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指向文化自信的古诗教学路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2
/ 3

建构指向文化自信的古诗教学路径

曹满华

合肥市行知小学

摘 要:语文学科是教习文化、传承文化的重要学科,其特性决定了古诗教学对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立文化自信具有重大意义。古诗教学是小学阶段的教育重点,随着教育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如何上好古诗,加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成了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就小学古诗教学在融入文化自信方面展开探究,先指出存在的问题,后提出对应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古诗教学,文化自信,策略

引 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课标”)把“文化自信”作为语文学科四大核心素养之一,放在首位阐述:“文化自信是指学生认同中华文化,对中华文化的生命力有坚定信心。”此外,习总书记也提出“文化自信”论断,为我们指明了文化强民、文化强国的方向。作为小学语文老师,古诗教学对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立文化自信具有重大意义,这需要教师在古诗教学过程中克服教学的枯燥性,引导学生打牢基础,从古诗文中体味传统文化的精神,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提升学生传承民族文化的热情和兴趣,加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一、小学古诗教学融入文化自信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法单一,缺乏趣味性

在当前教育环境下,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古诗经常作为考试的内容出现,教师为了完成课时任务和教学任务,往往是教师讲解,学生听讲,缺乏互动性,对于古诗的拓展,以及对于其意境的理解,在教学实践中很少有涉及,从而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古诗的教学偏离了当代文化教育的目标。

2.语言表达不同,不容易理解

现代的书面语言很接近生活,表达明确,直接。而古诗的语言相对比较晦涩,与口头语言完全不同,由于古诗的语言和表达方式与现代汉语有很大的差异,很多学生觉得古诗理解难度较大,不容易理解。这种语言环境也造成了培育学生文化自信的一大障碍。

二、小学古诗教学融入文化自信的策略

1.以吟咏诵读,感悟经典之美

中华经典古诗词语言优美、韵律流畅。“以读为本”是古诗教学的基本方法。其中,吟咏诵读是中华传统的读书法,古代小朋友都是以唱的形式读书。李白、杜甫的诗都是唱着唱着作出来的,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教授古诗文一定要吟诵的。”现在有很多学者也呼吁将吟诵带回语文课堂。通过吟咏诵读,让学生感受到诗歌的韵律和节奏,从而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义,进而培养学生对母语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亲近之情。笔者将以教学古诗《独坐敬亭山》这课为例,进行详谈。

(1)吟咏诵读,读出韵

吟诵古诗要关注诗中每个字的音,根据“平仄入”读准每个字的调。在吟诵《独坐敬亭山》前,教师先教授平仄入的知识,诗人把四声分为平仄两大类,平就是平声,仄就是上、去、入三声。平仄是有规则的,第一声和第二声古人叫它平声,要读得低一点、长一点,我们用“—”表示;第三声和第四声古人叫它仄声,要读得高一点、短一点,我们用“丨”表示,还有一些字有特殊的规定,它们叫入声字,要读得短促有力,我们用“!”表示。了解知识之后,师生共同给字标上平仄入记号,之后再进入诗歌的吟诵练习。


1 古诗平仄图

师:我们先来听听一个小朋友的范读。(播放音频)

师:大家根据所做记号练一练,请同学上台展示。(学生吟诵)

生:我觉得他吟诵得很好,如果把“闲”和“山”读得再长一些就更好了。(生再次诵读)

生:“独”和“不”要读得短促。我来读一读。(生再次诵读)

师:非常棒,读得很到位,大家一起读。

(2)吟咏诵读,读出情

古诗吟诵除了关注声调、节奏,也要关注字音背后所含的意蕴。读出诗意,读出诗情。

师:同学们,大家来听一听老师读,你有什么建议给老师?

生:最后一句“敬亭山”老师读得太快了,应该读得很长很慢。

师:嗯,说得好,你来读一读。

师:同学们,不谈诗的平仄,结合古诗的含义,想一想,为什么最后几个字要读得很慢?

