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慢病管理的药学服务模式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30
/ 2

基于慢病管理的药学服务模式分析

黄皓

东北石油大学秦皇岛校区 河北秦皇岛   066004

摘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病)主要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恶性肿瘤等。相关医疗机构应结合本土情况充分利用各类人员队伍、构建慢病防控平台,将慢病管理做实、做深、做细,保障慢病防治中长期规划目标的顺利实现。

关键词:慢性病;慢病管理;药学服务值

1药师参与慢病管理分析

近年来,虽有《关于加快药学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卫医发〔2018〕45号)的推动,但药师参与慢病管理工作仍有诸多不足,如:药师专业技能不足、服务内容零碎而未能实现闭环管理、药师热情不高等;分析可能的原因有慢病管理药学服务的资源不足、患者对药师缺乏信任、缺少药学服务规范及药事服务费。药师通过提供专业的药学服务来融入慢病的全流程管理。从医院等级分层来看,目前高级别医院设有药师慢病管理专区的比例更高,尤其是三甲公立医院,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则相对匮乏。一项“我国医疗机构药师参与慢病管理的现状调查分析”显示,提供药学服务的人员中,临床药师占比最高;在服务内容方面,参与度较高的项目有处方审核与调剂、不良反应监测、用药咨询,参与度较低的项目为建立用药档案、指标监测、提供慢病相关资料;在参与方式中,最多的是面对面,其次是电话随访、短信或微信随访[1]

2基于慢病管理的药学服务模式分析

2.1打造慢病药学服务构架

本院以临床药师为先锋队,带动药学人员开展慢病药学服务工作。期间,考虑部分药师技能差异,建立针对慢病的外出培训计划(通常是到上级医院短期学习特定慢病服务内容)、慢病专题分享模式(内部业务学习)、督导申请慢病相关课题,还将慢病服务工作量及成效纳入奖励性绩效考核,以此来提高药师专业能力及工作热情。在慢病药学服务内容筹备方面,兼顾事前准备、事中实践、事后随访,且每个环节严格统一标准、规范记录留痕,确保药学服务的系统性。

2.2主动科普宣教

考虑慢病起病缓慢,预防和治疗同等重要,药剂科每年借助“安全用药月”、下乡义诊、医疗公益等活动,深入场镇集市、社区中心或借助媒体、药学微信公众号,通过录视频、讲科普、医药问答等多种形式,提高公众对慢病防控的意识。针对慢病用药,药剂科从贮存养护(如胰岛素)、特殊制剂用法用量(如各类吸入制剂)、中药煎煮方法、健康生活指导、其他用药注意事项等内容点,分门别类地整理成册,既便于窗口药师提供同质化、标准化的用药交代,又可印发宣传册延伸药学服务的社会效益。

2.3统一慢病用药目录

针对常见慢病用药,本院与辖区内各公立医疗机构建立了沟通协调机制,定期调整《上下级医疗机构慢性病用药衔接清单》,明确清单内药品配备不得低于90%,便于实现药学服务连续化。2022年的清单中包含85个药品品种、104个药品品规,覆盖10个慢病病种;同时,药师对这部分药品的特殊用法、不良反应、相互作用等关键信息进行梳理、培训,保障药学服务同质化。

2.4开设慢病药学门诊

本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等患者较多。依托于此,本院邀请临床药师定期坐诊对慢阻肺、哮喘患者提供用药评估、药物重整、用药计划、用药教育、随访指导等药学服务[2]

2.5审核慢病用药处方

在前置审方系统运行前,本院的收费前审方由人工完成,但收费前人工审核无法覆盖全部处方,故前期选取的主要审核对象是慢病人群的用药处方,开展模式为临床药师利用慢病医药联合门诊和重点患者查房,在医生开具处方时进行现场审核、与医生零距离沟通,这既增加用药安全性,又为后期前置审核规则的信息化积累经验。

2.6实施慢病药学监护

鉴于本院涵盖心血管内科等慢病科,临床药师将“合并有多种慢性病、接受多系统、多专科治疗”的患者纳入药学重点监护患者范畴,对此类患者积极与医护沟通、提高药学查房频率、跟进会诊、建立药历。

2.7推进药物基因检测

药物基因组学是精准医疗的重要分支,其从基因水平研究基因序列的多态性与药物效应多样性之间的关系,改变了传统“千人一药”的给药方式,推进了“量体裁衣”的个体化治疗进程。为此,可以引入多通道荧光定量分析仪(与微测序试剂配套使用),其可用于检测患者对常见高血压药物、他汀类药物、氯吡格雷、华法林、部分肿瘤药物、叶酸、硝酸甘油等的敏感度或代谢类型,经药师解读报告、提供用药建议,助力精准选择治疗药物或科学调整药物剂量,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毒副作用。

2.8“互联网+”药学服务

加强信息化建设,积极打造智慧医院,在慢病管理中引入康赛慢病管家APP,其内容模块涉及患者管理(如筛查评估)、体征管理、患者服务(包含药学服务、随访、满意度调查等)、家庭签约、转诊管理、统计报表等各项内容,以期实现O2O模式(Onlinetooffline,即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闭环管理。期间,临床药师通过规范药品字典、审核慢病药物的用药注意事项、跟进慢病高危患者,探索开展对慢病患者的用药提醒、用药指导、用药随访等工作,保障用药更加安全

[3]。基于上述药学服务模式,再借助本卫生机构与区域多家医院建立定点帮扶渠道,本科药师主动融入帮扶团队,建立慢病患者信息台账,关注患者随访信息,据此可协同医生及时给出下次治疗意见,若是单纯的开具药物或者常规复查,可在慢病管家APP中建议患者到就近的辖区乡镇医院、社区医院,以减少经济成本、时间成本;若患者有特殊情况或风险因素,药师还会电话联系患者,建议经辖区内医生评估,视情况转入本院治疗。这既保障了药学服务的序贯性,又为慢病分级诊疗奠定基础[4]

考虑目前药师在开展很多服务项目时,政府并未设立收费标准,因此药师从事的大量工作都是免费的,这也一度让药学在医院的定位被模糊化、边缘化,要想保持药学服务的持续良性发展,量化药师服务价值是药学专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与趋势。本文药学服务模式符合医疗机构实际情况,有很好的操作性,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但在实施过程中,作者也还在思考如何能将这项工作进一步拓展深化。

参考文献

[1]罗琼,韩丽红,庞宇子等.慢病管理药学服务模式在内科慢病管理中的实践与效果研究[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0,28(10):127-129.DOI:10.16690/j.cnki.1007-9203.2020.10.057.

[2]张苏江,陈宜德.SIMPLE药学服务模式在慢病管理中的实践与效果研究[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0,28(04):98-99.DOI:10.16690/j.cnki.1007-9203.2020.04.050.

[3]李静,李静婷,姚伟珉等.新型药学服务模式探索——某院开设医师-药师哮喘慢病管理联合门诊的现状及成效[J].中南药学,2020,18(01):158-162.

[4]常花蕾,林珍.临床药学服务模式在慢病患者综合管理中的应用及其效果分析[J].抗感染药学,2019,16(11):1927-1929.DOI:10.13493/j.issn.1672-7878.2019.1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