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心于教,以爱育人——我的教学主张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15
/ 3

融心于教,以爱育人——我的教学主张

刘雁雁

黑龙江省黑河市逊克县第三小学校

    【摘要】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主张,即自我对教学行为的见地和观念,是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反思、自我修炼与不断提炼的过程。我的课堂教学主张融心于教,以爱育人。

【关键词】教学主张;融心于教;以爱育人

教学主张,是教师对于如何开展教学行动,所持有的见地和观念。我的教学主张融汇在教学的点滴之中,体现在与学生共同成长的每一次“碰撞”之中, 是理解、是尊重、是真诚······是走进学生,融心于教,以爱育人。

用尊重与鼓励 耐心引导感化心灵

在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们当教师的人应当记住,对每一个学习困难的儿童来说,不管他已经被耽误到了什么程度,我们都应当让他在公民的、劳动的、精神的生活道路上站住脚。我们的崇高的使命就在于:要使我们的每一个学生选择这样一条生活道路和这样一种专业,它不仅是供给他一块够吃的面包,而且能给予他生活的欢乐,给予他一种自尊感[1] 。”

曾经教过的班级中,有这样一个学生。他每天流着口水,走路摇摇晃晃,智商不高,他是一个天生的智障孩子。在教他的第一节美术课上,我并没有注意到这个“特殊”的孩子。直到有一次,我让孩子们把画好的作业拿给我看,我低着头一个个的欣赏着孩子们的作品,有一幅画得歪歪扭扭,上面还写着“大小人儿”几个字的画出现在我眼前。我当时很生气,举起图画本就问:“这是谁的画?”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了我。接下来就是你一言、我一语“老师,他傻。”“老师他有病。”“老师他走路不稳。”……

我用目光快速搜索着这个同学们口中所描述的孩子,目光中带着些怀疑。我发现在最后一排的角落中坐着一位学生,他低着头一语不发。我缓缓地走到他身边,俯下身来小声地问:“是你?”他先是看了看我,然后流着口水憨厚的对我一笑。那一瞬间我什么都明白了,我摸着他的头亲切地说:“你画得不错!还有那些字,都是语文课上学的吧?写得真好!”

    在这之后的每节课上,我都试着去鼓励、引导他。开始的时候并没有什么效果,他的画也没什么进步,但我发现画上面的那几个字在不停的变换着。就是这小小的变化,让我知道了我的“关注”起了作用。于是我更加“照顾”这个孩子,上课忘记带水彩笔我帮他借,没有了图画本我找来白纸给他订个新的……渐渐地,我发现这个孩子喜欢和我说话了,每次画完画都会主动地拿来给我看,让我更加高兴的是他的绘画作业有了很大的进步,上面的字也悄悄的不见了。我经常拿着他的绘画作业在班级展评。我对同学们说:“也许这不是画得最好的,但一定是最认真的。他花了比别人多的时间和精力,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非常大的进步,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我相相信只要坚持下去一定会有更大的进步。”同学们听了,都给他以最热烈的掌声。

从这以后,他特别喜欢美术课,每次看见我小脸乐得象朵花,同学们美术课堂上也都不歧视他了。小桑同学绘画上的转变,让我深深的感受到老师的爱与尊重,评价与鼓励对一个孩子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用态度决定结果 轻松解决课堂烦恼

美术课上经常会有学生忘记带图画本,总是喜欢临时用一张纸来绘画。对此,不知大家烦恼过吗?以前的教学中,我总是因为这件事情跟学生们生气。开始,想到的解决办法是自己花钱给学生买本。一元钱一个本,并不贵,不带我就给买一个。可是这次买完了,下次还会有其他学生忘记带本。因为孩子们知道,不带也没关系,老师会给自己买的。就这样,一学期下来,都记不清,要给学生买多少个本。花钱是小事,学生没有形成好的学习习惯,这是大事!

后来,我终于找到了简单、可行的解决办法。每次上完课,我都都会把学生的作业本像主科教师一样,统一收上来,也都会逐一、认真的进行评价。画得好的作业,奖励一个小粘贴或是一个小印章。有待进步的作业,就给个笑脸,写上一句鼓励的话语。这样每一次作业发下去,孩子们都会在第一时间看到老师的评价和自己的进步。学期末,我还会根据学生美术作业完成的情况,评选出班级、年组、学校的“美术作业之星”。

这一系列的做法实施以后,我发现不仅解决了孩子们美术课不带本的问题,学生在美术学习上也有了很大的变化。他们变得更加积极、主动、认真了。这是因为——态度决定一切。老师对作业本的统一管理,以及对美术作业认真、及时的评价,使学生感受到了老师对美术学科的重视程度。老师的态度,在潜移默化中规范了学生的学习行为,带动了学生好习惯的养成,并且有效促进了学生绘画能力的提高。

