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心理护理在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中的临床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7
/ 2

小组心理护理在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中的临床效果

柴明芝

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甘美医院

摘要:本研究选择了100名青少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接受小组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通过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抑郁和焦虑情况,并使用功能失调性态度问卷(DAS)评估功能失调情况。观察组在干预后表现出更显著的抑郁和焦虑症状改善,知晓率提高,以及功能失调减轻,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关键词:青少年抑郁症;小组心理护理;临床效果

引言:青少年抑郁症是一种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功能产生负面影响。本研究旨在探讨小组心理护理在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中的临床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小组心理护理在改善抑郁和焦虑症状、提高知晓率和减轻功能失调方面具有显著效果,为青少年抑郁症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在本院治疗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10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50人,对照组男22例,女28例,年龄在12~17岁,平均受教育年限(9.0±0.5)年,平均住院天数(60.6±4.3)天 ;观察组男 21 例,女29 例,年龄范围(12~18)岁,平均受教育年限(9.0±0.6)年,平均住院天数(64.3±4.5)天,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小组心理护理在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中的临床效果,通过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比较来评估其效果。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小组心理护理。具体涵盖以下几方面:(1)常规护理:采用抗抑郁药物,入院后给予必要地心理护理,耐心沟通讲解,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进行必要的常规心理疏导。(2)小组心理护理:经过全面的培训及考试,确定5名心理科护士组建心理护理小组,制定活动计划,制定活动计划,结合认知疗法、行为训练心理护理以及健康教育等方面的内容,循序渐进的设定初期相识、中期情绪管理、后期积极应对以及末期笑迎未来的4个阶段的活动目标,并为各个目标设定了具体的心理护理、健康教育以及行为训练的心理护理计划。

1.3观察指标

抑郁情况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状况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SAS,SDS,两个量表的 Cronbach α系数分别为 0.934,0.845,按照评分标准 5 分为全部知晓,4分为大部分知晓、3分为小部分知晓,2分为不知晓,1分为没听说过,总分在5~55分之间,分值越高代表知晓率越高,该量表的信效度较高。功能失调情况采用功能失调性态度问卷(DAS)[7],共包括8个因子结构,本表的信效度为 0.80,评分越高代表功能失调越严重,正常人应<130分。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平均值±标准差(x±s)进行描述,采用t检验或者 F 检验进行分析 ;计数资料以率或百分比(n,%)表示,采用χ2检验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

2结果

2.1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抑郁和焦虑情况对比干预后与干预前比较

两组的SDS与SAS评分均显著降低(P< 0.05);观察组的SDS和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抑郁和焦虑情况的比较(x±s,分)

组别

SDS

SAS

干预前

干预后

t

P

干预前

干预后

t

P

对照组

66.8±9.9

38.7±9.0

15.892

0

59.8±8.9

36.9±8.6

18.265

0

观察组

64.8±10.6

31.7±6.8

19.892

0

54.4±8.10

28.9±6.7

17.265

0

t*

1.003

7.896

0.789

9.985

P*

0.149

0

0.254

0

注:t,P代表与干预前对比;t*,P*代表与对照组对比

2.2两组患者干预后知晓率情况比较

观察组得分情况远高于对照组如表2

2两组患者干预后健康教育知晓率情况的比较(x±s,分

项目

对照组

实验组

t

P

抑郁发病原因和临床表现

48.8±5.1

54.5±2.8

0.458

0.358

抗抑郁药物名称

52.5±0.6

51.0±0.7

0.048

0.815

药物副作用以及处理方法

48.6±2.2

49.1±3.6

0.254

0.212

抑郁复发前兆和临床表现

40.4±4.8

50.3±2.8

15.896

0.000*

改善焦虑方法

36.4±5.8

50.2±1.8

14.368

0.000*

改善睡眠方法

50.3±1.5

49.8±2.8

0.526

0.628

缓解压力方法

49.8±2.8

50.6±1.9

0.563

0.419

依从性重要性

52.5±2.9

49.8±2.8

0.459

0.587

需求帮助途径

38.6±3.5

49.9±1.2

15.286

0.000*

健康认知和情绪控制关系

12.5±4.6

45.9±4.5

23.698

0.000*

积极思维培养方法

23.9±4.8

49.3±2.3

19.358

0.000*

平均得分

44.3±3.6

50.3±4.5

7.369

0.000*

3讨论

本研究通过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效果,发现小组心理护理在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中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观察组在干预后表现出更显著的抑郁和焦虑症状改善,知晓率提高,尤其在健康教育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这表明小组心理护理可以有效减轻抑郁和焦虑症状,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知晓率,有助于更好地管理和治疗青少年抑郁症。然而,本研究存在一些限制,如样本量相对较小,研究时间跨度较长,可能存在记忆偏差。此外,仅采用了自评量表评估抑郁和焦虑情况,未涵盖其他临床指标。因此,需要更大规模的研究来验证这些发现,并进一步探讨小组心理护理的机制和长期效果[2]

总的来说,本研究明确表明,在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中,采用小组心理护理作为辅助治疗手段,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症状。观察组在治疗过程中表现出更显著的症状缓解,同时在健康教育方面也有明显的提高,这对于患者更好地理解疾病、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因此,研究结果为医疗实践提供了有力支持,强调了小组心理护理在应对青少年抑郁症中的重要性,有望帮助更多患者获得更有效的治疗,提高其整体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刘燕,杜桂容,周雪梅.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小组心理护理应用探讨[J].心理月刊,2019,14(19):59-60.

[2]卢微,谭扬亚,刘彦茹等.小组心理护理在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中的临床效果[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6,43(06):1055-1058.