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的影响因素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18
/ 2

流动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的影响因素分析

李艳  崔欢

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五人民医院石炭井医院 宁夏石嘴山市753000

【摘要】 目的 研究流动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3年6月我辖区范围内适龄流动儿童及家长资料200份,其中包括按时按计划接受儿童100例、未按时按计划接种儿童100例,将其分别定义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研究对象家长职业、家长学历、居住地、计划免疫接种相关知识了解情况。结果 研究显示,研究组中家长非打工人员、学历高中及以上、居住城镇、了解计划免疫接种相关知识者的占比,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家长为流动打工人员、学历高中以下,居住在农村,不了解计划免疫接种相关知识,是对流动儿童计划免疫接种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在实际工作中,需要针对性上述人员,实施管理性干预,通过加强宣教等方式,保证流动儿童计划免疫接种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关键词】流动儿童;计划免疫;接种;影响因素

现阶段,关于预防接种,已经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对于儿童而言,预防接种意义重大,其可以有效减少儿童疾病的发生,对儿童身心健康发育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按照计划接种疫苗,为每一位儿童的基本权利[1]。但近几年的调查结果显示,随着流动人口的逐渐增多,流动儿童的数量也攀高不下,而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不高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2]。本文主要目的在于,研究流动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的影响因素。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1年1月-2023年6月我辖区范围内适龄流动儿童及家长资料200份,其中包括按时按计划接受儿童100例、未按时按计划接种儿童100例,将其分别定义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中男性53例,女性47例;年龄0-6岁,平均(2.41±0.53)岁;研究组中男性56例,女性44例;年龄0-6岁,平均(2.62±0.78)岁。数据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分析。

1.2 方法

通过上门走访,问卷调查等方式,对流动儿童及其家长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主要内容包括,是否按时按计划进行免疫接种,未按时按计划接种原因,家长职业、家长学历、居住地、计划免疫接种相关知识了解情况。

1.3 观察指标

1.3.1 家长职业

主要调查是否为流动打工人员。

1.3.2 家长学历

包括高中及以上学历、高中以下学历两个等级。

1.3.3 居住地

包括城镇、农村

1.3.4 计划免疫接种相关知识了解情况

包括了解、不了解。

1.3.5 未按时按计划接种原因

主要存在不良反应、意义不大、缺乏专业指导、观望心理、怕麻烦、费用等方面的因素。

1.4 数据分析

以SPSS22.0软件处理数据,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计数和计量资料,分别进行χ2(校正χ2)和t检验,以[n(%)]和(±s)表示。

2结果

2.1 流动儿童计划免疫接种影响因素调查

研究显示,研究组中家长非打工人员、学历高中及以上、居住城镇、了解计划免疫接种相关知识者的占比,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1。

1流动儿童计划免疫接种影响因素调查[n(%)]

因素

条件

对照组

(n=100例)

研究组

(100例)

χ2

P值

受教育程度

高中以下

64(64.00)

39(39.00)

12.511

<0.001

高中及以上

36(36.00)

61(61.00)

居住地

农村

71(71.00)

16(16.00)

61.540

<0.001

城镇

29(29.00)

84(84.00)

是否为流动打工人员

59(59.00)

32(32.00)

14.699

<0.001

41(41.00)

68(68.00)

了解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相关知识

23(23.00)

81(81.00)

67.388

<0.001

77(77.00)

19(19.00)

2.2 未按时按计划接种原因

未按时按计划接种原因集中在,担心不良反应、自觉没有必要、缺乏医生及相关人员建议、担心禁忌症。具体数据见表3。

3未按时按计划接种原因

原因

例数(例)

比例(%)

担心不良反应

71

71.00

自觉没有必要

36

36.00

缺乏医生及相关人员建议

33

33.00

担心禁忌症

30

30.00

继续观望

30

30.00

疫苗接种不方便

4

4.00

费用

2

2.00

其他

1

1.00

3讨论

现阶段,我国免疫规划工作得到良好的发展,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为对其进行评价的重要指标。同时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也是促进计划免疫接种工作质量得以提高和改进的一项重要参考性依据[3]。对计划免疫接种情况进行调查,其主要目的在于,掌握免疫规划工作开展情况,真实、客观的对其进行评价,对疫苗接种覆盖率予以及时的了解、掌握。自我国推广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政策依赖,疫苗免疫接种工作得到长足发展,疫苗种类不断增多,接种覆盖率也显著提高[4]。

本次研究说明,家长为流动打工人员、学历高中以下,居住在农村,不了解计划免疫接种相关知识,是对流动儿童计划免疫接种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保证流动儿童按计划实施免疫接种,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 加强管理:公共卫生是属于政府行为的范畴,管理层必须计划免疫工作给予充分重视,加强工作领导,配备充足的计免人员,相关经费纳入到财政预算。② 规范管理:严格落实流动儿童预防接种证制度,针对连续居住时间,达到3个月及以上的儿童,应及时开展建卡、建证等普及工作,并有计划的进行定期的访视、巡查,对流动儿童预防接种情况予以了解,查漏补缺。在流动人口聚集区,增加设置临时的接种网点,方便接种。③ 加强部门合作:教育部门、公安部门以及疾控部门应加强合作,为流动儿童办理入托手续、暂居证时,需要严查接种证,针对未按规定接种,或无接种证者,应劝导其及时接种、补种,否则不予办理。④ 宣传:在流动人口分布较为密集的地方,经常性组织开展科普宣传,通过多形式、多渠道,开展计划免疫相关知识的教育宣传,提高流动儿童家长的认知。另外还要提醒儿童的家长,及时对接种证进行检查,以免有漏种的情况发生

[5]

参考文献

[1] 李晶,敖纳,尹建华,等.昆明市门诊患者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21,37(3):411-414.

[2] 刘晓惠,岳丽青,谭哲煜,等.三阶梯护理人力管理在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的应用[J].中华急危重症护理杂志,2020,1(2):133-137.

[3] 梁海燕,夏碧涛,刘秋梅.综合护理干预对婴幼儿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及家属接种知信行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20,24(15):2102- 2103.

[4] 赵春艳,石晶,张国峰,刘波.北京通州区中小学生家长为子女接种新冠疫苗意愿及影响因素[J].中国学校卫生,2021,42(3):371- 374,380.

[5] 赵敏,葛海霞,徐计德,等.新冠肺炎疫情下某三甲医院儿科普通门诊患者分时段预约就诊依从性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20,19(11):1134-1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