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以中外历史刚要上第18课《辛亥革命》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6-14
/ 2

怎样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以中外历史刚要上第18课《辛亥革命》为例

徐雅洁

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第一中学校   048000

一、案例背景

(一)教材背景

本课是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的第一课,上承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下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成为从晚清危机到灭亡再到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这一新的过渡时期。辛亥革命作为中国近代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在中国近代史中占据重要地位。本课共有三个子目:一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二是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建立,三是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通过上述内容,教材较好地阐释了辛亥革命性质、意义和局限,但不可能面面俱到解读所有问题,其中在辛亥革命爆发的偶然性、辛亥革命意义和局限的解读上、辛亥革命的深远影响上,仍有进一步阐释和解读的空间,以贴近历史的真实,拓展学生的思维。

(二)学生背景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的整体学习力较强,在初中阶段(初中八年级上册教材第8、9课)已经学习过辛亥革命相关内容,对于辛亥革命重要史实、关键人物已经形成了初步了解,具备一定历史学习的方法与思维。同时,在课本之外,近几年多部有关辛亥革命的电影、纪录片等影视资料为学生充实对于辛亥革命这段历史的了解奠定基础。在此铺垫之下,课堂教学应提高学生在历史学习当中的分析、辨别能力,在更广的维度上了解辛亥革命的深刻内涵,跳出初中的知识局限,更全面地了解辛亥革命的发生的起始全过程,更清晰地辨别矛盾对立的史实材料,更客观了解历史史实、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双重性。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历史溯源从历史时空的角度把握辛亥革命爆发的必然性,培养学生时空观。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辛亥革命爆发的偶然性和必然性,进而认识到历史事实往往具有复杂和多样性的特征。

2.通过史料阅读、分析,了解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理解三民主义的局限性,提高学生的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能力。

3.阅读《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的部分条款,从客观角度认识《临时约法》在当时中国伟大历史意义和缺漏之处。

4.通过小组讨论等学生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多元评价辛亥革命的意义及局限性,并对评价作出解释,以此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

5.通过本课学习,认识辛亥革命的成功和失败,从失败中找历史的教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二、案例过程

(一)情境导入,展示辛亥革命纪念一百周年纪念邮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出本课。

情境创设:播放《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纪念邮票图片

教师提问:同学们这是什么?是哪里发行的?是为了纪念那件大事?

学生活动:看图说话,回答问题。

教师讲述: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中国邮政、香港邮政、澳门邮政三地邮政在2011年10月10日将各自发行的《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纪念邮票首日封分别从北京、香港、澳门寄至武昌首义邮局。有很大纪念价值。两岸三地共同纪念辛亥革命,最根本的是继承先辈遗志,接力完成好祖国统一,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最重要的是从这件大事中清醒的认识100年来我们走过的道路,从中吸取宝贵的历史经验。即使辛亥百年,我们对其追思仍未停止。

(二)明确概念,溯源历史。

课件展示:辛亥革命的概念和历史溯源。

教师讲述:武昌起义和辛亥革命的关系,明确辛亥革命有广义和狭义的概念。从历史时空入手理解辛亥革命爆发的必然性。

(三)问题探究,武昌起义的偶然性和必然性。

课件展示:视频、图片、材料

教师讲述:武昌起义的偶然性,让学生认识武昌起义是一场偶然爆发的革命。

学生提问:武昌起义是偶然的,辛亥革命也是偶然的一次革命吗?

教师引导:翻看课本,完成学道导学问题,理解辛亥革命爆发的必然性。

教师讲述: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论证清政府不能自救的原因,以此推到辛亥革命爆发的必然因素。

师生互动:学生通过连线学习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师生共同阅读材料论证三民主义的局限性。

设计意图:1.分析解读材料,了解武昌起义爆发偶然性。思考武昌起义爆发的必然性。通过与老师的协同作业,深入了解武昌起义的背景。

2.通过史料分析和教师引导,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和解读史料的能力,客观理性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归纳能力与已学知识掌握能力。

(四)小组活动,辛亥革命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

课件展示:各种对辛亥革命的评价的资料卡。

小组讨论:结合课本最后一部分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资料卡内容。再将资料卡划分为“成功”组及“失败”组。

小组回答:说出你的观点。(提示:提出观点—史论结合论述观点—进行总结) 

教师追问:革命果实落入袁世凯手中,革命党人是如何保卫民主共和制度的?

教师继续阐释《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设计意图:学生活动体现课堂以学生为主体目的,组内交流更能锻炼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教师适当进行学法指导,初步培养学生撰写小论文的能力,渗透家国情怀。

三、案例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从武昌起义、清末新政、三民主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辛亥革命之意义等方面带着问题进行探究。我们不仅要对辛亥革命的客观史实了解记忆,同时我们也应当从双重角度去看待历史事件中的优缺点。

历史证明了清末新政的失败,但是我们不能否定它的历史进步性和对于中国近代化的积极作用。武昌起义的爆发固然有偶然因素,比如十月的那一次偶然爆炸促使了起义的产生,但是我们应当认识到这些是“天时地利人和”共同作用的结果,起义自身充实的前期准备是它能够成功的关键。我们从后人的视角再回顾辛亥革命,从复杂的历史故事当中挖掘辛亥革命的重要意义,总结辛亥革命的经验教训,“以史为鉴”,我们方能在历史中进步。

四、案例反思

   教学设计当中,我关注到在辛亥革命前期、过程中和后期历史史实存在的双重性,从对多个问题的双重性的探讨过程中,让学生理解历史事件中的复杂性。通过历史地图、时间轴、图像史料、文字史料等多重方式,锻炼学生自我挖掘,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设立的情景中,让学生进入当时所处的历史时段,从“经历者”的角度看待历史问题,沉浸式感悟当时所处历史环境,在此过程中,穿插三民主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等重要知识点,利用小组活动,突出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和作用,探讨中感悟辛亥革命的意义,学习革命者的伟大革命精神,培养学生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