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中的“生生”哲学与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构建:历史继承与现实创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8-27
/ 4

中华文明中的“生生”哲学与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构建:历史继承与现实创新

张富生

南昌职业大学 330500

摘要: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其中蕴含的“生生”哲学作为核心思想之一,体现了生命循环、生生不息的宇宙观。本文旨在探讨“生生”哲学在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构建中的历史继承与现实创新,分析其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价值导向和实践意义。通过深入剖析“生生”哲学的内涵及其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关系,本文试图为现代化发展提供新的理论视角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中华文明;“生生”哲学;中国式现代化;历史继承;现实创新

引言

中国式现代化是在中华文明的深厚土壤中孕育、发展而来的。其中,“生生”哲学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生命观、发展观,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思想资源。本文将从历史继承与现实创新两个维度,探讨“生生”哲学在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构建中的作用与影响。

、“生生”哲学的内涵与价值

是无形的思想情感,皆蕴含着生命的活力与智慧,共同构成了一个充满生机的宇宙大家庭。这种统一性强调了万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和内在联系,体现了宇宙整体性的和谐之美。在“生生”哲学视野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和谐共生。它倡导人们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同时,在社会生活中强调团结协作、互助互爱,构建和谐社会;在个人修养上,则注重内心的平和与自我超越,实现身心的和谐统一。

在当今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生生”哲学提倡的生态平衡观念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启示。它鼓励人们树立绿色发展理念,采取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保护生态环境,维护地球家园的生机与活力。“生生”哲学中的和谐共生理念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指导意义。它强调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理解、包容与合作,倡导建立公正合理的社会秩序,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与繁荣发展。“生生”哲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也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独特的文化支撑。它鼓励人们在现代化进程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的创新与发展。以中国传统农业为例,“生生”哲学体现在“天人合一”的农耕智慧中。古代农民顺应自然节气进行耕作,采用轮作休耕、施用有机肥等生态友好的生产方式,既保证了农作物的丰收,又维护了土壤肥力和生态平衡。这种实践不仅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也展示了“生生”哲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生生”哲学在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构建中的历史继承

(一)生态平衡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念

在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构建中,“生生”哲学关于生命循环、生生不息的宇宙观,为生态平衡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念提供了深厚的哲学基础与历史传承。这一核心理念不仅是对古老“天人合一”智慧的现代回响,更是面对全球性生态危机时,中国作出的时代性回应与创新性发展。“生生”哲学强调宇宙万物之间的相互依存与和谐共生,这一观念在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实践中得到了生动的体现。首先,中国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至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这一举措本身就是对“生生”哲学中生命循环不息、尊重自然法则思想的深刻领悟与实践。通过制定并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中国明确了绿色发展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核心地位,展现了对自然生态系统整体性、连续性的高度重视。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中国不仅坚守了“生生”哲学中“天人合一”的基本理念,还结合新时代的特点进行了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一方面,中国积极推广绿色低碳技术,鼓励清洁能源的使用,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从而降低了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这种技术革新不仅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也促进了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为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另一方面,中国加强了生态环境治理力度,实施了一系列严格的环保政策与法规。从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到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国全方位、多角度地推进环境治理工作,努力恢复和提升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这些举措不仅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在应对生态危机方面的决心与成效。以“塞罕坝林场”为例,这片曾经的荒漠之地在中国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下,如今已变成了郁郁葱葱的绿色林海。塞罕坝林场的成功建设,不仅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缩影,也是“生生”哲学中生命循环不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在现代社会的生动实践。通过植树造林、恢复植被等措施,塞罕坝不仅有效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还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二)社会和谐与文化传承的积极实践

