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引领人生   创作点亮梦想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20
/ 2

 读书引领人生   创作点亮梦想

陈红艳

无为市高沟镇渡江希望小学北校区  安徽芜湖  238371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  (英国)培根

    哲学家培根的这段话,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可是在这个浮躁的时代,真正静下来读书的又有几人?

中华优秀的经典文化被充斥网络的快餐文化所替代,长此下去,不知那些利欲熏心的文化商人,要把我们的子孙引向何方?

依然记得一代伟人邓小平说过一句话:“从娃娃抓起”!依然记得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中国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一个世纪前的警钟依然有振聋发聩的作用,想想当今中国少年的现状,不免会使人担忧,他们的课余时间玩游戏如吃蜜,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看的书大多是粗制滥造的连环画,这样的少年如何谈智?

    他们知识匮乏,知识面狭窄,只学几本教科书,许多的孩子课外阅读只是一张白纸,这样的少年如何谈"富?"没有丰富的知识武装自己又如何谈“强?”少年的强还有另一方面的含义,必须有强健的体魄,看看校园里的“豆芽菜”“小胖墩”“四眼睛”........你能不揪心?

    说起独立的话题,更加令人担忧,喂吃,喂喝能到五六岁,上学放学接送从小学能到高中,高中的陪读现象司空见惯,有的甚至到了大学还要陪读,家长的溺爱,对孩子的包办代替,家庭教育的强势,使孩子们的独立性遥遥无期,信不信由你,班级卫生打扫值日生变成值日家长,已是约定俗成!这样的孩子长大了,只能是“四肢不勤,五谷不分”如何能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

   “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进步了吗?如果仅从知识的层面来看,在这个信息时代,他们获得的知识也许比上一辈同龄人多一些,如果从做人的层面上来看,可以说是一代不如一代!娇生惯养,不能吃苦,不知节俭,不懂得尊重别人,不知道感恩,却有一颗势利的心,这已不是个别现象,比比皆是!举个简单的例子,今天你带我课了,我认你是老师,明天你不带我课了,我视你为路人。这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已大相径庭。

    一部《论语》,教你怎么读书,教你怎么做人,教你怎么为政,又有多少人读过?

    重温经典,文化复兴,势在必行!在这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我们这些:“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肩负着光荣的历史使命!

    那么,如何引领学生进入经典阅读之门呢?

    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明确阅读的目的,懂得儿时的经典阅读,会让你受益终生,其次要依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选择适当的内容,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学生喜欢阅读。譬如,低年级儿童,可以选择简短的韵文,如《三字经》,《弟子规》,五言,七言绝句,还可以读读宋词。中高年级可以阅读《论语》《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诗经》等文化经典,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初步理解阅读内容,重点是熟读背诵。

    童话是儿童最喜欢的文学体裁之一,各年级的阅读不能仅限于诗词歌赋,应该拓展到童话,特别是外国的经典童话,如《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也应该涉猎现代的诗歌,特别是贴切生活的儿童诗,还有必读书目《名人传记》,让名人的励志故事引领孩子的人生!

   阅读不是终极目的,一切的阅读,最后都是为了表达或者说创作!

   有位教育家曾说过,语文数学不外乎两件事:一是背诵,二是写日记,换言之,就是积累和表达,表达即是创作。创作是人类最高的精神活动之一,是幸福的最高源泉之一,创作,点亮我们人生的梦想!

   说起创作,如今的作文教学现状,也令人堪忧,叶圣陶先生说过:.“唯有老师善读善写,乃能引导学生渐进于善读善写。”而我们许多的语文教师读书甚少,创作几乎没有,他们教出来的学生也只能背背范文,考试的时候对号入座,这样的学生没有真正的创作能力,只能是高分低能。

   教师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教师的育人与教书都应堪为楷模!所以教师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必须首先提高自己的创作能力。写出像样的文章,只有自己经历创作过程,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如何创作!

   你可以想象,当学生们听着自己老师写出的精美作文是怎样的神情。那是一种崇拜。那是一种向往,创作欲望瞬间被激起,加之平时丰厚的积累,你害怕学生写不出好的作文吗?

   我曾看到某语文教师的案头,摆着一大摞的学生日记,我随口问:你自己经常写日记吗?他不好意思的笑道:“太忙,没有时间写!”可是鲁迅不是说过吗?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想挤总会有的!

所以忙,不是理由,真正的原因是懒于动笔,我心说:你自己都善于写日记,学生怎么会写呢?写出来的东西恐怕像流水账吧?

   日记是我手写我心,记载生活的点点滴滴,生活的感悟,有话多写,没话少写!我们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我们要有一颗善感的心灵,要把老师要我写日记,变成老师,我要写日记!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你的教学目的也就达到了,也就不用愁学生写不出好的作文了。

   创作的结果是智慧的结晶,每个创作者都想把创作的结果展示于人,让别人分享他成功的喜悦,这不是炫耀智慧,这是人类的共性,每个创作者对于自己的作品,如同母亲对于自己的孩子!

   多渠道展示学生的创作成果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不可忽视,我们可以在黑板上展示学生的优秀作文,可以管理学生在网络平台上,发表日志,交流互动,可以鼓励学生想优秀教育期刊或者报纸投稿,可以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各类作文大赛,让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让创作点亮他们的梦想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