生:因为读得很慢,我们才能体会李白的那种一个人很孤独的感觉。(再读)

师:你还体会到了诗人的情感,真了不起。谁还能读出这种孤独的苦闷感?(再读)

吟诵过程中,音调节奏的变化可以帮助学生体会和表达不同的情感,如悲伤、愤怒、快乐或平静都能够通过吟诵呈现出来,最终达到与诗人共鸣。

2.用身临其境,增进情感共鸣

古诗对于小学生来说,如果没有情境,就艰涩难懂。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入音乐、美术、角色扮演等,就很容易将学生带入古风古韵的情境里。古诗的学习就会变得妙趣横生,学习效果会大大提高,也更能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增进情感共鸣,加强文化自信。

(1)音乐缓缓流淌,古韵翩翩而至

在教学古诗时,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例如,通过歌曲作为背景音乐,借助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边画边唱边记忆和理解古诗。根据古诗所营造的意境设计出旋律线,再将古诗融入高低起伏的旋律中,不仅能帮助学生准确记忆古诗,还有利于其直观地理解诗句的含义。例如,教学《登高》一诗,可以让学生自行选择音乐,如古筝、二胡等乐器演奏的曲子,通过听音乐和读诗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诗歌中的意境和情感。此外,在教学中也可以采用多媒体技术,如视频、音频等,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古诗。例如,在教学《静夜思》时,可以通过播放李白的朗诵录音和配乐视频,让学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诗歌中的意境和情感。

(2)诗情画意,寓美于乐

绘画是学生最喜爱的学习方式之一,诗与画都具色彩美、结构美、意境美。创设诗情画意、情景交融的艺术氛围,不仅形象地呈现诗文内容,重现诗中描绘的意境,同时培养了学生想象、审美和创作美的能力,加强文化自信。

在学习古诗《山行》一课中,教师以“绘画之星”的荣誉鼓励学生边读诗,边将自己看到的美景画出来。

(教学小片段)

师:同学们,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接下来,我们同桌之间相互配合一下,一人吟诵,另一人开始作画,记住不要追求逼真,而是追求意境。(同桌配合,进行练习)

师:哪个小组来展示一下,说说你是怎么理解的?

生:老师,我画的是“远上寒山石径斜”这一句。因为“寒”这个字说明深秋时节天气比较寒冷,所以我画的山用的是冷色调。“远”字说明山路绵长,所以这个弯弯的小路要画的很长。

师:这个想法很好,说明你对这首诗做了深刻的思考。

诗画结合,不仅可以让课堂充满诗情画意,而且还能让学生徜徉于诗中“景色”。课堂上通过诗画结合来教学,不仅可以有效帮助学生理解诗句意蕴,还能让诗词文化得到传承,让学生的情操得到陶冶,从而加强文化自信。

(3)情境扮演,引人入胜

新课程标准指出,“增强课程实施的情景性和实践性,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古诗文中,多有叙事性作品,如《小儿垂钓》《所见》等,可以让学生根据古诗文中所叙述的场面,进行角色扮演,通过学生兴致盎然地表演跨越时空再现当时的情境,能更好地理解诗文的内容,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学习《小儿垂钓》这节课中,教师可以设计分角色扮演诗中的小孩和路人这个环节,通过路人的话语和小孩摆手的样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路人借问遥招手”这句的含义。又比如学习《赠汪伦》时,教师可先引导学生多聆听、明诗意、诵诗文、悟诗情,体会诗歌的节奏和表达的情感,想象送别时的画面;再分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两人或三人,每个小组需要选择一个角色,如李白、汪伦或其他人物。然后为每个小组设定一个场景,例如在江边、在山间等,最后进行戏剧表演,创编台词。通过剧本表演促进了学生对于诗歌内容的理解,同时也能进一步感受李白同汪伦之间深厚的情谊,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跨学科融合,激发传承意识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跨学科学习”,语文跨学科学习对语文课程落实立德树人,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让学生吸收优秀文化成果,提高思想文化修养,建立文化自信,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1)钻研一粒米,与劳动学科融合

学完古诗《悯农》一课,教师会发现城市孩子很难真正理解米的珍贵,因为他们生活在城市,几乎接触不到农业生产和农民的劳动生活。因此,我们需要开展一些探究活动,让学生了解米的来之不易,培养他们的节约和珍惜粮食的意识。

