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升小,助幼儿翻越适应坡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28
/ 2

幼升小,助幼儿翻越适应坡度

王锦

西安市浐灞第四、第十六幼儿园园长:710032

摘要:幼小衔接是幼儿园与小学两个教育阶段平稳过渡的过程,是学前教育阶段的一个重要工作内容,幼小衔接的成效将直接影响学前教育以及基础教育的质量。2021年3月,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衔接的指导意见》,旨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文件提出了坚持以儿童为本、坚持双向协同、坚持系统推进、坚持规范管理四条基本原则,全面推进幼儿园和小学实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减缓衔接坡度,帮助儿童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那么作为幼儿园又该如何做到园、校、家协同,以幼小衔接课程为建设为抓手系统做好幼儿的入学准工作呢?本文从幼儿园实践出发,总结成梳理了具体可行的做法,供幼儿园借鉴。

关键词:幼生小   园、校、家紧密“联动”  缓解适应坡度

幼小衔接是幼儿园和小学两个教育阶段平稳渡过的教育过程,也是儿童成长的一个重大转折。成人赋予孩子新的期望和压力、小学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发生了变化、环境变化给孩子带来的不适应等为孩子带来适应的坡度。幼小衔接不当会影响孩子身心健康,不利于其今后发展。因此科学做好幼小衔接直接关乎幼儿能否实现幼儿园向小学的顺利过渡,关乎幼儿的身心健康和终身发展。

为了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2021年4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要求全面推进幼儿园和小学实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减缓衔接坡度,帮助儿童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为幼儿园与小学做好衔接工作指明了方向,告诉我们幼小衔接接什么?。2022年3月25日,《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2年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的通知》(教基厅函〔2022〕5号,以下简称《通知》)印发,幼小衔接,我们在行动成为全国第十一个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主题。这是继2012年全国第一个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以来,第三次将主题聚焦于幼小衔接,因此我们必须深度思考幼小衔接怎么接?

那么,如何减缓幼儿园和小学两个阶段坡度,实现顺利过度,我们首先要把衔接工作聚焦于差异,;其次幼小衔接是一个系统的工作,需要做好园、校、家的紧密联动,搭起差异之间的台阶,方可实现平稳过度。

1.园校联动,思想共识、互访互动。

将幼小衔接作为幼儿园和小学共同追求的教育目标建立长期的深度合作机制,不留于走亲戚式的你来我往,而是形成一家人式的紧密合作。一是校园领导要在思想理念上达成共识,对幼小衔接工作进行顶层设计,将幼小衔接工作纳入各自学校和幼儿园的长期规划中,并组建幼小衔接项目组,保障计划落实二是成立联合教研团队,就小学老师对幼儿园孩子年龄特点及发展评价的分析认知、幼儿园老师对小学及小学老师对幼儿园在不同阶段课程及生活中的认知盲区、双向互动式课程与活动的定位与实施等开展问题式教研、小组式教研、角色互换式教研等形多样的联合教研。通过联合教研,让小学老师了解幼儿园孩子的活动的场所、活动形式等整体情况。当小学老师对入学前儿童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从而帮助教师确定新入学班级工作的侧重点。幼儿园教师则可集中精力观察、研究一年级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前期经验和互访互动素材,适当改进教学内容及方法,双向靠拢做好衔接。

2.课程衔接,主题鲜明助入学能力养成

经过前期的互访互动教研,我们在充分了解到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差异后,科学制定并有序开展幼小衔接课程。幼儿在大班的最后一个学期我们要着重从孩子的心理调试、生理准备、能力培养等方面入手,开展系统的幼小衔接课程。一是隐性的环境课程。通过在幼儿园创设小学的教室、幼小衔接区角等,让孩子感受与熟悉小学的生活与学习环境;通过仿照小学的作息时间调整幼儿的一日活动安排促进幼儿的生理和习惯上的适应,同时培养时间观念;通过调整幼儿园固定老师带班到老师轮流为孩子组织活动,帮助孩子感受小学学习新模式,助心理适应;通过让孩子成为区域时间、生活间隙时间等自由活动时间的主人,提高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及社会交往能力。二是显性主题课程。大班下学期的课程重点围绕着幼小衔接设计而安排,我们设有我能行、懂感恩、学榜样、新体验四个系列活动,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孩子们的任务意识、时间观念和规则意识等,同时提前了解和感受小学的生活和学习,帮助他们做好接受新的挑战的准备。

3.参与+体验,引导家长助力科学衔接

进入大班后,家长们就开始为入小学担心焦虑,担心小学不好进,担心进去难适应。为此,我们首先应该抱着理解的态度来面对,做家长所想,解家长所获,与家长同频共振,帮助家长消除焦虑并积极助力。首先,是沟通带来思想上的改变。通过家长学校、诊断式答疑解惑等,让家长了解幼小衔接相关政策、认识幼小衔接接什么?怎么接、幼儿园向上衔接所做的工作和学校向下衔接已经做的和要做的工作、家庭又该在孩子入小学前帮助他们做好哪些准备等,从而让家长从容、积极面对幼儿的入学阶段,家长的积极态度也能感染孩子,激发孩子上学的愿望。

其次,是体验带来行动上的改变。通过开展一年级家长现身说法、家园校沙龙、体验式家长课堂(幼儿园和小学课堂),听专家支招等形式,听听初入小学的家长的切身感受、相互分享幼小衔接家教经验、感受幼儿园和小学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方式,从而让家长切身感受到在幼小衔接过程中孩子的身心准备、生活准备和社会准备的重要性,并能积极根据孩子的身心发展水平帮助孩子做好入学前准备。

孩子入小学,是孩子成长的标志。对于小学,是主动拥抱还是被动接受,是需要全社会认真思考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的。作为幼儿园,不把幼小衔接当成大班临毕业时的一个阶段任务,而是将孩子进入小学所需的认知与能力、情感与态度的培养贯穿于整个幼儿园阶段,家园校联动,助力顺利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