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疗养员脱适应期睡眠障碍及康复治疗研究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24
/ 2

高原疗养员脱适应期睡眠障碍及康复治疗研究进展

倪钦玉,游小彧,陈艺香,刘薇,严晓雪,姚聪良,连夏茵,钱雯(通讯作者)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厦门特勤疗养中心,福建厦门,361002)

摘要:高原的气候因素和地理环境相对特殊。高原官兵为适应高原特殊的环境,生理机能会发生各种变化,回到平原地区后,身体无法快速调节稳定的机体内态环境,从而出现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问题,也对康复疗养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建议树立循证思维,发挥各种先进康复疗法的联动效应,提高高原疗养员脱适应期的睡眠质量,实现医疗资源的整合优化与高效利用。

关键词:高原疗养员;脱适应期;睡眠障碍;康复治疗

高原疗养员脱适应期的睡眠障碍是多种影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需要采取整体性的康复疗养措施干预,解决高原疗养员的睡眠模式的紊乱、夜间睡眠呼吸暂停、周期性呼吸困难的发作等睡眠质量问题。通过综合康复疗养服务,帮助高原疗养员快速调整身心健康状态,提高工作效率,保障部队的战斗力,更好的促进我国现代化国防建设[1]

一、高原疗养员脱适应期睡眠障碍康复治疗的意义

高原官兵的工作量与强度较大,为确保身心处于健康水平,良好的睡眠质量是必不可少的。首先,从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入手分析。高原疗养员脱适应期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较多,一是环境条件的改变,富氧平原环境与缺氧高原环境存在明显的差异,包括空气湿度和温度等。长期处于缺氧高原环境下,会对大脑调节睡眠的功能产生不良的影响,难以适应平原环境的富氧和湿度等,从而不出咽喉不适、体感不舒适、睡眠呼吸暂停等问题,也对疗养员的机体自我调节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二是身心状态的失衡,受天气变化、环境陌生、家庭、工作压力等因素的影响,难免会出现各种负面情绪。而负面情绪会引起生理层面的变化,加剧入睡困难、睡眠频繁中断及早醒等问题,促使机体处于恶性循环状态。三是生物节律的变化:缺氧会导致睡眠-觉醒节律发生偏移,使疗养员白天感到困意而夜间觉浅。四是其他因素:药物或年龄、生活习惯改变等因素也有可能引起睡眠障碍问题,如饮食习惯的改变引起胃肠道不适,也会影响睡眠质量。其次,从康复治疗的意义入手分析。康复疗养可有效调节高原疗养员的睡眠潜伏期、睡眠持续性、习惯性睡眠效率、睡眠紊乱等方面,利于改善高原疗养员的神经、呼吸调节功能、昼夜生理节律等。转变康复疗养的观念及方法,积极服务部队现代化建设,发挥疗养中心的优势和职责,为高原官兵的身心健康提供保障。制定个体化的睡眠障碍康复疗养方案,更利于达到预期的健康管理效果。

二、高原疗养员脱适应期睡眠障碍康复治疗的策略

1.睡眠障碍评估

对高原疗养员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生理生化指标监测、心理状态评估与睡眠质量评估等,了解高原疗养员的病情特点和护理服务需求及影响因素等,结合前沿的康复疗养研究成果与康复康养服务人员的工作经验等,制定个体化的康复疗养方案。可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去评定,量表由19个自评项目和5个他评项目组成,涉及主观睡眠质量、睡眠潜伏期、睡眠持续性、习惯性睡眠效率、睡眠紊乱、使用睡眠药物、白天功能紊乱等维度。采取0-21分计,7分为睡眠质量下降的参考界值,分数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

2.实施康复康养方案

涉及以下几方面:一是景观疗养因子: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定期组织景观治疗[2]。景观疗养活动的时间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安排。二是活动疗养因子:组织高原疗养员展开各种文化与娱乐休闲活动,丰富疗养员的生活与精神世界,使疗养员的身心愉悦。三是助眠管理:疗养员可通过睡前泡脚或喝牛奶、听轻音乐等方式助眠,要求疗养员的饮食合理,做到劳逸结合和心情舒畅,减少白天睡眠的时间。四是健康教育:根据疗养员的理解能力和认知水平等个体差异,用视频或健康手册等途径,采取一对一或小组宣教等形式,用言简意赅的语言,宣教疾病、康复治疗等方面的内容,使其掌握配合要点和注意事项,提高配合度和依从性。康复疗养人员做好操作解释、信息咨询、解疑答惑等服务工作,转变疗养员的健康观念和自我管理行为。五是有氧运动:安排有氧运动,2次/周。根据疗养员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有氧运动的方法,包括健身操等。根据耐受度控制运动量和强度。在有氧运动环节加强生命体征的监测,避免过度运动引起的不适,防止运动不足影响康复疗养效果,为疗养员的健康安全负责。六是心理干预:通过说服和评价、叙事法等措施疏导疗养员的焦虑心理;用健康教育、介绍治疗成功案例等措施疏导疗养员的退化心理;用病友交流、放松疗法等措施疏导抑郁心理。告知负面情绪对疾病发展的影响,教会其如何转移注意力和自我暗示等措施自我调整情绪。郑凌[3]研究发现,对疗养员采取合理情绪疗法,可有效改善其睡眠障碍问题。先让疗养员叙述不合理信念产生时的详细情况及心理体验。通过举例说明的方式,使其了解情绪困扰与自己的信念有关。再通过启发和引导,帮助疗养员列出自己的不合理信念。请疗养员思考列出的不合理信念,思考自己的情绪困扰和不合理信念的关系。要求疗养员就自己的问题与领导、战友、家人等主体进行沟通,对不合理信念进一步领悟。最后经过和疗养员的商讨与辩论,使其得出建设性信念。在其基础上,对疗养员给予正面积极鼓励,进一步引导疗养员将此次的认识转变扩展到生活的其他领域。七是环境管理:营造舒适的康养环境,室内的温度和湿度适宜,相对湿度50%~70%,适宜温度为18~23℃,并减少光照和噪音等不良刺激,确保疗养员的休息和睡眠质量。

总结:

高原官兵长期坚守在祖国边疆,为我国的国防建设做出了重大的贡献。高原官兵处于缺氧的高原环境下,难免会出现睡眠障碍等健康问题。为保障高原官兵等一线部队的身心健康,优化康复疗养服务观念和方法,发挥各康复治疗措施的优势协同效应,提高高原官兵的睡眠质量和整体作战能力,是疗养中心新时期的使命任务。

参考文献

[1]张宁平,赵坤,安辉,等.高原疗养员脱适应期睡眠障碍及康复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疗养医学,2024,33(02):43-47.

[2]胡冰冰,董毅,裴志刚.高原边防官兵到平原疗养激素及心肌酶变化分析[J].中国疗养医学,2023,32(11):1128-1131.

[3]郑凌.合理情绪疗法对特勤疗养员焦虑、抑郁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J].中国疗养医学,2017,26(09):918-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