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6
/ 2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郑爽

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长宁镇河道九年制学校 712200

    摘要:通过对新课程标准和小学语文教材的分析,充分了解学生在这个年龄阶段成长的特点,发掘孩子学习语言的天赋,以小学语文为例,培养小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关键字:小学;语文;综合语言运用

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是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的。注重沟通是语文的最重要的价值观,教师应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注重沟通的效率和效果,着力培养小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学习一门语言就是为了学习和掌握在真实的情景中进行听、说、读、写,交流信息和思想感情的能力。在学习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就是使用语言完成交际任务。目前语文教学普遍存在心理认知偏差,认为语文从小就学,不重视语文教学中的语文素养的培养,这极大的制约着学生在语文方面听说读写及正确表述能力的提高。因此需要教师创造和利用情景组织教学,给学生创造交际的分围,加强语言信息刺激,引发学生表达思想的欲望,并能在书面落实,增强他们综和运用语文的能力是极为重要的。

结合小学生在不同学段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新课标对教学目标整体统筹规划并科学合理地分配到不同的年级,使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学段侧重,目标明确,循序渐进,确保学生在毕业时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达到预期效果。体现了不同年级在不同时段学生需要达到的技能目标。从简单的听、说逐步发展到听、说、读、写,在年级要求上逐级推进、稳步提高,注重了语言技能的分段培养和落实。这种将教学目标先分散后集中的教材编排特点,使不同学段的教学要求清楚明晰,重点突出,教师也易于把握和操作,并且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语言学习规律,能够顺利地达到预期效果和整体教学目标。况且小学段学生学习语文的时间长,跨度大,在学习的不同阶段,他们会受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的影响,在学习目标、学习方式、学习需求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因此这更需要有好的教材和教学方针的指引,需要教师充分把握教材的主旨,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的本领,深刻剖析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趋势,使他们真正了解语文学习并非所想,从根本上调动小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育目标,实现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就以上对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分析,我们应该如何培养小学生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明确培养目标

    作为小学教师,我们首先要明确培养目标,即将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使他们获得什么样的知识,学会什么技能。而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培养小学生语言能力的运用是学习语文的主要目的。传统的英语教学就是让学生识记新生字词,主要学会交流和书面表达。随着时代的发展,语文学习不单单是简单的机械记忆和书写,世界的交流越来越密切,所以对于语言的交流功能越来越重视。作为全球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学习它的最大目标就是为了沟通和传播到世界各地。新课标“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的引导下,教学目标逐步重视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备课时就要明确我们的教学目标,每节课我们需要让学生掌握什么知识技能、态度情感价值观。只有教师自己对教材足够了解,对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足够了解,对自己的教学目标足够了解,才能有效的将知识传授给学生。

二、激发学生兴趣

“教必有趣,以趣促学。”对于小学语文教师而言,教学中最主要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自发主动的获取知识。而在语文教学中最难的也就是激发学生兴趣,因为语文作为母语,学习上总感觉那样顺其自然,许多学生在接触多了,很容易会产生倦怠情绪,老师如果不引导学生,为学生创造学习与语文的氛围,学生很容易对这门学科丧失信心。因此教师需要优化课堂教学,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习语文,产生新鲜感,让学生感到学习语文也是快乐的、有趣的,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创设情境,制造和以往语文教学不一样的环境,换一个环境学习,学生首先就会产生新鲜感,将知识相互迁移,学生就不会觉得语文是一门单独的学科,就可以将它与生活相结合,就好像在生活中学习一样。

(二)抓住学生心理特点,小学生善于表现自己,好比赛,求胜心强,因此教师可以设置小组比赛,选择不同的游戏,在学生们在竞争中动脑,学习知识,获得成就感,对语文就更有兴趣。

三、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

教师明确了教育目标,运用多种方法激发了学生兴趣之后,在教学中就要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趁热打铁,让学生自己在有趣的环境中通过教师的指导,完成对知识的吸收,对技能的培养,由于学生所获得的认识,只有经过实际锻炼,才能变为行为,而且从体验中获得的感受是最深刻的。小学语文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许多教学方法,针对教学对象,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采用讨论法,可以让学生自由讨论,在讨论中先总结出一个观点,学会自己分析问题,再由教师进行解答。传统课堂使用最多的就是讲授法,教师占据主导地位,讲授课本知识,就是将自己的见解直接强加于学生身上,虽然有弊端,但是讲授法是现代教育不可缺少的一环,无论学生怎样的自主探究,教师都需要在必要时候进行讲解,深化学生理解,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对自己总结出来的知识有个系统的认知。因此,教师需要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四、学用结合,培养综合运用能力

语文教学的实质是师生之间的交际活动。在教学中,我们要清楚明白我们语文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语文的综合运用能力,既然让学生学语文也就要让学生学会用语文,只写不说不行,只说不会写也不行。因此,教学要从语文交际入手,听说读写相互结合,提高语文实用价值。我们不但要学习汉语,更要讲汉语,将语文用到实处。因此,我们学习语文,就要做到学用结合,在学用结合中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对语文的学习是一个开始,在开始的时候就认真对待,制定好学习计划和教学计划,为培养小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