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育观念的转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5
/ 2

浅谈教育观念的转变

王艳侠

黑龙江省大庆市庆风小学

摘要:教育观念是指教师在一定知识背景下,在教育教学中和专业理论学习中,对学生发展特征和教育活动规律的主观认识而形成的有关教育的个性看法。先进教育观念不仅仅来自书本,还能来自实践经验。教师的教育观念是经过很长时间实践形成的,而转变教育观念更是一项漫长且艰巨的任务。教育观念的转变需要适应于新场景、新技术、新常态化教学、新质生产力、新教育管理方式。关键是以人为本前提下,在教育实践中观念转变要适应于时代的科技发展,适应于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布局。

关键词:教育观念  人工智能  新技术  新质生产力

“师者如舟,千里不殆。师者如光,微以致远。”深刻诠释了教师职业的重要地位。教师背负着历史的重托,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期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上不可或缺的坚实力量。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提出的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建设教育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加快现代化教育,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强则国强,作为教育工作者看到了未来教育充满生机的未来。人的可持续发展是未来教育兴衰的关键因素,作为教育先行者-教师,跟紧时代发展,教育观念的转变必须与时俱进。教育观念是指教师在一定知识背景下,在教育教学中和专业理论学习中,对学生发展特征和教育活动规律的主观认识而形成的有关教育的个性看法[[1]]。先进教育观念不仅仅来自书本,还能来自实践经验。教师的教育观念是经过很长时间实践形成的,而转变更是一项漫长且艰巨的任务。作为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应亟待需要适应于新场景、新技术、新常态化教学、新质生产力、新管理方式五个方面。

一、教育观念的转变需适于新场景教学                       

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开启了新场景课堂教学。课堂场景也是课程资源,场景化不仅扩展课教师的教育想象,而且激发了学生求知欲,激活了学生的思维链。游戏化体验式场景能强烈的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驱动力,对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起到推动促进效用。在教师固有观念的模块中,人工智能是遥不可及的、无法想象的技术。时代更迭,科技进步,只有教师的教育观念跟随系统的教育转型,才能适应教育发展,产生最大的教育效果,实现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的质的飞跃。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即是单选题、更是必答题,必须同步调、同轨道。人工智能和VR融合,实现立体3D场景效果,让学生看得着、听得见,切实感受科学技术带来的感官体验。为适于新场景教学,教师在教育实践中教育观念的转变必须要有前瞻性和连续性,因文化、民族等不同具有差异性,但教育观念的转变是为新场景教学服务的目标不可动摇,要打破固有观念,把教育数字化作为现代教育发展的的新方向,开发高质量、高效能、系统化的教育资源,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理想信念。

二、教育观念的转变需适于新技术

在2024年两会期间,教育部长提出要把人工智能技术深入到教育教学和管理全过程、全环节。人工智能技术是现代教育转型中必备的工具箱、技能包。人工智能新技术不仅能构建思维教育,而且应用智能产品能快速、准确地搜索到适应课堂教学的动、静态图文、影像等资料,有效地提高了额课堂学习效率,为实现国家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提供了有效支撑。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对教师教育观念产生影响,以往的教育观念已是根深蒂固,新技术的应用对固有的教育观念是种挑战。因为新技术将会改变人类,改变整个社会,所以教育观念的转变是复杂的、全方位的,不是随意的,无目标的;要遵循时代发展规律,要基于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要有范围。马克思说:“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而已”。教育观念的转变关键是以人为本前提下,在教育实践中观念转变要适于时代的科技发展,适于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布局。

三、教育观念的转变需适于新常态化教学

数据指出,截止到2023年底,连续两年新生儿人数减少,必将对教育结构产生巨大影响,小班化、兴趣化、选拔式将成为学校教学追求的目标。教师教育观念转变的紧迫感主要来自社会和学生家长的需求,把孩子培养成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全能型人才是家长的终极目标,盼望孩子接受开放、自由、轻松、更好的教育。新常态化教学是创新动能模式,将为因材施教、特长培养等更灵活、更有人文关怀的教育提供广阔发展平台,尊重学生个性发展,让教育教学深度更深,广度更广。教育观念是在教育实践中形成的,教育观念的转变是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如何适于新常态化教学,需要教师结合自身教育实践,选择适合自己的观念转变方式,理清为何转变观念,亲身体验观念转变带来的教学变化。教师要以未来之观念规划未来之发展,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要与国家教育的大变局发展相契合,面对高科技、新技术高水平的教育现代化,要面向更高的育人目标,是推动教育从大到强的内涵要求,所以在国家教育发展转型中,教育观念的转变为新常态化教学保驾护航。

四、教育观念的转变要适应于新质生产力发展

在2024年的两会中,新质生产力首次别写入政府报告中,新质生产力对教育现代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生产力的发展就是人的创新能力的发展,时代需要新质生产力,教育更需要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源自于人的创新,就需要有创新精神的青年才俊,如何引领年轻一代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是教育工作者追求的目标,培养有创新精神的人是教育观念转变的核心内容,

五、教育观念的转变要适应于新教育管理方式

现代教育大背景下的人才观、教育观与以往的教育管理方式有了质的不同,教育观念转变同步伴随着管理方式的改变。新教育管理方式是在建设教育强国、明确教育强国建设方向的背景下,需要教师转变教育观念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新教育管理方式既要遵循教育规律,更要深刻理解教育与社会、政治和国家的内在联系,要做到方向明确、目标精确。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育安全是国家安全、更是政治安全。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人初心使命,培养能担大任、能干大事的社会主义时代接班人。先进地、健康地观念在教育内涵中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以往的教育观念中成绩永远是第一位的,学习只发生在校园里,学习是为了考大学等等,为了成绩忽略了学生的内心发展,压制了潜在的创新意识。陈旧教育观念对教育行为的影响,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教育观念的转变是否适应于新教育管理方式需要在实践中检验。树立符合教育环境的师生观、实现家校教育的和谐观;古人云:“欲为苍鹰,勿与鸟鸣;欲为游鱼,莫与雀行”,深刻把握怎样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教育观念,是建设强国进程中新教育管理方式的永恒话题。

教育观念的转变是在实践的动态中进行的,教师深知其对学生影响的重要性;让学生知道自己成长的标尺是什么——出言有尺,说话有德;要有自制的力量、智慧的头脑、和充满希望的信心。

[1]易凌云,庞 丽娟.教育观念:内涵、结构与特征的思考[J].教师

教育研究,2004,(5).

[2]庞丽娟,叶子.论教师教育观念与教育行为的关系[J].教育研究,2000,(07):47-50.

[3]王晓霞.更新教育观念促进家 园一致教育甘 [J].甘肃教育,2007, (06).

[4]高潇怡,庞丽娟.论教师教育观念的作用[J].教育科学2003,(02):

23-26.

[5]陈建华.教师教育观念转变的动态性[J].教育科学研究2009(10):

70-73.

[6]林菁.更新教育观念促进我国农村幼教改革 [J].学前教育研究,20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