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稳产绿色小麦品种开麦1706特性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2-23
/ 2

高产稳产绿色小麦品种开麦1706特性分析

金建猛 赵国轩 孔欣欣 杨丹丹 苏亚中 韩雪

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院 河南 开封  475004

摘要:为全面了解开麦1706的高产潜力和生产利用价值,以2018-2023年河南省小麦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及江苏、安徽省引种适应性试验结果为依据,对该品种的高产性稳产性、品质、抗病性等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品种具有高产潜力大、稳产性好、适应用性强、抗病性好等突出特点,在产量结构三要素中,千粒重对产量的贡献最大,在穗粒数一定条件下,增加穗数,提高其千粒重是获得高产的关键。在河南省、江苏和安徽省部分小麦生产区种植,具有良好的推广利用前景。

关键词:开麦1706;高产;稳产;适应性;利用

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常年播种2400khm2左右,约占全国粮食面积的22%,全国约有40%的人口以小麦为主食,口粮比重超过60%,在我国粮食安全中占有不可替代的位置。河南是我国小麦生产第一大省,常年播种面积566.67khm2,产量占全国总产的25%左右。近年来,气候变暖和耕作制度的改变,使病害的发生对小麦生产造成的威胁越加严重。在病虫害防治方面,国内外仍主要依靠化学农药,成本高、污染环境严重。随着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对优质绿色小麦的生产需求日益增加。因此,优质、多抗的高产稳产绿色小麦新品种及应用是小麦生产优质保增的迫切需求,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开麦1706是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院以中育885为母本、06150为父本运用多技术融合的现代小麦育种体系定向选育出了高产稳产绿色小麦新品种,该品种2022年通过河南省审定,审定以来,先后被成功引种到江苏、安徽进行大面积推广种植,目前,该品种在河南省、江苏省和安徽省已累计示范推广种植150万亩。为进一步促进该品种推广应用,充分发挥开麦1706的高产潜力和生产利用价值,本文利用多年多点的试验数据对该品种的特性进行分析,为该品种的迅速推广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1材料与方法

数据来源于2018-2020年河南省丰优联合体冬水组区域试验、2020-2021年河南省丰优联合体冬水组生产试验,2022-2023年安徽省引种适应性试验和江苏省引种适应性试验汇总材料。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承试点14个,对照品种为百农207、淮麦20和济麦22。试验产量数据采用RCT99软件品种区域试验(一年多点)进行统计分析,多重比较采用Ducan法,农艺性状采用平均数法统计分析。

2特性分析

2.1高产性分析

开麦1706小麦新品种2018-2023年连续4年参加河南省丰优联合体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安徽省引种适应性试验和江苏省引种适应性试验。在河南省丰优联合体多年多点试验中连续3年14点汇总增产点率分别为85.7%2、100%、100%,仅在2018-2019年区域试验中2点轻微减产,在2020-2021年区域试验及2021-2022年生产试验中增产点率连续两年达100%,且较对照品种百农207增产5.9%-6.8%,平均增产率达4.2%,达极显著水平。平均产量8238kg/hm2,成穗数579万穗/hm2,穗粒数36.3粒,千粒重45g。安徽省和江苏省引种适应性试验,平均产量分别为1023.3kg/hm2、9085.5kg/hm2,分别比对照济麦22增产6.3%、比对照淮麦20增产4.2%,平均成穗数在600万穗/hm2,穗粒数37.1粒,千粒重均在47g以上。

从表1可以看出开麦1706产量构成三要素比较协调,群体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三因素处于均衡较高水平,是该品种具备高产潜力的主要原因。在产量结构三要素中,千粒重对产量的贡献最大,在穗粒数一定条件下,增加穗数,提高其千粒重是获得高产的关键。2023年5月23日,开封市科学技术局组织专家对开封市祥符区八里湾镇姬坡农场高产攻关田进行了实地测产验收,平均产量11271.75kg/hm2

表1开麦1706参加各级中间试验平均产量结果

项目

年度

(年)

产量

(kg/hm2

比CK

+%)

变异系数CV

(%)

适应度

(%)

穗数

(万穗/hm2

穗粒数

(粒)

千粒重

(g)

