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整合机制建设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2
/ 4

推进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整合机制建设探析

崔文静

内蒙古社会主义学院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  010010

摘要:近些年来,国家认同问题上升为中国的核心问题。对当代中国而言,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整合的机制建设极为必要。我国主要通过制度保障、法律规范、政策协调、战略支撑等制度机制建设推进民族认同到国家认同的转变。

关键词: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整合;机制

从当今世界总体形势上看,多民族国家是普遍趋势。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团结和谐,则国家兴旺、社会安定、人民幸福;反之,则国家衰败、社会动荡、人民遭殃。”[1]各民族之间、各民族与国家之间关系处理得好则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处理得不好则民族冲突、国家分裂。基于民族与国家之间互动关系的考量,需要站在维护国家整体战略安全的角度,通过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整合实现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发展。

一、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不同质需要机制建设推进国家认同

从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外在表现上来看,二者具有不同的维度,民族认同一般指向为对有关本民族的共同祖先、语言、习俗、传统的心理自觉,属于情感、伦理的范畴。国家认同是将国家共同体中不同民族、不同个人团结起来的内在凝聚力。国家认同源于法律制度与公民身份认定,超越了血缘亲缘的情感基础,是一种对国家身份、国家共同体的认同,主要是一个政治、法律的范畴。国家认同更强调整体性而非局部性、一般性而非特殊性。从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形成逻辑关系上看,“民族认同的形成先于国家认同的形成,但这并不意味着民族认同优先于国家认同,一旦地方性的民族认同进入到国家政治层面并质疑公民身份,任何一个现代国家都不可能坐视这种对宪法权威的公然蔑视。”[2]民族国家为了确立权威和认同感,普遍将“公民”作为连接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中介,以此实现民族认同向国家认同的转化,在尊重多元的民族认同基础上建构起国家认同,实现国民对各自民族的忠诚转化为对国家的忠诚。

近些年来,国家认同问题上升为中国的核心问题。对当代中国而言,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整合的机制建设极为必要。国家认同建设要求国家制度设计和价值导向对各民族具有包容力、吸引力、影响力和辐射力,在尊重各民族文化的基础上通过沟通、协调机制来实现国家对各民族的共治,由此实现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有效整合。

二、当前我国推进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整合的机制设置

当前,我国主要通过制度保障、法律规范、政策协调、战略支撑等制度机制建设推进民族认同到国家认同的转变,使各民族成员在实现中华民族共同体利益的进程中实现好各民族具体利益,形成并维护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国家认同。

(一)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国家认同提供制度保障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为推进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整合提供了制度保障。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包含“民族”和“区域”两个基本要素,是民族自治和区域自治的有机统一。当代中国认同整合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如何处理好“多元”与“一体”的关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通过民族自治与区域自治的结合在制度安排上呈现出多元一体,既尊重和包容民族之间的差异性,又为增进中华民族的共同性奠定了政治根基。符合多民族国家政治发展需要。近年来,我国把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一贯立场,推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贯彻落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当代中国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整合的最佳制度选择,是多民族国家实现统一和各民族和睦相处的最佳路径,有力调和了民族间的关系,有效地解决了诸多复杂的民族问题。

(二)民族工作领域相关法律法规为推进国家认同提供了强有力规范

依法治国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由之路。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关系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3]认同整合的实现同样需要法律、法规强有力的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规范了民族自治地方与国家的关系、行政地位、自治权利等方面。其作为一部基本法律,为推进认同整合提供了法律保障。目前,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制建设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1952年8月9日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1984年10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2001年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作出重大修改。可见,民族区域自治法是在顺应国家发展、时代需要、民族关系变化而不断修订完善的。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要结合时代需求,与时俱进,研究相关法律法规的修订完善,为推进认同整合提供法治保障。

(三)多项民族政策的联动协调为推进国家认同提供了政策支持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根据时代的发展变化制定了一系列的民族政策,为推进认同整合起到了联动协调的积极作用。从总体上来看,我国的民族政策是坚持民族平等、维护民族团结、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尊重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等。在过去的一段时期,我国主要通过政策扶持来提升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水平,培育国家认同,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保证国内政治局面的稳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党的民族工作创新发展,就是要坚持正确的,调整过时的,更好保障各民族群众合法权益。”

