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企业农民工工资支付面临的问题及保障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26
/ 2

建筑施工企业农民工工资支付面临的问题及保障措施

罗瑞熙

东莞市塘厦镇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广东东莞 523000

摘要:在建筑施工领域,农民工是不可或缺的劳动力,然而现如今,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与限制,许多建筑施工企业在农民工资支付方面存在不少问题,导致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为了保障农民工的工资支付权益,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基于此,本文将以建筑施工企业农民工工资支付为研究对象,简要阐述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保障措施,以期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农民工;工资支付;问题;保障措施

引言

当前,社会之所以能够拥有如此快的发展速度,建筑行业发挥着重要作用,各类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保障之一。而在这些建筑工程项目建设期间,农民工是重要的人力资源。然而在工程项目建设期间,农民工面临着很多问题,工资支付问题便是其中最为突出的一类,其影响着他们的生活和权益。针对这种情况,相关人员就需要重视当前建筑施工企业在农民工工资支付方面存在的问题,从实际出发,采取相应的保障措施,确保农民工能够按时获得合理的工资。

1 面临的问题

1.1 拖欠工资

在现阶段的建筑行业中,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十分常见。通常情况下,多数农民工往往要经历漫长的等待期才能拿到应有的报酬,此时农民工就会因为工资发放不及时而导致日常生活受到影响。例如因为工资拖欠问题而导致无法按时支付生活开销,甚至可能无法支付房租、医疗费用等基本开支。

而导致建筑施工期间出现拖欠工资问题的原因有多种可能性。例如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期间,一些建筑施工企业可能会因为提前垫资完成施工项目,但建筑单位未及时回款而出现资金短缺的情况,导致无法及时支付工资,从而出现拖欠工资的情况。抑或是建筑施工企业自身因为管理不善或是其他原因而导致自身资金周转出现问题,此时也会拖欠工资。此外,还有部分不良企业出于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的,故意拖欠工资。这些企业会将农民工工资作为企业内部资金的延续,以此来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而不把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放在首位,不及时付清农民工工资。

1.2 工资低于相关标准

工资低于法定最低工资标准也是当前较为常见的一类问题。虽然建筑施工企业按时给农民工发放工资,但是由于工资数额过低,同样会导致农民工生活负担过重,无法维持基本生计,甚至影响其家庭稳定。同时过低的工资会造成农民工的不满情绪,影响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生产效率,这对于建筑施工项目的正常推进会造成不小的负面影响。

而同样,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多种。例如一些不良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和增加利润,通过克扣工资、不支付加班工资、扣除各种费用等手段违法违规地削减农民工的工资,故意压低农民工的工资待遇。此外,一些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人员欠缺相关法律知识,他们对法定最低工资标准缺乏认知,导致无意中低于该标准支付工资。

1.3 存在欺诈行为

除上述问题外,建筑施工企业在支付农民工工资时,有时还会出现一些欺诈行为。所谓的欺诈行为,其实质欺诈行为是指企业采取欺骗手段骗取农民工工资的行为,这些行为严重损害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其中较为常见的欺诈行为主要有冒名顶替,即企业以其他农民工的名义领取工资,导致农民实际上没有收到应得的工资;此外,巧立名目现象也较为常见,其实质是以罚款、押金、扣留身份证等各种名义扣除农民工的工资,从而减少实际支付的工资。

这种现象的存在同样会引发一系列问题,例如欺诈行为会导致农民工的工资纠纷增多;同时由于农民工难以确定是否存在工资拖欠或不合理扣款的情况,这样给农民工的维权带来了困难,也增加了劳动纠纷的发生。

2 保障措施

2.1 建立工资支付监管机制

为确保建筑建筑施工企业能够按照足量地为农民支付其应得的工资,相关单位及人员就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来建立工资支付监管机制。

为此,首先应当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建筑施工企业对农民工工资支付的义务和责任,规定具体的工资支付标准和流程,确保工资支付的合法性和公平性。同时还应当设立专门的监管机构负责监督和管理工资支付事务。该机构应具备相应的权威性和专业性,其主要职责在于执行法律法规,监督建筑施工企业的工资支付情况。与此同时,监管机构还可以定期对建筑施工企业进行审计和核查。监管机构可以要求建筑施工企业提供相关的财务记录和工资支付台账,对工资支付情况进行审查和核对,还可以回访农民工,了解工资支付情况,并核实企业提供的工资支付证明和农民工的认可度,以此来确保工资支付的合规性,并发现并解决工资拖欠、低于法定最低工资标准和工资结算不透明等问题。期间还应当建立有效的罚则和奖励机制,对施工企业按时足额支付农民工工资的给予奖励,对拖欠工资或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企业予以处罚。

2.2 优化电子支付

针对当前建筑施工企业农民工工资支付方面存在的若干问题,相关人员还应当根据国务院国令来落实电子支付模式,并采取有效措施来优化这种新型支付模式,借此来提高工资支付的安全性、便捷性和透明度。

首先,应当加强与银行以及电子支付机构的合作,共同优化电子支付平台,通过建立稳定的网络和服务器架构、强化身份验证机制、采用安全的支付通道、简化注册和开通流程、提供多种充值和提现方式等措施来提供更便捷、安全、高效的支付服务。然后需要针对企业和农民工推出电子支付培训方案,帮助他们了解和使用电子支付的流程和操作,并为其提供培训和技术支持,以便其能够顺利使用电子支付工资。期间还应当建立电子工资支付的监督机制,加强对电子支付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建筑施工企业按照法律法规和合同约定。

2.3 加强信息公示

除上述方法外,还应当采取有效措施以加强信息公示,这样可以通过监督和举报来推动工资支付的公正和合规,从而增强农民工权益的保障和维护。

为此,相关单位及人员应当要求建筑施工企业通过企业内部公告栏、企业网站、官方网站等渠道将工资标准进行公示,公示内容应当基本工资、加班工资、福利待遇、津贴等具体项目的标准。同时还应当要求建筑施工企业向农民工提供工资结算明细,明确基本工资、加班工资、奖金、福利待遇、扣款等项目的具体金额和计算方式。为便于农民工理解,这部分内容可以通过工资条目、工资单或者电子工资条等形式进行公示,确保农民工能够清晰了解自己的工资构成和计算方式。建筑施工企业还应按时向农民工支付工资,并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公示工资支付单、保留工资支付凭证的方式公示已支付的工资情况。这可以通过工资支付单的公示、工资支付凭证的保留,或者在企业内部公示栏、企业网站等渠道进行发布。此外,相关部门可以建立舆情监控机制,及时关注媒体报道、社交媒体的关注度和舆论反应,并向公众公布举报电话、邮箱或者官方网站信息等联系方式,鼓励农民工和社会公众对工资支付问题进行举报,从而有效发现和解决问题。

3 总结

当前建筑行业中农民工工资支付方面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会不同程度地对农民工及其家人、建筑施工企业乃至整个社会造成负面影响。对此,相关人员应当深入分析这些问题,探究成因,并立足于实际,落实及优化相应的保障措施,从而维护农民工自身的权益与利益,同时保障建筑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考文献   

[1]王锦林.浅析建筑施工企业保障民工工资支付问题[J].中外企业文化,2022(08):48-50.

[2]谢怡.建筑施工企业保障民工工资支付问题的探析[J].门窗,2015

(05):226+228.

[3]高媚.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农民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 现代企业文化,2021(11):149-150.

[4]吴晓琴.建筑施工企业农民工工资支付问题及保障措施[J].中华传奇,2020(34):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