河南省区域试验

2018-2019

8560.5

3.4

3.1

10.0

559.5

37.6

43.5

2019-2020

7915.5

6.8

0.9

10.6

598.5

34.0

45.3

河南省生产试验

2020-2021

8208.0

5.9

582.0

37.4

46.1

安徽省适应性试验

2022-2023

1023.3

6.3

646.5

35.8

48.1

江苏省适应性试验

2022-2023

9085.5

4.2

606.0

38.4

47.5

2.2稳产性、适应性分析

稳产性是小麦生产的要求,变异系数反映品种的静态稳定性,变异系数越小,说明品种对环境反应迟钝,静态稳定性好。稳定性和适应性是一个优良小麦品种能否在不同的生产环境条件下获得高产应该具备的重要特性。开麦1706在参加的河南省丰优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连续3年42 点次结果汇总,仅有1年2点次对照减产,其余40点次均比对照增产显著,并表现最优,占总点次的95.2%,在2020-2021年生产试验中居16个参试品种的第3位,较对照品种增产极显著水平。在区域试验中变异系数、适应度两年平均分别为2.0%、100%。变异系数较对照小,而适应度较对照大,说明该品种在不同年份、不同气候、不同地区间均表现出稳产性、适应性较强。在安徽省和江苏省引种适应性试验中,开麦1706表现出成穗率高,群体大,穗粒数多,千粒重大的特点,且比对照显著增产。(见表1)

2.3品质分析

开麦1706籽粒卵圆形,白粒,半角质,饱满度好,容重高,籽粒商品性好。2019年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品质检测结果为:蛋白质(干基)14.1%,容重806g/L,湿面筋27.4%,吸水量64.9mL/100g,形成时间4.7min,稳定时间3.6min,弱化度141FU,最大拉伸面积30cm2,延伸性130mm,最大拉伸阻力151EU。2020年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品质检测结果为:蛋白质(干基)14.1%,容重829g/L,湿面筋32.6%,吸水量63.5mL/100g,形成时间3.7min,稳定时间2.5min,弱化度127FU,最大拉伸面积33cm2,延伸性130mm,最大拉伸阻172EU。

表2   开麦1706的品质指标与优质中筋小麦GB/T17893-1999对比

项目

年份

容重(g/L)

粗蛋白(%)

湿面筋(%)

吸水率(%)

稳定时间(min)

GB/17893-1999

≥770.00

≥13.00

≥28.00

≥56.00

2.00-7.00

开麦1706

2019

806.0

14.1

27.4

64.9

3.6

2020

829.0

14.1

32.6

63.5

2.5

2.4抗病性分析

开麦1706综合抗性好,属于绿色品种,在大田生产上表现中抗条锈病、叶锈病、黄花叶病,中感赤霉病,综合抗病性较好。2018/2019年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研究所抗病性鉴定结果:中抗/中抗条锈病,中抗/高抗叶锈病,中感/中抗白粉病,中感/中感纹枯病,中感/中感赤霉病。2023年江苏省适应性试验抗病鉴定结果:感赤霉病,中抗黄花叶病,高感白粉病,感纹枯病,中感叶锈病,免疫条锈病。2023年安徽省适应性试验抗病鉴定结果:中感赤霉病,中抗白粉病,感纹枯病。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开麦1706群体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产量三要素协调。在产量结构三要素中,千粒重对产量的贡献最大,在穗粒数一定条件下,增加穗数,提高其千粒重是获得高产的关键。该品种具有高产潜力大、稳产性好、适应用性好、抗病性好等突出特点。在多年多点的试验中该品种综合农艺性状优良,冬季抗寒性较好、耐春季低温能力较好,茎秆蜡质厚,弹性较好,抗倒伏能力较好。耐后期高温能力较好,中抗穗发芽,熟相好。

近年来,随着秸秆还田、气候变暖和耕作制度的改变,使病害的发生对小麦生产造成的威胁越加严重。河南省小麦赤霉病由偶发性次要病害已经上升为常发性主要病害,农药防治不仅提高赤霉病防治成本,而且导致环境污染,由于防治不及时和受天气的影响,防治效果不理想。因此,优质、多抗的高产稳产绿色小麦新品种及应用是小麦生产优质保增的迫切需求。开麦1706是高产稳产绿色小麦新品种,抗病性好,自然发病率低。在多年多点试验及示范中均表现出田间自然发病轻,特别是对赤霉病、黄花叶病具有一定的耐病性,在河南省、江苏和安徽省部分小麦生产区种植,具有良好的推广利用前景。

基金项目:农业设专项( HARS-22-01-Z2) ;开封市重点科技计划项目(22ZDYF009)

作者简介:金建猛( 1977- ),男,河南省开封人,本科,研究,主要从事作物栽培与育种研究

参考文献

[1]赵国建宋晓,杨丹丹,.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麦22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

安徽农业科学201644(7):24-25.

[2]周玉琴,牛本永,赵国建,等.开麦20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及品质分析J.中国种业,2012(3):47-48 .

3成,18 选育技术J

小麦研究,200526( 2) : 9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