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地理大单元教学设计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20
/ 2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地理大单元教学设计策略研究

王辉

阜南一中(安徽 阜阳) 236300

摘要:在新形势下,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当前高中德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虽然从提出核心素养这一理念开始,各个学科的老师就以此为中心展开了一系列的课程改革,但是,结果并不理想。在地理教学中,老师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建构地理知识体系都是不利的。大单元教学法是一种比较新型的教学方式,它能把课本上分散的知识进行科学、合理的组织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在实际的地理课程教学中,运用大单元的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系统,并使其能够更好地培养自己的核心能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地理;大单元教学;策略

1高中地理大单元教学设计应遵循的几个原则

1.1综合学习评估原则

要实现学习评估的综合化,必须从评估的形式、评估的内容和评估的对象三个层面来进行。从形式上看,它通常是对学生所具有的核心素养进行评估,它更类似于一个过程的概括,它可以被用来作为地理大单元的学习评估的一个参考因素。从内容上讲,不仅要包括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要把学生的地理学习水平、学科情感价值等方面都要体现出来,这样才能全面地考查学生。就客体来说,要从学生或者是老师的立场出发,对学生的特定成绩进行全面的评估,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保证学习评估的公平、客观。

1.2分层教学原则

高中地理大单元的设计应该是“阶梯式”的,即分层的。这就要求老师按照地理的逻辑顺序和学生的认知结构进行教学。具体包括:一是确立具体目标的活动顺序,对大单位的主题任务进行科学划分;二是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的思维,使得学习过程中包含了与地理有关的知识学习;三是通过“感知-加工-应用”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与“空间问题”的解决能力;

1.3提高学生思考能力的原则

“学生思考能力的提高”是指“大单元”教学模式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开发。从整体的观点来看,单元教学要按照学生的认知和学习规律进行设计,在选择知识、完成目标、形成问题等方面,而设计的过程往往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特征。比如,一个地理概念的定义,要经过一个从普通的概念到一个地理的核心概念,甚至是一个总体的概念,然后再细化成更小的概念,加深学生的理解。再比如,在设置教学情景时,设置情景任务不能杂乱无章,也不能乱了顺序,都要朝着思维的前进方向发展,以知识的层次结构和学生的认识层次为依据,创建分层、梯度的问题情景。

1.4教学任务的命题原则

在高中地理大单元的实施过程中,要把教学任务设定为“问题”,围绕“问题”进行具体的教学活动。在实践中,地理老师既可以利用驱动性问题进行多课时的教学,又可以通过对问题的解答,将相关的知识和活动进行整合。该方法的优势在于:一是可以将知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其运作方式是可行的、可调整的,降低了复杂的单位体系或课时过多的问题,提高了教学的效率。二是地理大单元的教学设计,在对全部知识进行了全面的整合的同时,也能够让学生们用地理思维来构建一个和问题紧密相连的完整的知识系统,能够对各个章节中的地理问题进行有效的处理,从而提高他们的整体思维,从而推动他们的地理应用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

1.5单元教学一体化原则

地理大单元教学要注重系统性,在这一点上,要使其自身的作用达到最大程度,就必须把整体和个别的关系都处理好。比如,在实施大单元的时候,就应该先对每个教学步骤和具体的课时进行规划。在每一节课中,都要按照各自的特点和功能来安排,针对不同的课时,要合理地安排好每一节课的课时。另外,在进行单元整合化教学时,必须站在学生的立场,整合教学内容中的新旧知识,并创造一个覆盖全部知识点的教学情境,建立一个有逻辑的知识架构,在这样的单元教学整合中,既可以让老师对知识的内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又可以帮助学生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2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大单元教学设计的优化策略

2.1构建大单元教学情境

要想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创造出适合不同学生学习需要的大单元情境。例如,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把所查到的网络知识和所学的内容进行再整合,进行大单元的教学。以《大气圈的结构》为研究对象,把网上搜集到的有关知识整合到课堂中,增强了教学和实际的联系,增加了学生的学习经验。同时,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增强学生在课堂上的交互作用,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参与地理学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任务驱动”的大单元教学模式,并通过信息技术构建了具体的地理教学情境。

2.2确立大单元的教学目标

在进行地理大单元的教学设计时,老师可以把知识进行分类,并把它们分成几个层次,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在浅层次、深层次的学习中获得知识。地理教学的最终目的,历来都是以明确的教学目的为主导的学习活动。为了更好地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目标,我们必须把“课程目标”和“核心素养”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以更好地推进“课程”的实施。这样,地理老师就可以从地理思维、地理情感价值观等角度,将核心素养与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地理教育目标一般包括若干个小目标,大单元的教学目标也包括这些小目标。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各大单元进行设计,以达到培养学生核心能力的目的。如“自然环境”课程的目的,就是通过对自然环境的差异性进行分析,并将其与自然分区图进行对比,归纳出各自然分区间的分异规律。并以此为基础,结合我国不同地理环境下的地理分异规律,以及由海岸向内地的地域分异规律,探讨其成因、分化基础及空间分布特点。这一精心设计的课程,不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当地的自然环境,也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当地的地貌。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地理单元的教学设计中,应该重视对教学内容进行单元重组,同时要注意到整体教学内容的系统性以及知识点间的相互联系,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地理认知层次和逻辑思维,这对于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来说,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为此,在进行地理教学的过程中,要对大单元的设计进行探索与创新,充分发挥大单元的教学价值,促进地理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左海燕. 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地理大单元教学设计策略研究 [J]. 高考, 2024, (03): 38-40.

[2]刘妞.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地理大单元教学设计策略研究[D]. 太原师范学院, 2023.

[3]郭兴琳. 基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地理单元教学设计策略研究[D].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