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炎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29
/ 2

小儿肺炎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分析

蓝桂英

三明市第一医院门诊儿童保健科 365000

【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运用在小儿肺炎中的效果。方法:68名患儿均分,时间2023.2~2024.2,均分患儿,实行基础护理的患儿为对照组,实行优质护理的患儿为观察组,实验中各项数值比较分析。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儿的症状改善时间较短,出现负面症状概率低,P<0.05。结论:小儿肺炎患儿在实行护理期间予以优质护理,能够有效促进患儿的病症改善,并且能够降低负面性症状的出现,保证患儿康复。

【关键词】小儿肺炎;优质护理;应用效果

肺炎在临床中属于常见的呼吸道类疾病,小儿肺炎临床一般会通过药物实行治疗。但是在治疗过程中因多种因素,会导致患儿的配合度不高,影响整体疗效。对此在实行治疗期间要予以护理管控[1]。优质化护理在实行的过程中,能够将患儿作为中心,关注患儿的状态,并且针对性完善常规护理中存在的不足,整体护理效果明显[2]。为探究其效果行如下比较。

1资料与方

1.1一般资料

实验中:68名患儿,时间:2023.2-2024.2,均分患儿,对照组:男童20名,女童14名,(4.05±1.05)岁。观察组:男童19名,女童15名,(4.10±1.01)岁。数值比较,P>0.05,可行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关注患儿的状态,然后指导患儿用药,对患儿存在的异常问题予以对症处理。同时对室内环境进行调节,保证温湿度适宜,同时定期消毒,保证环境干净卫生,降低对患儿肺部的影响。

观察组:另一组之上予以优质护理。(1)对于护士的工作进行完善,做好排班,保证儿童在24小时内均有护士监督。然后每天医生与护理人员进行巡访,并与患儿打招呼以及沟通,让其能够降低对医护人员的恐惧性心理,使患儿对医护人员工作的配合度提高。(2)患儿由于年龄相对较小,对医院的环境又感觉到陌生,因此在治疗期间患儿会产生哭闹,这会导致输液无法顺利完成。对此护理人员要针对患儿的年龄,以及性格状态等进行评估,针对性为患儿提供心理疏导等工作。与患儿进行沟通交流,交流期间选择幼儿语言,通过温柔具有亲和力的态度,与之进行沟通,令患儿与护士之间的距离逐步拉近,进而令患儿的配合度提高,保证治疗效果。(3)患儿出现病症后,父母会产生焦躁的情绪,对医护人员的要求也会比较高,因此这对医护人员也会产生一定工作压力,对此需要针对儿童的父母予以教育工作,并疏导其内心焦躁的情绪。可通过多种形式将小儿肺炎的各项知识向家长普及,同时在对其教育期间,要告知家长护理目的以及效果,使父母能够配合医护人员工作。(4)由于该病症因病毒以及细菌感染而成,对此在实行治疗期间,一要关注患儿的心率以及呼吸,如果存在异常,要及时通知医生对症治疗,降低患儿出现严重性的并发症,避免患儿接触过敏源加重病情。(5)针对患儿的体位要适当进行调节,如出现喘息则可处于半卧位,缓解呼吸不畅等问题,同时也可由家长搀扶拍打后背辅助患儿通气。护理人员也可通过雾化吸入等方式予以患儿进行吸痰,进而能够保证呼吸道的清洁,在吸痰期间要保证无菌操作。(6)护理人员要定期检测患儿的体温,一般在两到四小时就要检测一次.如果体温超过标准数值,则可通过物理降温并观察患儿的体温状态。而如果患儿出现高热,要按照医嘱为患儿提供药物,避免产生高热惊厥等问题。(7)为患儿提供充足的营养食物,可保证其食物的清淡易消化。可为其提供牛奶、鸡蛋等,进而提高身体机能,避免刺激性食品的使用。在饮食中也要避免生冷等食物,可适当食用蔬菜水果。

1.3观察指标

检测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并通过调研了解负面问题出现概率。

1.4统计学分析

   借SPSS21.0软件描述资料,(±s)表示分值,t核查,(n%)表示数值,X2核查,数值比较之后,则P<0.05。

2结果

2.1统计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

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较短,P<0.05,如表1所示。

表1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s,d)

组别

例数

咳嗽消失时间

气促消失时间

发热消失时间

肺部啰音消失时间

观察组

34

3.92±0.85

2.66±0.73

1.97±0.55

2.58±0.21

对照组

34

5.16±0.27

4.36±0.21

3.15±0.26

4.35±0.67

t

-

8.1071

13.0496

11.3099

14.6990

P

-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2.2统计患儿出现负面症状的概率

观察组负面问题出现概率低,P<0.05,如表2所示。

表2 患儿出现负面症状的概率(n%)

组别

例数

呼吸困难

心力衰竭

肺气肿

发生率

观察组

34

1(2.94)

0(0.00)

0(0.00)

1(2.94)

对照组

34

3(8.82)

2(5.88)

2(5.88)

7(20.59)

X2

-

-

-

-

5.1000

P

-

-

-

-

0.0239

3讨论

小儿肺炎属于常见类病症,病情发病比较急,发展也比较快,出现病症后会产生咳嗽、气急等多项症状,严重的还会出现身体各项系统功能紊乱,因此要及时为患儿实行治疗。但是由于患儿年龄比较小,在治疗过程中配合度不高,还会产生哭闹现象,难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对此在治疗过程中,需予以相关护理,保证整体疗效

[3]

优质护理在实行过程中,能够弥补常规护理中存在的不足,会针对患儿的心理、病症等多方面进行管控[4]。实验中观察组病症消失时间较短,不良症状出现概率低P<0.05。因在实行护理期间会针对其心理进行沟通,让患儿能够逐渐消除,对医院以及医护人员所产生的陌生感,进而能够有效使患儿对医护人员逐渐信任,更好的配合临床治疗工作提高疗效。同时会针对性为患儿提供吸痰等操作,保证呼吸道的通畅,改善临床的症状,有效降低负面性问题的出现。

综上所述,小儿肺炎在实行治疗期间,通过优质护理能够有效使患儿的临床症状均明显得到改善,降低负面问题出现。

【参考文献】

[1] 王方,黄秀铭,李晨晨. 小儿肺炎应用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J].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3,38(9):98-100.

[2] 赵晓庆. 小儿肺炎护理模式研究进展[J].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3,38(8):49-51.

[3] 邵艳美,孙冬梅. 优质护理在小儿肺炎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3,38(7):131-133.

[4] 李化菊. 优质护理在小儿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质量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2023,21(9):128-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