别为0.000和0.040,均P<0.05)。结论专业班主任的引导能够有效帮助医学生建构专业认知,医学生的专业认知结局与其是否被第一志愿专业录取以及是否经常与专业班主任接触相关。

  • 标签: 医学生 专业班主任 专业认知 调查
  • 作者: 万艳慧 吕桂兰 王珂 杜文娟 刘芳 张爱琴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11-28
  • 出处:《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21年第32期
  • 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健康医学科,南京 210002,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肾脏科,南京 210002,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外科,南京 210002,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呼吸内科,南京 210002,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临床护理重点专科,南京 210002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评价国内外关于脊髓损伤患者神经病理性疼痛干预及管理的证据,为临床护理人员提供循证依据。方法按照证据金字塔"6S"证据模型,进行计算机证据检索。专家共识和证据总结采用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相应的评价标准(2016)进行质量评价,循证指南用AGREE Ⅱ进行质量评价,并对高质量证据进行提取。结果本次共纳入了6篇文献,其中指南5篇,专家共识1篇,共提取证据22条,主要内容包括脊髓损伤患者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评估方法、干预措施实施方法及健康教育要求。结论通过总结脊髓损伤病理性疼痛护理相关证据,能够为临床护理人员提供理论支持。本研究总结的证据多来自国外,在临床应用前应先充分考虑临床环境及相关因素。

  • 标签: 脊髓损伤 神经病理性疼痛 循证
  • 简介:摘要川崎病是一种病因不明的非特异性全身中小动脉血管炎,最严重的并发症是冠状动脉病变,可造成严重的心血管事件。由于病因及发病机制不明,冠状动脉病变的急性期病理改变及远期演变对临床诊治和长期管理尤其重要。现对川崎病所致冠状动脉病理改变的研究进展及冠状动脉病变的远期预后进行综述。

  • 标签: 川崎病 冠状动脉病变 病理改变 远期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与丙氨酸转氨酶(ALT)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5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内分泌科收治住院的808例T2DM患者,男370例,女438例,年龄(54.36±12.12)岁,年龄范围为18~87岁。收集其一般资料和生化指标,分析T2DM患者IGF-1与ALT的相关性。结果所有患者IGF-1水平为(157.51±62.53)μg/L,ALT水平为(20.60±14.31)U/L。按照IGF-1水平四分位数分为四组,随着IGF-1的升高,ALT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性别、年龄、病程、IGF-1、ALT、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肌酐、尿酸在四组中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临床资料与ALT的单因素分析显示体质量指数、空腹血糖与ALT呈正相关(P<0.05),年龄、病程、IGF-1、HDL-C、尿酸与ALT呈负相关(P<0.05),腰臀比、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肌酐、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ALT无相关性(P>0.05)。通过平滑曲线拟合分析IGF-1与ALT的相关性,IGF-1与ALT呈曲线关系,存在一个拐点,为156 μg/L,当IGF-1<156 μg/L时,IGF-1每增加1 μg/L,ALT降低0.08 U/L(P=0.000 9);当IGF-1≥156 μg/L时,IGF-1每增加1 μg/L,ALT增加0.02 U/L(P=0.241 1)。结论在T2DM患者中,IGF-1水平与ALT水平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当IGF-1水平达到拐点时,IGF-1水平与ALT水平呈正相关,这一关系及其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 标签: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 2型糖尿病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丙氨酸转移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碘化钾诱导甲状腺滤泡细胞焦亡的分子机制。方法ELISA检测桥本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癌组织中焦亡指标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 IL)-1β及IL-18的含量,以癌旁桥本甲状腺炎组织为对照;Western印迹检测焦亡标志性蛋白焦孔素(gasdermin, GSDM)的活化情况。碘化钾作用于甲状腺滤泡细胞,检测细胞焦亡IL-1β、IL-18、乳酸脱氢酶(LDH)的分泌及GSDM蛋白的活化及分子机制;转录组芯片分析高浓度碘化钾诱导甲状腺滤泡细胞差异性表达的分子及其在焦亡中的作用机制。结果桥本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癌组织中IL-1β和IL-18细胞因子含量较同一患者癌旁桥本甲状腺炎组织显著升高(P<0.01),且焦亡标志性蛋白GSDMD的活化显著,而GSDME无显著活化改变。高浓度碘化钾作用于甲状腺滤泡细胞后,通过激活核因子-κB (NF-κB)/NLRP3信号轴诱导IL-1β、IL-18、LDH的分泌(P<0.01)和GSDMD活化,使甲状腺滤泡细胞发生焦亡。转录组芯片分析发现,甲状腺滤泡细胞受高浓度碘化钾刺激后PARP1蛋白表达显著上调,并通过调控NF-κB转录因子的活性促进细胞焦亡。结论本研究发现高浓度碘化钾通过促进PARP1蛋白表达,诱导甲状腺滤泡细胞NF-κB/NLRP3炎症小体的活化,从而诱导甲状腺滤泡细胞发生炎症性焦亡。

