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感的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28
/ 2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感的培养

吴立强

泰顺县彭溪镇月湖中心小学 325500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不仅关注于传授数学知识,更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数感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育的核心,它关乎学生如何将数学知识融入日常生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小学阶段,学生正处于认知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对数学概念的敏感性正在形成。随着新时代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对小学数学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教育者开始认识到,数感的培养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成绩,还有助于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创新能力。因此,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数感,成为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数感培养

引言:数感即对数字和数量关系的直觉理解与应用能力,是数学学习的核心组成部分。它不仅关乎学生如何理解数字、掌握基本的计算技巧,更涉及到如何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中。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能力正在迅速发展,这一时期是培养数感的黄金时机。通过分析如何通过各种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发展强大的数感,为提升小学数学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实用的建议。

一、立足生活,培养数感

教师应鼓励学生发现日常生活中的数学元素,比如在购物时计算价格,或在做家务时测量和计算。通过这种方法,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联,从而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回顾他们以往的数学知识。当面对新的数学问题时,学生可以被鼓励回想以前解决类似问题的方法,从而建立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并加深对新概念的理解。此外,教师应激发学生对陌生事物的好奇心。当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未知的数学问题时,教师可以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并指导他们如何利用已有的数学知识来探索答案。这种探究式的学习方法能够帮助学生培养主动学习态度。教师还应设计一些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应用数学。通过这种亲身体验,学生的数感能够得到有效的培养。以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大数的认识》中的“亿以内数的认识”为例,教师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中国人口数量、网络视频播放量等,引入“亿”这一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随后,通过直观的图表示例,教师详细讲解亿以内数的表示和读法,帮助学生清晰理解大数的构成和位值。接着,教师设计实际应用题目,如计算城市人口总数或估算产品年销量,让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实际运用亿的概念,从而加深对其的理解。此外,通过数学游戏如数数比赛或亿数拼图等互动活动,不仅增强学生对大数概念的理解,还能提升他们的团队协作和问题解决能力。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亿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巩固数感。这种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学习过程中,不仅学会如何识别和使用大数,还在实际应用中培养数感,从而提高数学学习的实际意义。

二、通过数学运算,培养数感

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认识并熟悉数字,这是培养数感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教师应教会学生如何正确运用数字,使用数字作为思考的工具。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基本的运算技能,还要引导他们通过数字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在实际运用中感受数字的魅力,提升数感。教师应强调运算训练的重要性,系统地训练学生的基本运算能力。这不仅包括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还应包括更复杂的数学问题解决。在长期的运算训练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思维,如提出具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或引导学生探索多种解题方法。这些活动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加深他们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发散思维,探索多样化的运算方法。通过多样化的运算训练,学生可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体验和提升自己的数感。以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三位数乘两位数》为例,教师可以从生活实际出发,选择一个贴近学生日常经验的场景,如购物场景,其中涉及到计算购买多件商品的总价。这种实际情景的引入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意识到数学运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实用性。接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究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通过直观的教具,展示乘法的基本原理,帮助学生理解乘法的位值关系和运算规则。随后,教师可以提供一系列的练习,如计算某件商品购买多件的总价,引导学生独立进行计算,并鼓励他们探索可能的简便计算方法。在学生进行练习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观察学生的计算过程,及时提供指导和帮助。对于出现的错误,教师应鼓励学生自己发现并纠正,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能增强他们对数学运算规律的理解。

三、着眼比较,发展数感

教师应引导学生理解和认知数字的大小,掌握不同数量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比较数字和数量,学生可以加深对数的概念和性质的理解,从而逐步建立起对数学规律的直觉认知。为了提升学生的数学观察能力,教师需要设计一系列的比较活动。这些活动可以包括比较不同数字的大小、估算物体的数量、探索数的规律等。通过这些比较,学生能够锻炼自己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同时也能增强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在比较活动中,教师应注意防止学生混淆不同的数学概念。这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明确指导,确保学生能够正确运用数学知识。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引导他们通过个人努力解决问题。这种自主探究的过程能够帮助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通过比较活动的有效运用,小学数学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对数字和数量关系的直觉理解,还能够促进他们数感的发展。这种教学策略既能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也能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为其数学学习和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结语:通过创造性的教学方法和贴近生活的实例,教师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数学概念的直觉理解。数感的培养不仅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还对其逻辑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态度产生深远影响。通过实际生活场景的引入、比较活动的设计、运算技能的训练,教师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发展数感。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不仅使数学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参考文献:

[1]罗水珠.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感建立策略[J].文理导航(下旬), 2023, (05): 55-57.

[2]赵宝英.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感的培养实践[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3, (04): 108-109.

[3]林朝荣.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感的培养策略[J].教育界, 2022, (25): 32-34.

[4]扎西昂毛.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数感的培养[J].智力, 2022, (24): 132-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