多点耐心持之以恒 真诚感化和谐共处

 越,他上课时总是喜欢东张西望,特别爱说话。我经常批评他,他很不服气,对我也很抵触。为了使我们之间的关系有所改善,我苦下了一番工夫。先是有事没事地找他谈话,主动与他交流。如:今天问他有什么课?课堂上有什么有趣的事情发生?明天又有意识的让他帮我做一些事情……课堂上我也不在严厉地、没完没了地点名批评他,而是经常的向他点头微笑,时常用眼睛关切地看着他。一开始似乎没什么反应,我一时有些按耐不住,可我想:“贵在坚持”。于是连续几周我都这样不厌其烦地做着同样的事情。时间一长,到成了一种自然,他似乎也发觉了一些什么。慢慢地,在课堂上我们之间的关系开始有了一些微妙地变化。有时上课他搞小动作,我就站在他的身旁讲课,并用一只手轻轻地搭在他的肩膀上。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他终于有了一些转变。虽然偶尔也会犯点小错误,但会表现的不好意思。

学生有时也会有自己的一些看法和想法,对老师的要求接受程度也会不同。因此,作为教师我们要多主动的与学生接近和交流,用一颗真诚之心来感化学生。这样他们才会更加理解你、信任你,我们的师生关系才会越来越融洽。真心的希望每位教师都能与学生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真正的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时常说点小孩儿话 怀揣童心与之共情

我发现低年级美术课上,孩子们画画总是很“随意”。比如:人秃头,还没有耳朵;动物四肢粗细不一;房子七拧八歪;涂色乱七八糟等等。即便老师反复强调、指导,可还是有那么一些孩子记不住。

一次美术课堂上,我看了孩子们的绘画作品后突发奇想,给孩子们编了一个故事。我说:“孩子们,你们知道吗?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们绘画本里的作品精灵就会像动画片中演的一样集体出现。它们会偷偷地跑出来一起玩耍,交流。看看在小朋友们画笔之下的作品精灵,谁最漂亮,最有创意,大家都羡慕它,喜欢和它交朋友。又是谁最丑,最脏,大家都不喜欢它、讨厌它。它们会不会也谈论自己的绘画小主人,嫌弃主人绘画时太马虎,太没有耐心而伤心、哭泣呢?”我绘声绘色地讲着,孩子们对此似乎十分好奇,都瞪大了眼睛看着我,认认真真地听着。时不时会有学生好奇地问我:“老师这是真的吗?”我说;“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一个美丽的梦,这是老师的童话梦呀!老师希望同学们都能认真绘画,耐心涂色,成为我童话梦里那个最棒的绘画小主人!让那些夜晚偷偷出现的绘画作品精灵都能够因为你们的努力、认真而变得美丽、幸福和快乐!”孩子们听了我的话,异常开心。而后,课堂变得十分安静。从表情可以看得出来,孩子们画得特别认真,一边画还一边在思考着什么。

我清楚的记得,那一天我们学的是《我和马儿在一起》。课后我欣赏孩子们的绘画作业,欣喜得很!马儿的四肢粗细匀称,作品中的“我”也居然长出了头发和耳朵,而且画面涂色很均匀。能用一颗童心,无声地走进孩子们的内心世界,这种交流让我拥有了一种别样的感动!

给予关注获得重视 逐步建立上进心

开学近一个月的时间,三年级转来了一名个子不高,大眼睛的男孩。他被安排坐在班级的最后一排,如若不是他的一双大眼睛,我还真的没有注意到他。但是很快,这位同学成为了我课堂上的“焦点”。几次谈话后,从孩子本人口中得知,就因为自己不好,原学校的老师总是找家长谈话,所以才转学来到这里。

开始的时候,同学们都很排斥他。当然,不否认我也很“排斥”。因为美术课上,他是班级中唯一一个不带任何学具,且说自己不会画画的学生。绘画没本,涂色没笔,手工没纸对他来说那是家常便饭。有他的日子里,每节课我都要费尽心思与他“斗智斗勇”,好不快乐!为了改变他,我决定从改变自己“重用”他开始。

第一次,因为他在纸上画了他认为重要的内容,我破天荒的让他在下课时收了本组同学的美术作业本。也许是因为上学以来他是第一次有机会帮老师收作业本的缘故,所以格外认真,作业收的又快又整齐。为此,也得到了我的第一次表扬。习惯了批评的他,三个“第一次”忽然同时出现,让他的脸一直红到了耳朵,他似乎有点难为情。后来,在美术手工课上,他没带美术材料,我仍然对他委以“重任”,引导他拿着垃圾桶,为同学们热情服务,帮助大家整理桌面垃圾。这个任务,好像有一点让他“不知所措”。他一直手拿垃圾桶,原地不动地看着同学们做手工。听见别人叫他,他就走过去,让同学把垃圾装进桶里。

“谢谢!”“我这也有,请过来一下,谢谢!”“辛苦了,谢谢!”······不知在听到多少声“谢谢”之后,他不再是站在原地等待同学们地召唤,而是快速、主动的巡视收集着同学们手中的垃圾,不时的还小声回复着“不用谢。”这次以后,他好像和同学们之间的关系发生了一些改变。课堂上,没带本,有同学愿意把自己的纸撕给他一张;没带彩笔,有同学愿意主动借给他;小组合作,同学们能够和他一起捏粘土做手工。他自己好像对美术学习也有了那么一点兴趣。课堂上的他,不知不觉地在变化着,表现也是一天比一天进步。一次美术活动课上,他用自己的彩泥,捏出的鞋子,又大方、又美观,是班级里制作出的最好的作品,没有之一。

现在,他的“重任”是负责收发同学们的作业本,作为美术课代表的他,别提有多高兴了!其实,最值得高兴的那个人——是我呀!

