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学生写作能力培养途径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05
/ 2

小学低年级学生写作能力培养途径分析

吴桂涛

广西南宁市上林县大丰镇大丰街第二小学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对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良性发展有着重要影响。而小学作为学生打好写作基础的关键时期,在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就要开始着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但从实际的教学情况来看,部分教师并未找到有效的培养途径,致使许多小学生的写作能力较差,甚至对写作存在畏惧、抵触等负面情绪。鉴于此,本文就以笔者的教学实践经验为基础,简要分析了如何有效地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写作能力,希望能为相关同仁带来一定的启迪。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年级;写作能力

引言:作文教学一直依赖都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重难点,尤其是在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由于学生语言知识积累不足、写作兴趣不高等原因,导致作文教学的效果较差,而这就影响了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和发展。此外,新课改的持续深化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就要求相关教育者可以深入分析当前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能结合低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切实可行的教学措施,以此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良性发展。

一、重视说话训练,以说促写

低年级学生比较好动、喜欢表现自己,所以相比在纸上写,他们更喜欢直接说出来,同时说话也是学生进行写作的基础,假如他们都无法将某件事说清楚,自然不能写出高质量的文章。然而,对于很多低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甚至连如何正确地说话都存在困难,更别说让学生写出好文章。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就要重视说话训练,具体可以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认真引导学生进行表达,同时要多给予学生一些鼓励,针对他们不符合逻辑、不准确的表达内容,教师还要进行耐心引导和纠正。在说话训练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与学生的生活进行联系,这既能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还有助于学生更富有情感地表达,比如让学生将自己在假期中的所见所闻通过合适的语言说出来,然后慢慢引导学生进行写作,这样才能为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奠定坚实基础[1]

二、加强读写结合,以读促写

低年级学生写作能力不强的主要原因在于缺少足够的语言知识积累,在写的时候经常面临没有什么可以写的困境,久而久之就会使学生对写作产生抵触和恐惧。对此,教师就要加强读写结合,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教材上的阅读资源,让学生进行仿写、续写等活动;另一方面则是根据教材为学生提供相应的课外阅读资源,比如低年级教材中有许多童话故事、寓言故事,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阅读水平为他们提供同类型的阅读资源,这既能强化学生的阅读能力,还有助于增加他们的阅读量,使其积累更多语言知识,为之后的写作打下良好基础。需要注意的是,在读写结合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将自己认为好的词句摘录下来,然后定期进行分享和复习,这样对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将产生更为显著的促进作用。

三、强调多写多练,以练促写

培养学生写作能力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他们多写多练,只有不断地实践,学生才能对写作形成正确的认识,掌握基本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做好对学生的指导工作,首先可以让学生从模仿教材上的文章入手,但是仿写之前教师要确认学生将要模仿的文章符合他们的实际接受水平,并且有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随后,教师先要引导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分析,如作者采用了哪些写作手法、技巧;作者是如何构思的;写作顺序是什么。与此同时,可以借助多媒体呈现相应的思维导图,使学生可以直观地了解这些内容,以便为他们接下来的仿写做好准备。其次,在指导学生多写多练的过程中,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写作“源”,比如让学生针对自己阅读过的某篇文章、某本书进行读后感的书写;也可以在学生参加完某项活动之后,让学生写一写自己的感受,这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还能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这对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最后,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只有他们学会如何观察,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才能在日常的写作训练中有丰富的内容可写,否则一味地仿写、续写很难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对此,教师可以先从指导学生观察静物开始,如观察校园内的景色、公园的景色等,然后让学生逐渐掌握观察的条理性,并尝试按照观察顺序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写下来。从教学实践中不难看出,多数低年级学生都存在观察不仔细、观察片面的问题,所以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过程中,要重点培养学生思维具体化的能力,这样才能使其学会观察动态的人物活动和事物,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指导学生对自己所观察的内容进行分析和想象,如此便能为写作提供更多素材,最终写出内容充实、情感充沛的好文章[2]

四、优化作文评价,以评促写

有效的作文评价不仅能让教师及时发现学生写作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还可以使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自我,认识到自己与他人的差距,这对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有着积极的影响。但在传统的作文评价中,教师通常只是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简单批改,比如从词句书写是否规范、正确以及文章内容是否有条理和逻辑性等方面进行批改,没有针对学生的不足提出有效的指导,同时也未对学生的优点进行表扬,这样便会导致学生对写作越来越抵触,甚至怀疑自己是否可以写好一篇文章。对此,教师需要合理地优化作文评价机制,一方面要对学生的不足进行详细说明,并且要为他们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另一方面则要多鼓励学生,比如有的学生虽然书写不规范,但是所写的内容有意义、合乎逻辑,教师就要对学生进行表扬,以提升他们的写作信心。此外,针对部分优秀作文,还可以将其作为范文在班级内进行传阅,这既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也有助于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激发他们的竞争意识,进而促使学生写作能力的不断提高。

结束语: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写作能力始终得不到有效提升,对此需要相关教育者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特征和学习接受水平,采取有效的教学对策和方法,具体可以从说话训练、读写结合、多写多练以及作文评价等方面进行优化调整,进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唐静娟.小学低年级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策略[J].作文成功之路,2020(14):67.

[2]于菊琴.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写作能力[J].甘肃教育,2019(2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