“生生”哲学强调宇宙万物间的和谐共生,这一理念在社会治理层面得到了充分体现。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始终将社会和谐作为重要目标,致力于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这一格局强调以人为本,注重公平正义,通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社会治理创新、促进公民参与等举措,努力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与持续进步。以社区治理为例,中国各地积极推广“网格化管理”、“智慧社区”等新模式,将社会治理的触角延伸至基层,确保群众问题得到及时有效解决。同时,通过加强社区文化建设、促进邻里和谐等方式,营造温馨和谐的社区氛围,让人民群众在共建共享中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与力量。这些实践不仅增强了社会的凝聚力与向心力,也体现了“生生”哲学中和谐共生思想的现实价值。在文化传承方面,“生生”哲学所倡导的“和而不同”、“中庸之道”等思想,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中国深知,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与灵魂,是推动社会和谐与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在现代化进程中,中国始终注重保护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其时代价值,赋予其新的生命力。以“非遗”保护为例,中国建立了完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通过政策支持、资金扶持、人才培养等措施,加大对非遗项目的保护力度。同时,通过举办非遗展览、展演、教育等活动,让更多人了解、欣赏并参与到非遗保护中来。这些举措不仅有效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促进了文化多样性的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资源。

(三)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融合

“生生”哲学强调生命循环不息、自然法则的尊重与遵循,这一思想在科技创新领域得到了深刻体现。中国认识到,科技创新不应是孤立于自然之外的力量,而应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手段。因此,中国在推动科技创新的过程中,始终将可持续发展作为核心目标,致力于发展那些能够减少资源消耗、降低环境污染、提升生态效益的先进技术。以清洁能源为例,中国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不仅有效缓解了能源紧张问题,还显著降低了碳排放,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了积极贡献。这一转变不仅体现了中国对“生生”哲学中生命循环不息理念的深刻理解,也展示了科技创新在推动能源结构转型中的巨大潜力。在绿色交通领域,中国积极推动电动汽车、氢能汽车等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与应用,同时构建智能交通系统,优化交通网络布局,减少交通拥堵与尾气排放。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交通效率,也改善了城市空气质量,为居民提供了更加健康、便捷的出行方式。此外,中国在智能环保技术方面也取得了显著进展。通过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中国实现了对环境污染源的精准监测与高效治理。例如,智能垃圾分类系统、空气质量监测系统、水资源循环利用系统等,都有效提升了环保工作的智能化水平,为构建生态文明社会提供了有力支撑。以绿色智慧城市为例,这些城市通过集成应用清洁能源、绿色交通、智能环保等先进技术,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在绿色智慧城市中,居民可以享受到便捷的绿色出行服务、清新的空气与优美的环境;企业则能够依托清洁能源与智能技术,实现高效生产与低碳运营。这些城市的成功实践,不仅展示了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深度融合的美好前景,也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可借鉴的宝贵经验。

(四)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的路径探索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中,乡村振兴战略不仅是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共同繁荣的关键举措,更是“生生”哲学中生命循环不息、和谐共生思想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深刻体现与创造性应用。这一路径探索,不仅展现了中国对古老智慧的传承与创新,也为中国城乡关系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生生”哲学强调万物之间的相互依存与和谐共生,这一理念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得到了生动的实践。乡村振兴不仅仅是物质层面的提升,更是生态、文化、社会等多方面的综合振兴。通过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国为乡村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得乡村能够更好地融入现代化进程;同时,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保障了农民的基本权益,增强了乡村的吸引力与凝聚力。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中国积极探索城乡融合发展的新路径,努力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共享。这一路径的核心在于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通过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兴业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提升乡村经济竞争力。同时,注重保护乡村生态环境,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确保乡村振兴的可持续性。在“生生”哲学的指导下,中国乡村振兴还特别强调了对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乡村文化是乡村的根与魂,是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撑。通过挖掘和保护乡村文化遗产,传承乡土文化精髓,中国不仅丰富了乡村的精神内涵,也增强了农民的文化自信与归属感。同时,将乡村文化与现代文明相结合,推动乡村文化的创新性发展,使乡村成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现代化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特色小镇和田园综合体为例,这些项目通过整合乡村资源、挖掘乡村特色、培育乡村产业,成功打造了一批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文化底蕴的乡村发展新模式。特色小镇以特色产业为核心,集聚人才、技术、资金等要素,推动乡村产业升级与转型;田园综合体则强调田园风光与乡村生活的融合,打造集休闲、观光、度假、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乡村综合体。这些项目的成功实施,不仅促进了乡村经济的发展,也提升了乡村的生态环境与文化品质,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与启示。