  • 标签: 碘化钾 甲状腺滤泡细胞 细胞焦亡 PARP1 核因子-κB NLRP3炎症小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患儿造血重建后人类细小病毒B19(HPV-B19)感染的血液学表现。方法对9例allo-HSCT后合并HPV-B19感染的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例患儿占同期接受allo-HSCT患儿的8.04%(9/112),男8例,女1例,中位年龄9(3~13)岁,均采取清髓性预处理方案。HPV-B19感染中位时间为移植后61(36~114)d。allo-HSCT并发HPV-B19感染患儿血液学表现具有异质性,9例患儿以血红蛋白伴网织红细胞下降为主要特点,7 d内网织红细胞比例、绝对值下降幅度中位数分别为90.4%(24.7%~98.7%)、90.7%(18.6%~99.0%)。除常见红系造血停滞表现外,allo-HSCT后合并HPV-B19感染的患儿还具有非红系的血象及骨髓变化:5例患儿外周血出现中性粒细胞下降,但骨髓涂片未见粒系增生受抑;6例患儿骨髓涂片查见巨核系增生减低,其中5例患儿外周血血小板下降。同时,allo-HSCT造血重建后合并HPV-B19感染的患儿骨髓红系受抑并非必要表现,9例患儿虽然均出现血红蛋白下降,但仅5例患儿骨髓红系增生减低。结论血液病患儿allo-HSCT造血重建后合并HPV-B19感染的血液学表现具有异质性,血红蛋白伴网织红细胞下降对HPV-B19感染早期诊断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人类细小病毒B19 造血干细胞移植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患者不同时期的肩关节功能变化,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6月上海市东方医院收治的120例锁骨骨折后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患者,于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患者在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的肩关节功能总评分分别为(42.91±7.38)、(73.13±3.96)、(98.04±3.89)分。重复方差分析显示,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患者在不同时期的疼痛、日常生活活动、关节活动度、肌力、肩关节功能总分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周,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患者在不同年龄、有无照顾者、功能锻炼情况方面的肩关节功能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功能锻炼情况不同的患者肩关节功能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不同特征的患者在肩关节功能得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照顾者、功能锻炼情况是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1周肩关节功能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不同时期的肩关节功能有不同特点,提示在急性期应该关注手术部位的伤口疼痛,医务人员及照顾者给予患者日常照护及心理疏导;在亚急性期应加强关节锻炼,开展延续性护理,保证康复锻炼的持续有效性。

  • 标签: 康复 锁骨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肩关节功能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微信管理平台的自我护理能力教育与指导对胃肠外科造口患者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18年10月—2020年10月,选择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6例胃肠外科造口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单盲法分为对照组、研究组,每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微信管理平台的自我护理能力教育与指导。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中文版造口患者生活质量问卷(COH-QOL-OQ)得分,比较护理期间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ESCA、COH-QOL-OQ得分均高于护理前,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06%(2/33),低于对照组的27.27%(9/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胃肠外科造口患者的护理中实施基于微信管理平台的自我护理能力教育与指导可提升其自我护理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生活质量。

  • 标签: 肠造口术 生活质量 微信管理平台 自我护理能力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对国内慢性病健康管理领域的相关研究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探讨研究现状、热点及发展趋势。方法检索2000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关于国内慢性病健康管理研究的文献,采用CiteSpace 5.5.2软件对年度发文数量、发表期刊情况、作者发文量及合作情况、研究热点、发展趋势等进行分析,并绘制相应的可视化图谱。结果共纳入国内慢性病健康管理相关文献8 842篇,2000—2020年发文量基本呈逐年上升趋势,2019年发文量最高,为1 130篇(12.8%);发文量≥20篇的期刊共有98个,其中《中国全科医学》发文量最多,共发表相关文献349篇(3.9%);发文量最多的作者发表18篇,发文量≥10篇的作者有15人;"慢性病"是出现频次最高的关键词,频次为1 804次;研究热点自2016年起主要分布在分级诊疗、医养结合等方面。结论我国慢性病健康管理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研究者相对分散。本研究较为直观地呈现了我国慢性病健康管理的研究概况,初步揭示了可合作的作者,并对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形成了大致的认识,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 标签: 慢性病 健康 管理 文献计量学 CiteSpace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咽癌患者同步放化疗前后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MMP-9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以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在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46例鼻咽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病理确诊。根据侵袭程度分为早期鼻咽癌组(n=32)和侵袭性鼻咽癌组(n=14)。早期鼻咽癌组采取单纯同步放化疗,侵袭性鼻咽癌组采取新辅助化疗联合同步放化疗。收集治疗过程中4个阶段的血液样本,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MMP-2及MMP-9浓度。结果早期鼻咽癌组患者接受治疗时间越长,血浆MMP-9浓度越低(P=0.007);侵袭性鼻咽癌组患者治疗前、新辅助化疗后、同步放化疗后、治疗结束及首次预后随访时MMP-9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鼻咽癌组、侵袭性鼻咽癌组治疗前后MMP-2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鼻咽癌患者血浆MMP-2和MMP-9浓度与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肿瘤侵袭和治疗响应率无相关性(P>0.05);血浆MMP-9含量与WBC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r=0.85、P=0.004,r=0.82、P=0.003)呈正相关;MMP-9/MMP-2比值与WBC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呈正相关(r=0.86、P=0.003,r=0.83、P=0.001)。结论同步放化疗可以降低早期鼻咽癌患者血浆MMP-9浓度,但对侵袭性鼻咽癌患者血浆MMP-9浓度无影响,提示同步放化疗不能阻止侵袭性鼻咽癌患者癌细胞扩散与远处转移。

  • 标签: 鼻咽肿瘤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基质金属蛋白酶2 放化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