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人民性论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23
/ 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人民性论析

刀利锋 

中共宁洱县委党校 云南省普洱市 665000

摘要: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核心理论,紧密围绕实现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展开。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彰显了人民性这一重要价值取向。习近平总书记《论述》中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强调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这一理念强调人民利益至上,为指导中国实现长治久安、国家繁荣富强做出了重要贡献,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关键词: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人民性

作者简介  刀利锋(1979—11 ),女,哈尼族,学历:大学本科,单位:中共宁洱县委党校,讲师,从事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

引言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坚持人民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使人民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主体力量。在人民性方面,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和社会治理理念,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

1.人民性概念的内涵与历史渊源

人民性概念包含了对人的尊严、平等和权利的尊重,强调人的生存、发展和幸福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民性被视为道德伦理的基础,强调仁爱、公平和亲和力。在中国历史上,人民性在革命斗争和国家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彰显了人民不畏强权,追求自由平等的品质。随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提出,人民性得到了进一步强调和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引领着国家治理和社会建设,体现了对人民的关怀和尊重,推动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事业。

2.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路径

2.1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之一,这一思想强调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以人民的需求、利益和幸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确保发展的果实惠及全体人民。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突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在经济建设上。中国积极推动经济发展,不仅追求高质量的经济增长,更注重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通过扶贫攻坚、就业创业、教育医疗等各领域改善民生,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政治治理上有所体现。中国致力于构建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推进社会主义民主,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国家事务管理的权利。通过加强基层民主建设、深化改革,让全体人民能够在国家治理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共同推动国家建设和发展。在社会建设领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在关注人民群众的福祉和需求,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社会风气向上,加强法治建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确保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获得公平机会和分享发展成果。

2.2坚持以人民为主体的发展方式

坚持以人民为主体的发展方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原则之一,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和政治基础。这一理念强调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全体人民成为发展的直接参与者、推动者和受益者。在经济建设方面,以人民为主体的发展方式体现在充分释放人民创造力和劳动生产力。中国通过深化改革、推动创新,鼓励人民群众参与市场经济活动,激发各方面的活力,促进经济持续增长。在政治治理层面,以人民为主体的发展方式要求保障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和参与权利。中国致力于构建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通过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广泛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等途径,让人民群众参与国家事务管理,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社会建设方面,以人民为主体的发展方式体现在关注人民群众的福祉和需求。中国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导社会风气向上。同时,加强法治建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确保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公平分享机会和成果,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2.3坚持以人民为基础的国家治理模式

坚持以人民为基础的国家治理模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体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和国家治理方式。这一模式强调政府权力来自人民、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特征之一。在政治治理方面,以人民为基础的国家治理模式要求建立健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基层民主建设,确保人民通过选举产生国家领导人和国家机构,实现国家权力真正来源于人民。同时,要进一步推进依法治国,让法治成为保障人民权益的重要手段,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在经济建设方面,以人民为基础的国家治理模式体现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中国致力于实现共同富裕目标,采取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保障低收入群体和弱势群体的利益,努力实现经济增长与社会公平相协调,促进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坚持以人民为基础的国家治理模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必须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不断创新国家治理模式,不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法治建设,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确保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

结束语

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人民性作为核心理念贯穿始终。深刻理解和实践人民性,对于推动社会进步、实现国家发展目标至关重要。只有真正以人民为中心,尊重人的尊严和权利,关心人的福祉和需求,才能建设一个更加美好、公平、和谐的社会。

参考文献

[1]王思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人民性特征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23

[2]沈江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内涵、特质与实践逻辑[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45(01):45-57+2

[3]钟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J].求索,2022(06):5-12

[4]方世南.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J].唯实,2022(11):4-7.

[5]刘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特征探析[J].吉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2(01):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