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有效课堂教学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6-29
/ 2

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有效课堂教学策略

罗晓丹

四川省阆中东风中学校 

【摘要】:道德与法治课是当今初中教育中的必修课程,它对学生的道德水平提升和对整体素质的培养有重要的作用。加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建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成为道德与法治课进行课改的关键。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教学中,要运用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构建初中道德与法治的高效课堂。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  课堂教学 有效策略

有效教学策略的实施,会在真正意义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助推着教育现代化进程的持续加快。道德与法治课上运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组织个性化的教学活动,一方面能够去除学生的抵触情绪,打消他们的认知顾虑,给教师实施各项人才培养计划创造有利的条件;另一方面可以启发学生思维的创新力与想象力,引导他们自主分析、合作交流、探索未知,在潜移默化中树立正确三观,一步一个脚印的走向成功,最终成为高素质、全能型的栋梁之才。本文作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摸索总结出如下关于初中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的策略:

一、利用提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思考是进步的基础,若学生都可以带着问题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来,不仅可以激发出学生学习的兴趣,还会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与掌握知识,由于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为了解决疑问,不管是注意力还是思维活动都处在活跃的状态中,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相反,若学生没有疑问,学生学习会变得被动,肯定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率。因而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的设计出提问,抓住适当的时机展开提问,带领学生质疑,带着问题参加到学习当中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比如学习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需要法律”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问:什么是法律、什么是道德?道德与法律之间存在什么联系?如果生活当中没有法律,将会变成什么样?等。经过这些问题的引导,帮助学生调动起学习的主动性,帮助学生更加积极的参与到教学当中来。例如,在进行“生命可以永恒吗”这一课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伊始环节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电视剧《西游记》中的经典画面,即各路妖怪争相吃唐僧肉以求得长生不老的情境,从而吸引学生的眼球,紧接着,根据这一情景让学生提出问题:生命真的可以长生不老,永久地存活下去吗?之后,向学生展示一段人从出生到死亡的容貌及身体形态演变的动画视频,使学生直观地认识到生命并非是永垂不朽的,应当利用有限的生命去做更多有意义的事。在此基础上再开展教学,便能起到提升学生关注度的目的。如此,通过借助多媒体实现良好情境的设置,将学生的目光和注意力集中到了课堂中来,充分激活并调动了学生的多重感官,推动着课堂教学的顺利、有序进展。

二、有效开展主题活动
  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开展一些主题活动,使学生能够对这门科目的学习产生关注和重视的意识,能够使其根据自己的兴趣将注意力投入到教师所开展的活动中。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一些带有趣味性的元素进行渗透,充分的从学生的思考角度出发,对主题活动进行设计和制定。并且,在填充内容的同时,教师需要深刻的分析教材中的知识,使教材内容能够充分的、全面的体现到所开展的主题活动中,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悦的实践活动中学习到更全面、丰富的课程知识。例如,教师在讲解“公民的住宅不受非法侵犯”相关知识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情景模拟,通过表演的方式将情境进行重现。这种方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参与的心理,使学生能够在表演的过程中充分的展现教材中的内容,使学生能够通过对台词的记忆,而逐渐加强对教材知识的理解。

三、探索合作学习的新方式。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过程中,要想发挥出探究式学习的积极效果,教师首先就需要及时转变自身陈旧的教学理念。在此过程中,要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地位,让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教师在此过程中,还应当有意识地促进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培养,通过分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开展,继而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教师也可以在了解当前学生学习状况和学习特点的基础上,将学生根据不同的条件进行分组式学习,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能够在谈论和交流的过程中,有效解决自身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陷入的误区,这种教学模式比教师的知识传授更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对《感受责任》这一课程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将学生合理地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后,提出以下的问题“在你的生活中会遇到许许多多不同职业的人,他们身上都有哪些责任呢?”“我们作为一名中学生也是社会公民,又有哪些责任呢?”。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就会在小组内开展积极的探讨,课堂氛围也更加活跃,加强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同时,也加强了学生对责任的认知和感受。

四、利用网络技术,优化教学内容

网络技术高速发展,媒体教学日益盛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有效教学,应该带入一些电教手段,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教学内容的具体优化、教学情境的及时构建[1]。变抽象内容具体化、理论知识形象化,以网络教学模式支持有效课堂教学,可以弥补学生学习资料不足,视野范围较窄等弊端,将一些新颖的材料带入学生的脑海,要比教师直接灌输的效果好得多。例如,在讲授学生最难以理解的两会,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今年两会召开时的空前场景,播放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政议政,选举国家领导人和讨论政府工作报告等等例子,然后设计相应的问题:“人大代表是谁选出来的?选举的方式有哪些?可以行使哪些职权?政协委员又是怎样产生的,具有哪些职责?”学生通过获取的直观信息轻松的回答了问题。他们不仅直观认识到了今年召开的两会,还能在这些材料中获取很多时事政治知识。如“新时代社会的矛盾”的内容,“四个伟大”的内涵,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神要义等等。利用网络媒体,代替了过去把黑板、粉笔作为教具的教学模式,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把动画、图像、立体声融合起来,优化了教学内容,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重视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理实结合属于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手段,知识来自于生活又应用到生活当中去,只有真正的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才可以真正的增强学生的综合实力,促使学生深入的理解与掌握知识。目前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从很大程度上削弱了道德与法治学科的理解与认识,例如部分教师过于理论化道德与法治课程,过于关注考点总结归纳以及脉络梳理,忽略掉道德与法治学科的重要价值,不利于打造学生完美的人格。还有些教师为了追求比较高的考试成绩,采用题海战术,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兴趣,直接歪曲了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本质。由此,我们要转变传统落后的教学理念,加强理实结合教学,让学生可以在实际生活当中应用知识,在具体操作当中理解认识知识、提高学习技能。实际证明,理实结合教学,让道德与法治课变得更富有活力。

总之,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新时期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课题。优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科知识掌握情况以及能力培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升华的发展过程,而且要注重转变课堂教学方式,增进师生互动、教学相长,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综合素养。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应当及时转变自身的教育思想观念,不断适应素质教育的现有需求,以此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为学生的未来学习和生活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在教师逐渐引导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也逐渐形成一种正确的价值观念、学习能力以及个人学习习惯,这样就能够在教师后续的教学过程中有效提升学生的整体成绩,达到教育教学规划的最终效果。

参考文献:

[1]苏慧.核心素养导向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探究[J].名师在线,2019(24):63-64.

[2]马建梅.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速读旬刊,2017,(11).

[3]张军.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有效教学的基本策略探究[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0,5(9):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