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8-09
/ 2

小学科学教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刘文婷

滨州市阳信县第二实验小学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小学科学教育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等方面都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尝试,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难发现,小学科学教学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教学内容过于单一,缺乏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教学方法陈旧,缺乏创新和多样性;学生参与度不高,缺乏主动探究和合作学习的机会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制约了小学科学教学的深入发展,因此,需要引起教师的关注和重视。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现状;影响因素;研究

引言: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科学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小学科学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小学科学教学在实际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其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对小学科学教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小学科学教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1)教学内容与方式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当前的教学内容主要依赖于课本,这种传统的教材导向模式往往导致学生接触到的科学知识相对局限,缺乏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课本上的知识虽然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但往往忽略了科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互动性和实践性,这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将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相联系,难以体验到科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在教学方式上,许多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即教师单方面地传授知识,学生被动地学习,这种教学方式缺乏实验探究和互动讨论等多元化教学手段,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实验探究是科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学生可以亲自动手、观察现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而互动讨论则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和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由于缺乏实验探究和互动讨论等多元化教学方式,当前的小学科学教学难以真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也无法满足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

(2)教学资源与设备

小学科学教学资源相对匮乏,实验设备和器材不足,这成为制约科学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资金、场地等条件的限制,许多学校无法提供充足的实验设备和器材,导致实验教学难以开展。即使有一些学校能够提供一些基本的实验设备,但往往数量有限、种类单一,无法满足多样化的实验教学需求。此外,部分学校对科学教育的投入不足,导致教学条件较差。这表现在教室设施简陋、教学用具缺乏等方面。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教师难以展示科学知识的魅力和实验的趣味性,也难以保证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因此,小学科学教学需要更多的资源和设备支持,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3)教师与学生

小学科学教师队伍素质参差不齐,部分教师缺乏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由于小学科学课程相对边缘化,一些教师可能没有经过专业的科学教育培训,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有限,同时,由于教学任务繁重和教学资源有限,一些教师可能无法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教学方法和策略,导致教学质量不高。另一方面,部分学生对科学课程缺乏兴趣,学习态度消极。这可能与课程内容单调、教学方式陈旧等因素有关,当学生对科学课程缺乏兴趣时,他们往往难以投入到学习中去,也难以体验到科学知识的乐趣和价值,因此,教师需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小学科学教学策略

(1)利用信息技术教学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往往需要向学生展示各种实验物品,但是受到空间限制的影响,往往只有前排的学生才能够看清楚实验物品。实物展示台是一种信息技术设备,其具有实时性、便捷性等特征,当在进行现场实验演示,或是实验物品展示时,教师可以在实物展示台上同步展示实验过程,这样一来,不仅前排学生能够看清实验内容,后排学生也能看清,有效避免了因看不清实验内容而造成课堂秩序混乱的问题,进一步优化了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流程,提升了教学质量,例如,在“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教学时,为了让每一位学生都能看清实验步骤,观察到实验中出现的变化,教师即可将实验器材放置在展示台内,确保摄像头能够清晰拍摄实验过程。然后,教师在米饭上滴一滴碘酒,询问学生发生了什么现象?此时,学生通过设备都能清晰地看到米饭变成了蓝色,后排的学生也不需要挤上前去观察,有效地规范了课堂教学秩序。此外,利用实物展示台,学生能够更好地看清老师的实验步骤,从而掌握实验操作要领,在提升了演示实验教学效果的同时,进一步促进了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

(2)巩固科学知识训练

由于小学生思维跳跃较快,对所学知识认知较浅且容易忘记,无论哪个学科适度地安排学生练习习题,来巩固所学知识都是非常必要的,利用习题,可以让学生加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内化科学概念。课程习题的训练可以安排在课后,也可以在课前,教师可以在课前阶段设计训练让学生初步认识科学知识,在课后设计习题让学生更牢固地记忆所学知识。简单的选择题、简答题等可以刺激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自主思考并进入学习状态,大大提高小学科学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当学习小学科学课程“云的观测”这一课时,可以课前设置“云是哪里来的?”“云是什么形状的?”“为什么要观察云”等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然后根据教材让学生从中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教师可以从常见的天气现象出发,引出理论知识,来解答课前问题。在课后,可以布置问题让学生回家考考父母,如“为什么有云才能下雨下雪?”“云是水吗?”等,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把所学知识讲给父母,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科学知识的获得感。

(3)鼓励自主探究

小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安全意识较弱,因此,在实施教学时,教师会无意识地控制课堂,干涉学生的探究活动,这就让学生被牵着鼻子走,学生只要按照教师的要求去做,就能得到教师想要的答案,但是,这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是没有任何帮助的。要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教师就必须学会真正地放手,选择适当的话题,并让他们自己进行探索,比如,教学“认识温度计”时,教师需要向学生解释如何使用温度计,并告诉他们正确的操作方法,避免学生中毒。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体验自主探究的乐趣,教师还要把探究活动的主体地位都交给学生,即使有些环节出现问题,教师也可以只是适当引导,让学生学会观察,一起讨论,找出问题的原因。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但可以真正地了解温度计,而且能够体验到探索的乐趣,从而主动探索科学知识,因此,探究式教学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有效方法,教师在教学中既要注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又要合理选择探究主题,注重给学生创造合作探究的机会。只有这样,学生才能逐步培养科学的探索精神,从而推动自主学习能力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结束语:小学科学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当前小学科学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但通过深入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可以有效提高小学科学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在未来,教师需要进一步关注小学科学教育的发展动态和趋势,不断优化教学方式和方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沈晓峰.小学科学合作学习小组构建的策略[J].实验教学与仪器,2016,33(3):50-51,58.

[2]邵震伟.小学科学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分析[J].小学科学(教师),2011(8):69-69.

[3]许华锋.小学科学合作学习困境与对策[J].教学仪器与实验,2015,31(3):6-8.

[4]薛青.小学科学合作学习有效性策略的探究[J].读与写(中旬),2016,13(12):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