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交流 分享擦出思维火花----浅谈线上课堂互动交流策略与实践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4
/ 2

互动交流 分享擦出思维火花----浅谈线上课堂互动交流策略与实践探索

作者姓名:贾丹萍

      单    位:哈尔滨市道里区新发中心学校

摘要:新冠疫情背景下全国中小学“线上教学”全面展开。为了保障教学任务的顺利实施,各校积极开展在线教学,后疫 情时代,如何快速从传统教学转变为线上教学,教师怎样高效进行线上教学、学生怎样才能更好地开展学习,对此,教师可以 借助互联网资源的优势,在线上课堂教学中播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影像案例资料,然后组织学生以互动交流的模式,进行分析 与探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来解决案例资料中的相关问题。将互动交流引入线上课堂教学.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线上教学;互动交流;

新冠疫情教学背景下,为了尽量减少人员流动对疫情的传播,全体一线教师迎难而上,开启了线上教学模式,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出现了很多变化,其具体应用更是对广大教师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除了及时转变教学理念外,教学模式的重塑,教学方法的创新都必不可少。线上教学中互动交流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学科知识。

一、运用信息技术的整合,建立线上互动

线上教学是现代教育技术的主要表现形式。线上教学主要借助计算机技术,在传统教学基础上可以实现文字、声音、动画 、图像等信息表现形式的结合,对教学中所需要的各种事物、现象、情境等完成重现,改变了原有传统教学方式中的单一文字信息的方式,可以使教学过程更具感染力吸引力。同时由于这些不同信息媒体方式的加入使得抽象的概念更加具体,枯燥的知识变得更易理解,可以让学生对课堂学习过程产生兴趣,对知识的获取产生欲望,这样也使课堂教学产生了一种“自主—互动

”的教学环境,学生可以在这样的环境下互动交流使学生自己主动的由消极被动的学习转变为积极主动的学习。课堂的学习过程由于互动形式的多样化,可以把学习过程从课堂延伸到课后,学生可以在课下通过查阅教师在网上发放的知识扩充、相关网络资源等内容,对课堂内容进行必要的巩固与完善,与此同时,也促进师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

为学生营造轻松、宽裕、生动、活泼、功能齐全的智能环境和自主发展空间,使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在自主学习环境中,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全员参与,自主学习,主动探究。

二、运用线上教学,提高教学评价的作用

教学评价是教育评价的核心部分,它主要围绕教学过程的诸要素和形成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来进行的。教学评价的内容包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各方面的表现进行综合性评价,即“态度、能力和方法、学习结果”等。围绕评价的内容,我们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设置“多主体”和“开放式”的评价。如,设置“多主体”的评价,对象可以是教师、学生、家长、社会等;设置“开放式”的评价,我们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多种方法的组合。

通过评价来检验学习的效果,诊断学生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评价中获取的反馈信息,引导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方向,调控教学进度,改进教学策略,以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三、借助信息技术条件构建多维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

借助信息技术条件构建多维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较为可取,这也是信息技术条件应用中提升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的基本途径。信息技术条件的应用可以同互动教学法的应用有效地联系在一起,两者的同步应用则有助于多维互动教学模式的构建。例如,在《花钱的学问》一课中,教师可以播放树立消费观相关的教学短片。与此同时,借助信息技术条件营造相应的教学情境,并创设“你认为这种消费有必要么”“你认为应当确立什么样的消费观念”等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进行探讨

、交流。这一进程中,教师要对学生探讨交流中的表现进行具体观察。学生反馈了探讨的结果后,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回答、反馈,对学生进行消费观与价值观上的引导。多维互动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可以对信息技术条件下学生的知识学习状态,教学状况予以更好地感知。

在信息技术条件下的线上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结合相应目标达成设计整体教学,并进行针对性更强的教学资源整合。例如,在《我和规则交朋友》一课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规则意识培养这一目标在网络上搜集相应教学资源,并对教材资源与网络资源进行具体整合。通过在互联网上搜集一些讲规则、守秩序的公益宣传片,对学校、家庭、车站等公共场所的基本规则予以概括、展示,联系网络资源解读教材内容,都是有效的教学资源整合途径。教材资源与信息技术条件下网络资源的整合中,教材资源应当是根本,网络资源的搜集、整理与应用也要紧紧围绕着教材内容更好的讲解。结合具体目标更有针对性地整合教学资源后,教师在信息技术条件下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也能掌握更多主动权。且教学资源更为贴合教学实际与教学需求后,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教学节奏掌握也能变得更为简单。

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多媒体网络应用形式对整体教学的影响十分直接,为了提升整体教学有效性,教师需要不断变化多元信息技术条件的应用形式。例如,在《我的角色与责任》一课中,教师除了要借助网络资源解读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外,也可以通过微课的应用讲解学科重点知识。诸如联系微课视频讲解小学生需要努力读书、学习,在家庭中如何扮演好一个子女的角色,在学校内如何扮演好一个学生的角色,这可以加深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理解程度。此外,教师也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条件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诸如模拟警察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的情境,模拟工人辛勤做工的情境都能够加深学生对角色与责任相互关系的认知,从而促进整体教学有效性的不断提升。伴随着信息技术条件应用形式的不断多元,教师在信息技术条件下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也能有更多的选择。

总结:在线上教学的新形势下,教师应该依据课程标准,从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的角度出发,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将线上课堂的优势和作用切实的发挥出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和思想道德修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向丽艳.小学思想品德课堂的多媒体教学策略探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9(37):1.

[2]李媛媛.谈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趣味教学策略[J].科普童话,2019(46):152.

[3]倪静.浅谈新课程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J].文渊:小学版,2019(08):550-551.

[4]古斯坦古丽·毛衣东.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探讨[J].好日子,2019(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