(五)国际合作与全球治理的积极参与

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生生”哲学所蕴含的和谐共生、互利共赢理念,为中国在国际合作与全球治理中的积极参与提供了深厚的思想基础与行动指南。这一历史继承不仅丰富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内涵,也彰显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全球担当。“生生”哲学强调宇宙万物之间的相互依存与和谐共生,这一思想在国际合作领域得到了生动的体现。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倡导多边主义和国际合作,正是基于对世界各国命运紧密相连、利益相互交融的深刻认识。中国坚持平等、开放、包容、普惠的原则,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努力为各国共同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在全球治理的实践中,中国以实际行动诠释了“生生”哲学的现代价值。在应对全球性挑战如气候变化时,中国不仅积极履行国际承诺,还主动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全球气候治理贡献中国智慧与力量。通过参与全球气候谈判、推动绿色能源发展、加强国际合作等方式,中国展现了其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坚定决心。此外,中国还通过提供国际援助、加强南南合作等方式,积极帮助发展中国家提升自主发展能力,缩小南北差距。中国的对外援助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旨在促进受援国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福祉。这种无私的援助精神,正是“生生”哲学中生命循环不息、相互扶持思想的现实体现。“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参与全球治理、推动国际合作的重要平台。该倡议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致力于加强沿线国家互联互通、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多元化发展。通过“一带一路”建设,中国不仅为沿线国家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还促进了文化交流与民心相通,加深了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与互信。这一倡议的成功实践,充分展示了中国在国际合作与全球治理中的积极作用与贡献,也是对“生生”哲学中和谐共生、互利共赢理念的生动诠释。

、“生生”哲学在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构建中的现实创新

(一)创新发展理念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构建中,“生生”哲学对创新发展理念的现实创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这一哲学理念强调生命的循环与生生不息,映射到现代化进程中,即为持续的创新与发展,以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和谐共生。中国式现代化注重创新驱动,这与“生生”哲学中强调生命不息、变化不止的宇宙观不谋而合。在“生生”哲学的启发下,中国式现代化认识到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生生”哲学强调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这与中国式现代化中绿色发展的理念高度契合。在现代化进程中,中国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通过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中国正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例如,在新能源领域,中国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碳排放,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贡献。“生生”哲学倡导和谐共生、相互促进的关系,在中国式现代化中体现为开放合作的发展理念。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通过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中国正努力实现与世界各国的互利共赢。例如,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积极与沿线国家开展基础设施建设、贸易投资、文化交流等领域的合作,推动沿线国家的共同发展和繁荣。

(二)创新发展方式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创新发展方式成为了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这一过程深刻体现了“生生”哲学中关于资源有限性与合理利用的智慧。中国式现代化所倡导的集约型、绿色型、循环型发展模式,正是对“生生”哲学理念的现代转化与实践创新。“生生”哲学强调资源的珍贵与有限,倡导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这一思想在中国式现代化中得到了具体体现,尤其是通过集约型发展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集约型发展不再单纯追求量的扩张,而是更加注重质的提升,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深入挖掘资源潜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这种发展模式不仅有助于缓解资源环境压力,还促进了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提高了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在农业领域,中国式现代化通过引入精准农业技术,实现了对传统农业发展方式的深刻变革。精准农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卫星遥感、大数据分析等,对农业生产进行精细化管理,实现了作物生长环境的实时监测与调控。这不仅减少了化肥和农药的过量使用,降低了农业面源污染,还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确保了食品的安全与营养。这一实践充分展示了技术创新在推动农业集约型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也体现了“生生”哲学中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保护的核心理念。除了集约型发展,中国式现代化还积极倡导绿色发展和循环经济,这同样是对“生生”哲学思想的深刻践行。绿色发展强调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通过发展清洁能源、推广绿色技术等方式,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循环经济则是一种基于资源循环利用的经济模式,通过延长产品生命周期、促进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手段,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最小化排放。这些实践不仅有助于构建生态文明社会,也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创新发展路径

