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目标教学法结合导师责任制在耳鼻喉科新护士培训中的应用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08
/ 2

阶段目标教学法结合导师责任制在耳鼻喉科新护士培训中的应用观察

姚兰

三六三医院   四川 成都  610000

摘要:目的观察耳鼻喉科新护士培训中应用导师责任制结合阶段目标教学法的效果。方法 在2020年7月~2022年7月筛选本次试验研究对象,即在耳鼻喉科选出13例新护士作为对照组,常规教学法对其培训,在同科室再选出13例新护士作为观察组,用阶段目标教学法结合导师责任制对其培训,比较2组新护士培训效果。结果 2组中观察组新护士考核成绩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耳鼻喉科新护士培训中应用导师责任制结合阶段目标教学法可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值得应用。

关键词:耳鼻喉科;阶段目标教学法;新护士培训;导师责任制

    耳鼻喉科对新护士进行培训,是帮助护生转变成护士的一个环节,是培养优秀、合格护士的一个重要阶段。因为,新护士心理承受力和工作能力较低、操作技能生涩、工作经验不足,无法胜任耳鼻喉科护理工作[1]。所以,要对新护士进行培训,且要选择恰当的带教方法,以提升带教水平,让新护士更好的服务于耳鼻喉科内的患者。新形势下,新护士培训中常应用阶段目标教学法结合导师责任制,其能有效提高新护士综合素质,进而为其医疗事业打下基础。因此,本文将在2020年7月~2022年7月期间观察耳鼻喉科新护士培训中应用导师责任制结合阶段目标教学法的效果,简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20年7月~2022年7月筛选本次试验研究对象,即在耳鼻喉科选出13例新护士作为对照组,在同科室再选出13例新护士作为观察组,比较2组新护士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新护士资料

组别

性别(例)

年龄(岁)

男性例数

女性例数

年龄区间

平均年龄

观察组(13)

0

13

19岁~26岁

21.43±2.63

对照组(13)

1

12

18岁~27岁

21.39±2.71

1.2方法

1.2.1对照组:单独用常规教学法培训对照组内新护士,先为其介绍本科情况,然后根据教学大纲对新护士进行带教。

1.2.2观察组:用阶段目标教学法结合导师责任制对观察组培训,第一阶段:即新护士入耳鼻喉科的第1周~第4周,为新护士讲解本科室工作流程、环境、规章制度、护理核心制度、每班次的岗位职责,再讲解耳鼻喉的生理知识、解剖知识。其次,讲解本科常见疾病的临床症状、常规护理、治疗原则。再者,讲解各基础护理,例如雾化吸入、静脉滴注、监测生命体征等。最后,讲解耳鼻喉科各医疗器械的使用方法,例如额镜、鼻镜等。第二阶段:即新护士入耳鼻喉科的第5周~第8周,讲解本科室常用药物的使用方法、使用剂量、作用、注意事项。其次,为新护士讲解本科室常见疾病,以帮助新护士正确认识各疾病,以及各耳鼻喉手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内容。最后,教师监督下,鼓励新护士完成各班次的护理操作,例如气管切开护理、鼻腔冲洗、正确滴鼻、外耳道冲洗等。第三阶段:即新护士入耳鼻喉科室的第9周~第13周,在耳鼻喉科,培养新护士独立完成各项护理操作。并讲解各检查的配合要点和操作规程,例如鼻内镜、耳内镜、电子纤维喉镜等。其次,帮助新护士掌握常见的突发事件和应急流程的处理,以及危急重症患者的急救配合方法,例如气管异物、鼻出血、急性喉梗阻等。最后,带教老师监督下,让新护士查房1次,以帮助新护士掌握查房特点、查房流程。

1.3观察指标

    比较2组新护士考核成绩,分为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等2部分考核成绩。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用SPSS24.0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检验则用“t”值,若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分析各组新护士考核成绩

    2组中观察组新护士考核成绩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新护士考核成绩比较 ()

组别

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分)

理论知识考核成绩(分)

观察组(13)

92.27±1.45

91.38±1.07

对照组(13)

64.75±2.37

64.96±3.59

t

35.7132

25.429

P

0.0000

0.0000

3讨论

    随着护理人员流动性的增加,以及医院数量和规模的扩大,新护士量在不断提高。所以,耳鼻喉科对新护士培训尤为重视,不仅能培养护理人才,还能建设护理队伍。既往的常规带教方法,无法获得预期的培训效果。因此,近年来新护士培训中逐渐尝试用阶段目标教学法结合导师责任制,其阶段目标教学法是根据教学目标、测试等手段,调节新护士的学习积极性,以获得预期的教学质量,并培养新护士的技能,激发其智力[2]。于此同时,阶段目标教学法能明确新护士各阶段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师可根据计划对新护士进行培训和教学,且每阶段结束后,再评估与总结新护士的学习状况,然后有针对性的调节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而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还能预防教学的重复性和随意性,而提升新护士的主观能动性、学习积极性,继而更好、更快的掌握相关护理知识。导师责任制是指教师对自己所负责的新护士进行指导,能建立“导学”关系,让既往的“教”变成“导”,且围绕问题展开教学,提升新护士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于此同时,导师责任制还能让新护士出现归属感,让其更快、更好的适应新环境,还能对新护士进行督促和指导,进而让新护士更好的完成各护理操作,有效提升其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考核成绩。据本次试验显示,2组中观察组新护士考核成绩最高,说明阶段目标教学法结合导师责任制更适合耳鼻喉科新护士的培训,能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增强新护士的综合能力,更好的为耳鼻喉科患者提供服务。

综上叙述,耳鼻喉科新护士培训中应用导师责任制结合阶段目标教学法可有效提升教学质量,不仅能提升新护士考核成绩,还能提升带教满意度,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阮莉,周光全,陈锦.分阶段目标教学在肾内科护理带教的应用效果[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0,12(16):31-34.

[2]张勤,刘庆,肖力,等.导师责任制在护士规范化培训中应用效果的Meta分析[J]. 右江医学,2023,51(5):438-445.

[3]李平,邱洁.阶段目标教学法联合导师责任制在头颈外科新护士培训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20,17(27):1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