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式心理护理干预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6-28
/ 2

激励式心理护理干预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左晓英张瑶    君熹

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    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目的:分析激励式心理护理干预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6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时间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常规护理)与观察组(30例,激励式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在SAS、SDS评分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在基础护理、服务态度、健康宣教护理评分为91.32±1.82、92.34±1.73、91.32±0.54,优于对照组87.54±1.63、88.56±1.24、90.22±0.34。结论:激励式心理护理干预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以降低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激励式心理护理;糖尿病肾病;质量优化

在当前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患有糖尿病的患者人数正在不断地增加,尤其是中老年人群来说,糖尿病已经成为比较普遍的疾病。在当前治疗的过程中,对于这一类疾病来说,并没有彻底能够治愈的方式,通常会采用药物治疗的方法来调节患者的血糖,确保患者的血糖能够维持在正常的范围之内[1]。糖尿病容易引发各种不同的并发症,其中糖尿病肾病属于临床治疗过程中的常见并发症之一,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与干预,最终将会使得患者出现严重的损害,甚至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尤其是患者由于缺乏对疾病的正确认知,在实施护理干预的过程中,合并各种严重的负面情绪,进而影响到患者治疗与护理的有效性[2],所以有研究学者提出,应当以患者为中心,及时做好对应的心理管理方面的内容,对此,本文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6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时间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常规护理)与观察组(30例,激励式心理护理),观察组患者年龄为54岁至75岁(平均64.54岁);对照组患者年龄为51岁至74岁(平均63.43岁);纳入标准: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的办法,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遵医嘱给予患者对应的用药护理管理工作活动;及时监测患者的血糖,告知患者在实施治疗与护理过程中的相关注意事项,如果患者出现异常情况,需要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综合性的保障患者在糖尿病肾病疾病治疗干预过程中的安全,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的办法,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遵医嘱给予患者对应的用药护理管理工作活动;及时监测患者的血糖,告知患者在实施治疗与护理过程中的相关注意事项,如果患者出现异常情况,需要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综合性的保障患者在糖尿病肾病疾病治疗干预过程中的安全,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3]

观察组:

(1)语言激励

患者在实施治疗治疗与干预过程中,需要由护理工作人员给予患者更多的鼓励与安慰,因此在与患者接触期间,用药过程中或输液之前,通过激励性的语言与患者进行沟通与交流,比如通过恢复良好等一些激励性的语言,给予患者鼓励;通过暗示性的语言,让患者能够明白积极的配合治疗可以起到较好的治疗干预效果,确保能够强化患者的内心健康向上的情绪,优化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效果与质量[4]

(2)案例激励:对于患者来说,在实施治疗与干预的过程中,往往会对治疗与护理效果不认可的情况,需要及时通过采用近期医院治疗恢复效果相对较好的例子,以此来强化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信心,可以通过现身说法的方式,给予患者更多的鼓励和安慰,确保患者能够积极的进行配合[5]

(3)物质激励:由护理工作人员结合患者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按照科室护理管理制度的要求来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规划,通过设置对应的物质激励活动,以此优化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依从性。比如通过了解患者的情况,为能够严格遵医嘱并积极配合治疗的患者发放奖品;对严格按照科学合理饮食方案的患者,实施点名表扬,为患者发放小红花等各种不同的方式进行,优化患者在治疗与护理过程中的体验,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全面提高患者在治疗与护理过程中的信心[5]

1.3评价标准

(1)心理状态:SAS、SDS

(2)护理满意度:基础护理、服务态度、健康宣教

1.4统计学指标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 SAS、SDS评分比较

观察组在SAS、SD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 SAS、SDS评分比较

组别

例数

SAS

SDS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观察组

30

60.54±0.52

28.76±0.45

   60.34±0.99

29.43±0.71

对照组

30

60.34±0.41

32.54±0.45

60.54±0.44

32.43±0.51

T

0.009

3.432

0.064

5.435

P

0.435

0.001

0.436

0.001

2.2两组患者护理期间满意度评分比较

观察组在基础护理、服务态度、健康宣教护理评分为91.32±1.82、92.34±1.73、91.32±0.54,优于对照组87.54±1.63、88.56±1.24、90.22±0.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期间满意度评分比较

组别

例数

基础护理

服务态度

健康宣教

观察组

30

91.32±1.82

92.34±1.73

91.32±0.54

对照组

30

87.54±1.63

88.56±1.24

90.22±0.34

T

5.423

3.123

5.433

P

0.001

0.001

0.001

3.讨论

糖尿病是现阶段继肿瘤、心血管疾病之后,出现的第三大非传染性疾病,具有常见、慢性等一系列的特点,现阶段背景下,尤其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以及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糖尿病的发病率正在不断地提高,并且朝着年轻化的趋势发展。随着疾病的不断发展,患者出现糖尿病肾病等并发症,对患者的肾部功能造成严重的损害,整体治疗与护理的难度相对较大。在实施护理管理的过程中,科学合理的护理管理工作策略非常的关键,常规护理往往以疾病为中心,在实施管理的过程中,使得患者对护理工作活动不满意,患者会存在较多的负面心理情绪。因此,必须要实施科学合理的护理与干预的工作方法,优化整体护理的质量,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通过采用激励是心理护理干预的方法,在常规护理活动上展开优化,能够改善患者在治疗与护理过程中的不良心理情绪和状态,让患者能够感受到鼓舞和安慰,进而进行优化患者在治疗与护理过程中的依从性[6]

在本研究中,观察组在SAS、SDS评分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在基础护理、服务态度、健康宣教护理评分为91.32±1.82、92.34±1.73、91.32±0.54,优于对照组87.54±1.63、88.56±1.24、90.22±0.34。

综上所述,激励式心理护理干预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以降低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邹佩佩,汪先玲,张阳.心理护理在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分析[J].心理月刊,2023,18(07):178-180.

[2]张秋云.心理护理应用在糖尿病肾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J].中华养生保健,2023,41(03):100-103.

[3]李爱梅,韩枫,朱雪艳.心理护理在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心理月刊,2022,17(20):129-131.

[4]徐根英,刘旗,江丽娟.激励式心理护理干预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内科,2022,17(05):584-586+589.

[5]李伟霞,黄月桂,皮玉红,等.激励式心理护理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用药依从性和预后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2,19(05):720-723.

[6]邹云莲,徐亚青,郑建娣,等.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9):154-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