教师可以开展“一粒米饭是如何来的”探究活动,首先,邀请家长陪同孩子周末去周边乡村的田间地头,让孩子亲身经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劳动过程,然后邀请农民伯伯讲解米的生产过程要经历的一系列复杂的流程,从播撒种子到育苗、插秧、施肥、灌溉、收割,脱壳晾晒……

走近米粒,让古诗教学与劳动实践整合在一起,通过活动,学生懂得了珍惜一粒米的重要性,懂得勤俭节约,传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2)探究一棵草,与科学学科融合

古诗和科学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例如,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写到:“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首诗描写了草原上的生命力和恢复能力,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界的认识。在教学这一课时,教师可以提出科学问题:为什么渺小的小草拥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通过学生查阅资料得知,草的根系非常发达,可达2米到5米长。根是小草的营养器官,负责吸收土壤里面的水分、无机盐及有机质。正是因为深深扎根在土壤中,才让小草拥有了和恶劣环境抗衡的资本,成了不可思议的“大力士”。

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非常重要的精神品质,它代表了一个人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坚定信念和勇气。这种精神品质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非常重要。学习这首诗,让学生知道小草生命力顽强的科学知识之后,教师更应该引导学生思考由小草联系我们自身,我们人也是一样,不可能一帆风顺,应当要像小草一样自强不息,努力扎根,稳扎稳打,进而弘扬我们作为中国人自强不息的传统文化。

4.借课外拓展,熏陶文化情怀

由于古代词汇与现代语言有很大的差别,难以和现在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很多老师都认为对古诗进行课外拓展难以实现。其实,古诗的文字虽然少,但是滋滋凝练,意境优美,给学生许多想象的空间,教师应当把握此点多开展课外拓展活动,让学生有足够的兴趣感受古诗的魅力,加强文化自信。

(1)背景拓展,知人论世

了解诗人的人生经历可以更好地体会作品寄托的感情,比如在学习统编版二年级下册古诗二首中杜甫的《绝句》一课中,诗的后两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学生不好理解,课堂有限的时间中很难展开去叙述,很多老师就因此浅尝辄止,学生稀里糊涂背诵就结束了。但是,如果不知道杜甫在安史之乱中颠沛流离、妻离子散的故事,就根本无法体会此刻战乱结束后诗人阖家团圆,身有所托的喜悦。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要深入全面理解古诗,必须了解诗人和作品的写作背景。

在课外活动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有关故事背景的相关资料,引导学生进行背景探究,还可以推荐学生观看相关的少儿影视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成立兴趣小组,组织一期相关主题的手抄报、板报,不仅自己亲手实践体验了,逐渐摸索掌握到学习方法,还能在班级起到文化熏陶感染的作用。由于真实的历史背景是相互交织的,通过广泛的了解,会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对背景了然于胸,让学生体验到成就感,这可以激发学生对于古诗的学习兴趣,从而加强对中华文化的自信。

(2)活动拓展,张扬诗兴

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流传千年的瑰宝,历代文人墨客留下了无数不朽的诗篇。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学习了《元日》《清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三首传统节日的古诗,教师可以在班级开展拓展性活动“传统节日知多少”。在了解传统节日的基础上,搜集有关古诗,在班级内开展书写比赛,展示评价。另外,还可以绘制手抄报,综合整理资料,加深了解。

本次活动让学生在学习教材的基础上,用多种形式将传统节日与实践活动结合,让学生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弘扬诗兴,激发浓浓的爱国情怀,从而加强文化自信。

古诗,作为一种文学形式,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它应该被传承,被弘扬。作为语文教师,我们需要共同努力推动学生喜爱的古诗教学,让传统文化成为一种本能,文化才能更加自信。

参考文献

[1]陈传胜:乘古诗文之舟,行古文化之旅——探究在古诗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有效策略[J].高考,2021(10):91-92.

[2]刘俢方: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有效性策略浅析[J].语文教学通讯,2022(5):44—46.

[3]张凯越:浅谈如何培养儿童绘画的想象力和创造力[J].基础教育论坛,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