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护理程序在提高脑出血昏迷患者急救效率和改善急救结局中的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8
/ 2

急诊护理程序在提高脑出血昏迷患者急救效率和改善急救结局中的价值

李玲,周盈,吴兴记,马玉安

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福田)    广东省深圳市518034

【摘要】目的:探究在脑出血(ICH)昏迷患者中应用急诊护理程序改善急救结局和提高急救效率的价值。方法:本次入组共50例ICH昏迷患者,出入组期限为2021.07~2023.12内,经双盲法对病例予以分组,分为25例/组。常规组应用急诊常规护理,干预组应用急诊护理程序。比较急救结局及急救效率。结果:与常规组相比,干预组的急救成功率更高(P<0.05)。与常规组相比,干预组的急诊抢救、急诊停留、评估病情等用时均更短(P<0.05)。结论:既能获得优良急救结局,又能提升急救效率和成功率,有积极借鉴优势。

【关键词】脑出血;昏迷;急诊护理程序;急救结局;急救效率

在临床上,脑出血(ICH)是因脑实质内发生的非外伤性血管破裂、出血病症,本病处于急性期时有较高病死率,一旦陷入昏迷状态,若不对出血状况及早控制,则可引起不可逆的脑损伤,从而危及患者生命[1]。以往采取急诊常规措施对患者加以护理时,多存在不必要的时间消耗,缺乏较高急救效率,不仅会进一步加重病情,也可对急救效果造成不利影响[2]。而作为一种新型护理手段,急诊护理程序是一种科学化的护理模式,其主要以时间轴展开护理服务,可极大的提升急救效率。因此本文则探究了在ICH昏迷患者中应用急诊护理程序改善急救结局和提高急救效率的价值,现阐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本次入组共50例ICH昏迷患者,出入组期限为2021.07~2023.12内,经双盲法对病例予以分组,分为25例/组。常规组信息:年龄40~75岁,均值为(60.13±5.74)岁;女性:11例,男性:14例。干预组信息:年龄40~75岁,均值为(60.25±5.41)岁;女性:12例,男性:13例。两组检验资料,且P>0.05。入组自愿,伦理批准。

1.2方法

常规组应用急诊常规护理,护理例程为急诊、挂号、分诊、急诊等常规操作,将急救药品准备好后对患者实施急救护理,静脉通道遵医嘱严格建立,向家属反馈治疗方案和患者病情。

干预组应用急诊护理程序,具体为:(1)院前护理:当急诊电话接到后,科室需将急救小组立即安排出诊,并向现场快速赶往,必由小组成员展开基础的抢救,然后将其护送至医院急诊科,途中注意告知科室患者信息,然后科室则安排人员快速构建护理小组进行急诊护理。患者入院前,有小组成员将姐就准备做好,包括急救药品、医疗设备等。(2)急诊护理:患者入院后由急诊护士立即接诊,将绿色通道及时开通,向医院急诊床快速搬运患者,并将其即刻送至急诊室,期间让患者头部向一侧偏离,尽量避免头部震动,对误吸积极预防。(3)评估病情:立即对入院后的患者监护体征、肢体活动以及意识状态,与家属快速交流后对其病史和用药加以询问,对其即可评估GCS评分,<8分则将呼吸道分泌物及时清理干净,利用甘露醇遵医嘱降颅压,>8分者即刻脱水。向急诊医师报告患者信息,辅助其评估患者病情。(4)急救护理:监护患者并发症、血压、病情等情况,加强管理呼吸道,护理操作遵医嘱严格执行等。

1.3观察项目

(1)急救结局:统计抢救后死亡及存活例数,并计算比例。

(2)急救效率:记录急诊抢救、急诊停留、评估病情等用时。

1.4统计分析

选用22.0的SPSS,计数类表示为[n(%)],检验为x2值;计量类表示为(),检验为t值,差异显著以P<0.05表达统计。

  1. 结果

2.1比较急救结局

表1示,与常规组相比,干预组的急救成功率更高(P<0.05)。

表1比较急救结局[n(%)]

组别

n

存活

死亡

成功率(%)

干预组

25

24

1

24(96.00)

常规组

25

20

5

20(80.00)

x2

4.856

P

0.021

2.2比较急救效率

表2示,与常规组相比,干预组的急诊抢救、急诊停留、评估病情等用时均更短(P<0.05)。

表2比较急救效率(,min)

组别

n

急诊抢救

急诊停留

评估病情

干预组

25

40.15±7.54

7.65±1.47

0.81±0.25

常规组

25

52.53±8.74

14.22±2.13

1.45±0.63

t

12.547

17.541

6.523

P

0.000

0.000

0.000

  1. 讨论

在脑血管病症中,ICH是一种高危病症,其一旦发作,则会影响患者的机体内循环和脑部血供,可造成脑内组织以及神经受到损伤,若病情控制不及时,则极易致使患者出现死亡或昏迷现象[4]。早期ICH发作时实施抢救效果最优,原因为早期患者神经和脑组织等仅受到轻微损伤,且损伤程度可逆,若将其脑部供氧和供血及早恢复,则有利于自我修复脑细胞,从而改善其预后。而对于ICH昏迷患者而言,由于常规性的急诊护理内容繁杂,一旦护理不及时或操作不当,手机导致最佳急救时机被延误。而作为一种新型护理模式,急诊护理程序可为患者制定科学化、标准化的急诊护理流程,可结合护理时间轴以及循证医学等确诊护理措施,以确保为患者提供更加主动且积极的护理服务,从而提升急救效率和成功率

[5]。本文中,与常规组相比,干预组的急救成功率更高(P<0.05)。与常规组相比,干预组的急诊抢救、急诊停留、评估病情等用时均更短(P<0.05)。可见,在ICH昏迷患者中应用急诊护理程序获得了优良结局。

综上,在ICH昏迷患者中应用急诊护理程序后,既能获得优良急救结局,又能提升急救效率和成功率,有积极借鉴优势。

【参考文献】

[1] 袁晴. 探讨急诊护理管理程序对提高脑出血(CH)昏迷患者急救效率和改善急救结局的效果[J]. 健康必读,2023,4(8):266-268.

[2] 翟慧芳. 急诊护理程序对提高脑出血昏迷患者急救效率和改善急救结局的效果分析[J]. 心理月刊,2020,15(9):130.

[3] 马元元. 急诊护理程序对提高脑出血昏迷患者急救效率和改善急救结局的作用探讨[J]. 长寿,2023,5(10):2786-2787.

[4] 胡玉叶. 急诊护理管理程序对脑出血昏迷患者急救效率和急救结局的影响[J]. 中外医药研究,2023,2(24):123-125.

[5] 王润春,叶改花. 急诊护理程序提高脑出血昏迷患者急救效率的作用研究[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62):106,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