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地方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28
/ 2

论地方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郭林林

河南省安阳市银鹭小学 

摘要:地方文化是一个地区文化的精髓和精神,同时也是这个区域文化的根。地方文化进校园已经成为现代化教育发展趋势。校本课程是地方文化的载体,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地方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有效地促进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了优秀传统文化,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开发与实施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类校本课程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

关键词:地方文化 校本课程 内涵与意义 设计与设施

具有地域特色的地方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影响、塑造着在其中生活的每一个人。传承地方文化,开发地方文化的校本课程是学校作为文化传承之所的历史使命,也是将教育回归生活,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有效途径。但学生常常处于“不识庐山真面目”的状态,缺乏对本土文化系统、全面的认知,致使地方文化的延续和创新出现断层或消失危机,以至于影响地方的整体发展。因此,开发地方文化校本课程,引导学生学习本土知识,汲取优秀的精神营养,做好文化传承人,是当代中小学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地方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地方文化与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的内涵

1.地方文化及其内涵

地方文化是一种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个体及知识。通俗地说,是一种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的地方思维习惯及生活方式。地域性是地方文化最主要的特点。在中国大百科词典上地方文化是指与特定区域相联系的文化,一般来说其范围有限,并可能与整个社会的主流文化不同或为其分支。

2.校本课程及其开发的内涵

校本课程的概念和理论在20世纪七十年代就已提出,而在我国却是由新一轮课程改革真正将其带入基层教育研究者的视野。校本课程是指“在国家或地方课程纲要指导下,根据学校自身的办学宗旨、特点,充分利用本校的资源优势,为满足本校学生的学习需求而自主开发的一种课程”。其开发是针对国家课程开发的局限性而采取的一种与国家课程开发相对应的课程开发战略,学校要办出自己的特色,就必须在课程开发上下功夫。校本课程开发实际上就是构建学校自身的特色。

二、地方文化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的教育意义

地方文化校本课程开发就是学校以地域经济文化资源为基础开发校本课程,将其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融合在一起,形成学校文化特色。以地方文化为出发点开发校本课程,充分挖掘地方文化的教育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形成学校办学特色,满足“个性化”的学校发展需求

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探入,中小学多样化和特色化的趋势日益明显,课程的多样化和特色化更加显得重要。以往统一的课程设置,难以反映不同地区、学校的实际情况和特殊需要。在这种形势下,把课程编制权力部分下放到地方和学校,教师参与部分课程的开发任务,在确保国家教育整体质量的基本前提下,开发更多有特色的课程有利于形成学校办学特色,满足“个性化”的学校发展需求。

2.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尤其是科研能力的提高

课程设计通常是由课程专家来完成,而最了解学生知识、能力、兴趣需要的教师却只是课程的实施者,只有教师领悟与实行的课程,才具有“实然课程”的含义。校本课程开发赋予了教师一定的自主权,充分调动了教师积极参与课程开发的热情,为教师提供了发挥创造性空间和大显身手的机会。况且,教师参与课程开发本身,也是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过程,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课程意识,对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也有促进作用。

3.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展,真正满足学生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21世纪人类全面进入信息时代。信息时代公民所应具备的基本的“信息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和“生存与发展能力”已成为各国课程改革所追求的目标之一,符合信息时代需求的各类知识成为课程内容的重要来源。校本课程开发也正体现了这一方向,它充分考虑到时代的特点、学生的需求,适应学生不同性格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在地方文化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中,学生通过真实的感受与切身体验,不仅在实践中获得了知识,在调查中培养了能力,而且在与周围环境的亲密接触中,在对所在社区更深刻的了解中,形成了对社区、对家乡的深刻情感。

三、地方文化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的设计与实施

1.依托地方文化资源,确定课程内容

基于充分体现地方文化特点、精确指向核心素养提升、充分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的课程内容选择标准,学校对地方文化资源进行了梳理和整合,确定了有关地方文化的文学作品、戏剧影视作品和历史遗迹等方面的课程内容。有关地方文化的文学作品以本区域内地方性文化志为源头,包括有关地方文化的成语、楹联、古诗词、民间传说等文学样式。参与校本课程编订的教师选择了最具代表性的成语作为校本课程内容,激发小学生对本土文化的热爱;同时,从地域范围内的文化庙和地方文化祠堂里搜集以地方文化故事为题材的楹联,写进课程里;第三,把以地方文化为题材的古诗词一并囊括进课程,这些古诗词,有对地方文化史实的客观叙述,有对地方文化兵败自刎的悲剧结局的理性思考,也有借地方文化事件抒发自己对人生境遇的感慨和对朝政的指点,使学生受到古代优秀文化的感染熏陶,提高审美情趣,提升核心素养;第四,地方文化故事在后世传播的过程中,被后人广泛地应用到各种戏剧中。这些优秀的戏剧影视作品使地方文化的形象更加立体,也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更加凸显。教师可以从中选择经典片段作为教学素材,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地方文化,进一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阔文化视野,提高艺术品位,培养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2.构建课程体系,开展课程教学

校本课程实施是校本课程从理论构想走向实践探索的过程。学校依据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构建了具体的课程体系,积极开发校外课程资源,编写了相应的教案并开展了课程教学。在开发课程资源的过程中,学校应广泛开展社会调查,组织学生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文化习俗等,并引导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走出学校,在社会大环境里学习和探索。例如倡导教师发动学生及学生家长收集本乡、本土的文物,并参观当地文化遗址、遗迹,编写校本教材,充分发挥课程资源的教育功能。另外,学校还应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地方文化寻踪的实践活动:带领学生参观历史遗迹。学校组织学生对殷墟等历史遗迹进行实地探访,有利于学生进一步了解地方文化,深化对地方文化形象的认识,升华对地方文化内涵的理解。同时,学生也能从中领略家乡历史遗迹的风采,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3.制定综合评价表,实施课程评价

“地方文化寻踪”校本课程对学生的评价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指导原则,以校本课程特点为依据,摒弃传统的试卷检测,以综合评价表为主要呈现方式,在课程实施结束后,教师将印制好的学生学业评价表发放到各个评价主体(包括学生、同伴、任课教师和家长)的手中,邀请各评价主体依据学生具体的学习表现进行评价。最后,教师根据各评价主体的评价结果给出综合评价,并把评价表反馈给学生。

四、结语:地方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是一项重大而深远的教育工程,如何来评价校本教研的有效性,如何评价校本教研课程……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中,加强校本课程与地方文化的联系,做到地方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和谐共存,并以此为辐射延伸,使我们依托地方文化为载体的校本课程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参考文献:

1.林晗;地方传统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以《潮汕传统文化与作品制作》校本课程为例[J];教育信息技术;2019年03期

2.尹疆琦;佟光宇;地方传统文化教育进课堂的几点思考[J];人生十六七;2017年08期

3.张文慧;新媒体技术在“殷墟甲骨文”文创产品中的应用研究[J];今古文创;2021年08期

4.赵翌倩;地方传统文化 期待真正浸润学生心灵[N];自贡日报;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