[4]近些年来,民族地区也出台一系列涉及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精神的具体规定和办法,为新时代推进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整合提供了政策保障。

(四)实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为推进国家认同提供了重要支撑

党的二十大报告在部署“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时提出:“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加强边疆地区建设,推进兴边富边、稳边固边。”[5]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聚焦国内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突出问题,对区域矛盾和民族矛盾起到了调节、缓和作用。我国不断完善沿边开发开放政策体系、深入推进兴边稳边固边富民行动,推动边境地区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总体上来看,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最终实现区域协调、均衡高效发展,符合国家政治发展的需要,为推进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提供了重要支撑。

三、当前推进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整合机制建设面临的挑战

民族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不同民族选择在同一国家中共存,对国家要有基本的忠诚感、使命感、责任感。对于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整合的政治制度、文化制度、教育制度、经济制度以及法律法规政策涉及到公民个人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当前,在推进认同整合的过程中还面临着一些挑战。

(一)社会结构转型导致认同问题凸显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从民族的角度分析,特别是边疆民族地区,各民族都可能会有独特的利益诉求,特别是当利益差异悬殊时,部分民族成员会产生相对被剥夺感、心理失衡感,进而对国家的合法性产生质疑。同时,社会加速转型往往伴随着各民族传统文化的解体,国家整合要求民族意识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共同体意识,这也往往会引起人口较少民族的心理及行为抵触。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带来的获得感并不天然的等同于认同感,反而带来了民族意识、地方意识等并行增强的态势。民族认同过于强化,必然不利于国家的统一,导致国家认同出现危机。

(二)以机制建设推进认同整合面临的挑战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早在 2004 年的《人类发展报告》中就提出“可能影响当代世界政治秩序”的关键要素之一是国家认同与民族(族群)认同之间的兼容性问题。从现代民族国家的角度来看,国家认同是民族认同得以建立与延续的保障且优先于民族认同。国家认同通过赋予民众参与政治生活的权利使民族意识的表达进入公共空间并落实为具体的行动,这也意味着各民族成员可以理性地超越族性边界,避免因民族的“自我意识”过于强化而发生冲突甚至暴力事件。因此,当两种认同发生冲突时,需要从制度机制层面进行协调,首先强调公民对国家保持忠诚。从当前制度机制的框架来分析,当前正处于政策、法律、制度的变动调整期,制度、法律、政策等之间的调整步调不一致、协调紧密度不够,导致在处理一些涉民族因素的问题时,并不能有效解决。

(三)以机制建设推进认同整合的主要障碍

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政治、经济、文化艺术、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心理素质等方面的特点,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自然环境和生活条件的改变而不断变化。当民族共同体形成并区别于其它人们共同体的类型以来,作为民族成员,文化因素中的民族意识的增强,如果超越一定的界限,可能会形成狭隘的民族意识,这是推进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中的文化障碍。此外,各民族进入跨区域流动的活跃期,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日益频繁。但由于历史原因和地理位置造成的生活习性、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性,使得地缘障碍呈现复杂性的特点,这是新时代新的地缘障碍。新时代10年,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存在,这是新时代推进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整合面临的经济障碍。

四、以机制完善推进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整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认同问题也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因此,认同整合制度、机制需要与时俱进做出调整、纠偏正向,不断推进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有效整合。

(一)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牢不可破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从认同的角度看,这一表述既建构了统一的国家民族身份,实现国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重合,又整合了各民族的多重认同,协调了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党的民族政策的源头和根本,许多民族政策都是由此而来、依此而存。”[6]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本在坚持,贵在完善。一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做好民族工作不仅要守正创新,还要纠偏正向,只有把党的领导落实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各方面,贯穿于民族工作的全过程,体现到民族自治地方机构、体制、制度等方面,民族地区治理各环节,才能保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全面完善、有效实施,才能有效应对各种系统性风险和突发性挑战。二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必须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物质基础。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也是解决民族地区困难和问题的关键。

