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科学方法 优化创新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26
/ 2

聚焦科学方法 优化创新策略

艾婷婷

浠水县闻一多小学  湖北省黄冈市438000

摘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提供给学生更加具有创新性的学习,这是我们进行教育改革的目标,也是中小学生培养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之一。通过对学生的科学素养的提高,不仅能够使他们对所学的知识有更好的理解,还能够使他们积极地寻求适合自己的、科学的、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策略,进而使他们的学习效果得到提高。真正的教学效果是给学生营造一种轻松的学习氛围,同时学生还可以在这种氛围中,主动接受知识的熏陶,让学生协调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小学科学;创新教学;策略研究

引言

针对小学科学教学质量的提高,近几年的教育改革给教育者很多深刻的教训。根据庞大的教学环境和教育体系以及教学师资力量来说,形成良好的创新能力对学生的今后发展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在小学科学课堂上,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素养,对于科学事业的发展有关键性的意义。同时结合当今的社会发展的大环境来看,教师更应该注重学生的自学能力之外的自主创新能力,以此来锻炼学生的个人素养,帮助学生从小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学科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和状况

1、教学内容需要改变

传统的教育观念在时代的发展中已经不适合现在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情况了,所以教学观念的落伍成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大阻碍。要想学生增强自身在科学学科中的学习主动性,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那就必须让学生对科学学科有所改观,改变学生对科学学科的传统看法,因此教师要对教学观念进行更新。

2、教学方式需要转变

教学方式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有很重要的角色,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不应该只追求学生的分数,而不看重课堂教学方式的创新,不应因为教学模式老旧而制约学生的发展。学生学习不应只是为了分数,更重要应该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良好的教学模式也是学生科学能力培养的关键所在,所以教师应该努力改善这种情况,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及学习自觉性。

二、小学科学教学创新的策略

(一)革新课堂结构组织小组探究活动

过去的学校课堂结构多是单一、闭塞,而老师掌握了课堂教学的领导权,而学生则只能在消极地进行,造成了学生学习兴趣与激情的逐步减退,不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因此,小学科学教师应该从统一的教学方法中转变,主动参加并实施小组研究教学活动。首先,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表现、知识能力、个性特点等有全面深入的了解,并由此进行恰当的分组安排,接着教师要设计适当的活动,让学生们在分组内积极的展开讨论、交流,进行思维碰撞、优势互补,进而活跃整个课堂气氛和环境,让同学们在合作中共同进步。

比如以学习关于“天气”为例子,教师可以通过设计问题,来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1.坚持观看天气预报一周,并与这一周的实际天气情况进行对比,做好记录。2.详细了解我国气象分布的情况3.了解天气与气象和气温之间的关系,并思考为什么有南北温差。问题设定后教师需要与学生共同制定小组合作的探究方案,做到分工明确,有成员负责收集数据有成员需要开展实际调查最后大家统一在下周开展结果分析交流会,最终对天气做出总结,这样不仅能够使实验数据真正融入学生生活中,还能够激发学生对于科学的兴趣,切实培育学生解决问题,创新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创设问题情境

当学生无法利用学到知识来处理老师所指出的问题时,自然就会形成旺盛的求知欲,从而促使学生进行主动的学习。所以在课堂中我们研究学问艺术、学习如何提问,在适当的时间提问富于探索性的问题,并以此激发学生的主体活动意识,从而带动学生们进行自主而积极的探索活动。

以学习关于“测量水温度”知识为例。首先教师可以根据温度进行问题创设,在课堂准备两个同等大小容积的烧杯,为之后测试水温做准备。在上课前提前将相差15度的热水放入烧杯,并要求同学们分别试温,之后开始提问:1。同学们经过刚才的触摸,大家认为这两个烧杯中的水哪个更热?2.两杯水有什么不同的地方?经过这两个问题的创设,同学们纷纷开始思考,有些同学认为第一杯的水更加热,而也有同学持不同的意见。还有学生提出了蒸汽不同的区别。在不同的回答中,教师通过创新提问的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激发了学生学习科学的热情,最后由教师帮助学生利用温度计试温,得出结论。这样的教学情境极大得拉近了师生关系,同时促进学生更快理解科道理。

(三)促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过于依赖教师,对于教师所说深信不疑,并且学生离开老师就“没有”了学习能力。在学思融通的教学体系下,我们要打破这种界限,创新教学内容与方式,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

  以《观察动物》这一课的教学为例。在开展这一课的教学之前,我为学生布置了一项预习作业,通过多种方式,了解各种动物的生活习性等知识,并且将所查询到的知识按照自己的理解进行概括和分类。记录在纸上,在上课时进行探讨。查询资料是非常简单的操作,但是,将知识进行概括、总结和分类却是不容易的,需要学生对动物知识的大框架有具体的概念,可以从一大段的知识中提取出有用的关键点,这些都是我们考察的重点。在课堂上,我邀请几位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作业成果,并且说一说自己对于这些知识的理解和概括。同学们的作业完成的都十分认真,一些同学还将哺乳类动物进行了更细致的分类。通过学生的作业展示,我可以看出每个学生思考方向不同,作业所展示出来的角度也是不同的,很好的体现了他们自学的结果。最后,我将学生们的成果进行汇总,再结合课本上的知识,为学生们进行总结和归纳,帮助他们加深理解。经过长时间的教学优化,学生可以形成自己的思考方式和思考角度,并且构建其完整的科学学习框架。

结语

综上所述,学生在科学学科的学习中会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这些都是学生在个人存在和发展的必备素质。学生的上进心和动力需要教师去保护,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要给学生适当的表扬的的夸赞,这是优化科学学科创新、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一个必要途径。总而言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进行适当的创新,读者可以借鉴以上提到的方法和策略。

参考文献:

[1]杨跃. 小学科学教学创新策略[J]. 中学生作文指导, 2020, 000(018):P.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