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何以强化学生文化自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05
/ 2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何以强化学生文化自信

罗国兵

南昌县渡头学校 330217

摘要: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对于强化学生文化自信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形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利用案例教学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文化修养,以及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对法治意识的形成,学生能够在道德与法治教育中增强自我文化认同和自信心。此外,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制定符合时代需求的课程标准与教材,以及加强家校合作,形成育人共同体,也是强化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策略。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文化自信;培养路径

引言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个体对于自身文化的认同和自豪心态,对于青少年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文化自信的概念和重要性

文化自信是指个人或国家对自身文化的认同、自信和自豪感。它不仅仅是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也包括对现代文化的理解和接纳。文化自信体现了一种积极的文化态度,是对自身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自信和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在于它对个体和社会的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文化自信有助于塑造个体身份认同和自我认同。当一个人对自己的文化有信心时,他会更加自觉地维护自己文化的价值和尊严,同时增强自己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文化自信对于培养健康的国家认同和民族凝聚力至关重要。文化自信使国家和民族能够树立起值得自豪的共同标志和精神纽带,进而加强国家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文化自信也对社会的和谐发展和文化多样性的保护起到积极作用。文化自信意味着对其他文化的包容和尊重,使得不同文化能够和谐共存。只有通过相互尊重和借鉴,各种文化才能在多元社会中得以繁荣和发展。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方法与策略

(一)设定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指个体对于人生意义、生活目标以及价值取向的看法和信仰。通过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积极的价值观,可以培养他们对自身文化的自信和自豪感。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责任等核心概念。教师可以设计相关的案例和讨论活动,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感受到积极健康的人生观所带来的幸福和满足。教师还可以通过传授正面的道德价值观,引导学生思考和评价不同行为的权衡和影响。教师可以通过故事、文学作品和真实案例,向学生灌输友善、正直、公正、尊重等重要的道德观念,让他们懂得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

(二)引导学生形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通过对其的传承和发扬,可以帮助学生对自身文化产生认同感和自豪感。可以通过深入解读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如《论语》、《中庸》等,让学生了解其中蕴含的智慧和价值观念。通过与学生进行文化对话和体验式学习,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好奇心。教师还可以借助传统文化节日、传统艺术表演等形式,让学生亲身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例如,在中秋节期间组织学生参与传统的月饼制作活动,让他们亲手制作出属于自己的传统美食,从而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

(三)利用案例教学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文化修养

案例教学是一种启发式教学方法,通过引入真实或虚拟的案例情境,让学生主动思考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教师可以选择与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相关的真实案例或文学作品,让学生深入分析和讨论其中的道德和法律问题。通过参与案例分析,学生能够思考道德和法律原则与实际情境之间的联系,从而培养他们的价值观念和情感态度。还可以引导学生从案例中读懂传统文化,理解其中所蕴含的智慧与思想。例如,通过讨论《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和道德抉择,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尊重、孝顺、忍让等价值观念,并使之与现实社会发生关联。

(四)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对法治意识的形成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方法之四是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对法治意识的形成。法治意识是指个体对法律权威和法治原则的认同和遵守意识。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和体验法律的作用,培养他们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教师可以组织模拟法庭、法律讲座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法律程序和司法实践。通过角色扮演和辩论,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辩论和合作能力,并且加深对法治的理解和尊重。教师还可以组织参观法院、警察局等相关机构,让学生了解法律实施的过程和现实情境。学生可以直接与法律人员交流,了解他们的职责和工作方式,从而提高他们对法治的认同感和信任度。

三、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推进策略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文化自信水平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推进策略之一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文化自信水平。教育部门可以加大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培训的力度,特别注重培养教师的文化修养和文化自信。专业培训及研讨会可以邀请相关专家学者对教师进行理论分享和实践指导,增强教师对传统文化和法治知识的了解和理解。学校可以通过组织教师教研、评课交流等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互相学习和共同成长。教师应该有机会分享教学案例和经验,共同思考如何在教学中深化学生对文化自信的培养。

(二)制定课程标准和教材,确保符合时代需求和学生发展特点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推进策略之二是制定课程标准和教材,确保符合时代需求和学生发展特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设计对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课程标准应该充分考虑时代发展和学生的实际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法治意识。标准设计应涵盖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诠释,以及对现代社会价值观念的思考和反思。教材编写需要精心选择内容,注重突出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核心价值。教材应该融入丰富多样的案例和素材,鼓励学生参与活动和讨论,激发他们探索和思考的兴趣。教材还可以增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介绍和解读,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自身文化的独特之处。同时,教材也应该关注当代社会现象和问题,引导学生从道德和法治的角度进行思考和判断。

(三)加强家校合作,形成育人共同体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重要场所,通过与家长的紧密合作,可以帮助学生在家庭和学校之间形成一致的文化自信观念和行为模式。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家长会议、家访活动等形式,与家长交流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上的学习情况和表现,并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这样不仅能够增进家校沟通和理解,还能让家长更好地了解课程目标和内容,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参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学校可以开展家庭作业和亲子活动,为家庭提供参与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机会。教师可以设计有趣的家庭作业,鼓励家长与孩子一起完成,以此促进家长积极投入到孩子的学习中。同时,可以组织亲子活动,如家庭律法宣誓仪式、亲子参观法院等,让家长与孩子共同探索道德与法治的世界。

结束语

强化学生文化自信是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通过以上提到的方法与策略,我们可以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引导他们形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通过案例教学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文化修养,以及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对法治意识的形成。

参考文献

[1]王胜利.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何以强化学生文化自信[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3,(36):106.

[2]付丽.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路径思考[J].智力,2023,(18):127-130.

[3]张艳.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路径思考[C]//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对接京津——协调推进基础教育论文集.四川省绵阳市绵阳中学英才学校;,2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