鼓励引导适时奖励 生成展示自我的信心

美术课上孩子们特别喜欢“动手”,可是到了展示环节,一让孩子们“动口”可就难了。孩子们会因害怕表述,而失去自信,不敢展示自己的作品。为了激发学生展示自我的自信心,我可是什么方法都试了。精心设计展示环节,表扬、引导,可是都没有收到良好的效果。

记得在一次美术课上,我设计了“留住秋天”为主题的展示环节,该轮到孩子们展示了,出乎我意料的是小张同学竟然主动要求到台前第一个展示,我亲切地把他叫到投影仪前,摆放上了他的作品,鼓励他勇敢地说出自己的创作思路,在我的引导下,他用稚嫩的声音对自己的作品内容进行了完整的表述,我不失时机地对他进行了表扬:“你真是一个善于发现、乐于创造的孩子!”同时还把他的作品粘贴在了黑板上进行展示,并奖励了他一枚“巧手徽章”,亲自粘贴在了他的衣服上。就是这枚我用海绵纸自制的五颜六色的“巧手徽章”,赢得了孩子们的喜爱,一下子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为了得到这枚“徽章”,完成作品的同学开始陆续自主展示、介绍自己的作品,我一一对他们进行了奖励,并提醒未完成作品的同学要积极学习他人作品中的优点,及时改正自己作品中的不足,争取作品完成得能更好。就这样,在下课之前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完成了作品的展示,黑板也被粘贴的满满的,孩子们快乐的摸着胸前的巧手徽章,脸上充满了自豪与骄傲。

在这之后的课堂上,我经常用一些在我们看来不起眼的小卡片、小奖状、小粘贴来奖励那些积极展示的孩子们,他们特别喜欢,积极性一如既往的高。看来,孩子们不只需要话语的鼓励,也需要适时的奖励。在他们心目中,似乎能看到老师的奖励比听到老师的鼓励更重要,是更值得骄傲的事情,也是对他们最大的认可。

融入其中活化课堂 提高参与积极性

学生的学习兴趣总是在一定的情景中产生的,为学生创设生活、游戏、活动的情境确实十分重要。记得在学校的教学公开课上,我讲了一节四年级的美术课《千变万化的帽子》,这节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感受到作为教师我们在教学中不仅要为学生创设情景,还要把自己作为其中的一员积极融入、主动参与,我觉得这在学生学习兴趣的调动上也是十分重要的。

这节课的教学中我结合学习内容设计了“帽子时装展示秀”的活动,把讲台前作为“巴黎时装秀的T台”,用课件制作了带有“帽子时装秀”字样的闪光灯红色舞台布景来烘托现场气氛,并在学生中挑选了男、女生学生来做模特,请同学们将制作好的帽子为适合的、喜欢的模特戴在头上进行走秀表演。安排好“模特”出场顺序后,我用多媒体播放了节奏感很强的走秀音乐,表演正式开始。可能是因为学生年级高,都不好意思的原因,开始的表演学生都有些放不开,动作特别拘束,台下观众观看热情也不高。因为是公开课,当时就有些担心活动不能达到前期预设的效果,于是我随手抓起了学生制作的一顶帽子,悄悄站在了表演队伍中随后就“闪亮登场了”。我观察发现台下的同学看到我的出场居然全都愣住了,我想是因为我从来没有跟同学们一起参加过活动,学生没有心理准备。我本身喜欢音乐、乐于表演,所以我想豁出去了。我一会儿转身,一会儿甩头,一会儿又摆造型,还时不时的来点小幽默跟台下的观众互动一下。在我一系列的表演带动下,课堂气氛一下子来了一个180°的大转变,同学们高兴的直给我鼓掌。台上表演的同学因为有我的加入,心中特别惊喜,就感觉师生间的关系一下子被拉近了,紧张的情绪马上消失了,所以接下来的表演效果就可想而知了。课后同学们还觉得意犹未尽,围着我商量回到教室还要表演。这节课让我深刻反思了自己的教学行为,我想作为教师我们不仅仅是学生活动情境的创设者,还要身在其中积极参与,和学生一起动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在情境中“活化”我们的课堂,真正的提高学生的自主参与积极性。

教学主张是对教学实践的理解和看法,熔铸了教师的理想、信念、情感和意志。教学主张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教师的实践与成长,主张本身也会不断发展、不断提升[2]。希望每一位教师都能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反思、自我修炼,努力创建自己的教学主张,唤醒自己的教学智慧,助力自身的专业发展,做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

参考文献:

[1] 给教师的建议[M].(苏)В.А.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编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2] 教学主张:名师专业发展的生长点[J].余文森.中国教师,20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