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慧教育作业平台下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分析-----依托国家和自治区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支持下学科作业设计的实施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18
/ 2

基于智慧教育作业平台下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分析-----依托国家和自治区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支持下学科作业设计的实施策略

王珏

乌海市海南区第四小学  016000

摘要:“智慧作业”平台可以将作业简单化,在紧扣数学知识前提下,让学生的数学作业更具趣味性、更高效。同时,智慧作业平台的数据记录功能,可以智能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可以大大降低学生在掌握知识点上耗费的精力,精准提升学生数学能力,实现学生的高效学习。为此,本篇文章将会利用智慧作业平台的模式,分析和阐述了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智慧作业;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有效分析

智慧作业平台是基于大数据的资源,通过多个形式的教学方式,给学生们带来全新的教学体验,能够把众多的数学知识融合在一起,让学生们能够快速地开展学习,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尤其是从现有的教学现状来看,很多学生由于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思路,对于数学的学习感到十分的困难,也并没有对知识点展开了解,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不到提高。面对这些情况,教师如果可以通过智慧作业的平台,开展多个层次的教学,帮助学生多角度进行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化解学困生的学习烦恼,就可以提高现有的教学水平。

1小学数学学困生成因

1.1学生自身原因

对小学生来讲,他们更喜欢生动、趣味性强的内容。而数学的抽像性,让接受能力弱的学生产生了知难而退的心理,随着教学内容的不断深入,更加剧了学生学习困难,进而对数学失去了信心。另外,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联系,而当前的数学教学将知识分开来讲述,加之教师忽视学生对知识的灵活掌握,最终弱化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1.2学校层面的原因

教师的教学方法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由于部分教师忽视学生实际情况,导致授课内容、采取的方法无法满足学生的需要。加之,教师采取灌输式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停留在表层。学生长期处于机械式学习状态下,难以跟上教师的思路,循环往复的进行衍生出了学困生。

1.3家庭层面的原因

因家长素质不高,存在着片面的教育理念,比如有的家长认为:孩子的教育是学校的责任,家长只需为他们提供衣食住行即可;还有部分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过高,只关心孩子的成绩,忽视孩子学习习惯的养成。在这样的环境下,不利于学生的有效学习。

2智慧作业平台在转化班内后进生中的优势

2.1解决学生课后无人辅导的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无法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掌握课堂知识,而受到课后时间和精力的限制,教师难以兼顾到每一位学困生的学习。智慧作业平台中的微课正好弥补了这一缺陷,教师通过网络分享微课,教师根据自己的情况自由选择相应的内容,通过个性化辅导真正落实了因材施教的原则。

2.2提升学困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以往的数学课堂以教师为主,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知识,因为学生没有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导致思考力、自主学习能力都很薄弱。而微课的应用则可以很好的优化这一情况,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有选择的利用微课学习,并真正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2.3帮助学困生克服自卑感

从学习环境出发,对学困生开展一对一指导,可以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学习,进而消除了学生不情愿的情绪。通过良好学习环境的构建,让学困生对数学产生了兴趣,并在兴趣的引导下实现了有效学习

3基于智慧作业平台下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基于智慧作业平台实现班级后进生转化的策略《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教学,并在自身原有基础上获得提升与发展。与其说数学作业是课堂的补充,不如说是课堂重构。智慧作业平台的出现和应用,不仅优化了传统作业布置,而且实现了学生的快乐学习。基于此,文章对利用智慧作业平台,开展后进生转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3.1减轻师生负担,提升作业评价效率

教师可以选择智慧作业平台上相应的习题布置给学生,学生通过完成、提交,让教师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以《小数除法》为例,计算是学生的必备能力之一,学生计算能力的养成需要通过一定的练习完成。但计算批改加剧了教师的负担。基于此,文章以利用智慧作业平台布置的一次计算训练为例,进行详细的介绍:教师将微视频作业发布到家长的手机终端,而后家长将学生计算作业的过程拍摄并上传到智慧作业平台中,系统会自动修改,教师通过对学生作业情况的分析和研究,了解他们这部分知识点学习中的不足,并以此为基础开展针对性辅导。智慧作业平台下的作业布置,减轻了师生的负担,让教师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生学习反思中来,并以此为基础不断的优化和调整。

3.2创新作业形式,丰富作业内容

对学生来讲,他们长期处于“听课—训练—批改作业—巩固”的模式中,已经心生厌倦,而且教师采取的统一模式,不利于班级后进生的学习,会弱化他们学习的信心。而智慧作业平台的应用,不仅可以满足传统作业需要,更能为学生带来趣味任务。例如,班上的后进生,能够在“巩固知识”中查找所学的知识,并通过教师微课的动态讲解解决自己的薄弱点;还可以通过“趣味训练”开展男女比赛、个人挑战赛等。在完成作业之后,可以和班内学生开展合作或者趣味PK,得到的积分越多换取的奖励也越丰厚。通过上述作业过程的开展,不仅满足了后进生的学习需要,而且在激烈的竞争中推动着学生对学习的进一步探索。

3.3让分层作业成为可能,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以往的数学教学,学生是教师的忠实听众,无论班级学生的好坏,教师都布置“相同”的作业。《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学要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而这要求教师看到并尊重学生的差异,而关注学生差异不仅体现在授课上,更要落实到作业设计中来。在新课改理念的渗透下,虽然也有教师喊分层教学的口号,但在落实中遇到了诸多问题。很多情况下,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的方式布置作业,班内的后进生面对超出他们认知的习题,不仅无法完成,而且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智慧作业平台的应用很好的优化了上述的情况,通过梯度作业的设计可以满足后进生的学习需要。为了将因材施教理念落实到位,教师先利用“智慧作业平台”组建班级群,在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建立A、B、C三个群,并将符合要求的学生拉入小组群内,通过差异化作业的布置,满足后进生的学习需要,以真正的将分层作业落实到位。

4智慧作业平台使用中的建议

第一,提升微视频与教材的契合度。具体可以从如下途径开展:邀请名师加入习题库建设;增加题目在线便捷功能,对有问题及时修改;语音输入功能,通过录入纸质成绩,借助平台的诊断功能分析结果。第二,建立优秀生、中等生、后进生的跟踪档案。将每学期学生学习的情况单独反馈给家长,同时要注意学生隐私的保护,通过横纵向的分析对比了解学生在班内的情况,并以此提出下一阶段的学习目标和计划。

概而言之,通过上文的详细分析和阐述,我们可以知道,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一定要通过多个层次的教学方法,给学生们带来全新的教学体验,增强每一个学生对于知识点的认知,让学生们能够多角度地开展问题的思考。尤其是在数学的学习活动当中,教师需要利用智慧作业平台的形式,让学生通过多媒体来开展课堂的学习,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数学知识,从多个角度把握数学难题,加强课堂上的教学活力。

参考文献:

[1]阳秀娟,孙俊.智慧学习快乐作业——智慧课堂环境下如何优化小学数学作业设计[J].数学大世界(中旬),2021(11):78-80.

[2]张丽君.利用智慧作业平台提高学生数学作业质量的探究[J].小学生(中旬刊),2021(02):14.

[3]连碧容.促进后进生向“后劲生”转化的有效载体——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探究[J].亚太教育,2019(6):57-57.

[4]汪娟.基于大数据的作业设计助力课堂精准教学--智慧教育与小学数学品质课堂的深度融合[J].传奇故事:百家讲堂,2021(7):3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