“生生”哲学强调生命的连续性和自我超越,在中国式现代化中体现为在全球化背景下坚持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中国并没有盲目跟随西方的发展模式,而是结合自身的国情和文化传统,探索出了一条符合自身特色发展道路。通过加强科技创新、教育创新、制度创新等多个方面努力,中国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为全球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生生”哲学与加强国际合作“生生”哲学倡导和谐共生、互利共赢的理念,在中国式现代化中体现为加强国际合作,推动共同发展。中国通过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等国际合作倡议,加强了与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和人文交流,促进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市场的深度融合。这种合作模式不仅有助于中国的发展,也为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和繁荣提供了重要机遇。“生生”哲学与实现共同发展和繁荣“生生”哲学强调生命的循环和再生,在中国式现代化中体现为通过国际合作实现共同发展和繁荣。中国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通过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如气候变化、贫困问题、公共卫生危机等。这种合作方式有助于实现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长期稳定,为世界各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四、未来趋势

中国式现代化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逐步形成的,它既具有现代化的一般特征,又深深植根于中国实际,体现了中国的特色与优势。在这一过程中,“生生”哲学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的哲学支撑和实践指导。首先,中国式现代化注重可持续发展,这与“生生”哲学中强调的生命源源不断的理念相契合。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中国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其次,中国式现代化强调社会的和谐稳定。在推进现代化的过程中,中国注重社会公平正义,加强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努力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和谐。这体现了“生生”哲学中世界多元共生的思想,即各种社会力量在相互尊重、平等协商的基础上共同推动社会的发展。最后,中国式现代化还注重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在推进现代化的同时,中国积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括“生生”哲学等思想精髓。同时,结合时代特点进行文化创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舞台中央,展现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展望未来,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构建将继续在历史继承与现实创新的基础上发展。一方面,我们将深入挖掘和弘扬中华文明中的优秀传统思想,如“生生”哲学等,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更为丰富的思想资源。另一方面,我们也将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的全面发展。在具体实践中,中国式现代化将更加注重创新驱动、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和开放发展。通过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等方面的努力,不断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通过区域协调发展、城乡融合发展等举措,促进全国范围内的均衡发展;通过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通过扩大对外开放、深化国际合作,推动中国与世界的共同发展。因此,中华文明中的“生生”哲学与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构建之间存在着深厚的历史继承与现实创新的联系。

结论

“生生”哲学作为中华文明的核心思想之一,在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构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深入剖析“生生”哲学的内涵及其与中国式现代化关系,本文认为,“生生”哲学不仅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思想资源,也为其发展提供了独特的价值导向和实践指导。在未来的发展中,中国应继续坚持“生生”哲学的思想精髓,不断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参考文献:

[1]徐子珺. “生生哲学专题研究”栏目引领人文学术研究发展 [J]. 周易研究, 2024, (03): 25.

[2]郭家瑞. 中国式发展:传统生生之道的当代范式 [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 44 (05): 115-121+221.

[3]丁耘. 生生、道体与气论——在首届“生生哲学高端论坛”上的发言 [J]. 周易研究, 2024, (02): 17-21.

[4]林安梧. “生生哲学”与“存有三态论”的构成——以《易传》为核心的哲学诠释 [J]. 周易研究, 2023, (05): 5-13.

[5]余治平. 存在哲学的Ereignis与儒家的生生之道 [J]. 周易研究, 2023, (02): 25-37.

[6]苟东锋. “生生”与“名名”——论中国哲学的“底本” [J]. 社会科学文摘, 2023, (04): 33-35.

[7]“生生哲学专题研究”编辑导语 [J]. 周易研究, 2023, (01): 5.

[8]温海明. 当代生生哲学思想之意本论回应——首届生生哲学论坛述评 [J]. 周易研究, 2023, (01): 2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