三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必须坚持“两个结合”,形成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强大合力。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的框架下设立的,统一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前提和基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维护国家统一的制度工具。统一的国家,既包括领土主权的统一,也包括国家政权和法治的统一。在确保国家政令和法律实施的前提下,正确行使国家赋予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立法、经济、财政、干部、教育、文化、卫生、科技等方面的自治权。在今天来看,许多民族地区的事务已经成为区域性的公共事务,需要在民族因素的基础上更多考虑区域因素,做到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相结合,在增进共同性的基础上尊重和包容差异性,以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二)重视法律法规公正,保障各民族合法权益

由政策到立法的进展是切实维护各民族合法权益的必然要求。要深入推进依法治理民族事务进程,保障各族群众合法权益。一是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处理好民族关系需要法律和规章制度的约束和规范,以确保民族间的平等。重点围绕建设牢不可破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修订完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通过完善法律法规,保证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法律法规与国家法律法规有机衔接,确保国家法律法规实施最优化,保障各民族的合法权益。要加强法治宣传教育。要以提升各族群众法治素养为目标,持续加强法治宣传教育,以民族团结进步月、民族政策宣传月和民族法治宣传周为抓手,采取主题活动、专题宣讲、举办培训班、知识竞答等多种形式、充分利用“报、网、端、微、屏”等“矩阵式”广泛宣传民族法律法规和民族理论民族政策。三是要加强对执法部门的教育引导力度。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治理民族事务,完善执法程序,正确处理涉及民族因素的问题,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什么问题就按什么问题去解决,触犯什么法律就按什么法律去处置,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积极预防和依法妥善处理影响民族团结的矛盾纠纷,在保障各民族合法权益的基础上,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三)与时俱进调整完善民族政策

过去一段时期的民族政策更多的是特殊的优惠民族政策,以实现国家稳定的目标。但是这种以给予、优惠为价值取向的民族政策,实际上导致一些民族成员民族认同的强化,反而不利于国家认同的巩固。要对以往具有强烈时代特征的民族政策进行适当调整,以调节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之间的张力。一是调整完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政策。要认真贯彻落实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相关要求,实现中小学三科统编教材使用全覆盖,为推进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整合奠定文化基础。二是制定实施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这就要求完善民族事务公共服务体系,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实际,以公平公正为原则,突出区域化和精准性,补齐各民族在就业、教育、医疗、社保、科技、文化、体育、社区建设等社会事业方面的发展短板,缩小公共服务水平的差距。三是支持完善沿边开发开放政策和边疆地区、生态保护区的差别化区域性政策,优化转移支付和对口支援体制机制,深入推进兴边稳边固边富民行动,坚持强边、安边、固边、稳边、富边、睦边一体推进,进一步增强各地融合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各族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四是建立完善民族事务治理法律法规政策的监督评估机制。对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实施的各项民族政策和制度进行定期检查,系统评估,及时发现政策、制度施行中的问题,根据实际进行调整,有效解决问题。

(四)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

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小康的路上谁都不能掉队。要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逐步缩小发展差距,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富裕。一创新区域治理体制机制。政府作为制度创新的主体,应当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加快发展,筑牢国家认同的根基。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过程中,要在增进共同性的基础上注重对民族地区文化的尊重和保护,推动各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创新交融,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以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二强化政府的组织协调机制创新。要通过政府调控逐步缩小各方面的差距,不断完善民族地区水电路讯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人与人之间的横向联系、地区间的经济互动,形成统一的市场经济体系,使利益关系逐步趋于平衡,推进各民族对民族国家的认同和维护。

基金项目:山西社会主义学院2023年智库课题《推进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整合机制建设研究》(sxsyzbkt042) 。

作者简介:崔文静(1981.10-),女,汉族,河南商丘人,内蒙古社会主义学院教授,硕士学历。研究方向:民族宗教理论与政策。

 


[1] 习近平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 不断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 共同建设伟大祖国 共同创造美好生活.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26467677882408700&wfr=spider&for=pc.

[2]周光辉,刘向东

.全球化时代发展中国家的国家认同危机及治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2013:40-54.

[3] 《党的二十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22:30.

[4] 习近平出席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https://www.gov.cn/xinwen/2021-08/28/content_5633940.htm?lsRedirectHit=20542581&wd=&eqid=92f19f30001ad0cb00000003647d4687.

[5] 党的二十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22:24.

[6]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编.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辅导读本[M]. 北京:民族出版社,2015: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