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化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对糖尿病患者的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及出院后自护行为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6
/ 2

个体化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对糖尿病患者的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及出院后自护行为的影响

杨柳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湖北省武汉市    430048

摘要:目的 探究个体化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对糖尿病患者的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及出院后自护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22年5月~2023年4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4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教育,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个体化全程健康教育模式。观察两组患者应用效果差异。结果实验组护理后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合格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个体化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可有效增强糖尿病患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提升其自护行为水平。

关键词:个体化全程健康教育模式;糖尿病;知识掌握

糖尿病能够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及生活,并发症发生风险也较高[1-2]。健康教育作为糖尿病护理手段之一,可有效控制患者病情,减少医疗开支,使患者拥有自主控制血糖能力,增强患者生活质量。然而随着人们生活发展,传统的健康教育已无法满足如今的医疗体系,单向的知识灌输只适合部分糖尿病患者,完整性较差。本院选取了146例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探究,探讨个体化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对糖尿病患者的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及出院后自护行为的影响,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22年5月~2023年4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4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2人,实验组74人。对照组:男42例,女30例;年龄38~78岁,平均年龄(57.58±5.84)岁;病程1~17年,平均(8.6±3.8)年。实验组:男39例,女35例;年龄36~76岁,平均年龄(56.47±5.46)岁;病程1~18年,平均(8.2±4.5)年。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基本信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纳排标准

1.2.1纳入标准(1)明确糖尿病诊断[3];(2)知情同意,自愿参与。

1.2.2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精神疾病;(2)有认知、语言及听力功能障碍者;(3)伴有其他严重疾病[4]

1.3方法

对照组采取传统健康教育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个体化全程健康教育模式:

(一)住院时。

①记录患者基本信息,根据患者特点及个性化制定讲授内容;

②发放糖尿病相关知识手册,每周≥1次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定期护患一对一交流,耐心回答其提问;

③课后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其对健康教育内容的掌握程度,对掌握不足的患者进行针对性指导,指导患者良好掌握;

④心理护理,通过交流,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及性格特点,结合其资料、家属支持,对其开展针对性犀利护理;

⑤借助微信等软件功能为患者推送相关疾病知识。

(二)出院后。

①告知患者家属协同患者复习相关疾病知识、注意事项及血糖检测方法;

②定期电话回访,进行跟踪咨询与教育指导;

③定期举行糖尿病患者茶话会,活动中开展健康教育,鼓励患者间多交流,组织有奖问答等小游戏或活动。

1.4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后6个月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及不良反应。(1)知识掌握程度:采用密西根糖尿病知识测试中文版(DKT)[3]对患者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进行监测,该量表共23题,每题1分,总分23分,其中,患者成绩>20分为良好;≥15分且≤20分为一般;<15分为差,计算百分比[糖尿病知识掌握合格率=(良好例数+一般例数)/总例数×100];(2)自护行为:记录并统计患者发生的自护行为不良事件及次数,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填写随访病程中出现的自护不良行为,其中,患者低血糖(血糖≤3.9mmol/L)、未按时服药、不规范注射胰岛素、发生感染、并发症等现象均为自护不良行为,计算百分比。

1.5统计学分析

将数据录入EPIDATA3.0中进行统计分析。其中,计数资料以(n,%)表示、进行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进行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两组糖尿病知识掌握程度

实验组糖尿病知识掌握合格率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糖尿病知识掌握合格率比较(n,%)

组别

n

良好

一般

合格率

对照组

72

39(54.17)

22(30.56)

11(15.28)

61(84.72)

实验组

74

65(87.84)

9(12.50)

0(0.00)

74(100%)

X2

18.581

6.323

10.132

10.132

p

0.000

0.012

0.001

0.001

2.2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自护行为不良发生率比较(n,%)

组别

n

低血糖

未按时服药

不规范注射胰岛素

发生感染或并发症

对照组

72

6(8.33)

17(23.61)

15(20.83)

9(12.50)

实验组

74

0(0.00)

4(5.41)

2(2.70)

1(1.35)

X2

4.490

8.399

9.964

5.469

p

0.034

0.004

0.002

0.019

3讨论

糖尿病是机体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代谢疾病,若得不到有效控制,集体易发生感染或产生并发症[4]。糖尿病的控制中,药物治疗、血糖监测、饮食控制、健康教育等治疗必不可少[5]。其中,健康教育作为一种干预手段,可改掉患者生活中的不良行为,对患者进行正确的健康引导,使患者对疾病护理拥有一定认知。个体化全程健康教育可实现患者的个性化需求,使教育具体化,加强患者对疾病知识的认知,促进患者自主抵抗疾病。

本次探究中,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及文化程度行针对性讲授,可保证患者明白疾病知识内容,为患者解答相关问题可减少患者心中的疑问与顾虑,为后期自主护理奠定基础;调查问卷可反映出患者对相关知识的掌握,再找出患者掌握不足之处行针对性指导,心理干预可避免患者出现不良情绪,从而影响知识学习与身体健康,利用手机“微信”功能,可促进患者对所学知识进行复习。护理人员在患者出院后对其进行电话回访,可监督患者对病情掌握度及患者对疾病防治的具体情况,保证患者应用所学知识,使身体机能进一步增强;举办茶话会可促进患者之间的交流,增加患者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同时交流可以缓解患者心理压力,对疾病防治有一定作用。

本次结果显示,实验组对糖尿病知识掌握程度合格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个体化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可提升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及身体健康水平,提升患者自主抗病能力。

综上所述,个体化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可增强患者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对患者出院后的自护行为有一定改善,具有临床作用。

参考文献

[1]吴龙辉,陈亦芳,王海燕,等.上海市金山区糖尿病患者相关健康知识与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9,35(3):223-227.

[2]刘敏,左金梅,陈飞凤.健康信念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血糖控制的影响[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9,37(5):170-171,176.

[3]李永洁,刘书红,冯绮玲,等.回馈教学法对糖尿病高危足患者足部护理知识及足部自我护理行为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2019,18(12):8-14.

[4]张兰芳,贾辛未,赵淑君,等.血糖水平升高对不伴有糖尿病的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J].中国医药,2020,15(5):650-653.

[5]刘霞,杨洋,邹凤宇,等.分阶段健康教育模式对老年支气管扩张患者院外自护行为与健康行为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9,25(5):592-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