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护理对提高消化道出血急救效率和改善急救结局的价值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4
/ 2

急诊护理对提高消化道出血急救效率和改善急救结局的价值体会

黄亚楠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中医院  江苏 南通  226300

摘要:目的:消化道出血患者中,分析急诊护理干预内容、应用效果及在急救效率、急救结局方面评价。方法:本次研究中,筛选患者68例,入院起止时间在:2020年5月、2022年5月,而后做分组处理,即:对照组、实验组,指导原则为:随机抽签法,且各组中收纳患者34例,对其检查后发现,2组患者各项指征与“消化道出血”诊断标准符合;其中,常规护理用于对照组,急诊护理用于实验组,就2组最终效果展开对比。结果:(1)对实验组抽取消化道出血患者展开评测,病情稳定时间(1.21±0.17h)、住院时间(4.79±1.55d)和对照组(3.55±1.13h、6.02±1.98d)比较,实验组居更低水平,P<0.05;(2)比较总有效率,实验组测定值(94.12%,32/34)VS对照组测定值(73.53%,25/34),较高,P<0.05。结论:急诊护理,在临床上有非常重要意义,既可缩短其病情稳定时间、住院时间,又能较好的改善消化道出血患者疾病症状,提高总有效率,可推行、应用。

关键词:消化道出血患者;急救效率;急救结局;急诊护理;价值体会

消化道出血,为多发疾病,影响因素复杂,临床上总结为:食管贲门黏膜撕裂、食管损伤、食管癌、主动脉瘤、消化性溃疡、息肉、胆道出血、肠息肉、小肠血管畸形、药物刺激、膳食习惯不良等,其病变部位在食管至肛门之间,持续进展阶段,会在患者生命安全方面构成严重威胁[1]。在以上背景下,本文将抽取消化道出血患者分析,探究急诊护理具体内容、应用成效,详情论述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资料

根据需要,抽取罹患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分为2组后,具体组别为:对照组、实验组,指导依据为:随机抽签法,且2组患者入院时间开始于2020年5月,结束于2022年5月,总例数为68,各组34例,资料如下。对照组:年龄抽取时,下限、上限为24岁、73岁,平均值计算后为(48.55±3.09)岁,女患、男患构成中,人数占比为16例:18例;实验组:年龄抽取时,下限、上限为26岁、70岁,平均值计算后为(48.07±3.41)岁,女患、男患构成中,人数占比为15例:19例。以上研究信息(年龄抽取值、性别构成)比较,评测数据无区别,P>0.05。

1.2方法

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即:观测患者临床反应、身体指征,对症干预等;

实验组:开展急诊护理,内容包括:(1)加强培训。面对群体为急诊科医护人员,在护士长安排下,组织不定期学习活动,围绕内容有:消化道出血相关信息、急诊护理注意事项、沟通技巧等,从而提高医护人员专业水平、综合素质。(2)基础评估。消化道出血患者入院后,对于其基础资料、生命体征、意识状况,护理人员需在第一时间进行统计、检查,而后做好相关记录;对于出现高热症状患者,需及时开展抗感染治疗;(3)情绪安抚。临床治疗时,在疾病症状、陌生环境、个体因素下,患者消极状态、负面情绪较为严重,对部分措施存在抵触、排斥行为,对此,护理人员需引起足够重视,增加患者所处病房的巡查次数,密切监测,在与患者沟通期间,还应保持热情、和蔼态度,取得其高度信任感,并将疾病知识、治疗知识为患者普及,耐心解答疑问,将院内成功案例及时分享,帮助患者建立积极心态,纠正其错误认知,提高自信心、依从率[2]。(4)专科护理。对于患者自身体位,尽量以平卧为主,该过程中,为了避免误吸发生,其头部需偏向一侧,并指导患者及时更换体位,家属还可按摩其双下肢部位,预防压力性损伤、血栓等并发症出现。(5)营养支持。临床治疗阶段,在消化道出血患者个人饮食中,首要原则为:清淡、营养丰富,忌强刺激、腌制、油炸食品,并建议患者以流质食物为主,循序渐进,向半流质、正常食物过渡。

1.3判定内容

1.3.1比较抽取消化道出血患者急救效率:病情稳定时间、住院时间;

1.3.2比较急救结局:显著有效、好转、无效。

1.4数据分析

SPSS24.0开展,T检验、()代表计量资料,卡方检验、(%)代表计数资料,P<0.05。

2结果

2.1急救效率

病情稳定时间、住院时间和对照组相比,评测值在实验组中有更低表现,P<0.05。见表1.

表1 对照组、实验组急救效率(

组别

病情稳定时间(h)

住院时间(d)

对照组(n=34例)

3.55±1.13

6.02±1.98

实验组(n=34例)

1.21±0.17

4.79±1.55

T

11.94

2.85

P

0.00

0.01

2.2急救结局

对总有效率数据展开分析,对照组、实验组中,后者比前者高,P<0.05。见表2.

表2 对照组、实验组急救结局(%)

组别

显著有效

好转

无效

总有效率(%)

对照组(n=34例)

12(35.29)

13(38.24)

9(26.47)

25(73.53)

实验组(n=34例)

17(50.00)

15(44.12)

2(5.88)

32(94.12)

X2

-

-

-

5.31

P

-

-

-

0.02

3讨论

消化道出血,有较高发生率、较高危害性,在临床症状方面,典型表现有:呕血、黑便、便血、失血性休克、贫血、发热,具体特征为:起病紧急、进展快,会明显增加患者其他并发症诱发风险,进而威胁生命;因此,将改善疾病症状,提高预后效果作为目的,对有效护理措施予以选取就成了本文研究核心要素[3]

此次结果中,研究指标显示:(1)常规护理、急诊护理后,对抽取消化道出血患者展开评测,比较病情稳定时间、住院时间,实验组(1.21±0.17h、4.79±1.55d)VS对照组(3.55±1.13h、6.02±1.98d),测定值低,P<0.05;(2)总有效率方面,和对照组(73.53%,25/34)相比,实验组(94.12%,32/34)居更高水平,P<0.05。对其原因分析得出:面对消化道出血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开展急诊护理,能够将着手点作为医护人员,从加强培训方面进行干预,从而提高医护人员专业水平,整体能力;与此同时,患者入院后基础评估、积极交流、知识宣教、专科护理措施,能够较好地掌握其病情状况,有利于改善患者负面情绪、消极状态,纠正疾病错误认知,提高治疗依从率,预防各类并发症出现,另外,营养支持措施,能够促进患者自身体质增强,提高其免疫能力,更好地改善患者疾病预后效果[4]

总而言之,消化道出血患者中,急诊护理效果确切;其一,表现在缩短病情稳定时间、住院时间方面,其二,表现在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总有效率方面,推广意义显著。

参考文献:

[1]江艳秀,谢锌锦.探讨综合急诊护理流程在下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2020,33(z1):190-191.

[2]黄可可.急诊护理干预对肿瘤合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心理状态及满意度的影响[J].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31(8):1326-1327.

[3]王迅,毕洪菊,朱冰洋.分级式急诊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22,19(02):109-111.

[4]曾晴. 基于循证的舒适护理对急诊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救治效果及负性情绪的影响[J]. 医疗装备,2022,35(13):13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