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部CT检查在诊断肺炎中的临床意义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01
/ 2

胸部CT检查在诊断肺炎中的临床意义探讨

施伟   刘小霞

西南石油大学校医院  四川成都 610599

[摘要] 目的:探讨胸部CT检查在诊断肺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21年5月-2023年6月间收治的385例肺炎患者,对所有患者均采用胸部CT、X线诊断,并将穿刺活检结果作为标准,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胸部CT检查的诊断符合率、敏感度、特异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通过穿刺活检结果显示,胸部CT检查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肺炎患者应用胸部CT检查的诊断符合率高,且具备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并且诊断结果可靠,因此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关键词] 胸部CT;肺炎;诊断价值

肺炎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主要是指肺泡、肺间质或者起到末端出现炎症,而导致炎症的原因有所终,例如免疫系统出现损伤、病原微生物侵袭、发生过敏或者药物所导致[1]。患者在出现该种疾病后会表现出咳嗽、发热、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由此对其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如果疾病发展还会对患者造成更严重的损伤。因此针对该种疾病进行准确诊断并给予对症治疗至关重要。当前应用于该种疾病诊断的方法有多种,其中胸部CT与x线应用最为广泛,尤其是CT诊断应用的准确度较高,且对于患者的灵敏性较强。现在选取我院收治的肺炎患者,对其应用胸部CT检查的情况总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21年5月-2023年6月间收治的385例肺炎患者。纳入标准:1)具备CT及x线检查适应证。2)能够正常理解检查并交流沟通。3)患者及其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且同意。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肝肾功能疾病。2)合并免疫系统或血液系统疾病。3)合并精神障碍。385例患者中,男211例,女174例;年龄23-67岁,均数(44.53±2.78)岁。

1.2 方法

胸部CT:应用16层螺旋CT给予患者检查,取患者的仰卧位,检查肺尖到肺底的范围,参数设置:管电流为320mA,管电压为220kV,球管旋转时间为每周0.75s,层厚为5mm,矩阵为512×512。指导患者进行屏气,持续3-5s,进行扫描并获取CT图像,然后上传到工作站进行处理。然后进行多平面常规重建处理,对病变组织形态、大小、密度、边缘及周围组织进一步明确。获取重建图像之后由2名经验丰富的影像学医师共同进行阅片,并且进行准确判断。

X线:应用X线机对患者进行检查,向患者讲解相关注意事项,并且指导其保持站立位,对患者胸部进行扫描,然后获取胸部正位片及侧位片的图像,并做好保存及打印处理[2]。选取2名经验丰富的影像学医师进行阅片,并作出准确判断。

1.3 观察指标 1)将穿刺活检结果作为金标准,对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效能进行评估与对比,包括诊断符合率、敏感度、特异度。2)对两种检查方式的结果进行记录并对比。

1.4 统计学分析 对于本研究的各项数据均采用SPSS 23.0软件开展检验,t对应计量资料,x²对应计数资料,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诊断效能 胸部CT检查的诊断符合率、敏感度、特异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种诊断方式的诊断效能对比(n/%)

检查项目

n

诊断符合率

敏感度

特异度

胸部CT

385

90.13(347)

94.03(362)

90.91(350)

X线

385

71.43(275)

83.12(320)

73.77(284)

5.776

3.874

8.766

P

<0.05

<0.05

<0.05

2.2 检查结果 通过穿刺活检结果显示,胸部CT检查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种诊断方式的检查结果(n)

检查项目

穿刺活检

合计

阳性

阴性

胸部CT

阳性

308

34

342

阴性

17

26

43

X线

阳性

278

30

308

阴性

47

30

77

合计

325

60

385

3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改变、环境变化等各种因素影响,导致肺炎疾病的发生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由此对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了极大影响[3]。此种疾病需要及早给予患者对症干预,以免病情发展对患者造成更大损害。根据研究显示,导致肺炎最常见的原因是病原体感染,而病原体主要是通过空气、血液、附件等进行传播并且对呼吸道产生侵害,最终在呼吸道中生长且繁殖,导致肺部发生炎症性反应,由此使得患者出现一系列症状。随着疾病进展还有可能出现更严重症状,甚至影响患者生命安全。因此必须要早期给予患者准确诊断及对症治疗,以实现肺部通气功能的改善,进而实现其预后效果提升。当前临床上应用的诊断方法越来越多,对于提高对患者的诊断效能,保障其获取对症治疗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如何从中选取更可靠的诊断方式以提升诊断结果准确性,实现患者病情的更快速改善也是临床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在本文研究中,X线是诊断肺炎较为常用的一种方式,此种方法具有较强的穿透力,在X影像当中能够看到肺炎特征与肺结核、支气管炎等较为相似,由此使得此种疾病的漏诊率、误诊率也比较高,这反而影响到了患者的后续治疗。随着临床诊断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胸部CT开始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此种方法不仅扫描速度快,而且具有较高的空间及时间分辨率,且检查过程中不会对患者造成损伤,安全性较高

[4]。而且基于CT检查能够清晰地显示出患者的肺部病灶情况,包括位置、形态、密度以及与周围组织之间的关系,同时还能够对重叠部位病灶进行显示,这是X线无法比拟的优势。此外,胸部CT扫描还能够实现多平面重建,从而实现对肺部解剖结构的全方位呈现,即便是微小病灶也能够明显检出,进而提高诊断符合率。研究结果显示,胸部CT检查的诊断符合率、敏感度、特异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通过穿刺活检结果显示,胸部CT检查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对于肺炎患者应用胸部CT检查的诊断符合率高,且具备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并且诊断结果可靠,因此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孔丹青,丁玲,李文燕等. 早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与普通型肺炎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鉴别诊断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2023,18(18):82-85.

[2]蒋建英. 肺炎支原体感染肺炎诊断中应用CT诊断的效果[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3,29(16):51-53.

[3]崔换弟,蒋均仕,周祖邦,杨梅,张立文. 肺部超声在成人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3,7(09):37-40+46.

[4]赵桂花. 肺炎诊断中应用CT诊断的价值与表现分析[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7,1(09):15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